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尔克和伊波丽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同大批丝绸。呢绒等贵重物品,作为贡礼一并送给你的父王努尔曼陛下。努尔曼国王陛下看中了索菲娅,把她选为妃子。

    "今年年初,索菲娅公主的父王阿布利德写信给我父王,竭尽污蔑诽谤。威胁恫吓之能事,说两年前,我国从西方海盗手中劫夺了他的女儿索菲娅公主和60名姑娘,却没有向他说明这一情况;而他在女儿被劫后,为了不使自己在各国君主面前丢脸,一直把此事压了下来,忍辱含垢,没有声张,只是派人四处探寻。后来,从一些海盗口中才得知索菲娅公主流落在我国。他在信的最后说:"如果你们不是存心与我们作对,不想侮辱败坏我的门庭。摧残我的女儿,那么请你们见信后,立即释放索菲娅公主回国。否则的话,我要对你们的丑恶行径,给以最严厉地惩罚!,我父王见信后,显得十分为难,他开始时并不知道索菲娅是公主,否则的话,早就把她送回国去了,对此他深感遗憾。何况他已将索菲娅公主当作贡品送给努尔曼国王,也不好再向他要人了;而且他还听说索菲娅公主已经生儿育女,木已成舟,一切都挽回不过来了。我父亲对此事深感不安,而且知道一定会招致灾祸。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父王只好低声下气地向阿布利德国王认错。道歉,请求谅解,再三说明当初实在不认识索菲娅公主,故而将她送到努尔曼国王宫中,后来被选为妃子,现已生儿育女。

    "君士坦丁国王阿布利德见信后,大发雷霆道:"我的女儿贵为公主,怎么能被人当作婢女劫夺。被人当作礼品送人呢?而且被当作普通的妃子。未经正式缔结姻缘的手续就婚配了,这对我这个一国之君来讲,不啻是奇耻大辱!我一定要行动起来,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来,让天下人知道我不是好惹的。,他报仇雪耻的决心已定,静下心来,细想对策,终于计划出一个策略:派使臣到努尔曼国王那里送礼。求援,在努尔曼国王陛下面前无中生有地编造谎言,搬弄是非。努尔曼国王只听其一,未知其二,在流言飞语的煽动下,贸然派你率领大军支援他。其实,他们真实的目的在于使你们的军队落入圈套。全军覆没。他在信中还提到三颗珠子的事情,这三颗珠子原来是佩带在索菲娅公主身上的,她被俘后,被送到我父王那里,我父王才从她手中得到那三颗珠子的。后来,我父王将三颗珠子转送给我了,至今仍存在我那里呢!

    "你听了我的这番解释,应该明白事实真相了。现在你尽快赶回去,撤退你的人马,不要上他们的当。否则的话,你一旦踏入他们的国土,就如同身陷泥沼,难以自拔,到头来弄得全军覆没,后果不堪设想!根据我的情报,你的人马仍在驻地按兵不动,因为你曾下令宿营三日,而且你独自一人离开部队,他们失去了军事统帅,不知如何行动,只好等你回去再行动呢。"

    公主推心置腹的述说,使苏尔克感激涕零,他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知道自己原来上当受骗了。他低下头去,深情地吻着公主的手,说道:

    "赞美安拉,是他借你的手向我施恩的,你真心指点我,使我和我的人马脱离危险。现在我要去了,但不知我们怎样才能再见面?"

    公主催促他说:"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回军队驻扎地,尽快撤退你的人马。见到阿布利德的使臣,要毫不犹豫地逮捕他们,这些人就是玩弄阴谋诡计的人证。你们先回去,我保证在三天后赶上你们,和你们一起进巴格达城。不论我们在何种情况下,你也不要忘了我们的誓言!"

    公主紧紧拉住苏尔克的手,恋恋不舍,泪如雨下,说不尽千言万语。苏尔克看着公主满面娇容,面对这如此多情多义的好姑娘,他真舍不得离开她片刻,也忍不住热泪纵横,怅然吟道:

    两情依依难舍难离,

    紧搂腰肢泪洒衣襟;

    忘记环境不顾危机,

    伴侣共生死无顾忌。

    苏尔克惜别公主,走出修道院,跃身上马,通过长桥,进入林区,来到草原。这时,他前面有三个骑马的人朝他走来,他下意识地抽出宝剑,迎了上去。双方都手持长枪。宝剑,走近一看,又都同时将长枪。宝剑收了起来,原来是自己人。这三人中一个是宰相丹东,另外两个是卫士。苏尔克见到他们,忙下马问候,彼此寒暄一番。宰相问他离开大队人马以后的情况,苏尔克便把自己遇见伊波丽莎公主的详细经过叙述一番。宰相听了,明白了事情的根始原由,惊喜交集。苏尔克说:

    "宰相,我们赶快离开此地吧,君士坦丁国王的使臣已经离开部队,他们是去给他们的国王报信去了,他们的人马很快就会来到了,如果我们行动迟缓,就会落入圈套。束手就擒。"

    宰相认为苏尔克的见解很地道,遂发布命令,指挥人马撤退。

    部队将士们获悉撤退的命令,欢喜若狂,很快就收拾好帐篷。行装,迅速撤离此地。大队人马连续跋涉了25大,进入本国领土,脱离了危险地区,这才安心地安营扎寨。他们休整了两天,继续行军。但是苏尔克留下100名骑士,守在那里,其余的人马由宰相丹东带回京城。苏尔克在那里逗留了一天,不见公主赶上来,便命令人马缓缓前进。大约走了六七里路,行至一处两山之间的狭谷地带,突然发现前面腾起一片烟尘,使山谷中充满雾似的幕障。烟尘散去之后,出现一队骑兵,旋风般地来到他们面前。苏尔克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队基督教骑兵,一个个骑士披着铁甲。手执长矛。利剑,显得威风凛凛。他们张牙舞爪地冲苏尔克喊道:

    "指太阳和玛利亚起誓,我们夜以继日地追赶你们,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被我们追到了!你们这群毛头小儿,还不快快下马受死,免得我们大动干戈,你们要知道,谁投降我们就不杀谁!"

    敌人的一番叫骂,气得苏尔克怒不可遏,他愤怒地骂道:

    "你们这些狗东西,毫无理由地进犯我们,还如此猖狂地威胁我们,你们实在不知天高地厚了,难道你们不想活着回去吗?"他又对自己的部下说道:"他们的人数和我们差不多,虽然是势均力敌,只要我们勇于拼杀,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说完,苏尔克举着宝剑,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杀向敌人。基督教骑士见苏尔克来势威猛,也不甘示弱,首领大喝一声,指挥骑士们冲杀过来。两军相遇,顿时厮杀成一团,将对将,兵对兵,战马嘶鸣,刀枪相抵,彼此打得难分难解。苏尔克的骑士们的呐喊声,响彻山谷,震撼着群山,他们奋勇向前,人人争先,出生入死,无所畏惧。战斗从黎明一直进行到傍晚,双方才停战收兵。苏尔克把部下集合起来,清点人数,一看,自己的百名骑兵与敌人厮杀了一整天,却无人战死,只有四个骑兵受了点轻伤。他一方面觉得奇怪,另一方面又为自己部下的英勇善战。武艺高强而深感自豪。他自幼苦练武功,始终沐浴在波涛汹涌的战斗的海洋里,舍生忘死地出入在枪波剑浪中,曾与无数豪侠壮士对阵,可是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批人马如此精壮。威武,与强敌拼杀,竟如入无人之阵!

    他的部下与敌人拼杀一天,竟无同伴战死,也很庆幸自己有如此好的运气,但是也纷纷提出质疑,觉得这一仗打得稀里糊涂。有人说:

    "王子,令人不解的是敌军的将领打仗十分勇猛,枪法非常娴熟,是一般人所难以抵挡的。可是当我们跟他对打时,他似乎总是让我们三分,他对我们视而不见。装傻充愣,每次过招,他都轻易放过我们。并不伤害我们。如果他动真格的,我们这上百人,早就成了他的枪下鬼了。"

    苏尔克听他这么一说,本来就怀疑,这下子更加疑惑不解了。可是为了战胜敌人,他仍鼓励战士们说:

    "明天我们迎敌,一个对一个,不怕打不败他们。"

    众骑兵听了他的话后,纷纷枕戈休息,准备养足精神,以利再战。第二天早晨,苏尔克精神抖擞地整装,跃上战马,率领百名骑兵,步调一致地奔赴战场。到了那里,只见敌军早已摆好阵势,便挥舞宝剑,准备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这时敌阵传出喊声道:

    "你们今天就别一齐上了,免得一齐死掉!你们一个一个地上来,让我们一对一比个高低吧!"

    听到敌阵如此叫喊,苏尔克部下的一名骑士,策马跑到阵前,冲着敌人叫阵说:

    "你们有谁敢出来跟我对阵?有胆量。有本事的出来,胆小鬼。低能儿可别出来送死呀!"

    他的话音未落,敌阵中杀出一名年轻的骑士,只见他跨着一匹灰色的骏马,全副武装地一直冲到阵前,不由分说,举枪就刺,与苏尔克的骑兵对打起来。可是还没怎么过招,对方骑士就把苏尔克的骑士一枪挑下马来,顺手一提,将他抓住,作为俘虏带了回去。这时敌阵中响起一片响彻山谷的欢呼声。

    苏尔克军中被擒骑士的弟弟,见哥哥被敌人抓走,十分着急,奋不顾身地杀将出来,要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把哥哥救回来。敌阵中同时杀出一名骑士,与他交锋。对打一开始,苏尔克的骑士猛打猛冲,拼尽所有的力气,敌骑兵只是轻松地左躲右闪,故意耗费对手的体力。等到苏尔克的骑士筋疲力尽时,敌骑士方才施展枪法,步步紧逼,打乱了对手的枪法,使他只有招架之力,无还手之机,并乘虚上前,用枪柄轻轻一戳,将其打下马来,又成了俘虏。

    阵中有两人被擒,苏尔克的骑士们急了,纷纷上前应战,可是出去一个,被擒一个,到傍晚收兵时,一清点,才发现有20个骑士被敌人打败。抓去了。他回到营房,召集部下说道:

    "今天打得太惨了,竟有这么多人被人家打败。抓走了,太丢人啦!不行,明天我要亲自出马,跟他们的首领比个高低。同时我们要向他们讨个说法,问问他们为什么要追杀我们?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是奉什么人的命令到这儿来的?如果他们愿意讲和,我们就坐下来谈判解决问题;假如他们一意孤行,执意要与我们作对,那我们也只好誓死奉陪到底了。"

    第三天一大早,苏尔克率领部下,开赴战场,又看到敌人早已齐刷刷地排列在阵前了。他们的首领站在队前,大队骑士保护着他。苏尔克仔细地看去,发现敌首领身穿一件蓝色的花缎袍,外面罩着一个精制的铠甲,手握一柄印度宝剑,骑着一匹黑色的战马,马额上的白斑闪射着银光。看上去,这个首领是很年轻的。只见他策马上前,指着苏尔克,用阿拉伯语叫阵道:

    "国王努尔曼的儿子苏尔克呀,我知道你武艺高强,极善攻城夺地。今天我来与你比个高低。决一雌雄吧!"

    苏尔克闻听此言,怒不可遏,奋不顾身地策马上前,像一头发怒的雄狮,冲向敌人,举剑就刺。敌首领沉着应战,用长枪轻轻一拨,将苏尔克的宝剑拨到一边,接着用枪柄在他屁股上打了一下。苏尔克被激怒了,回马应敌,猛挥宝剑,要把敌人的头砍下来。可是不管他施展什么剑法,都砍不着敌首领。两个首领你来我往,枪剑相抵,拼杀得天昏地暗,如同两山相撞。苍海交流,你攻我守,你退我追,互不示弱。他俩从天明打到天黑,仍不分胜负,只好各自收兵回营。

    在总结当天的战绩时,苏尔克无限感慨地说:

    "今天敌人的首领与我交手时,我施用了一些剑法,却没能将他制服,这是我从来也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他的枪法是纯熟的,也颇为绝妙,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当他有机会足以致我于死地时,但并不下手,反而调转枪头,用枪柄戳人。明天我还要与他对打,胜败难以预测。唉,如果我们军中也有像他那样的勇士骁将,那该有多好呀!"

    第四天清晨,苏尔克率自己的骑士们上阵,对方的阵势又摆好了,正严阵以待。两军首领再一次展开搏斗拼杀,战斗一开始,双方就互不相让,俩人从东打到西。从南打到北,阵地越打越宽阔,搏杀越来越激烈。双方的骑士都伸长脖子。瞪大眼睛,专心致志地观看着,如同在观赏一场难得一见的精彩表演。天色黑了,俩人各自回到营中,向部下叙述战况,决定明天分出胜负。

    第五天一大早,苏尔克率队前来,敌军排好阵势等着他们。两军首领交锋再战,彼此把绝招都拿了出来,因此厮杀得更加难解难分。到中午,敌军首领使出新招数,只见他策马疾驰,绕场一周,那匹黑色战马撒了欢,跑个没结没完。敌首领骑在马上就像腾云驾雾一般。当他跑到苏尔克面前时,猛然勒紧缰绳,那黑马骤然驻足不前。敌首领提防不及,结果身体猛然前倾,从马上摔倒在地。苏尔克见状,不禁"呀!"了一声,心中很为敌首领惋惜。因为他明白,人家不是自己打败的,而是不慎从马上摔下来的。可是为了更快地结束战斗,他不想再拖下去了,便跑上前去,扑到敌首领身上,举剑就要砍下去。这时,敌首领大声斥责道:

    "苏尔克,你这算什么英雄?乘人之危下毒手不是骑士风格,那只是女人家才干得出来的!"

    苏尔克听了敌首领的话,举剑的手立马僵持在半空中了。这声音好熟悉呀!他将敌首领的头盔摘下来,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敌首领不是别人,正是他朝思夜想的伊波丽莎公主!他忙将手中的宝剑扔掉,双膝跪倒在她面前,把她抱在胸前,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儿?你干吗要这样做呢?你摔坏了没有?"

    公主笑着说:"我倒没什么,倒是让你吓了一跳。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在战场上考验你,看看你到底有没有高超的作战本领。看来你的部下还得好好练练武艺,你要知道,我的部下全是姑娘扮成男装的,可是你们男子汉都不是她们的对手。我与你比武,若不是战马停得急,还不知道谁胜谁负呢?"

    苏尔克说:"赞美安拉让我们重逢。"

    伊波丽莎公主站起身来,命令部下把擒来的20名俘虏全都放回去。苏尔克夸赞女兵们说:

    "你们都是巾帼英雄,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你们是保卫社稷。抵御强敌的勇士!"

    他说完,指挥部下向伊波丽莎公主致敬,骑士们规规矩矩地在公主面前列队,向她行礼致敬。双方的骑士合二为一,在苏尔克和伊波丽莎的率领下,这200名骑士浩浩荡荡地开拔,不分昼夜地行军,连续走了六天,来到巴格达郊区。苏尔克让伊波丽莎和她的部下换上女装,打扮起来,同时派人进城报信。

    次日清晨,苏尔克和伊波丽莎公主并辔率领部下向巴格达城进发。宰相丹东奉国王努尔曼的命令,带领一千人马出城迎接王子和公主,一见到他们,就毕恭毕敬地向他们致敬,前呼后拥地把他们迎进城中。来到王宫后,苏尔克进殿面见父王,国王努尔曼亲切地拥抱他。亲吻他。向他问寒问暖。苏尔克把从伊波丽莎公主那里得到的消息,以及他与她相互认识。彼此关照。心心相印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叙述一番,最后说:

    "父王,伊波丽莎公主自愿到我国来,想和我们永远生活在一起。君士坦丁国王为了索菲娅公主而存心与我们作对,这是因为罗马国王把她当作礼物送给父王了,他对此心怀怨恨。可是罗马国王当初并不知道她是君士坦丁国王的女儿,否则他就不会这样做了。相反,他会把她送回君士坦丁的。这就是此事的来龙去脉,而我们全被谣言所惑。蒙在鼓里呢,险些酿成大祸。幸亏我们出兵途中,巧遇伊波丽莎公主,从她那里得知事实真相并获得她的大力协助,我们才没有中君士坦丁国王的圈套。"

    国王努尔曼听了王子苏尔克叙述他如何结识伊波丽莎公主。如何同她摔跤。交锋。对垒的情况,对伊波丽莎公主十分重视,便要召见她。他只留下一个侍从,正襟危坐宝座之上,伊波丽莎公主彬彬有礼地来到国王努尔曼的面前,跪下去吻了地面,用美妙动人的语气赞颂国王。国王对她的口才大加赞赏,感谢她对王子的关怀和帮助。国王赐坐,公主坐下后,揭开面纱,露出倾国倾城之色,国王努尔曼见了,惊讶万分,很喜欢她,他与她亲切地聊天,提到那三颗珠子时,她说道:

    "陛下所说的三颗珠子,都在我那儿呢。"

    她辞别国王,回到屋中,打开行李箱,从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匣子,从匣子里取出一只金瓶,带到国王面前。她当面揭开瓶盖,从瓶里倒出三颗珠子,吻了又吻,然后拱手献给国王,就告辞回去了。国王把王子苏尔克叫来,给了他一颗珠子。苏尔克问:

    "这三颗珠子,您给了我一颗,那么其余两颗珠子,您又打算如何处理呢?"

    国王努尔曼说:"这剩下的两颗珠子嘛,一颗送给你妹妹宰曼,一颗送给你弟弟马康。"

    弟弟马康?苏尔克听说他有一个弟弟名叫马康,吃惊得张口结舌!他当初得到的消息是他父王得了一个小公主,他有了一个妹妹宰曼。可是他什么时候又有了个弟弟马康呢?这真是太离奇了,便问道:

    "父王,当初我有了一个妹妹,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可是您老人家什么时候又有了另一个儿子呢?"

    国王努尔曼说:"我当然还有一个儿子,你怎么会不知道呢?他今年已经六周岁了,他名叫马康,是同你宰曼妹妹一母所生的一对孪生姐弟呀!"

    苏尔克听了父王这么一说,方才明白了事实真相。这个对父王来说无疑是大好事的情况,苏尔克听了却很不高兴,好像触痛了他的心病,难受极了。可是当着父王的面,他不好说什么,却又抑制不住内心的不快,顺手把父王给的珠子抛到一边,假装整理衣冠。国王努尔曼注意到苏尔克情绪的变化,问道:

    "孩子,将来你是我的继承人,关于让位的事情,我已经和宰相。朝臣们商量过多次了,这一点你尽管放心。可是使我不解的是,怎么你一听到"弟弟,这个词儿,就立即显得很不高兴了呢?而且你怎能把我赏给你的珠子扔掉了呢,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呀。"

    苏尔克无言以对,他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太激动了,不知如何是好。他慌忙起身告辞,带上珠子,一直跑到伊波丽莎公主那儿。伊波丽莎见他来了,非常高兴,可是发现他脸上阴云密布,便关切地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便把索菲娅公主一胎生下姐弟两人的事实告诉她,对她说:

    "当初我派去的人只告诉我说索菲娅公主生下一个女孩,原来此人没来得及看到索菲娅公主接着又生下一个男孩!这个情况我今天才弄明白,为此,我心中确实很不痛快。你献给我父王的那三颗珠子,父王赏了我一颗,其余两颗,他要分别赏给我妹妹宰曼和弟弟马康。"

    伊波丽莎公主说:"那三颗珠子,我拿出来,原以为国王陛下会把它们收藏在国库之中,作为国宝世代相传呢,却想不到陛下把它们分给了自己的后代。陛下赏给你的那颗珠子呢?如果在你这儿,就请你把它传给我好了。"

    苏尔克本来就不喜欢珠子,听公主这么一说,便取出来,交到她的手中。公主说:

    "我父王早晚会知道我在你们这里,他会不顾一切前来找我的。阿布利德国王为了替他的女儿索菲娅公主报仇,也一定会与我父王联合起来,发兵前来进攻,那样一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苏尔克说:"公主呀,我们不该害怕他们,即使他们两国把所有的军队联合起来进攻我们,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伊波丽莎说:"但愿如此!至于我本人嘛,我是自愿来的,如果你们待我很好,那我就呆下去,如果你们待我不好,我也随时会远走高飞的。"

    苏尔克在伊波丽莎那儿受到热情款待,彼此倾心交谈到很晚才分手。

    国王努尔曼拿着两颗珠子,满心欢喜地来到索菲娅公主的行宫。索菲娅公主见陛下驾临,急忙起身迎接。殷勤侍候。公主宰曼和王子马康欢快地跑到父王跟前,接受父王的抚爱。国王亲热地吻他们姐弟俩,送给她俩每人一颗珠子。姐弟俩谢过父王,又跑到母亲身边,让她一起来欣赏珠子。索菲娅公主很珍惜这两颗珠子,对国王表示千恩万谢。国王对她说:

    "你这个人也真是的,你既是君士坦丁国王阿布利德的女儿,你怎么不及时告诉我呢,也好让我格外尊重你。抬举你。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那样做呢?"

    索菲娅公主说:"我在陛下这里,一切都是满意的,而且有幸为陛下生下了一对儿女,这已经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了,我怎么还能有更多的奢求呢?"

    国王努尔曼对索菲娅公主的谈吐和见识十分赞赏,对她活泼而有礼貌的风度也非常喜欢,所以特别安排她们母子三人住进了一座最豪华的宫殿里,指派大批婢仆服侍她们。同时为了精心地培养宰曼和马康姐弟俩,他刻意选来全国最著名的法学。哲学。天文和医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教授她俩。

    说起国王努尔曼的为人,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老心不老,到处拈花惹草,看到漂亮女人就穷追不舍。自从他接见罗马公主伊波丽莎之后,就为她美丽的容颜弄得神魂颠倒。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找各种借口去找她,找各种话茬儿去跟她坐在一起聊天,对她表示亲近。尽管国王追得紧,可是伊波丽莎公主却无意跟他好。一次她直截了当地对他说:

    "陛下,我还小,对婚姻大事连想还没想呢。"

    尽管在伊波丽莎公主那里碰了软钉子,但国王努尔曼野心不死,她越是拒绝,他追求她的愿望也就越加强烈。可是她矢志不移,国王觉得这块骨头实在难啃,自己已经无计可施了,便找来宰相丹东,让他出个好主意。国王努尔曼向宰相丹东倾诉自己深深地爱上了国王哈尔达布的女儿伊波丽莎公主,而伊波丽莎公主却不理睬他,不把他的心事当回事儿。宰相听了国王的诉苦后,便出主意说道:

    "陛下既然如此爱她,却又得不到她,不如这样吧,到晚上你找她聊天的时候,带上麻醉药,陪她吃喝,在她临睡觉时,你把麻醉药放进她的饮料中,让她喝下。一会儿药性发作,她就昏迷。不省人事儿了,那时,陛下就可以占有她了。"

    国王觉得宰相的主意不错,便决定予以采纳。他亲自跑到贮藏室中,取出一块很大的麻醉剂,这块麻醉剂的剂量很大,即使是大象吃了,也能被麻醉倒。他把麻醉剂揣在口袋里,耐心地等到傍晚,到伊波丽莎公主那里去施用宰相丹东出的计谋了。

    伊波丽莎见国王努尔曼又一次驾临,只得起身迎接。让坐,并为他摆下美味佳肴,然后陪他吃喝。聊天。吃喝到夜深时,国王努尔曼趁她不注意,将麻醉剂放进她的饮料中,把杯子递到她的手中,对她说道:

    "今晚这最后一杯,你应该全喝下去。"

    伊波丽莎公主巴不得他早些离去,便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她刚喝下去,药性发作,她逐渐失去了知觉,四肢无力地倒了下去,昏迷得不省人事了。国王努尔曼急忙将她抱到床上,贪婪地看着她那在烛光映照下的红扑扑的俊俏脸蛋和可爱的睡姿。他神魂颠倒,兽性大发,不顾一切地将她占有了。国王努尔曼满足了欲望之后,才踉踉跄跄地走出房门,对门外的丫环说:

    "你去照看一下小姐吧。"

    丫环麦尔佳娜遵命进屋一看,大吃一惊,只见伊波丽莎公主赤身裸体地躺在床上,斑斑血迹染红了她的腿和床单。她忙对公主进行救护处理,擦干净她的血迹,让她睡下。伊波丽莎公主到天亮时还昏昏沉沉的,丫环麦尔佳娜一直守护着她,替她端来热水洗脸。洗手,用蔷薇水给她漱口。伊波丽莎公主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并开始呕吐起来,将麻醉剂吐了出来,才慢慢觉得好些了。待她完全清醒过来后,问丫环:

    "麦尔佳娜,我这是怎么了?昨夜里我发生了什么事?快告诉我。"

    丫环麦尔佳娜只得把昨晚看到的情景,如实地告诉伊波丽莎公主。伊波丽莎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已被国王努尔曼玷污了,他蓄谋已久的诡计终于在自己掉以轻心时得逞了!她思前想后,痛不欲生,她不想再见到任何人,从此悲观厌世。与世隔绝。她吩咐丫环说:

    "从今往后,别让任何人来见我,要是有人来,就说我生病了。我就这样呆下去,让上帝来解救我吧!"

    这样一来,伊波丽莎患病的消息就传开了。国王努尔曼心虚,忙派人送来各种名贵药品。风味小吃,让她好好休息。伊波丽莎公主将所有的来人一律拒之门外,就这样闭门隐居过了几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见不到她,国王努尔曼也就对她逐渐冷淡下来。他有许多嫔妃,终日荒淫无度,也想不起她来了。可是被国王占有的伊波丽莎公主怀孕了,几个月过去,她的肚子也大了起来,对此她感到万分苦恼,羞愧得无地自容,偌大的宇宙空间竟没有她躲避藏身之处。她对丫环麦尔佳娜说:

    "我这人真是作孽呀,我到这个地方干什么来了?家里父母亲友对我哪一点儿不好?我这不是自己找的吗?我已经活厌了,我太悲观了。以前我跨上战马,驰骋疆场,施展自如,可如今呢,连马都骑不上去了。现在宫里的人都知道我被国王骗奸了,我的贞操被破坏了!当我要分娩的时候,人们只能拿白眼瞧我,讥笑。奚落我,叫我还怎么去见我的父母,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呢?诗人说得好:

    离开亲友骨肉国土,

    没有朋友只有忧愁;

    无处栖身高枕无忧,

    只逢绝路如何乞求?"

    丫环麦尔佳娜说:"小姐,事到如今,凡事由你定夺,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好了。"

    伊波丽莎叹息着说:"我要回家去,悄悄地走,除你之外,别人是不知道的。今后只有上帝安排了。"

    "小姐,你这样做就对了。"丫环麦尔佳娜鼓励她说。

    伊波丽莎惨遭黑奴毒手

    出走的计划既定,伊波丽莎公主便着手做必要的准备,并等待时机。当她听说国王努尔曼出去打猎。太子苏尔克留宿堡垒的消息时,便对丫环麦尔佳娜说:

    "我今晚就走!不过我快要临产了,行动多有不便,你得去找个有力气的人帮助我们才好。"

    丫环麦尔佳娜说:"小姐,我只认识一个黑奴。他原来是国王的仆人,因为他力大无穷,又很勇敢,颇得国王赏识,派他给我们当差。看门。平时我们待他不薄,我再给他些钱,对他说,事成之后,我们帮他成家立业,这样他就会替我们卖命了。"

    伊波丽莎公主说:"你去把他叫来,让我跟他当面谈谈。"

    丫环麦尔佳娜找到黑奴,对他说:"主子有话对你说,你快随我去吧。"

    黑奴跟着丫环来到公主面前,公主说:"在患难时刻,你愿意帮助我们吗?能为我们保密吗?"

    这个黑奴一向垂涎公主的姿色,只是在她受宠于国王时,他不敢对她轻举妄动罢了。如今公主落难了,他认为机会来了,便满口答应道:

    "小姐,你是我的主人,我只能听从你的吩咐。"

    公主说:"这就好。现在我要你替我和丫环准备两套行李。两匹马,并用一个鞍袋装载着粮食和钱币,然后送我们回老家去。到家后,你愿意留下来,我帮你成家,你想回来,你要什么,给你什么。"

    黑奴听了,受宠若惊,满口答应,说道:"小姐,我凭自己的眼睛侍奉你们,一切照你的吩咐去做。"

    他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打着另一个算盘:这下可好了,我可以为所欲为了,如果她俩不依从我,我就对她俩不客气!他装模作样地干了起来,准备了两套行李和三匹御用的良种马。准备好了,主仆三人各骑一匹马乘夜深人静时,离开了巴格达,不分昼夜地逃跑。伊波丽莎挺着大肚子,艰难地跋涉。赶路。她们终于来到一个山谷,离家只有一天的路程了,伊波丽莎感到临产的阵痛,再也支撑不住了,只能下马,对黑奴和丫环说:

    "快,我要分娩了,你们扶我下马,麦尔佳娜,快帮我接生吧。"

    黑奴和丫环将她扶下马,公主因产痛躺在地上,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黑奴眼见公主花容月貌,一时大发兽性,悍然抽出宝剑威逼她,要玷污她。伊波丽莎公主见状,挣扎着怒骂道:

    "你这个黑了心的奴才!你不要胡来,我这个人宁可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粉身碎骨,决不轻易失身!你走开!让我收拾婴儿。恢复一下产痛,然后要杀要剐,全由你吧。你要是起奸淫歹心,我就只有自杀了之!"

    黑奴挨了公主一顿臭骂,恼羞成怒,变得眼红脸青,露出凶恶残暴的面目,跨前一步,一剑杀死了公主!把她的财物劫掠而逃。

    可怜受尽磨难的伊波丽莎公主在临死前,奇迹般地产下一个男孩。悲痛欲绝的丫环麦尔佳娜把孩子收拾包裹起来,让他躺在已经死去了的母亲身边,含着母亲的奶头。麦尔佳娜是个忠诚的丫环,她在女主人的尸体旁哭得死去活来。她想着女主人这短暂的一生,命运多舛,她为了搭救国王努尔曼一家及其国民免受侵犯,连自己的父母家园都不顾了,到头来,反而被国王努尔曼奸污;离开王宫回来时,连心爱的王子苏尔克的面都没来得及见到;眼看快回到自己父母身边了,却又惨遭黑奴的毒手!伊波丽莎公主啊,你的心纯洁得像无瑕之玉,命却比黄连还要苦啊!麦尔佳娜自责没有照看好女主人,她痛心疾首地撕破衣服。抓乱头发。抽打自己的脸,决定以死了之。

    正当麦尔佳娜寻死觅活之际,前面突然扬起一股烟尘,弥漫天空。烟尘散处,出现一队人马,走近一看,是罗马国王哈尔达布的部队。

    原来,罗马国王哈尔达布得知女儿伊波丽莎带着婢女们到巴格达去了,便率领一队人马前来寻找女儿。可惜他们来迟了,罗马国王哈尔达布见到的只是女儿的尸首。那凄惨的景象使他受到强烈的刺激,一阵晕眩,滚下马来,昏迷不省人事。他的文臣武将急忙下马,上来救护他,支起帐篷,让他进去养息。麦尔佳娜见到了自己国家的人,越发伤心起来。待国王苏醒过来后,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公主的所有遭遇禀告国王陛下。

    国王哈尔达布听了丫环的诉苦,顿时火冒三丈,发誓要为女儿伊波丽莎报仇。为国家雪耻。他吩咐部下用轿子将女儿的尸体运回去厚葬。他回到宫中,立即谒见伊波丽莎的祖母。太后达娃什,对她说:

    "难道穆斯林就该如此虐待我的女儿吗?他们的国王努尔曼奸污了她,国王的黑奴也要占有她,并杀害了她。指基督耶稣起誓,我一定要为女儿报仇雪恨!此志不达。此气不出,我誓不为人!"

    说完,他仰天长叹,痛哭流涕。他母亲达娃什想了想,用安慰的口吻说:

    "儿啊,你先消消气。我想,杀害公主的人,也许就是麦尔佳娜这个臭丫头吧,这事得调查一下。公主在国王努尔曼父子那里吃尽了苦头,不杀掉他们,我也是不甘罢休的!不过,我采取报仇雪恨的策略,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得到的:你给我选拔一批美丽可爱的小姑娘,用高价聘请几位知名度很高的学者来教她们读书。识礼。我们要专请穆斯林学者,好让姑娘们向他们学习阿拉伯的历史和古帝王的事迹。正如阿拉伯人所说:"君子报仇,10年不晚。,我们做这件事,即使花十年功夫,也是值得的。到那时,我带她们去对付敌人,则仇可报。恨可雪了。我这样安排,就是考虑到我们的敌人国王努尔曼是个好色之徒,他贪色如命,尽管宫中的嫔妃达360多人,可他仍不知足,还把伊波丽莎给糟踏了!等着瞧吧,到时候,让我带着训练好了的姑娘们去收拾他好了!"

    国王哈尔达布听了母后的话,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便派人专门到远方去高价聘请资深的阿拉伯学者,赏给他们华丽的衣服。规定丰厚的薪俸,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培养一批漂亮的小姑娘。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