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誓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章誓约

    1

    当乌拉基密尔塞尔盖维奇马利诺夫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庞大文件,让桌面回复为平坦的状态时,时钟的指针正好在下午七点的位置。

    暮霭在窗户外拉起了青色纱帘。将追逐着成群的小字而疲惫不堪的眼睛转向窗外的同时,马利诺夫的思考频率也从公事转换到家庭。

    真是对不起儿子,他好不容易才盼到礼拜天的。

    儿子沙夏昨晚为了外出写生,央求父亲带他到郊外的运河去。

    不行啊,沙夏!

    马利诺夫不得不如此劝服年幼的儿子。

    爸爸明天也有重要的工作要做,你跟妈妈两个人去,等暑假到了爸爸再带你到索契去玩。

    为什么又不行?真讨厌!

    沙夏已经八岁了对吧?要开始学习忍耐才行。只剩下三个礼拜而已不是吗?三个礼拜之后,你就可以在碧绿得让眼睛发痛的黑海里游泳、搭游艇,也可以尽情地晒太阳了。

    我们真的会去索契吗?

    是真的,旅馆都已经订好了。

    好棒哦!

    所以爸爸明天就不陪你了。

    之所以必须让儿子失望,也是拜这些堆积如山的文件所赐。假使能够提前二十四小时处理完,他就不会让儿子失望,也可以吃到妻子亲自做的料理,不必靠单调乏味的俄国馅饼和克瓦思(注:kvas,一种以裸麦及麦芽发酵制成的俄罗斯传统饮料,味道类似啤酒。)来充饥了。

    马利诺夫一把抓起放在办公桌一隅,看起来有些寒酸的纸杯,瞄准目标,扔进置于远处的纸屑篓里。

    房间门被打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肥胖女职员出现在门口。

    马利诺夫同志,有您的访客。

    访客?马利诺夫皱起眉头。

    糟蹋了难得的礼拜天在这里工作,直到傍晚总算把事情处理完毕,没想到现在又有访客到来。马利诺夫不由得叹气,他真希望能快点回到位于高尔基公园附近的家中洗个热腾腾的澡,品尝伊卡德莉娜拿手的基辅风味炸鱼排;接下来不用说,当然是收看国营电视台所播放的恐怖的伊凡历史剧,感受红茶的温暖蒸汽在手中升起。接着沙夏就会得意洋洋地向他展示写生作品即使身为kgb探员,拥有这种小小的心愿应该不为过吧!

    怎么会冒出个访客来?

    马利诺夫厌烦地板着脸孔问道。

    什么人啊?那位客人。

    他说他是莫斯科民警队本部的瑟连柯警长。

    警长?马利诺夫再次皱起眉头。

    他在一楼的第四会客室等你。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叹口气之后,马利诺夫从办公桌后方站了起来。

    乌拉基密尔马利诺夫今年三十六岁,拥有一头暗褐色的头发和相同颜色的暗褐色眼睛,以及身体机能良好、高大结实的强健体魄。他并没有那种特殊的kgb式外貌,反而像是个教师,说是教师,有好似更像音乐家,总之不会让人觉得他是那种成天跟枯燥乏味的数字或记号缠斗的人,而是适合坐在钢琴前盯着琴谱的人。不过到目前为止,他手指握枪的时间远比敲打琴键的时间要来得长。

    这次的任务也是一样,苏联和东德当局联手破获了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西方边境蠢动的流亡者救助组织,但最后却演变成双方互有死伤的枪战。共事八年的伙伴伯力斯弗明因为右肩受到枪伤,现在仍在德国境内北豪森的医院里接受加护治疗。虽然在那里一定会受到礼遇,不过内心还是会迫不及待想早日痊愈回到苏联。

    伯力斯弗明曾经向马利诺夫发过牢骚和德国佬联手的任务还是免了,那些家伙确实能干又勤奋,但总是爱摆出一副自己什么都是最厉害的,旁人用不着多管闲事的态度。管他是共产主义者也好、反共主义者也罢,德国佬就是德国佬,世界第一的德国是什么东西?狗屁不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红茶难喝得要命!

    马利诺夫并不那么讨厌德国,也不觉得德国的红茶有多难喝,但是他完全同意认定自家红茶是天下第一美味的弗明的意见。虽然是同盟国,但德国毕竟是异国之地,比起一人只身在外的弗明,能够回到有妻子等候的家中,马利诺夫可说是幸运多了。不过如果弗明在的话,就可以帮忙处理一半的公文,而马利诺夫也可以陪家人一起到运河去了。总之是利弊各半。

    马利诺夫打算在会客室见完访客后立刻回家,于是提着公事包走出办公室。他原本朝电梯的方向走,看见故障中的标示只好耸耸肩膀转往楼梯。

    既然我们苏联的科技水准是世界第一,总有一天一定能够领先资本主义国家,制造出不会故障的电梯才对。

    从四楼到一楼,走下近百阶的阶梯之后,马利诺夫终于来到第四会客室。

    一开门,身穿庸俗的民警制服的微胖男人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仿佛左右连成一气的粗大浓眉在紧张的神色下蠕动着。

    让你久等了,我是马利诺夫。

    马利诺夫以动作示意瑟连柯坐下之后,自己也跟着坐下。

    我是莫斯科民警队本部的瑟连柯。同志,有个不幸的消息不得不向您报告,虽然这是我的工作,但还让人相当遗憾

    一口气说完后,瑟连柯以手背抹去浮在额头上的汗水。

    到底是什么事?

    马利诺夫察觉到自己正被某种预感所束缚,不安开始侵入整个胸膛。伊卡德莉娜和沙夏的脸庞在他脑海里忽明忽暗。

    难道是!

    是关于您的夫人和公子的事,其实同志

    瑟连柯仿佛找不到任何适合的话语来说明。

    马利诺夫调整好呼吸,毅然决然地开口。

    内人今天带着儿子开车外出,是不是发生事故了?

    起初我们也以为是事故

    起初?

    瑟连柯犹豫地沉默下来,同时无意识地将手掌开开合合,然后才一副下定决心的模样继续说话。

    我就直接了当说吧!同志,您的夫人被不明人士杀害了。

    马利诺夫的耳朵深处听见了像如镜子裂开的声音,同一时间,外界的一切突然变暗,视野也变得越来越狭窄。

    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中乘坐旋转木马一样,马利诺夫的身体无法保持平衡,不得不以手掌撑住桌面。

    实在令人遗憾,同志

    瑟连柯的声音从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传来了空洞的回响。

    你说她被什么人杀了?

    同样是在很遥远的地方,不知什么人提出了问题。究竟是谁在说话?马利诺夫模糊地思考着。这里除了粗眉毛的警长和自己之外,应该没有别人才对,既然如此,又是什么人在跟瑟连柯交谈?

    这个目前还没有查到,同志。

    瑟连柯再次抹去额头上的汗水。纵然已经进入六月,在雾气笼罩下的莫斯科的夜晚还是微带寒意,然而瑟连柯的背部却被汗水浸得湿淋淋的,一颗心更是差点被大量的汗水给淹没了,因为他不得不向这位以慓悍闻名的kgb探员报告其妻子死亡的消息,而且还是杀人案件,凶手又身分不明。

    瑟连柯已有心理准备,可能会被情绪激昂的马利诺夫揪住胸口,大骂无能之类的。

    幸好令公子仍然活着,可谓不幸中的大幸。

    瑟连柯这句话无声无息地将围在马利诺夫周围的黑色幕帘撕开。

    我儿子还活着?

    遥远的声音急速接近,马利诺夫知道那个声音是出于自己口中。同一时间,眼前仿佛点燃了灯光一般渐渐变亮,瑟连柯的脸就浮在眼前。

    我儿子还活着是真的吗,同志?

    千真万确,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他的意识还没有恢复,仍在昏迷当中。当然了,医师正在全力抢救。

    没有意识?

    像是要把肺里的空气全部掏空似的,马利诺夫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以手掌贴住额头,精疲力竭地把眼睛闭上。

    没有意识不,这样就好,只要能活着就好

    马利诺夫把手放下,睁开眼睛直视着瑟连柯,深邃的眼眸里闪烁出沉痛的光芒。民警队的警长察觉到自己内心生出的恐惧感,他能够体谅这双眼眸在充满敌意憎恶时所散发出来的严厉光芒。若不是有相当强韧的精神力量,想必一定无法招架吧!

    内人的遗体放在什么地方?还有我儿子

    夫人的遗体还有令公子,目前都在伊兹麦罗夫公园附近的皮优托尔布拉索夫医院。

    可以请你带路吗?

    当然,车子已经准备好了。

    沉默地颔首致意后,马利诺夫站了起来。

    2

    失去的东西该如何衡量其大小或重量?用来填补空缺的东西又该到何处寻找?

    乌拉基密尔马利诺夫好几次这么问自己,可是都得不到答案。

    他回想起今天早上出门时伊卡德莉娜所说的玩笑话。

    小心点,可别引起什么事故哟!我还没伟大到能把案子搓掉呢!

    妻子笑着回答。

    放心啦!万一发生什么事我一定会全速逃走,不会让民警抓到,因为他们的车子根本追不上!

    一段无聊又不值得一提的对话,然而却是他与妻子的最后对话。早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当初会不会说些更有意义的话呢?

    如果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的话

    后悔化为锐利的钩爪,撕开了他的胸膛。没错,如果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他一定会取消假日出勤,陪伴妻儿一起出门。假使自己在场,哪怕对方是一整支装甲旅,他也会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冲着自己而来的愤怒,炽烈地灼烧着马利诺夫全身。

    都怪你放弃妻儿选择与成堆的文件为伍!都怪你把工作上的义务与责任当成最高原则,对妻儿的义务与责任却草率马虎!造成这种结果的不就是你自己吗?

    马利诺夫同志,夫人与公子,请问您想先看哪一边?瑟连柯问道。

    闻声转向瑟连柯那张眉毛粗浓、浮现同情及畏惧的脸庞时,马利诺夫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来到医院了。

    啊,这个嗯,先到内人那边去

    马利诺夫一面回答,一面对自己不知于何时下车感到诧异。这里确实是皮优托尔布拉索夫医院的大门没错,身穿白衣的男女忙碌地在眼前来回穿梭,医疗场所特有的对话也片片断断地充塞于耳。

    帮七二病房的患者准备点滴!

    五五四病房的老人预定明天出院!

    九一病房的安哥拉人好像有什么要求,但是语言不通,有没有葡萄牙语的口译人员?

    一一六病房的患者想知道病名,不晓得主治医师的意见是?

    马利诺夫感觉自己就像是飘荡在大海里的船只一样,所有的现象对他而言都缺乏真实感、缺乏存在感,简直就像是即将醒来之前不断重覆的恶梦一样。

    原来妻子、儿子、家庭是把自己拴在现实世界的锚,马利诺夫突然有了这番领悟。

    真是可悲,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就在这里,同志。瑟连柯低声说道。

    铁门在阴沉的声响中开启,随着方形的光芒切开黑暗,所有的一切也跟着在光线底下浮现。瑟连柯按下了太平间的电灯开关。水泥天花板、水泥墙壁以及水泥地板、环绕着几十张覆盖白布的床,这就是里面的光景。

    虽然不致于裹足不前,但马利诺夫却不由得感受到一股压迫感。这里是排拒生命的无机物的堡垒,有机物的存在全属异端。伊卡德莉娜也因为还原成无机物了,所以才有资格留在此地。

    马利诺夫回头看了民警警长一眼。瑟连柯以沉默的指示回应了沉默的质问。

    kgb探员像个自知酒醉的人似地,踩着机械化的沉重步伐走过去,抓住白布的一角。起先他有点犹疑不定,接着才毅然决然地将白布掀开。

    他看见妻子的脸,那张脸就像月光映照下的白雪一样白皙通透,没有任何表情,宛如由白色玻璃所打造的脸庞。

    伊卡德莉娜亚麻色的头发上还沾附着颜料似的血渍,马利诺夫以颤抖的手指拨开那绢丝般的头发,看到从妻子耳朵上方穿入的红黑色枪伤。仿佛瞪着伤口就可了解一切似的,马利诺夫凝神注视着。

    子弹呢?

    过了不久,马利诺夫从僵硬的口中挤出这个问题。

    还没取出。

    还没取出!

    语气相当严峻。

    为什么?

    因为还需要取得您的司法解剖同意,同志。

    瑟连柯如此回答,言语中透露着一股无奈,而且并未刻意隐瞒。

    一般民众的情况是可以藉由民警的判断立刻完成司法解剖,不过与kgb有关的事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无论是解剖还是搜查,kgb都会自行处理,用不着民警多管闲事。

    面临诸如此类的指责已经不是一两次的事了,姑且不论制度,就实质上而言,民警确实是居于kgb之下的,因此对于kgb的命令和要求不但要随时待命,另一方面还得小心留意以免有所冒犯。其实这样的状况并不只在于民警单位,面对实际统治苏联的kgb组织,能够凌驾其上的政府机关至少就瑟连柯所知是不存在的。

    虽然很想诅咒民警迂腐的办事态度,但马利诺夫也能理解瑟连柯的心态。与其因为能干而招忌,宁愿被认为是个迂腐的庸才,这样比较没有压力。比起积极采取行动,等待命令依令行事的作法,在这个有如草食性恐龙庞大而迟缓的官僚体系中,确实是更能明哲保身的。

    由民警执行司法解剖一事我并无异议,请你尽快着手安排。

    马利诺夫以压抑的语气说道。

    不过,请让我知道取出的子弹种类。

    这当然。

    那么,就拜托你了。

    一想到妻子毫无发胖的迹象,年轻又紧实的躯体将遭到手术刀分解的情景,马利诺夫就不由得感到一阵黯然。然而除此之外,也没其他方法得以找出凶手了。

    我一定会为你报仇!

    马利诺夫一面将白布重新覆盖在妻子的遗体上,一面在心中立誓。

    你等着,我一定会让那个把你害成这样的家伙受到应有的报应。一定!

    马利诺夫转身向后,在走向铁门的同时重覆着誓言。

    我一定会的!

    马利诺夫离开之后,瑟连柯也熄灯离开并关上铁门,将生与死的国度断然地划分开来。对于活着的人而言,人生的责任与义务就如同废屋里的尘埃般堆积着。

    我是艾莲娜洛斯托夫斯卡亚。

    主治医师对着来到儿子病房探视的马利诺夫报上姓名。这位中等身材的女性年约三十,虽然称不上是美女,却能让人感受其卓越的知性与安定的气质。

    我儿子的情况如何?

    马利诺夫边开口询问边想,这位医师感觉上颇能信赖。尽管眼前除了信赖医师以外也别无他法,但他还是希望医师能给他值得信赖的印象。

    他的意识还没有恢复,不过已经脱离险境,可以说已经稳定下来了。

    你的意思是可以安心了吗?

    多余的担忧是没用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

    马利诺夫发起牢骚。

    不过怎样才不是多余?这个我实在不会判断。

    这句话无论在女医师或民警部警长的耳里听来都十分孩子气,不过艾莲娜却毫无轻视之意,她温柔的茶色眼睛里满是同情。

    女医师回答道:那就请您不要担心,把一切交给专家来处理。

    含糊地点头之后,马利诺夫宁指着躺在床上的儿子。说是儿子,此刻在他眼里看来却更像是一团包裹着纱布的东西。沙夏那沉重紧闭的双眼,在几个小时以前还明亮活泼地闪耀着暗褐色的眼眸。

    马利诺夫突然回头看着女医师。

    拜托你,医师!

    沙夏的父亲以低沉而激动的语气说道。

    请让我儿子尽到他为人子的义务他比我年轻二十八岁,所以他有比我晚二十八岁离开的义务

    女医师凝视着马利诺夫,不发一语地点头。

    请问您的儿子有没有一个叫做克烈的朋友?

    民警队的队员正在医院的某间会客室待命,瑟连柯警长在带领马利诺夫前往会客室的路上提出了这个问题。

    克烈是尼布莱的小名吗?没有,就我所知并没有怎么回事?

    没有,我们只是确认一下这是不是他朋友的名字。为了慎重起见。

    瑟连柯一打开会客室的门,两名穿着相同制服的男子立刻从椅子上起立迎接。

    我的属下。

    瑟连柯简洁地介绍。

    这位是马利诺夫同志,他在kgb工作。培特洛夫斯基,把那个拿给他看。

    身材瘦长身高中等的男子将某样东西摆在马利诺夫面前,马利诺夫深深地吸了口气凝视着,并且半无意识地伸手拿起来。当然,没受到半点阻拦。

    这是令公子的东西对吧?

    没错

    血迹斑斑的富士姑娘以毫无表情地白色脸孔望着马利诺夫。这是沙夏的宝贝,是马利诺夫从日本买回来送给沙夏,封面是富士姑娘的写生簿。

    谢谢爸爸!

    不单是眼睛,仿佛连声音都绽放着光彩的儿子喜悦的模样,在马利诺夫的脑海里重现。

    好漂亮的封面喔!纸质很好呢!爸爸,日本的小朋友都是用这么好的写生簿吗?如果是的话,还真教人羡慕呢

    在他人绝对听不到的声音中,马利诺夫翻开封面,莫斯科郊外的运河景色立即出现在他的眼前。来来往往的大小船只,在岸边散步、伫立的人们,对着船只咆哮的小狗,初夏的阳光赋予他们轮廓鲜明的影子,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正活泼地舞动着。

    能否请您看看封底?

    刺耳的声音如此请求。马利诺夫冷漠地点头之后依言照做,并在下个一瞬间全身僵住。

    马利诺夫并未立刻了解抓住自己视线的是什么东西,那看起来就像是用肮脏的红色线条所画出来的奇怪图案。图案是可读的,因为那是西里尔文字(注:cyrillicalphabet,俄文所使用的文字系统。),虽然颤抖、歪斜又不平衡,但那确实是文字没错。第一个字母是k,再来是o

    克烈

    马利诺夫低声自语。

    克烈?

    您想起了什么了吗?同志?

    克烈?或者是尼克莱?好像在哪儿听过。他确实在某个地方听过这个名字!不是电影明星,也不是冬季奥运的滑雪射击选手,也不是街角贩卖克瓦思的克烈大叔,更不是少年合唱团的克烈男孩

    令公子以手指沾血写下了这个。

    这我当然知道!

    据民警判断,这应该是令公子所得知的凶手的名字,想必是从对话当中听到的。

    这个我也知道!儿子用自己的血来揭发杀害母亲的凶手,目的就是要父亲去找出那个人!

    民警一定会努力缉捕凶手的。

    然后再交给我吗?如果不是的话那倒不如放着别管。我儿子之所以用尽所有的力量写下凶手的名字,并不是为了告诉民警,而是要通知他的父亲。报仇是我的事!不过,克烈这个名字究竟是在哪里听到的

    彻底清查莫斯科及近郊地区所有持有驾照,叫做尼克莱某某某的男子,说不定他还运送了什么脏物。

    那样能找得到吗?克烈不是个会露出尾巴的男人,克烈没那容易露出狐狸尾巴克烈克烈克烈神秘的克烈

    神秘的克烈!

    马利诺夫的脑海里出现了一道什么人都看不见的闪光,那道闪光强烈鲜明地照亮了他的记忆。在国家保安委员会(kgb)本部,他的上司涅斯泰兰克部长曾经说过克烈不是个会轻易露出狐狸尾巴的人,正因为如此,想抓到这家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民警队员的奇异视线,以及尽最大努力克制情绪的瑟连柯的声音,对马利诺夫而言都成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手里抱着儿子满是血污的写生簿的他,正在眼脸后方的黑暗中注视着蠢蠢欲动的克烈的身影,他的耳里尽是克烈的嘲笑声,意识中更充满了对克烈的憎恨。

    对马利诺夫而言,他已经跨出了复仇的第一步。

    妻子头部内的子弹的相关报告已经送到马利诺夫的手上,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如下所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