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分割线------------------------------------
当时钟刚刚划过15时后,焦躁的比塞特上校就开始在舰桥中不断的来回踱步。按理说,现在该是英国人第三攻击波的飞机返航的时候了。在雷达室里一双双不安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荧光屏,期待着辉光的闪烁。
最为一名资深的航母指挥官,比塞特内心对于坎宁安强令三条英国航母派出最后的攻击机群也不赞同。他认为既然数量上占优势的第一、二波机群都没取得什么决定性的战果,想依靠最后几架飞机翻盘的机会就更加渺茫。
但是,他同意坎宁安的话,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处于下风的英国人也必须去尝试一下。一旦那些飞行员们抓住了这百分之一的机会,他们就创造了一个奇迹。现在也只有一个奇迹可以挽救地中海舰队,挽救大英帝国。而那些凋零的年轻生命就是滋养这奇迹生长的土壤。地中海虽大,但已无处可退,他们的身后就是直布罗陀。
“舰长,他们回来了”,年轻的水兵一边用手托着耳机,一边记录着什么,“雷达室报告,西北20度,发现飞机回波,距离55海里。”
“数量呢?”比塞特迫不及待地追问到
“暂时还无法分辨,不过看上去挺多的。”
“西北方向,距离55海里,数量还不少。”听到这个答复,比塞特心里咯噔一下:“不对啊,刚才攻击机群的电报里明明说遇到意大利大量优势战斗机的拦截,怎么还会有大批飞机安全返航呢?难道,难道这真的是个奇迹吗?”一个大大的问号在他的脑海泛起。
不过,他仔细想了一下,很快排除了这个最好的结果。根据雷达操作手的一般经验,79型雷达对于诸如管鼻燕和海上大鸥一类的单引擎战机的发现距离在40海里左右,再加上发现来机的位置在西北方向,比塞特心底泛起一阵莫名的不安(注一)。于是他命令巡逻中的3架管鼻燕战斗机前去侦查一下,并命令三条航母将各自待机战斗机提升到飞行甲板上做好起飞准备。
“12架,一共才12架管鼻燕战斗机,如果来的是意大利机群的话,愿上帝保佑大英帝国”,比塞特摇了摇头,轻声低估到。
大约三分钟后,巡逻战斗机的回报打破了英国人的一切幻想。来袭的是里卡蒂将军麾下的30多架驼背机。
对于意大利海航的驼背机,英国地中海舰队并不陌生。就是这种三发中程鱼雷机在“6.2海战”中,重创了坎宁安的旗舰厌战号。所以,当“驼背机袭来”的消息传开后,所有的水兵都绷紧了那根弦。
而此时空中的第1混成联队日子也不好过。作为意大利海航最早成立,装备和训练最好的“老大哥”部队,他们在“6.2海战”却没有创造哪怕一点点的战功,这使得联队长伊拉里奥脸上有些挂不住。在“6.2海战”结束后,仗着和里卡蒂将军的表亲关系,伊拉里奥的联队被调往了西西里岛。按照里卡蒂将军分析,一旦意大利海军重兵前往西班牙,英国人一定会趁机增援马耳他,到时驻扎在西西里岛的第1混成联队就可以以逸待劳,重创英国人的增援舰队。可谁也没想到桑米格利机动部队会被英国的老爷机重创,为此芒果又迫不及待地将驻西西里的海航部队西调增援康姆皮翁尼的舰队。
于是,伊拉里奥的第1混成联队摊上了这个超远距鱼雷攻击的美差。因为这次出击的距离实在是过于遥远,连号称“远程护航战斗机”的菲亚特CR.25都望尘莫及,所以第1混成联队的28架驼背机将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出击。更让沮丧的是,当他们花了三个小时赶到预定海域时,传说中庞大的英国舰队居然消失了。倒是在自己的身后出现几个鬼鬼祟祟地小黑点。
“当心,英国佬的战斗机来了!”伊拉里奥在机群通话频道中大喊一句。
注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雷达刚刚出现,最初的雷达只能发现远方的目标,不能识别敌友。直到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又称敌友识别系统,简称IFF系统)出现才解决这一难题。敌我识别系统类似于普通哨兵的“口令”判别法。利用二次雷达的工作原理,采甩密码询间和密码回答(实际上就是编码脉冲),以判断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