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种后宫叫德妃.4_第三章 岚琪失爱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站稳,走近床边,哽咽着努力吐出几个字:“让儿子走吧,他不能停在这里,岚琪……”

    “胤祚,起床了。”床边的母亲对此充耳不闻,微微含笑轻轻拍着儿子的胳膊,像平日一般哄着他,“胤祚自己起来,胤祚最乖了。”

    玄烨伸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已是哽咽难语,“岚琪,你别这样。”

    岚琪转身看她,看似微小的脸上根本毫无生气,灵魂早就被抽得干干净净。皴裂的红唇缓缓嚅动着:“我想让胤祚起来,再听他喊我一声额娘。”

    玄烨把手搭在她肩上,已分不清是岚琪颤抖,还是他自己颤抖。他渴望看到岚琪的眼泪,有了眼泪才证明灵魂的回归。他害怕她的三魂七魄,自此随着胤祚逝去,害怕她再也变不回从前的乌雅岚琪。

    “胤祚,额娘抱你起来。”岚琪又转过身,把孩子抱入怀。以往的清晨,这样抱他都会撒娇要再睡一会儿,脾气好时哄着就能把他叫起来,偶尔毛躁了,会训斥几声或拍两下屁股。可哭也好笑也好,她的儿子活生生在眼前,软软的小身子热乎黏腻,每天拥抱着他,是她最大的幸福。

    “天热了,为什么你的身体这么冷?”岚琪抱着孩子,脸颊不断地蹭着他的面颊,“胤祚冷吗?额娘抱着你,有额娘在就不冷了,儿子……你应额娘一声,好不好?”

    玄烨缓缓蹲了下来,从出事到现在,他破例让他们把孩子送回来,不允许任何人来打扰德妃,让那些宫廷规矩都见鬼去。他无法想象自己所承受的痛在岚琪身上数以百倍的折磨。无法想象在这一刻,还要强迫她做不情愿的事。可他已经失去了胤祚,不能再失去岚琪。

    “岚琪,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可是你答应我,总有一天你会缓过来。”玄烨紧紧抓了她的手,那冰凉的手让他心惊胆战,“你不要丢下胤禛和温宪,不要丢下我,答应我?”

    岚琪抱着孩子,目光呆滞。玄烨说的这些话不知她有没有听见,她的灵魂不知游走去了什么地方。她从玄烨的手里挣脱开,更稳更紧地抱着胤祚,轻轻摩挲他的身体,怕他冷,怕他疼,她以为这样抚摸,可以唤回孩子的生命。

    门外头,太后亲自赶来,看见这光景亦是泣不成声。

    眼下宫里一团乱,各宫都被禁止离开自己的寝殿,阿哥们被送到各自额娘的身边,慈宁宫里太皇太后闻讯就病倒了。

    可毕竟经历了无数生离死别,毕竟是踏着硝烟战火走进这座紫禁城的女人,太皇太后尚有一分理智。她派人吩咐太后,要她按规矩办好六阿哥的后事,德妃和她的孩子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在这一次做出太多出格的事。不能让胤祚的离开,成为日后旁人诟病他额娘和兄长的把柄。

    玄烨退出来后,太后将太皇太后的话转述给皇帝听,也冷静下来劝他:“皇上要为日后着想,如今她那么痛苦,难道还要等一些冷酷无情的大臣来谏言,指责德妃不顾礼法吗?皇上,你忍心吗?”

    玄烨无助极了,一夜未眠神情憔悴,嗓音都有些沙哑。他低沉地说:“皇额娘,朕怕那样的话,岚琪会疯。”

    太后道:“可她这样守着孩子,一天还是两天,孩子能停多久?她会看到更残忍的事。皇上,长痛不如短痛,你若无法下狠心,就回乾清宫去,这里交给我吧。”

    玄烨无法下狠心,可他明白这样僵持下去岚琪会看到什么,万箭穿心的痛当如是。他终于沉重无奈地点头,回眸再望一眼抱着孩子目光呆滞的岚琪,牙齿紧紧咬唇,一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皇帝离去,太后进来劝了岚琪几句无果,唯有狠心让太监宫女强行分开他们母子。挣扎间太后听见岚琪喊着“不要弄疼他”,真真是心都碎了。

    被强行夺走怀里的孩子,岚琪挣扎了几次无果后,就目光呆滞地看着他们为胤祚穿衣入殓,由始至终脸上如石刻一般死寂,没有半点眼泪。直到小小的身体被放入棺木要抬出去,仿佛被掏了心的剧痛才刺激她回过一些神思。她终于哭出声来,拦着求着不让他们把孩子抬走。

    棺木抬出屋子,一道惊雷在天际炸响,顿时黑云翻滚、暴雨如注。众人唯恐雨水侵蚀了六阿哥的遗体,纷纷找来大伞好方便奉移棺木。宫女们拦着德妃不让她再跟随,眼看着棺木就要送出永和宫的门,岚琪疯了似的挣扎开冲入人群,拉住了儿子的棺木。

    “娘娘,娘娘您让六阿哥走吧。”

    “娘娘,您自己保重啊。”

    劝阻的声音此起彼伏,可眼看着丧子的母亲如此痛苦,也没有人敢再来拉扯她。岚琪脱下了自己的衣裳盖在胤祚的身上,双手伸入棺木捧着他的脸颊最后亲了一口:“额娘不让你淋雨,儿子,你不要丢下额娘……”

    立在屋檐下搀扶着宫女才能站稳的太后也哭得说不出话。但到底还有冷静的人在,怕德妃娘娘这样下去没有止境,立刻让人把德妃拉出来,命令众人迅速奉移棺木。几番挣扎后,六阿哥的棺木终于被送出永和宫的门。暴雨之中只听得见一声声“我的孩子,不要带走我的孩子……”雷声不断,大雨倾盆,哭声穿破其中,刺得人心肺俱碎。

    德妃最终晕厥在了滂沱大雨之中,被宫女抬回了寝殿。太医早早就在这里候命,恐怕之后很长一段日子,都要天天来永和宫照顾德妃。

    这一场大雨,直到夜幕降临时才停歇。紫禁城里仿佛许久没经历这样的哀痛,往年早夭的孩子或年纪太小或养在阿哥所本来就不常见,感情总有亲疏。没有一次像六阿哥这般,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天天看着长大,没病没痛突然就殁了。莫说德妃悲痛欲绝,宫内但凡喜欢六阿哥的人,都为此伤心不已。

    忧伤的气息弥散在紫禁城内,但另一种不相宜的情绪也在不断地蔓延——恐惧。

    不少人为这件事后怕,大阿哥若没有把点心打赏给身边的太监,五阿哥若不是要先去解手再回来吃点心,太子若早一刻把手中的食物送入口中,一天之内,皇帝将失去太子,失去四个皇子。甚至三阿哥若没闹肚子来了书房,连他也不能幸免。

    点心本是给太子吃的,太子大可以不分给众兄弟。若他一人独食,此时此刻大清的储君,就阴阳两隔了。

    承乾宫内,胤禛已经在自己屋子里待了一天一夜。皇贵妃来看过他无数次,每一次都不敢多问什么。她从没见过儿子这个模样,听说六阿哥就是在儿子身边倒下,他亲眼看到胤祚口吐鲜血的惨状,更在之后不断地挣扎着要去找弟弟。直到被告诉六阿哥死了,明白弟弟再也回不来了,他便成了这个样子。

    皇贵妃再一次无功而返,她不晓得该怎么劝孩子,退回寝殿就垂泪哭泣。她很喜欢胤祚,现在可爱的小淘气没了,胤禛又变成这个样子。本来幸福的好端端的日子,一下子又看不到将来了。

    外头有宫女传话进来,青莲听了后来禀告:“德妃娘娘苏醒了。”

    皇贵妃擦去眼角的泪水,重重地摇头:“现在对她来说,醒着才是最大的折磨。你说,孩子若是生病没的,若是生下来就知道活不长的,心里有个准备,再痛苦也有限。这样突然就没了,前几天他还在这里跟我撒娇。”

    青莲尚冷静,劝慰她:“娘娘眼下要照顾好四阿哥,还有六宫的事。太皇太后病了,太后好像也不大舒服了,宫里的事要有人管。皇上那么痛苦还要忙着朝廷的事,怎么顾得过来。”

    皇贵妃却突然一惊,浑身紧绷,死死用劲抓着青莲的手:“她会不会把胤禛要回去?她没有儿子了,她会不会来要回胤禛?”

    青莲被问住了,她可真没法儿回答。这事刚才也听底下几个宫女议论,说皇上为了安抚德妃娘娘,之后肯定会做很多事。指不定就让皇贵妃娘娘把四阿哥送回去,反正四阿哥也知道自己是德妃亲生的,他又那么喜欢弟弟。

    “宫里的人一定也会都向着她,她没了儿子很可怜,我知道……”皇贵妃目色怔怔的,突然从悲伤的情绪里走出来,满面紧张,不断地呢喃着,“她不能那么做,胤禛是我的儿子。”

    青莲担心她家主子又像早年那样钻牛角尖儿,不管怎样先劝她:“德妃娘娘不是那样的人,何况还有温宪公主呢。公主还那么小,一声声额娘叫着,德妃娘娘的心就软了。”

    皇贵妃回过神来安慰自己:“对对对,还有公主,她还有女儿,把温宪抱回来就好了,她不会来跟我抢胤禛。”可说着说着,皇贵妃又哭起来,她是真的被吓坏了。想想若胤禛也吃了那点心,她现在一定活不下去。这么多年所有的幸福都是儿子给她的,如果胤禛没了,她也不想活了。

    说话间,有宫女从外头跑进来,兴奋地说:“娘娘,四阿哥说饿了,让奴婢们准备吃的。”

    皇贵妃眼中闪过希望,立刻擦了眼泪往儿子的屋子来。可是儿子的反应还是让她无可奈何,胤禛只是安静地吃东西,一句话也不跟人说。她问了几句就不敢再多问,眼下他能吃东西,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而此刻的永和宫,时不时还能听见哭泣声,哭泣的是悲伤小主子没了的宫女太监。寝殿之内,岚琪靠在卧榻上。苏醒后的她又回到了儿子棺木被送出永和宫前的模样,不哭不闹不说话,死寂的神情,三魂七魄依旧不知游荡在何处。

    香月捧着汤来,看到环春坐在门槛上发呆,怯怯地说:“姐姐,您送汤进去给主子喝吧。”

    环春抬头望她,眼泪扑簌簌落下,抬手胡乱抹了一把,起身接过食盘转身要进门。忽然头上晕眩,两眼一黑,整个人连着汤盘摔下去,幸好不是滚烫的汤,不至于烫伤她,可也把一众人吓得不轻。

    饶是外头如此动静,寝殿内的岚琪眼皮子都不抬一下。如今的德妃娘娘,不过是还有一口气在,仿佛任何事任何人,都惊动不得她。

    永和宫上下忐忑不安地又度过一晚,天明就该是六阿哥出殡的日子。朝廷有规定,凡皇子幼年早殇,都用小式朱红色棺木盛殓,祔葬于黄花山。其葬所按妃嫔亲王的等级称作“园寝”,但制度有别,即“惟开墓穴平葬,不封不树”,没有坟包、碑亭一类的建筑,较为简单。

    规矩虽是如此,以皇帝对子嗣亲疏不同,早夭皇子的葬礼也会

    因人而异。先帝董鄂妃所生皇四子,因董鄂妃深得皇帝宠爱,其子早夭时,顺治爷传谕皇四子葬礼视亲王加厚,追封出生仅三个月的孩子为和硕荣亲王,丧仪规格不得低于亲王,更有墓有碑。

    正如太皇太后所担忧的,那一件事至今为人诟病,所以她再如何心疼六阿哥心疼岚琪,也决不允许玄烨重犯这样的错误。她严旨玄烨,不得为儿子破格举办丧礼,要和从前早夭的皇子一样照规矩办。

    六阿哥的棺木会在今天正式离开皇宫。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明明宫里基本都知道六阿哥死于毒杀,可朝廷在这天对外宣布的,却是急病而亡。皇帝隐去了毒杀皇子的事实,把这件事当家事来处理,未让朝廷司法插手干预。

    到这天吉时,六阿哥的棺木就要离开皇宫,太皇太后下令德妃不得前去相送。实则旨意传来时,永和宫的人都觉得,主子若真能哭着跑出去,她们反而会松口气。可现在寝殿里那一个,根本就是活死人。十来年相伴,从未见她如此光景,丧子之痛又岂是过去任何一件痛苦的事所能相比的。

    承乾宫里,皇贵妃因忧虑过甚也病倒了,病榻上的她还是派人一遍遍来看望儿子,四阿哥只是静静的,不说话不搭理人。这会儿乳母又进来,忍不住劝他:“六阿哥就要奉移出宫,六阿哥从前那么喜欢您,您可要好好振作,不要让六阿哥担心啊。”

    胤禛的目光倏然看向了乳母,这还是他要食物以来第一次对人的话有反应。大家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要东西吃却不跟人说话,总觉得这孩子似乎是晓得要好好活下去,可他不知道怎么才能好好的。

    “四阿哥!四阿哥!”乳母惊叫,她看到孩子一阵风似的从眼前窜出去。她一路追出来,外头的人也惊得猝不及防,眼睁睁瞧着孩子跑出去了。寝殿里皇贵妃听见动静,急得差点从床上滚下来。

    四阿哥一路往外跑,小和子很快就追了上来,问主子是不是要去送六阿哥。果然胤禛不知道弟弟在哪里,小和子就怕主子要去送送六阿哥,早早打听好,这会儿也顾不得后头承乾宫的人追过来,自作主张就领着主子去追了。

    这边是荣妃在打理六阿哥的事,虽不是亲生子,但看着他从襁褓里长到那么大,自己又和岚琪亲如姐妹,又为了三阿哥感到后怕,也是几天没休息好,伤心憔悴得不行。今天强打起精神来,是想最后送送孩子,往后岚琪缓过神来若问起,好给她一个交代。

    棺木就要送走,突然听见喊“弟弟”的声音。众人看到胤禛哭着从后头跑来,都是一惊,眼看着胤禛要去拉棺木,荣妃不得不死死抱住了他。

    “我要弟弟……”胤禛哭着伸手想要触及棺木,荣妃则把他抱着往后带,从未见过四阿哥如此哭闹,甚至在荣妃怀里拳打脚踢地要挣扎开。众人正不知如何是好,但见皇帝从远处过来,他本不该来相送的,不知为何会来,也正好叫他看见了这一幕。

    荣妃抱着四阿哥,着急地说:“皇上,臣妾这就带四阿哥回去。”

    “阿玛,我要弟弟。”胤禛哭求着,依旧在荣妃怀里挣扎。

    玄烨面色憔悴,走来拉了儿子的手,示意荣妃松开。他带着胤禛到了棺木旁,让他亲手摸到了冰凉的棺木。看着颤抖哭泣的孩子,玄烨强忍着泪水,轻声对他说:“可以了,胤禛,松开手。”

    痛苦的孩子抬起凄楚的双眼,看到父亲悲伤而坚定的眼神,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手。

    当初皇贵妃的女儿早夭,除了心疼母亲的悲伤,没有在他的情感世界里掀起太大的波澜。眼下可算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直面生死,甚至亲眼看到了弟弟离世的惨状。玄烨知道这会在孩子心里留下创伤,便是太子这两天也很不正常,更何况他们这对形影不离的兄弟。

    玄烨一手牵着胤禛,与他一起目送棺木离去。胤禛一直在哭泣,只等什么也看不见了,玄烨垂首望着他:“不要再哭了,胤禛。”

    “皇阿玛……弟弟……”胤禛却泣不成声。

    玄烨俯身抱住了儿子,揉了揉他的脑袋:“你总是对胤祚说男孩子不能哭,忘记了吗?胤禛,你要坚强一些。你还有额娘,你还要替弟弟照顾额娘,你能做的,对不对?”

    毫无疑问,玄烨此刻所谓的额娘,是指岚琪了,却不知胤禛能不能听得明白。他只是一直哭,玄烨也不再强求他,让荣妃把四阿哥送回去就好。

    承乾宫里,皇贵妃已经等得心急如焚,看到荣妃送四阿哥回来,扑上来想要拥抱儿子时,胤禛却怔怔地转身往自己的屋子去。皇贵妃尴尬地定在那里,连荣妃心里都吃了惊,暗暗想这孩子不会是为了弟弟要去认亲娘了吧,可他若真的自此抛弃皇贵妃,皇贵妃也太可怜了。

    荣妃不敢再多待下去看皇贵妃的尴尬,匆匆退出来,顺道来了一趟永和宫。向来和乐温暖的殿阁,如今却在五月里寒如冰窖,宫女太监个个神情憔悴。荣妃不由得说他们:“主子已经那样了,你们还不打起精神,等着别人来笑话永和宫吗?”

    绿珠引着荣妃往寝殿来,说起环春病倒了,荣妃叹气道:“你们这里若实在忙不过来,我那儿来几个人帮忙,随时来跟我说。”

    说着到了岚琪面前,床榻上的人目光涣散神情死寂,大概是绿珠几人勤于收拾,还是干干净净的没有弄得很狼狈。荣妃能理解眼前人的魔怔,换作谁也无法承受,光想一想与三阿哥若阴阳两隔,就不能活了。

    “我把胤祚送走了,孩子干干净净的很安详,他们入殓时伺候得极好,你放心吧。”荣妃说完,床上的人依旧没什么反应,荣妃叹了一声,又道,“你要早些缓过来,还有胤禛和温宪呢。”

    所有的人都是说一样的话,说岚琪还有其他孩子要照顾。可同样的话无论重复多少遍,都不能打动她。胤祚是无可替代的,心里剜去了一块肉,那就是一个窟窿,永远也无法填补。

    “太皇太后病倒了,岚琪,宫里除了你没人能伺候得好,你几时才能缓过来?”荣妃坐到岚琪身边,触摸她的手,冰冷的手让她心疼不已,不由得含泪道,“好妹妹,你要这样子,皇上可怎么办?”

    可岚琪定定的,没有一点反应,急得荣妃捂嘴大哭,赶紧出来缓缓神。绿珠反安抚荣妃:“娘娘,奴婢们还盼着您多来照拂主子呢,主子她这样,也不晓得几时能好。”

    荣妃平静下来,点头道:“还不至于有人敢欺负永和宫,你们照顾好她就是了。像今天这样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别叫皇上来时看到你家主子狼狈落魄的模样。”

    转眼三四日过去了,六阿哥的棺木离开紫禁城后,宫里的悲伤气氛也渐渐淡了。皇帝如旧处理朝政,谁也不知道书房里的案子几时能有个结果。可既然对外宣布是急病而亡,就算有了结果,也不是人人都能知道。

    现下各宫的门禁已解除,如今除了永和宫之外,宫内一切都恢复了原状。只是太皇太后抱病不见好转。妃嫔去过几个都被退回,说不需要她们照顾。大家都知道,德妃照顾了太皇太后近十年,谁也及不上她。可现在德妃深居永和宫,也不晓得是个什么光景。传闻里说她痴痴呆呆,明明大多数人没亲眼见过,却都信了。

    另一件事也提上了日程,早在春里就定好,皇帝今夏要去盛京。眼下横生出六阿哥的悲剧,也不晓得皇帝还会不会照计划启程。众人纷纷猜测,为了照顾德妃皇帝会改变计划吗?可五月下旬时,圣旨下,皇帝将于六月初一启程去盛京。

    德妃毕竟只是德妃,朝廷也好后宫也罢,永和宫外的世界,不会围着她转。突如其来的悲剧的确让所有人措手不及,但旁人只消一两天的冷静,一切又都恢复了原状。世人更认为,在皇帝心里,一个孩子的生命,怎比得过江山社稷。他们眼中只有皇帝,从来都忽略他身为丈夫、父亲还有子孙的存在。

    眼下还有太皇太后缠绵病榻,玄烨本不该在此刻离京。可老人家却把孙儿叫到跟前说:“孩子没了,你怎么做也换不回他,既然如此,你若再不坚强,让岚琪去靠哪个?她若误解你是无情人,那也对不起你这份情意。其实这个节骨眼儿上,谁劝她也没用。哪怕她心里想要坚强,那痛苦就跟魔咒一般缠绕在身上,就像身体得了病挥之不去,只有等身体自行缓过那阵痛,她自己慢慢地才能想通了。现在你们去安慰她甚至逼她坚强,都不会有结果,她要的是胤祚,你们谁也代替不了。”

    玄烨听得含泪,太皇太后颤巍巍伸手捧他的脸颊,“我的孙儿,可是好久没落泪了。明明失去了那么多孩子,头一回见你这样痛苦。果然是亲疏有别,我也算明白你阿玛,做什么对一个只出生三个月的孩子那般厚待。”

    玄烨的泪水并没有落下,他只是难掩悲伤。帝王之尊、男儿之躯容不得他有泪轻弹,那一日他在岚琪面前,已经把眼泪流尽了。

    “查得怎么样了,知道是谁下的手了吗?”太皇太后问。

    玄烨的神情冷峻深沉,稍稍点了点头:“有些眉目。”

    “能结果了他们吗?”太皇太后满眼的杀气,恨不得将凶手挫骨扬灰。

    可皇帝却摇了摇头,眸中一道寒光如利刃反射而出,刺眼锐利,“朕不会让胤祚白死,朕更不会让他们好活。留着这些奴才,还能为这个朝廷这个国家做点什么,可做得再好,朕也不会让他们活得好。”

    太皇太后知道,皇帝这番话之下,隐藏了他的无可奈何投鼠忌器。但能看到皇帝如此冷静又感到很骄傲,这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担当。胤祚不能白白地死,他比谁都明白,可朝廷不能乱,他比谁都无奈。

    “岚琪若缠着你,要给孩子的死一个交代,你若说不动她,再让我来劝劝。”太皇太后长长一叹,“可她若不缠着你要个答案,你也该主动去告诉她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怕她不敢面对,她还有胤禛和温宪等她来保护。”

    玄烨颔首答应,提起胤禛时,微微蹙眉道:“这些日子以来,胤禛和皇贵妃的关系很糟糕,那孩子是伤心胤祚没了,为什么要对皇贵妃那样?朕都不知该怎么面对他们母子,难道这样尴尬下去,把胤禛送回永和宫吗?”

    “说不得!”太皇太后立刻制止了孙儿,“这话提也不能提,胤禛已经是她的命,你带走胤禛,她可就再不是现在的皇贵妃了。玄烨,后宫和朝廷一样,从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决定的,你一定要为大局考虑。何况胤祚是胤祚,就算你把胤禛送回去,也无济于事。”

    玄烨只是随口说的,并没打算过这件事。他比谁都了解皇贵妃,若是把胤禛带走,治不好岚琪的伤,还会把皇贵妃逼疯了,到时候宫里才真正要天下大乱。

    这件事在慈宁宫算是定下了,实则宫里近些日子也有些风言风语。毕竟皇帝宠爱德妃人人看得见,如今她失去了儿子,虽然还有温宪公主随时随地可以抱回永和宫抚养,可对妃嫔而言,有皇子才是最大的骄傲和依靠。自然都会把目光停留在承乾宫上,都觉得德妃若真与皇帝痴缠,皇贵妃未必敌得过她的枕头风。

    这些闲言碎语,自然也会飘进承乾宫。皇贵妃早就因胤禛性情的剧变而忧思成疾,这一下更加恐惧会失去他。她每一天醒来都担心自己要被抢走儿子,甚至一度不愿让他离宫去书房,借口说那里“不干净”,实则怕胤禛早晨离开,夜里就直接去永和宫。到时候一道圣旨下来,她连去永和宫抢的资格都没有。

    五月下旬的日子,天气越来越热。原先孩子起早上书房天才蒙蒙亮,这会儿早晨出门,已是顶着明晃晃的太阳。胤禛虽然不跟承乾宫里的人说话,可上书房从不耽误。皇帝已经安排了别的地方作为书房,那凶杀之处早就不得有人入内,但终究每天路过会看到,胤祚在眼前死去的一幕,怎么也挥之不去。

    这日胤禛如同以往要上书房,才走到承乾宫门前,等小和子打伞的工夫,正殿里慌慌张张有人跑出来,传递着请太医的信息,便有小太监匆匆越过四阿哥跑出去。胤禛等在门边,里头出来的宫女见四阿哥还在,跟过来道:“娘娘想起身送四阿哥您去书房,可是才离床就晕厥过去了,奴婢们掐人中也弄不醒,真要急死了。”

    胤禛小小的脸上掠过惊恐之色,在稍稍发愣之后,立刻奔进寝殿,果然见皇贵妃双目紧闭牙关紧咬,如同死了一般。那天胤祚也是这个模样,只是额娘没有吐血而已。

    “额娘,额娘……”孩子扑到床边摇晃他的母亲。青莲赶紧给拉开劝他不要乱动,等太医来施救。许久之后皇贵妃才缓过一口气,青黑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胤禛就听太医对青莲说:“娘娘是不是很久没进食了?天气那么热,元气都耗尽了。”

    青莲应道:“娘娘吃也吃不下,她说不觉得饿,心里头堵着了,根本不会饿。”

    胤禛抬眼看了青莲,青莲不安地避开了目光。她的确是故意说给四阿哥听的,可是皇贵妃娘娘命令过,不许她们在四阿哥面前多嘴多舌。

    太医退下去,皇贵妃睁眼见儿子在床榻边,见他满头的虚汗脸颊上还淌着泪痕,知道儿子心疼自己。本该是高兴的事,她却不由自主地落泪,别过头去说:“胤禛快去书房吧,耽误了时辰,小和子又该挨打了。”

    胤禛却不走,泪眼迷蒙,伸手抓了皇贵妃的胳膊喊“额娘”。

    皇贵妃匆忙抹去眼泪,可再如何掩饰,也遮盖不了脸上的憔悴苍白。她努力地微笑着:“什么事?你跟额娘说。”

    “额娘,不要丢下我。”胤禛哭起来,伏在了母亲的胸前。皇贵妃愣愣地、小心翼翼地伸手抱住他,生怕自己太着急,孩子会离开,就像那天他跟着荣妃回来,冷冰冰地拒绝了自己的拥抱一样。

    皇贵妃含泪道:“傻小子,额娘怎么会丢下你?”

    胤禛却哭求:“不要生病,额娘不要死。”

    “额娘只是累了,傻孩子,不要胡思乱想,你听……”

    “额娘,对不起。”胤禛抬起满是眼泪的面孔,眼中是凄楚,是对皇贵妃的依恋,“我怕皇阿玛要送我回德妃娘娘那里,我怕额娘会伤心,才不理额娘的。我想、我想到时候额娘也讨厌胤禛了,就不会舍不得了。”

    皇贵妃惊愕地看着孩子,半张着嘴什么也说不出。胤禛哭着求她:“我不要回永和宫,额娘,你让胤祚回来好不好?我跟胤祚说好,让他照顾德妃娘娘的,额娘,我要弟弟……”

    皇贵妃抱着孩子泣不成声。她以为自己已经被儿子抛弃了,生怕多一些想要挽留他的举动都会被更深地厌恶。她以为儿子很快就会离开了,她知道德妃可怜,可她不想失去胤禛,胤禛是她的全部。

    真真实实地抱着怀里的儿子,皇贵妃更能体会德妃的痛苦。可她拗不过自己的自私,她做不到那样善良大度,唯有向儿子保证:“额娘不会让人带你走,你永远是额娘的儿子。”

    心病还须心药医,太医总爱说这句话,但这一回承乾宫里算是相安无事了。比起皇帝要强迫她把四阿哥送回去,她更害怕自己先被儿子抛弃,这下心算是落回肚子里。旁人看着,虽是好事,不知为何,却显得德妃娘娘更加可怜了。

    同是这日早晨,炽热的阳光下,两乘肩舆缓缓行经在宫道上。觉禅贵人随温贵妃去宁寿宫请安,这会儿正要回咸福宫。虽然怀着身孕,可贵妃说眼下这个时候宫里正乱,她该好好表现贵妃的尊贵,好让人知道她的存在,故而即便天气炎热,也挺着肚子出门来。

    然行至半程,温贵妃身后突然有吵闹声。肩舆缓缓停下,她转身看了眼,见觉禅贵人的肩舆歪了,似乎是一根杠子断裂,幸好没摔着她,但绝不能再坐下去。

    觉禅氏很快被搀扶下来,她走上前对贵妃道:“外头太热了,娘娘您先回吧,嫔妾慢慢走着就回去了。”

    贵妃点了点头,但吩咐道:“天太热,别晒坏了,在阴凉地里等一等,让他们再送一乘肩舆就是。”

    说完这些,温贵妃一行继续往前走去。觉禅贵人看那些太监摆弄肩舆,似乎还想修一修,便和香荷到近处的阴凉地等候。才坐下不久,见一队侍卫过来。为首的人她认得,只是多年没说过话了,从前时常和容若在一起,觉禅氏也喊他一声“曹哥哥”。

    曹寅独自过来,恭敬地说:“臣已经派属下去另接一乘肩舆,贵人稍等。”

    觉禅氏看着曹寅,他的眼神有些古怪,仿佛在暗示什么,略略瞟向了身边的香荷。觉禅氏渐渐会意,可她矛盾着要不要听曹寅说什么。就这会儿工夫,曹寅主动说:“瞧见肩舆上留了一把扇子,姑娘何不去取来给贵人扇风驱热。”

    香荷简单,忙答应下跑去那边。而她一走,曹寅匆匆向四周望了望,背过肩舆那边的人,迅疾将一封信塞给觉禅氏,轻声道:“贵人放心,肩舆的事也是臣安排的,就想在这里等一等您,不会节外生枝,您回去后看信便知道。”

    觉禅氏捏着信不知所措,眼看着香荷就要回来了,唯有卷起来匆匆塞入衣袖。而不等她问,曹寅已先回答:“是容若的信,前日他在臣的家中宿醉,醒后让臣帮这个忙。”

    觉禅氏想问容若怎么了,正在犹豫要不要说出口,香荷就折回来,给她打着扇子说:“那个肩舆怕是修不好了,主子,咱们且要等会儿。”

    “知道了。”觉禅氏轻轻应一声,不自觉地抿紧了藏了信笺的袖口。曹寅则躬身道:“臣还要去别处查看关防,贵人稍等片刻,新的肩舆很快会送过来。”

    觉禅氏点了点头,目光悠悠落在别处,曹寅如何离开的她并没有看到。不多久,新的肩舆送来,一行人匆匆赶回咸福宫。进门她就对香荷说:“我大概是中暑了,头晕恶心,你去回贵妃娘娘,说我回去歇着了。”

    香荷赶紧让其他小宫女搀扶主子回去,自己去回了温贵妃。再回来瞧见主子歪在炕上,便拿了一丸人丹给她吃下。本要拿扇子替她扇风,觉禅氏摆手:“扇风更觉得头晕,你们歇着去吧,我静着歇会儿就好。”

    香荷知道她家主子喜静,见她气色尚好,便纷纷退下。觉禅氏一人静静待了会儿,听见外头再没有动静,也确定温贵妃不会跑来,才悄悄拿出收在袖口里的信。

    展开信纸,足足三页厚的信,熟悉的字迹绝对是出自容若之手。可正如曹寅所说,他似乎是醉后所写,笔画间少了往日沉稳,更多了些浮躁焦虑的气息。一字一句都是说他这些年大江南北的见闻,看似平平无常的一封信,可越往后看,觉禅氏的脸色越差。眼泪聚集在眼眶之中,仿佛随时都会落下。

    香荷再进来时,是闻到了屋子里的烟火气息。瞧见她家主子正呆呆地看着香炉,那炉子里焚烧的是驱蚊的香,本不该是这股味道。香荷凑近了瞧,那满满的灰烬似乎是烧了什么纸,她不安地问了一声。觉禅氏轻声应:“昨晚写的几首诗,怕流传出去惹祸,就给烧了,放在心里便好。”

    香荷便着手收拾,她若无其事地端着香炉要让小宫女来清理,却不知自家主子眼珠子直直地盯着她看。等她再折回来时,还嘀咕着:“听说皇上就爱吟诗作对,唉……”

    类似的话,香荷几乎隔几天就会说,她至今盼望着觉禅贵人能重新得到圣宠,可是遇上个心如死灰的主子,也是她白操心的。

    “我累了。”觉禅氏缓缓起身坐到床上去,大白天的放下了纱帐也不嫌热。香荷见她这样,以为是真的不舒服,问了要不要请太医,最后还是一个人退出来,到门前与其他姐妹叹气说:“等夏天一过,时间就更快,眼瞧着又是一年。”

    时间本是世上最公平的存在,可又因人而异。香荷这般觉得光阴似箭,也会有人觉得度日如年。如今永和宫里的日子就很不好过,德妃除了宫女们喂食喂药还会动一动嘴皮子外,几乎对外界的一切都没有反应。布贵人天天来照顾她跟她说话,可谁都无法打动她。甚至连太医都让看了,只说德妃除了进食少身子虚弱一些,没有什么病症。这样痴痴呆呆,还是心病所致。

    皇帝来过几回,可每次走到寝殿外头就停下,常常一站就是小半个时辰,然后转身就走。仅仅会吩咐宫女太监,要好好照顾德妃。环春她们多希望皇帝能进去看看主子,可谁也不敢出口劝。光是看皇帝那样站着发呆,就晓得他心里比谁都纠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