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评新纳粹佛学《灭苦之道》一书之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这些概念的解释自是很有意思的,首先质能合一已经是人所周知了的常识,所以物质和能量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是概念的指称不同;而聚合和运动这两个概念又是一样的!因为聚合就是一种运动。

    佛教在传统上解释四大皆空时,所指的地火风水是指四种元素,这是从物质的形态本源上去定义的,四个概念具有并列关系,并无矛盾。但是经作者这样解释后,四大就不是本源了,因为质能概念是从物质自在属性上定义的,而聚合与运动是从物与物的关系上去定义的,这是两种并行概念。

    “除了色受阴,生命中还有四种非物质的功能,分别是受、想、行、识四无色阴”

    “受受阴:感觉的功能称为受受阴,在受受阴的范围内总共只包括了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

    想受阴:想受阴是呈现在心中的影相、是脑海中的印象,不论是单纯的印象、复杂的印象、无有止尽的妄想纷飞、或根本记不起一点印象!全都属于想受阴的运作。

    “行受阴:行是造作的意思,整个生命的活动都是造作、都是行。行专指思惟、筹量、决议等属于意志的活动

    “识受阴:识是辨认、识别的功能,举凡一切认识、辨别的能力都属于识受阴。

    ”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整理出作者的意图,作者是承认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其中物质部分叫作“色受阴”包括四大的新解释:质能与运动。而精神部分则叫无色阴,包括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与识受阴。

    我能够理解的这受受阴指的是人的“自我生命价值意义中的认同意识”!即是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人为什么感觉苦?按我的考察,那是因为人有一个自我价值认同的意识,当他的生命自我价值被社会赋予意义、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后,他自己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也就是幸福感觉。而乐只不过是幸福感觉中的一种。苦则是一种自我否定或自我毁灭的意识,是一种经受自己与他人或它物或社会的意识流冲撞后引起的一种意识流解构,而生理上的苦则只是一种扰动或干涉。

    我的解释能全面解释人的一些特殊心理状态,比如有的人在感觉到幸福时却是身陷痛苦的事情中时!两个同命鸳鸯一起同甘共苦却感觉得到幸福。

    想受阴被作者解释成仅指一种意识流或记忆流?就只是一个人的想法。

    行受阴被作者解释成一种逻辑思维!而识受阴又解释成人的一种认知能力。

    总的来说,四无色阴所解释的就是人具有的四种精神能力:有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有意识流和记忆流活动的能力;有逻辑思维能力;有认知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按照作者的说法重新用更清晰的语言定义一下这五受阴了的——五受阴可分为色受阴和无色阴,分别代表人的物质和精神的二元性。色受阴指人具有的质能与运动;无色阴指人具有的四种精神能力:有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有意识流和记忆流活动的能力;有逻辑思维能力;有认知能力。

    作者说的这句话“人就是一种不断纳入和积聚五受阴或(五取蕴)的过程。可以说成“人就是不断的有物质和精神活动的过程”(这是废话!x个人都知道)

    我们绕来绕去的就是被作者绕入了一些佛经名词中去了的。

    问题还不止这样的绕,而是作者把以上的这些概念都看作是一种动词!五受阴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只是一种纳入或积聚的运动过程,而这过程是混乱的和没意义的。说成是“以现象的状态呈现”把它们又都解释成了现象学。

    其实作者把自己的学说解释成现象学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的——以上所说的五受阴都仅是指一种信息流!所谓的质能、人的意识活动能力都是一种信息流。在这里我需要解释的是什么叫信息?什么叫信息流?

    按我的理解,信息就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它有一个由过去走到现在再到未来的持续和延展过程。什么叫信息流?信息流就是一个具有媒介并且连接起点和终点,形成反馈作用的一个回路。

    我的这个解释是根据宇宙具有由过去走到现在再走到未来去的时间量度性上定义的,因而是相信它具有持续和延展性和、有系统的恒定和稳定性,是个有序的宇宙和平衡的宇宙。

    然而作者也用信息和信息流的概念去理解这宇宙,却把信息与信息流扭曲解释成了一种随机和无序的混沌性。当然他没真正用“信息”这二字,而用了五受阴这三字。

    所以说,作者还是没有一个真正完善的理论去解释了他的无序混沌宇宙观的!实际上是都没准备去作解释,而是仅仅为读者灌输了一个所谓“缘起境灭,一切无常”的思想。为什么呢?为什么说这世界就是作者所说的那样的无常呢?作者引经据典的,拿佛陀和佛经去解说,然后用概念绕来绕去的、绕出了自己的观点。

    读他的这一段话:“因为五受阴仅以现象的状态呈现,不可能长久保持而不衰竭,所以生命活动的目的就是不断地纳入新的五受阴,若期盼生命能够延续,就必须不断摄取新的五受阴,一旦终止这种运作,生命便无以为继。”可以知道他说的就是指人是一个不能停止信息流动的过程,一旦终止了信息流动,人就不再存在了。

    这句话很准确呀!也是我在诺亚里论证过了的。但是随后作者却拿“生命”这概念与“五受阴”这概念作为比较,视之为一相对概念!真是大跌眼镜。五受阴明明就是指生命的全部活动了的,包括所谓的物质和精神活动。又何来“生命”这概念与之比较?真是见字起义啊。五受阴就只是文字上的五受阴了的。“事实上生命根本就是由五受阴组成。”作者原话也是作自我矛盾。

    “识受阴不是外在灌输而来的,是生命中一种处理资讯的活动。”这句话说的不就是指理念先于物质的古希腊哲学思想?唉!这又有什么高的!

    我们再分析作者所列举的例子——

    例如:愤怒的父亲气忿地数落子女:‘我辛辛苦苦工作赚钱养家,从不为自己打算,一切都是为了你,而你却这么不长进。’

    例中的父亲之所以不辞劳苦地辛勤付出,并非为了‘你’而是为了自己的五受阴:识受阴将眼前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分别开来----他是我的骨肉。于是激荡了受受阴(深浓的父爱)及想受阴(深重的期许),所以引生行受阴(再辛苦也要哉培他)。平心而论,这是为了满足生命中的受、想、识受阴而辛勤工作,怎能说不是为自己打算?

    我们仔细分析作者偷换概念的高超手法吧!经过我们上面的解读后知道:色受阴指人具有的质能与运动;无色阴指人具有的四种精神能力:有对幸福的感受能力(受受阴);有意识流和记忆流活动的能力(想受阴);有逻辑思维能力(行受阴);有认知能力(识受阴)。

    “识受阴将眼前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分别开来----他是我的骨肉。”认知能力

    “于是激荡了受受阴(深浓的父爱)”对幸福的感受能力

    及想受阴(深重的期许)有意识流和记忆流活动的能力

    所以引生行受阴(再辛苦也要哉培他)。有逻辑思维能力

    得出结论:“平心而论,这是为了满足生命中的受、想、识受阴而辛勤工作,怎能说不是为自己打算?”

    作者的这个论证相当于是在说明人皆自私,父亲不是为了儿子而工作,是在为了自己。证据是父亲是为了满足自己要完成整个的大脑精神活动而必须做,因为他有认知能力、有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有意识流和记忆流活动的能力、有逻辑思维能力!(他是人)所以他必须这样做。他就是要满足自己的这种种意识才能得到受受阴“于是激荡了受受阴(深浓的父爱)”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所以他是自私的。是为自己打算的!

    这是什么的狗屁逻辑啊!这就相当于假定了人有一个原罪——就是基督教里的智慧果!人有思想意识是故自私。作者偷天偷到上帝那儿去了的!

    “从佛陀智慧的眼光看来,世间一切问题都出在每个人自己的无明与烦恼,如果一切众生都断除了自己的无明烦恼,天下也就太平了。”

    如果作者是用这样的话去说的:“人是因为有了思维意识和幸福感觉,而且受意识中的认知能力所限而常遇无明,引起烦恼,是故苦啊苦!我们要获得清净心才能觉智”我就双手鼓掌了!当然天下也就太平了!

    所以总评:作者所开悟的正法确实也有独到之处,而且旨在于说明我思故我苦或无常即苦也有道理。如果换一种语言去论述可能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歧义了的。只是作者偏偏要拿经典去套用概念,使得很多词语被绕来绕去成了糊涂账。另外作者片面夸大了世界本质的无常性,绝对否认世界存在着有序和平衡的一面,这也导致了他不能自圆其说。佛法中不能处置好有关混沌和有序的二元性就不能称之为科学的佛法!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