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Chapter13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挺立在华盛顿纪念碑里的旋梯共有八百九十六级石阶,围绕着一条开放式的电梯井呈螺旋形下沉。兰登和所罗门正在朝下走,兰登仍在回味彼得数分钟前与他分享的惊天机密:罗伯特,这座纪念碑下,中空的奠基石里,我们的先辈埋下了一份真言——圣经,它静静等候在梯底的黑暗中。

    他们往下走时,彼得突然停在两段楼梯间的平台上,他挥动手电,照亮了嵌在石壁上的一枚大石章。

    这又是怎么回事?!兰登看到铭文时吓了一跳。

    章纹描刻出一个惊恐万状、身披长袍的形象,手握一把长镰刀,跪在一尊时漏旁。这人的手臂上举,食指伸直,笔直指着一本巨大的、打开的圣经,仿佛在说:“答案就在那里!”

    兰登凝视着章纹,转向彼得。

    尊师的双眼炯炯有神,透着神秘的光彩。“我希望你想一想,罗伯特。”话音在空荡荡的阶梯石壁间回响。“你认为为什么圣经能在千百年世态沉浮中幸存至今?为什么它还在这里?是因为里面的故事动人心魄、十分好读吗?当然不是但原因是有的。它正是基督教僧侣花费毕生心血企图解开圣经谜团的原因。也是犹太神秘教徒和卡巴拉信徒钻研旧约的原因。这个原因,罗伯特,便是这本古籍的字里行间藏有神的大能尚未揭晓的巨量智慧累积在那里,等待公之于众的那一天。”

    圣经里包含着另一层含义,一层隐藏在寓言、象征和比喻里的秘密讯息,对此兰登并不感到意外。

    “先知警示我们,”彼得继续说“转述奥义所用的语言是一种密码文。马可福音中说道,‘神国的奥秘只教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箴言也在提醒我们,智慧的讲法就是‘谜语’,也就是哥林多前书中所说的‘奥秘的智慧’。约翰福音早有警告:‘这些事我是用比喻对你们说的用晦暗之语’。”

    晦暗之语,兰登暗忖,这个奇特的词汇在箴言和诗篇中屡次出现。

    诗篇第七十八章中说:我要开口说比喻。我要说出古时的晦暗之语。兰登早已知晓“晦暗”并不是说“邪恶的黑暗”而是说:所言真意不见天日,遮蔽在阴影里。

    “如果你有疑虑,”彼得又补充道“哥林多前书中明明白白地写着:比喻有两层含义:给婴儿吃的奶、给成人吃的饭——‘奶’用来喂给不能参透奥秘的幼稚头脑,‘饭’才是真正的奥义,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吃透。”

    彼得扬起手电,再一次照亮长袍加身、心无旁骛地手指圣经的人形。“我知道你是个怀疑论者,罗伯特,但想想这个吧。如果圣经没有隐含奥秘的潜台词,那么,为什么历史上最杰出的头脑——包括皇家学院最有才气的科学家们——会着迷般地钻研这本书?艾萨克牛顿爵士写下洋洋百万字,尝试去破解圣经的真谛,其中一七〇四年的手稿宣称他已从圣经中提炼出了隐秘的科学资讯!”

    兰登知道,这是真事。

    “还有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彼得往下说“身为先知先觉的大师接受詹姆斯王的约请编撰钦定权威版詹姆斯王圣经,毋宁说是他亲手创造了这版英译本,他诚心信服圣经隐含秘意,以至于用他自己的密码体系撰写了英译本,直到今天仍未被完全破解!当然,你也知道,培根是玫瑰十字会会员,著有古人智慧一书。”彼得笑了“就连一贯批判传统的大诗人威廉布莱克也曾暗示我们,应当读透字里行间的潜台词。”

    兰登记得那段诗:

    昼夜不休读圣经,

    但你参黑字,我读白纸。

    “不止是欧洲英才名士,”彼得说着往下走得更快了。“这里也有,罗伯特,就在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核心地点,我们英明的前辈们——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汤玛斯潘恩——都提醒过世人,仅仅读通圣经的字面意思必将导致深远的危机。实际上,汤玛斯杰斐逊十分确信圣经的真谛是隐藏着的,乃至当真裁切页码,重新编辑了此书,用他的话来说,他是在尝试‘祛除人为附加物,以便还原教旨真义’。”

    兰登当然知道这件惊世骇俗的轶闻。杰斐逊版圣经至今仍有印刷,许多引发争议的修订都被收录进去,处女诞生耶稣和耶稣复活的情节都被删除。不可思议的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每一位新晋国会议员都会收到一册杰斐逊版圣经。

    “你是知道的,彼得,我发现这个议题引人入胜,我可以理解,幻想圣经隐含奥秘对贤明的思想家来说很有诱惑力,但对我来说这不合逻辑。任何精通专业的教授都会告诉你,教导历来不能以密码的形式完成。”

    “你说什么?”

    “导师传道解惑,彼得。我们要说得明明白白。为什么那些先知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导师们——要含糊其辞?如果他们希望改变世界,为什么要用密码来教导?为什么不明说,让全世界人都听得懂呢?”

    彼得一边往下走,一边扭头瞥了一眼,似乎对这个问题吃了一惊。“罗伯特,圣经不明说、古代神秘教派潜行匿迹,都是出于同一缘由新会员要宣誓入会才能学到先贤的秘识无形学院1的科学家们拒绝和他人分享知识,都是基于同样的缘由。这奥秘太强盛了,罗伯特。古代奥义是不能在屋顶上被大声疾呼的。奥义就像火炬,在大师的手中传递便能照亮前途。而落在疯子手里,就能烧毁地球。”

    注1:原文为i女isiblecollege,源于十七世纪中叶,被视为英国皇家学院的前身,最初以发表“大气定律”成名的罗伯特波义耳将业余的科学爱好者以俱乐部的形式组织起来,他们常非正式聚会,互相讨论科学知识,交换研究心得。最初仅有十人,以后规模渐大;当时尚无正式的期刊出版,科学家总是将自己的研究进展通过私人通信和私下传阅等方式来进行交流;“无形学院”的概念是相对于官方的大学学院而言的。兰登的脚步停了一拍。他在说什么?“彼得,我是在说圣经啊。你为什么谈起了古代奥义?”

    彼得转过身。“罗伯特,你没明白吗?古代奥义就是圣经。”

    兰登如坠五里云雾,目瞪口呆。

    彼得沉默片刻,给他消化这则命题的时间。“古代奥义历经数代传承下来,圣经是其中的一部典籍。字字句句无不企图把秘密倾诉给我们。你还不懂吗?

    圣经中的‘晦暗之语’就是古人与我们分享隐秘智慧耳语之音的。”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