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解密意识之二认识自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话而嘲笑它们是些哑巴!

    这些低等生物或较高等动物界及人类之间的精神内容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在猴子和猩猩那里已经有了人类的各种复杂表情,如哭笑和喜怒哀乐——这些都是可以与人共通的精神内容。而语言文字及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精神进化发展中的特有内容,这需要区别于低等生物与动物的精神内容,为了区别这些精神意识等级差别,我们就需运用到一个词语“自主能愿性”的概念了!自主能愿性越强的生物其精神越高级,而要再区分再低一层次的精神存在与大宇宙的精神存在就必须使用到了“系统进化发展”的观念。

    极子具有最单调最纯洁的精神。它只具有唯一的功能——作为存在的基石。这种精神之源头也是一个最混沌体,没有自主能愿性,更不会有直到生命宇宙出现才建立发展起来的情感与意志了。由单一粒子直到多粒子结合体的出现,最后进化产生了化学物。化学物的出现不但改写了物理性质单一作用的精神内容,而且它不但具有物理作用性质,还有可供选择的与一种或多种化学物产生化学反应的多种能愿性,从系统进化上去看,这是更高级的精神,直至低等生命的出现,具有了一定的自主能愿性,其相应的精神存在已走向了更高一级的发展。

    在物界里,我们所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指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以系统存在进化发展中所构成的由过去走向现在再到未来的这种共同对应序列的发展关系,也即是指它们都是由低级走向高级,有共同源头,走向共同的最终发展方向。而在四象里,我们所说的一一对应关系还表明了物象与幻象作为物界中最主要表述的二象之间的构建力与融合力的矛盾统一关系。

    6、意识与二象的关系

    观看物质世界,它们的时空序列似乎是不可完整复原的一去不回头,向着未来的方向发展永不停留,而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意识感知的思维活动却并不一样!我们总是沉浸在了对过去的回忆中,甚至不能自拔,我们又总是超越未来,不断在幻想构设中。但是我们纵是幻想了千万次不去做,外自在世界的物质亦不为我们愿望所改变。意识在精神世界内的活动是由信息作为表述内容的。是故信息自在于精神世界内的活动并非是它的主要性质作用,并不是与物质世界进行一一对应的沟通所进行的反映和表述!它是幻象世界的自在性。这也说明了精神存在就是与物质存在共同作为存在的根本属性,因为它的自主活动,意识幻想中的内容尽可以与物质世界不相符合,甚至怪诞夸张,完全地扭曲但是当我们由幻想设计变成去实在地做时,意识沟通这两种存在的对应关系的功能便表现出来了,它正确地反映了物质存在运动,并不断去修正认识上的偏差与错误后,然后又按自己的精神意志去改变物质存在形式,而精神存在中的思维便是这种意识的流动,是故我们说意识是对二象世界对应关系的反映和表述!物界所有物都是由四象构筑成的,只有记住了这一点,我们的意识才不会迷乱!

    在人类的精神意识里有许多不一致性的精神分裂症状,一般人都有两种对抗意识的分化,在任何一个意识点上都会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可供选择——是或否!在人类有了自主能愿性的高度发展后,每一步的思维与行动便都有了可能是或可能否的判定。所有植物都是按自然法则去生存,包括自养与异养的植物,它们都仅有“是”的观念,决不会想到了“否”后而去自杀!但是高等动物则有了这种判别能力。它们掌握了“否”必要时也会去作自行了断的动作!而发展到了人类身上“是”可以变成“否”“否”有时也强令自己接受成“是”正是这种紊乱造成了意识能愿性得到最大表现的效果,以至于出现对自己之存在的否定。

    7、意识的进化发展

    大概地去描述精神存在意识进化发展的过程,我们从绝对精神以后开始论述:第一个层次:非生物高级化合物系统对应的是系统精神意识。如化学物的反应特性总是与属性相同的化学物不发生化合反应。它们都按自然设置的法则遵循着必然的对应关系,完成规律的反应,它们具有最单调又最明确的“是“或”“否”的对应关系,没有任何的自主能愿性。它们的精神意识便是“是”或“否”关系的绝对对应性,但它比物理物更高级,因为它们的系统更复杂更庞大,更精致更周全,更有序列。第二个层次是出现了原始生命的意识。这只是系统内部的原始群体意识,只有群体间的识别意愿,而没有个体之间的识别意识。之所以说这是更高一级的精神意识,那是因为它有了一定的较低等级的自主能愿性。如绿叶可以向着阳光照的地方生长,根茎可以向着有水源的地方渗透,树皮与花朵可以显现不同的颜色,相互个体间虽然千差万别,但群体上总有统一的标识。特别是二性特征化的形成!在这第二个层次里,原始生物出现的群体意识只是一种认同于内部系统的群体意识,植物的自体内是没有生存斗争的,但与其它植株或群体却出现了生存竞争。个体系统的各部分都协调一致的表现出整体一致的精神意识,只有当进化发展出了靠掠夺已有养料作为寄生异养植物后,群体意识才分化出了个体意识。在第三阶段产生了人类,有了人类的群体意识后产生了原始思维。人类的原始思维开始有别于其它的高等级动物的思维意识是在出现了人类的个体意识之后。在第四个层次上,个体意识已经非常之强,思维得到了高级发展后形成了本我意识,即是指一个人自性存在得以区分于他人存在或它物存在的存在意识。动物也产生了存在意识,不过它们的存在意识还仅是种群上的认同,无论狗如何得到宠爱而与人类亲近,无论人们如何把狗当做自己的孩子般养育,但它最终都还仅是一条狗!它只认同于它的种族,永远不可能认同于人!除非它对自己的同类不再发生兴趣,喜欢做人所爱做的活动,不穿衣服遮羞便会感到脸红!否则都不可能证实它已拥有了人类的精神意识。而人则不同,狼孩可以认同于狼群,但当他被抱回人类社会再改造,他已无法再去认同于人类社会,这就足可证明,人的存在意识有区别于动物的存在意识,并且比它们更高级,因为动物无法成为人,但人可以还原成为低等动物。(也正是社会的确立,存在意识的产生,显我成为了霸主,最后成为了暴君——解读人的预测能力一章)

    个体意识产生之后最终形成了隐喻思维。在隐喻思维的构架上再发展形成了逻辑思维,而这两种思维的强有力发展最终制造出了电脑,这电脑便是负载有精神意识非自然方式存在的人类创造物,既是意识进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精神外分化的最终结果。电脑虽还不可替代人脑,甚至还没能拥有人类的自主意识,但是它已经承分了我们的一部分精神意识内容,也让我们看到了物质进化与精神分化这两种矛盾运动走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证明了精神现象并非人类特有,而它正是跟随存在进化,与物质进化以系统进化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发展壮大,最后才出现了人类的精神意识,再由人类的精神意识进化出了电脑。电脑的出现证明了精神亦如物质一样是个系统的存在,有着系统的功能与表现,它与物质有关,但并不由物质决定,这仅是一种相互一一对应的存在关系。

    8、对精神意识的终极定义

    直至此,我们终于可以给精神存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了——相对于物质存在而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永不灭,随物质的存在系统构造不同而变化,是存在的一种根本属性。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的存在,也随系统进化而进化,与物质存在共同构筑成了宇宙的一一对应关系。它是幻象世界绝对精神的终极体现。这个定义很伟大!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自豪!

    而我们也可以同时给意识下一个正确的定义——意识是指精神存在进化发展中分化出的内容,它是一种精神存在的表述,由它去沟通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两者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对应关系的反映和表述。

    对精神与意识有了一个正确明晰的概念后才可以开始去描述意识流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对信息的定义是:存在的反映与表述。信息流便是存在流,所有存在,包括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都可以表现为存在流,也即是都可以表现为信息流。任何存在都是一个系统的流动过程,这有系统的自身进化发展所经历的由低级向高级的流动过程,由单一向复杂的流动过程,由迫动到能动的流动过程——也包括了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碰撞、解析、凝聚、复合等各种力量的揉合过程。所有的存在都表现为存在流。

    有了精神系统的进化观念后,我们才可以理解——信息是隐意识。从存在的进化发展上看,意识流的产生是由精神系统进化所分化出的最主要内容,而在人类的精神内容里获得了最明确和明晰的反映表述。在物界里,从一个具体的人来看,意识是由信息流引起的能量流的形式转换过程。信息流是隐意识流,在人的精神之外它便永远存在着了!是它物精神的内容。而只有当人把它吸收为自己的精神内容时,信息流便转化成了我们的意识流,这也是为何我们能凭借意识感知世界存在的原因,正是因为任何存在都具有精神存在,我们的意识才能通过信息与存在建立相互对应的一一沟通的认识关系。而从意识流自身的发展上去看,这是一个在人类意识系统产生前的形式转变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人类的意识流是如流水汇聚终归入大海的意识系统存在形式。意识流永远在流动着,只是人类有人类特殊的流动方式,我们并没有创造或消灭自己的意识流,意识也并非能凭空产生!就犹如我们不能创造物质那样,精神存在和意识存在始终都在流动着,我们只不过是似大海一样汇聚了各种形式的意识流而形成了我们人类自身的存在意识。我们区别于它物的存在意识只不过是我们拥有更为丰富和复杂、更为完善和精确细致的意识系统!我们是站在了意识发展的最顶端,但不能认为仅是自己独有或已经终结了智慧,只有四象学说能告诉你,它永远在进化发展中。

    9、精神分析的开始

    意识流既然汇聚成了一个系统,那么它便有了主与次,整体与部分,表面与内部,层次与级别的相互关系。还有一种意识系统区别于它种意识系统的“本我意识”区别。我们可以利用系统构造体的观念去区分不同词语之间的定义,首先:意识流的流动便构成了思维,意识流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思想的斗争,而整个意识流内的各个层面;各主次部分;各道意识流之间的冲突便构成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所表现出的“是”或“否”“或是”“或否”的能愿性便构成了一个人的情感,而人类意识流系统所构成的思维系统有隐喻思维系统和逻辑思维系统两大部分。这两部分间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因为意识流构筑时的松紧与规约关系,严密性各不相同。一个人的意志便是指意识层面之间的各种规约关系得到有效有序化的能力。而一个人的人格便是指本我意识的构筑处于定型中的稳定状态或是处于解构和分裂中的混沌状态。而所有的这一切便构成了一个人的精神。

    一个正常存在着的人,他总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总是面对各种社会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各种物物的相互关系不断地去理解认识。凡是一个人能够明明白白地在感知着自己的意识活动的意识存在状态可称为显意识。这一个意识平面在我们的意识流系统内可称为显意识感知平面。意思是说这一部分平面的意识都是我们日常正常地感知和使用着的意识。

    生命都表现为一定的耗散结构,所谓的耗散结构便是指在一定的能量流动下形成的一种有序现象。但是能量流动太激烈或太过平弱或停止了都会复归无序。人脑的精神系统作为一个有序的恒定系统,也是一种耗散结构。意识流便是维持这种有序得以确立的能量。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一个人还活着,他的大脑还没有死亡,他的精神还没有瓦解,他的意识流系统还得以保留系统的完整性和有序性,保持恒定性,那么他必然是一个意识流永不停息流动着的耗散结构。这可推出意识流不灭的原理。首先是存在流化成了信息流,信息流是隐意识流,它变成了记忆流后便变成了在我们人脑里的意识流,这意识流一旦加入了整个意识流海洋的系统构筑,参与了有序建设,那么它就永远不会消失,也不会停止运动,除非系统瓦解,有序被拆散,它又被复原回信息流合入存在流再回归大自然。

    认识到这一点有很深的意义,第一,出现神经失常的人,如、白痴、傻子、疯子是因为意识流不能建立有序的系统,或者有序的意识系统不健全,遭遇瓦解拆散。而所谓的人格分裂症则是因为系统的建立序列失调、混沌、不正常。第二,人绝对是一个信息交流物,它不可能处于意识暂时停顿的状态,而我们平时处于这个似乎是无意识的状态应该是一个假设中的相对设定,所有的意识并没有真正的停止了流动,而是变换了一种方式,一种不由我们显意识去感知的存在方式,那么这个意识平面我们便称之为潜意识平面,这一部分的感知称之为潜意识平面感知。当我们处于显意识平面感知时,我们便消泯了潜意识平面感知的表述。但是潜思维还一直永远在进行着。而当我们进行潜意识平面感知时,暂时消泯了显意识平面感知的表述,显意识内的所有意识流也均正常地,有序地流动着。这两个意识感知平面的分界,我们便称之为梦境与实境。潜意识平面感知称为梦境,显意识平面感知称为实境。第三,存在流转化成信息流,而信息流又变换为记忆流,记忆流再转化成意识流,意识流参与系统的有序建设。这一系列的变换过程可证明记忆应是存在的特性。这也是全信息论得以成立的根据。因为记忆流本就是由信息流转变而来,人的记忆量是几乎无限大的,而思维永远不会停止,因为意识流永远在流动。

    一个人有着对过去、现在、未来三者间整体的、持续的、延展的理解认识后,他便有了“存在意识”而如果他的存在意识认同于人类社会,他便是有了人类的存在意识,他的这种认同便称之为“认同意识”信息作为隐意识的意义还在于它居于潜意识层面之下层,在整个意识系统的最底层,可以独立成一个层面,我们称它为隐意识层面,与外界无限延展。从这个意义上去看,个体之人作为一个宇宙来划分是十分正确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隐意识层面几乎与外界存在流融合成为了浑然一体,从信息便是隐意识这种意义上看,隐意识层面几乎便是整个宇宙的包容!

    从存在意识的不同上去区分可划出“本我意识”“他我意识”及“它物意识”一个人拥有自己存在的意识称之为“本我意识”这是他的存在意识的中心主控意识;区分于他人的存在的意识便是“他我意识”面对各种无人类意识的存在物或存在现象的意识便是“它物意识”以一个系统构造来区分各种意识流,分析各种心理现象,剖析一个人的精神构成,这便是我们述说中的存在精神分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