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一爿私人小旅馆里住了三天,等战友出差回来,战友却音信全无。他们是在江苏的地界上,一条无名的街市,临一道龌龊的河,不知是从什么地方流来。街上多是木器工场,单间的门面,一户挨一户。伸进头去,见里头无限深长,就像一条甬道,黑洞洞地摆满体积庞大的家具坯子——一种嫩红色的材质,打成仿古的款式。甬道尽头又亮起来,因通向后院,木匠就在那里做活。后院中的一个,就停了他们的车,是旅店老板给找的地方,大王与他说是车坏了,要找人修。老板并不细究,立刻去交涉,然后引他们的人去停车。街的尽头,有一家冷轧厂,机器日夜轰鸣,冷却水直接从河里抽起,又直接回到河里,这条河的污染全是因为它。厂里用了些外地的民工,所以,他们这四个外乡人在其间出没,就并不显得突兀了。可他们还是很少出门,大多时间是在这旧板壁楼的二楼房间内打扑克。这座二层小楼不晓得有多少年的历史,杉木壁被河水与潮气浸润成朽烂的深黑色,歪斜着,后屋檐马上就要倾到河面上。瓦也碎了,缝间长出品种多样的草,一只野猫又在上面刨抓,将瓦行刨乱。从外面看,就觉得这小而腐朽的楼盛不进四个血气旺盛的青年,单是重量,就足够压坍了。可是,偏偏就装下了呢!你看,那古式的,明清风格的,木窗户支起了,探出头,向底下河里吐一口唾沫。抓紧时间看清楚,数一数,里头正是四个人,围一张方桌。那破板壁就好像胀起了似的。河边的几棵柳树都落了叶,赤裸的枝条垂下,在灰色的河面划出疏淡的影。朔风吹来,河水带着影动一动,有些像冷粥上面结的膜。楼下前客堂辟出半间,是个剃头铺,光顾的客人都是老人,剃光头。剃头师傅在刮刀布上来回地光着剃刀,声音传上楼,楼上的人就笑,说是“磨刀霍霍向猪羊”想到刀下的老头成了猪羊,就又笑。他们都年轻,兴致又好,就觉着世界上有许多好笑的事。他们笑这河水的肮脏腥臭,河边倒伏的破船,河上的石桥——三步跨过去的一条横搭的石板,还正经八百地叫个“善人桥”这才叫“欺世盗名”!他们中间那个比较年长老练的说“磨刀霍霍向猪羊”也是他的妙语。

    大王兴致很高,他发明了一种新的扑克玩法,还是争上游,规则也不变,但是输赢却是反过来,牌脱手算输,手中牌越多越是赢。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一旦打起来就全乱了套。比如,原先是要计划着出牌,现在谁都不愿出,哪怕是一张小二子,也没人敢要。一圈下来,还只有庄家的小二子在台上,再怎么打下去?于是,修订规则,每个人必出牌不可,出不来牌的,就由他开始下一轮。出牌的问题是解决了,大家也都变得很吝啬,只肯一张一张地出牌,再不肯出对子,更不肯出三带二,四带一,一条龙,姐妹花,生生将一副整牌拆成零碎。因此,牌局就进行得很慢,而且很闷,老半天也打不完一局,就好像在集体怠工。可大王非逼着往下打,不让停。终于有个人打着打着瞌睡了,头碰在桌子上,红出一个包,大家就都笑。大王忍住笑,说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外国的一个农场,农场主为决定继承权给老大还是老二,想出一场奇怪的竞赛,就是让兄弟俩赛马,但不是比快,而是比慢。于是,两兄弟全都伫步不前,没法得出分晓,就当父亲要取消继承权,谁也不给,千钧一发的时刻,两兄弟翻身下马,小声商量一下,然后又翻身上马,扬鞭拍鞍,飞也似的向前驰去。大王让大家猜,这两人商量的是什么,为什么一变而为快马加鞭?三个人面面相觑一阵,大王说出答案:兄弟俩换了马。先是愕然,接着便一片声地赞叹起来。大王将牌剁齐,重新发牌,宣布了第二种玩法。还是争上游,但不是大牌压小牌,而是小牌压大牌。这倒不算太出格,只要耐心转脑筋,可问题是,大王说要读秒,每人出牌不可超出三秒钟,难度就上去了。大王说,这是训练他们正反切换的思维能力,而且——大王说,这里面还藏着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大和小的关系。大就是小,小就是大。这回他们不大能明白,大王宽容地笑了,说,这个道理对你们可能太深了,但我还是努力地解释一下。他从牌里挑出同种花色,方块,依次排列——a,2,3,4,5,6,7,8,9,越来越大,是不是?再继续大上去,10!他指了牌上的“10”字——看没看见,个位数这一档里“9”忽然就变成了“0”“9”和“0”谁大?你们会说因为进位到十位数上了,可十位数上也只是一个“1”呀?“1”和“9”谁大?再继续大上去,11,12,13,14,15,16,17,18,19——好容易又有了最大数“9”可大上去一格,又变成“0”——“20”!终于把十位数增到“9”个位数也增到“9”然而,请注意,然而,一眨眼功夫,老母鸡变鸭“99”变成“0”加“0”——100。毛豆问了一句:那么一百不是比九十九大吗?大王很高兴能有人提出问题,他爱惜地看了毛豆一眼说:很对,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那个问题“九”和“零”谁大?“九”和“一”谁大?这下,连毛豆都没问题了。大王就像一个魔术师,大王就是一个魔术师,将司空见惯的事情变出一个新面貌。

    再说,大王把纸牌重又合起来,其实,说到底还是个名称!我们就为什么不能称“一”是“九”“二"是“八”“三”是“七”“四”是“六”“五”是“四”“四”是“三”“三”是“二”“二”是“一”?这又是谁规定的?大王的声音轻下来,情绪似也有些灰暗。话说到这般,打牌就打不下去了。好在,隔壁面店老板送上他们要的四碗腊肉面,放下扑克不提,吃面。

    午后的街十分寂寥,太阳是略略热烈了点,但依然是苍白。寂静中,刨锯的声音就格外清晰,锯末的清香也很清晰,几乎盖过了河水的腥气。有几只鸡在石板路上踱步,蜡黄的鸡爪着力很重,有几处都刻下了竹叶状的足印。猫在门槛上打盹,麻雀在太阳地里蹦跳着啄食。毛豆一个人在街上闲逛,他们已经对他有一些信任,或者说是把握,于是他就有了一些自由。此时,大王出去寻找战友的消息,二王和三王在午睡,毛豆自己下了楼。沿街的敞开的门里,可看见饭桌,饭桌上吃剩的菜碗,地上有小孩子的学步车,门前晒着菜籽。有些门上了锁,门上写着水表与电表的字数。这些凌乱的杂碎,倒使破败的小街有了一点过日子的温馨。有几段粉墙上用墨笔大大地写着“吊顶”“水空调”还有“冰棺材”的字样,对后者毛豆感到了费解,正揣测,边上一扇木门里走出一个女人。因是看见生面孔,就盯了毛豆几眼。毛豆抓了时机请教,什么叫做“冰棺材”?女人解释说,天热的时候,人去世了,放在冰柜里可以不坏,冰棺材就是冰柜的意思毛豆的注意力有些分散,他没有听进女人的解释,耳朵里却注满了女人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女人说的分明是苏州话。这里是什么地方?毛豆身上一紧,心跳加速了。他们行驶这么久,日里赶,夜里赶,难道只是在与上海紧邻的苏州地方?毛豆从来没出过远门,开出租车以前,连上海市区都是陌生的。他见识有限,他以为他已经去到天涯海角。女人的口音却是他熟识的,因他们那里,都爱听苏州评弹。电视,广播,有的茶馆也请了说书先生开书场。毛豆紧着又问:阿姨,这是什么地方?女人就有些疑惑,反问道:你是什么地方来的?毛豆话要出口,脑子一转——到底是境遇不同了,毛豆变得警觉了。毛豆脑子一转,也不正面回答女人,而是再次发问:这里离苏州还有多远?女人说:这里就是苏州,木渎晓得吧?离木渎仅只两块钱中巴,木渎很好玩的呢!女人认定这是游客了,又追问道:你是什么地方来的?开车过来的?毛豆觉着与这女人说话有些多了,不敢再搭讪,模糊应着离开去。可是女人的一句话却在耳边,似乎提醒着他什么,就是:“开车过来的吗?”是呀,毛豆心里说,是开车过来的,有一辆车,车呢?那天,车是由二王送去停的,这么点卵大的地方,不相信他韩燕来找不出来!“韩燕来”这三个字此时跳出来,他方才发现,已经与这名字生分了。他在街上急急地走着,双手在滑雪衫口袋里握成拳。他从木器店门口探头往里望,目光穿过幽深的,被家具坯子夹挤着的甬道,看见尽头的光,锯刨声正是从那里传出。阳光中飞扬着金色的刨花和锯末,给灰暗的冬日小街增添了亮色。他发现,店铺后面的院子,大约是这猪尾巴长的街里,惟一能停车的地方了。他从一条缝似的巷道挤过去,因为背阴,巷道地上化了霜又收不干,泥着鞋底。韩燕来浑身发热,几乎穿不住滑雪衫,就解了扣子,敞开怀,两片衣襟像翅膀样奓开着。韩燕来忽然明白,原来他是准备逃跑!

    他反而平静下来,心跳也平缓了,只是背上流着热汗。他走到后街,后街要比前街宽敞。后院对着几块菜地,几户人家,也间隔着一些空地。空地上有粪池,或堆了玉米秆,芝麻秆。后院里,凡张了大帆布棚,有锯刨声的,就是木器店,韩燕来就循了去看。院门多是敞开着,有一些活从院里铺张到院外,木匠们忙着划线,契榫,并没注意到韩燕来。韩燕来踩着嫩红的刨花,脚底软绵绵的,有一点腾云驾雾的感觉。他听见有人问他:小老板,寻哪一个?他不知道自己回答了还是没回答,眼前忙碌的木匠身影里,他忽然就好像看见了熟人,就是那个有心收他学徒的海门表叔。韩燕来想起了他的家人,不由得热泪盈眶。他在院里穿来穿去,肯定是碍了人家做活,背上挨了不轻不重的一下板子,还被搡了一下,搡到了墙边。院子也是狭长,与前边的铺面一样,除去木器活计,似乎放不下一辆车。韩燕来渐渐冷静下来,他站在后院外的空地上,空地上竖了一架稀疏的短篱,上面乱七八糟挂了些藤蔓。太阳比方才又热烈了,视野里便亮丽许多。就好像一个刚从暗处来到亮处的人,韩燕来眼前有一些光圈。忽然,前面店铺起了一阵嘈杂,后院的木匠也丢下活计,往前去了。他返身跟进去,铺里的家具坯子都离了原地,壅塞在铺中央,堵住了甬道。但仔细看,却是秩序井然,相互错开着向外移动,原来是运货的船来了。搬运夫用麻绳兜底穿了两道,又拦腰一横,打个松松的活扣,插进杠子“嘿”一声就离了地面。一前一后呼着号子,传过石板街巷,来到河边。河边停了一艘机轮船,几乎占去河道一大半。本以为这是一条死水,此时却有了些蒸腾的气象。圮颓的房屋门里,也走出了大人小孩,立在河两边,还有桥上。韩燕来不知不觉跟到河边,看搬运夫将跳板踩得一弯一弯,木器一件一件上了船。偶一回头,见临河的窗也推开了,伸出一张张脸,其中有二王和三王。此时,他们一上一下打了个照面,就像不认识似的,彼此都觉着无限的陌生。韩燕来心想,自己与他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木器上船,船吃了重,就有些动荡,听得见水拍岸的噼啪声。这条河,原先简直不知道在哪个犄角里边的,此时却和外面的大世界连接起来了。太阳晃晃地照着,照着小孩子红通通,胖鼓鼓的脸颊,上面皴出了细小的口子。女人皲裂的手指上的金戒指,也晃晃着。挑夫们的额上冒出了热腾腾的汗气,脱了棉衣,汗气又从棉毛衫底下冒出来。家具坯子上了船,嫩红色的木质在亮处显得格外细腻,都有点像陶瓷了。原来这就是红木,上漆之前的红木颜色。跳板抽走了,马达发动起来,声音大得压住一切。大人说话,小孩子哭,全听不见了,只看见嘴动和哭脸。船往前开去几十米,在略宽的河湾,奇迹般地调了头,又奇迹般地穿过石桥的桥洞。当它过到桥洞那边,忽然就变小了,速度也加快了,一会儿就不见了影子,留下一些儿马达声。韩燕来随船走了几步,眼看船驶远了,他感到一阵怅然,似乎是,方才打开的世界此刻又重新闭拢,重又离群索居。韩燕来又想起他的车,他急急地回转身,要往木器店继续寻找他的车。就在这时,他看见一扇后门旁边,就在他们住的旅馆楼下,剃头师傅正与一个人接火,那人回过头对了燕来微笑。燕来觉着又熟悉又陌生,怔了一时才认出,原来是大王。日光下的大王的脸,格外清晰。燕来是第一次那样清晰地看见大王的脸。顶光在他脸上投下了几块阴影,强调了脸形的立体效果。这是个好看的男人,而且,自信心十足。

    这天晚上,他们又一次出发。毛豆跟了大王去开车,车果然就在木器铺子的后院。毛豆曾经进来找过,却没发现。原来它就在墙根,罩了一张油布,这个后院实是要比看上去的宽大。车从后边的院门出来,在高低不平的空地上摇晃,路口等着二王和三王,悄然上了车。夜幕降临,这小街又沉入寂静。星月还没起来,天色就格外黑。车灯“刷”地劈开路,蛮横地扫过街角,出去了。早歇的乡间,连鸡狗都眠了,其实不过八时许光景。受环境的影响,车里的人静默着,气氛变得沉重。车在路上走了一阵,上了公路,路灯照耀,车辆“嗖嗖”过往,就像混沌里开了天地,心胸也舒朗了。他们活跃起来,嗓子眼痒痒的,又要唱歌了。这回,连毛豆也跟着一起唱了。他们同是青年,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有着共同的未来,分歧只是暂时的,终将走到一起来。这回他们唱的是“涛声依旧”这也是毛豆喜欢的歌,但他是个腼腆的人,从不好意思开口唱歌。现在,和这几个快乐的青年在一起,他竟也放开了。而且,他发现自己唱的还不错,有几处险些儿荒腔走板,却被同伴们拉回来了。“涛声依旧”反复唱了两遍,大王就指示毛豆将车拐进一条窄路,沿窄路又拐进一个敞了门的大院,院内停了三五辆车。毛豆停了车,四个人鱼贯下来,出到院外,回头一看,正好一盏路灯照在院墙,墙上写了“人民医院”的字样。说是“人民医院”却只是一个荒废的空地,不知等待着作何用途。此时,他们才发现窄道另一边的一行柳树后边,是一条齐整的宽沟,沟那边则是一排院落,虽也是静的,可不是那样寂寥的静。有时,会有一扇院门推开,露出灯光,走出人,脚步清脆地击在石板路上,静夜的空气便搅动了。但他们却反而沉默下来,这些院落里藏着的安居乐业的生活,总有些叫他们生畏似的。黑暗里,这四人,低了头快着脚步穿过直巷,又穿过一二座石桥,来到一条横贯东西的长街。这条长街显然新近修葺不久,在路灯的照明下,楼面的漆水新鲜油亮。因是仿明清的风格,全做成木格雕花的门扉窗棂,楼顶是黑瓦翘檐,山墙粉得雪白,门楣上有写了字号的横匾,立柱上则用绿漆写着对联。一时上,他们好像不是现实里的人,而是成了古人,并且是电视剧里的古人,都有些恍惚的欣喜。他们木呆地嘻开嘴,四下里看着。路灯的薄亮里,人往来着,而且,口音南腔北调,他们竟是不知身在何处了。大王显然白日里来打样过了,熟络地将他们绕到一爿颇具古意的中药店背面,于是,就看见了粗糙的水泥预制板的楼体,露天下一道铁梯直接通上二楼。上到二楼,门厅里挂有老年茶室的牌子。此时,门里却旋着一盏彩灯,五颜六色,斑斓幻化的光里面是鬼魅一般的人影,跟了震耳欲聋的音乐动作。大王带他们在一张空桌边坐下,要了茶水饮料。他们想说些什么,可是只看得见对方嘴动,彼此都觉着很滑稽。现在,他们回到了现代生活里面,有些兴兴头的。可他们都是有涵养的青年,虽然心里高兴,面上却是不怎么热情的样子,甚至是冷淡的。他们各自矜持地坐着,喝茶,抽烟。三王跟毛豆借火时,在他耳边说了一句:大王的战友来了。说是耳语,其实几乎要喊破嗓子了。

    桌边加了一张椅子,坐下一个人。灯光正切换到明暗快速交替,骤亮与骤灭。看起来,人与物就好像不停地从照片翻转底片,再从底片翻转照片。还好像电影中的定格镜头,于是,人的动作不再是连续的,而是一格一格向下去,效果十分奇异。那新来的人,就这样,一忽儿变成照片,一忽儿变成底片。一个定格在和大王握手,一个定格给与大王点火,又一个定格是用手指着大王,下一个则是与大王仰头大笑。再一个又是握手,接火,互相指对方,一同仰脖。连接起来,应是一幅相谈甚洽的场面。这一阵激烈的灯光运作过去,又回复到彩灯旋转,景象略微和缓些,就见新来的人身上的毛衣一会成红色,一会成绿色,一会又成黄色。看人家是这样,自己呢?只是觉着有一只色彩斑驳的手,从脸上抹过来,抹过去。这里是年轻人的世界,需有强健的感官神经和心脏,才经得住这般刺激和打击。人明显比方才多,再没空桌了,没占到桌子的,就倚墙站着,或者坐在窗台上。舞池——所谓舞池,不过就是桌子围绕的一块空地,舞池里人挤人。想不到,离开那寂静的小街才十分钟的车路,就有了夜生活。毛豆想起了圣诞夜,而今天,原来是新历年的除夕夜啊!毛豆有些伤感,但很奇怪地,这伤感并不是那种苦楚的,而是,竟然有一点兴奋,也是给眼下这气氛激励的。他这样又酸又甜地想着那个圣诞夜,就像一个混得不赖的人在犯思乡病。二王和三王熬不住也挤到舞池中去,溺水似的,转眼间不见了身影。大王和战友坐着抽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