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满园关不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年伊始,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共和国,祝福她高歌猛进,腾飞世界。

    叶剑英故居

    南粤的初冬,依然柳绿花红、风和景明,不是青光,胜似青光。支部一年一度的“红色之旅”又扬鞭跃马,踏上征程。

    车子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奔驰,忽尔扬尘于谷底、忽尔驰骋于云端。引得思绪象放飞的鸽子般纵情翱翔

    广东梅州素有“三乡之称”——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对这方客家人繁衍生息的热土神往已久。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所在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她的摇篮中诞生了文化名人黄遵宪、丘逢甲“亚洲球王”李惠堂(当时当地流行这样一句话——听戏要听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商界泰斗曾宪梓,政界人物叶选平可谓群星闪烁,名人辈出。但最为声名远播,皓月当空的无疑当属共和国元勋叶剑英了。

    叶剑英(1898——1986)故居坐落在梅县雁洋镇虎形村,依山面湖而建,山虽不高,但树木葱笼,绿荫蔽日;湖虽不大,却满池荷花,一水芬芳。

    故居虽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却依然风貌完好,泥砖砌筑,木制门窗,属粤东地区简易客家围屋,共有15个房间,叶剑英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与故居融为一体的是左侧的“叶剑英元帅纪念馆”面积156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有5个陈列室,珍藏着有关叶帅的历史文物、照片、墨迹、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纪念馆门前左前方矗立着一尊2米高的叶帅坐姿铜像,老人家凝目远方,若有所思信步庭院,禁不住令人感慨系之——如此简易屋子中竟然走出这样一位雄才伟略,惊天动地的人物。

    少年的叶剑英便志存高远,一九一五年曾赋诗一首表达志向:

    放眼高歌气吐宏

    也曾拨剑角群雄。

    我来无限兴亡感

    祝愿苍生乐大同。

    当年在闽粤大地有这样的说法:宁向南翻三座山,不向北挪一块砖。为了谋生,叶剑英也曾只身闯过南洋,但后来还是回到了苦难的祖国,以其才气、智慧而戎马一生。

    叶剑英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他的诗句:“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正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叶剑英是一位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的儒雅元帅,同毛泽东、陈毅一样是革命家兼诗人,且尤善七律。一生中谦虚谨慎、正气凛然,有人评价他“诗魂加剑器,才华冠三军。”并不足为过。

    在云南讲武堂时,有一个日本教官,傲气凌人,不可一世,肆意侮辱中国教员、学生,使年轻的叶剑英怒火中烧,在半年刻苦磨砺、胸有成竹后,向他提出挑战,日本教官惊异而气恼,两个人真刀实枪杀做一团,面对困兽般凶狠、狂啸的家伙,叶剑英沉着冷静,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杀得他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直至甘拜下风,按武士道规则鞠躬交出佩刀,此举弘扬了民族正气,令学员们拍手称快。

    长征途中,张国焘蓄意破坏红军北上计划,要与中央红军背道而驰,时任红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在得知张发给陈昌浩的命令部队“乘势南下”的电报后,果敢、及时地向党中央、毛主席进行了汇报,避免了一次不可想象的狂涛巨浪。被周恩来评价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一唱雄鸡天下白”解放后,叶剑英任北平市长、广州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军委副主席等要职,在城市建设,军队建设中屡立功勋,多有建树。

    1976年在流行着一句话——“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其实知情者知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恰是幕后指挥和策划的老帅叶剑英,老帅吟着“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留。”的词句走出香山。风雨不惊、波澜不动,老叟戏玩童般结束了一场也许是刀光剑影的民族灾难。事后他风趣的引用毛泽东诗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党和国家的需要,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先后担任中央副主席、人大委员长,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八十寿诞时赋诗云:

    八十毋劳论废兴

    长征接力有来人。

    导师创业垂千古

    侪辈追随愧望尘。

    亿万愚公齐破力

    五洲权霸共沉沦。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

    一首七律,真挚感人,虚怀若谷,高瞻远瞩。也正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叶剑英的一生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概括恰到好处——“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古田会议旧址

    “古田会议旧址”可谓名闻遐迩,是仅次于延安的又一处革命圣地,位于福建上杭古田镇。被群山万壑所环抱。

    风和日朗的午后时分我们来到了这里,首先进入视野的是入口处石牌坊上江泽民总书记1989年12月参观时欣然命笔所题写的“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的题词,渗透着共和国第三代领导人继往开来的情愫,后侧则是毛泽东同志的题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金光闪烁,寓意深远。大气纵横,酣畅淋漓的“毛体字”让你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震,同时也不由得想起这篇名文中的伟大预言,当时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观论调,毛泽东独具慧眼,以如椽巨笔,醒世之语,胸有成竹道:“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洞东西。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婴儿。”两处题词前相同的景象是都吸引着无数留影的游人。

    举目石坊的左前方依山而建的院落便是“古田会议旧址”了,青山傲岸威严,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飞檐翘角的建筑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几个火红大字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昭示着这里昨日的不同凡响,这宁静、旷远的氛围使每个游人都会在心中平添几分庄严、神圣的感觉。

    踏着鹅卵石铺就的甬道,我们走进了这个庭院,也走进了苍桑的历史戎装笔挺的女军官——解说员将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这个位于古田镇社下山西麓的会议旧址始建于1848年,为廖氏宗祠(万源祠),1917年改为“和声小学”1929年红四军来到古田后,更改校名为“曙光小学”

    随着解说员的轻盈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