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种后宫叫德妃.6_第九章 德妃教儿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深宫之中,半天后,岚琪也知道小孙子病了的事,是胤禛派人来求额娘拨两个太医去府里给孩子看一看。彼时旅途疲惫的皇帝正歇在永和宫,皇帝到如今年纪,越发比从前警醒,等岚琪吩咐了这些事回来寝殿,玄烨已经醒来,慵懒地问着:“谁来了?”

    “是弘昐病了,胤禛求臣妾派两位太医去瞧瞧。”岚琪应着,便将桌上温着的茶水端来。玄烨睡得口干舌燥,不冷不烫,正好入口,痛饮了大半碗才喘口气说:“乾清宫侍候茶水的人就不会看眼色,大冬天屋子里烧着地龙那么热,哪个还要喝烫的?”

    岚琪本以为玄烨岔开话题,是不想再问她,没想到转身就听见:“孩子病得那么严重,外头的大夫不顶事了?”

    “或许这孩子迷信太医医术高明,这点儿小事,皇上就让臣妾成全他吧。”岚琪有心说得云淡风轻,心里头不愿玄烨再问。她也有愧不如人的地方,譬如这婆媳关系,还有儿子、媳妇的夫妻关系。原先多少人羡慕她,可如今变得莫名其妙,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也许搁在平常百姓家这样过日子很不错了,可在宫里就不成,就会因此落人话柄,更何况她们原先是好好的。

    玄烨慢声道:“毓溪是孝懿皇后亲自挑的儿媳妇,可她没来得及教,或许就算现在还在,也未必教得好。眼下胤禛家里那点事,朕有所耳闻。”

    岚琪微垂眼帘,点头道:“是,臣妾无能。”

    玄烨却说:“你不能无能,你再无能,孩子们怎么办?朕想,你大概是怕自己一腔心血换不回孩子的好,也换不回他们变成我们想象的模样,所以现在都不教他们了,是不是?”

    岚琪不出声,心里笑玄烨几时琢磨起婆媳儿女之道了。皇帝却一本正经地说:“毓溪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看你真要好好教导她,不会教不会。当初皇祖母可是一心一意要把你调教成现在这样的。朕问你,早二十年时,你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到如今,朕赏下多少你抄写的佛经,朝野哪个不知永和宫德才皆备?这么长的路,不是也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岚琪笑道:“还不晓得那些大臣领了那样的赏赐,会不会觉得皇上奇怪?背地里不定说什么话呢。”

    玄烨不在乎:“那他们就是对佛祖不敬了。”

    “皇上的意思,是让臣妾好好管教他们?”岚琪很是无奈,“臣妾之前事事为他们操心,连家里妻与妾的规矩都定得明白,结果变成这样,就觉得是不是自己管得太宽,护得太深,让胤禛和毓溪都觉得好些事来得容易,觉得这世上的人和事就该围着他们转。这才打算把他们放一放,让他们自己折腾,哪怕折腾得千疮百孔,疼了才知道错,若不愿悔改,那就继续吃苦。”

    玄烨点头:“你思量得很周到,可是,就当是朕托付你,好好扶持胤禛的家,让他妻贤子孝、家宅安宁好不好?”

    岚琪呆呆地望着玄烨。皇帝搂过她说:“你若觉得辛苦了,就跟朕说。你的辛苦朕来弥补,朕每天都哄着你。”

    “好好的又胡闹。”她心里一热,玄烨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她再不给面子实在说不过去。皇帝这样在乎儿子的家事一定有他的用意,人家不明说,她也不好问,可家宅安宁总是好事,正如玄烨说的,她要管不难,就怕孩子们辜负了自己的好意,到头来连自己都心灰意冷,可就糟了。

    玄烨笑着说:“那朕当你答应了,往后胤禛家里的事,你多多关心,孙儿们的身体,胤禛和妻妾的和睦,你都放在心上。朕会教儿子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你呢,就替他管好那个家。”

    岚琪没多想,随口就说:“总要有放手的时候,哪能一辈子管着他们?”

    可玄烨却轻声一叹,搂着岚琪,埋在她温暖柔和的肩窝里,心里默默地说:“傻子,等朕放手的那天,朕可就不在了。”

    岚琪听不到玄烨心里的话,却能感受到皇帝身上淡淡的悲伤气息,莫名就心疼,下意识地抱紧了他,满口答应他的要求:“皇上放心,臣妾一定好好为胤禛扶持家宅安宁。”

    宫外头,两位太医匆匆赶到四阿哥府里。小阿哥身子的确比兄弟姐妹都羸弱,同母的姐姐自小就健壮,而嫡福晋的大阿哥虽然时常哭闹,身子骨却是好的。从前有人挑唆说福晋不会照顾孩子,如今李侧福晋自己带着孩子,小阿哥却时常病,本以为总不该再有暗中谣言,可却变了风向,说是府里的人力物力尽用在正院里,西苑李侧福晋带着孩子时常被忽视,这才让小阿哥身体不好。

    越是有这样的话,毓溪的态度就越冷漠,不可否认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对别人生的不再那么有耐心和爱心,可她并没有让人亏待过李侧福晋和小阿哥,这样的话难免叫她伤心,索性就不管了。可这一不管,真就出了事,她又脱不了干系。

    太医来看了半天,禀告四阿哥,说小阿哥的病该是娘胎里带出来的,这是长久的隐疾,希望四阿哥能有所准备,养得好便是好,若是养得不好,孩子极有可能夭折。

    胤禛听得发蒙,问他们:“这是怎么说的?你们太医院不是向来报喜不报忧?现在对我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不怕德妃娘娘怪罪你们?”

    二位太医伏地禀告:“便是德妃娘娘问下来,臣等也要如实禀告,小阿哥这样的病症臣在宫里也见过,诸位阿哥之前,皇上膝下好几位皇子,就是这样夭折的。”

    边上李侧福晋已满面是泪,但她没有纠缠哭闹,听太医这般说,只虚弱地问:“我能养活他吗?”

    太医没底气,唯有宽慰:“虽说听天由命,但或许侧福晋照顾得好,小阿哥能长大,这事没个准数。”

    李侧福晋含泪欠身道:“还请太医救治小阿哥。”言罢,已是捂着脸泣不成声。那模样直叫人看得心碎。毕竟是自己的女人、自己的儿子,胤禛怎会冷酷无情?上前来扶着李氏的身子道:“你安心照顾孩子,有什么事,我和你一道面对。”

    李侧福晋抬起凄楚泪眼,满目感恩之态,重重地点了点头。

    太医需要回宫复命,而胤禛觉得事情有些严重,不得不亲自到宫里向母亲解释,便派人传话给福晋,说他进宫一趟。

    西苑里人散了,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偶尔能听见小阿哥的啼哭,但虚弱的小生命毫无力气,比起正院里大阿哥震天响的号哭,小阿哥这几声实在不算什么。

    巧珠打发了下面的人,进屋来悄声掩了门,侧福晋正坐在摇篮旁发呆,她走到身边轻声道:“小姐,四阿哥看起来可伤心了,您看他立马就进宫去了。”

    李氏恍然醒过神,看着丫鬟说:“我进门这么久了,他还是头一回那么温柔地看着我,弘昐若有三长两短,他会来安慰我,不会再顾忌谁的脸色了吧?”

    巧珠笑道:“四阿哥对小姐一向挺好的,只是宋格格咋呼,嫡福晋矫情,明明您最贤惠,反而显得淡淡的了。”

    李侧福晋苦笑道:“可我就是不能像宋氏那般谄媚邀宠,也永远及不上嫡福晋在四阿哥和德妃娘娘心里的地位,所以能争取的,我一定要为自己争取。”说着话,转眸看向摇篮里孱弱的孩子,不免又心痛,“可若是弘昐能好,我也不愿演这场戏。”

    巧珠比了个嘘声:“您小声点儿,这也不是您的错。”

    原来李侧福晋特地挑了今日去正院禀告孩子病了的事,就是想孩子生病可不挑日子,怨不得她破坏四阿哥才回家和福晋团聚的好事;再者便是弘昐前几次看似小打小闹的不舒服,她就已经从大夫口中获悉儿子有天生隐疾,这孩子怕是养不长久。

    本来心痛欲碎,可眼看着孩子一天天孱弱,那日又见福晋发狠毒打了宋氏,可丈夫那儿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她心里就明白,她不能失去了儿子再失去了四阿哥的怜悯。便故意折腾,请来太医,势必要让四阿哥亲耳听见,更让宫里的德妃娘娘知道自己有多可怜。

    四阿哥到宫里时,皇阿玛还在额娘那里歇着,今天怕是不走了,他把孩子的事告诉了母亲。岚琪虽然痛心,可孩子命薄,她也没法子,如今才明白了太皇太后昔日说,看多了子嗣凋零的伤心事,连伤心也会麻木。

    之后反是皇帝和儿子说了些与孩子无关的话。彼时岚琪去宁寿宫向太后禀告这件事,太后亦是一样的态度,但还是以她的名义,从内宫拨了一名太医留守在四阿哥府里,往后专心照顾小阿哥。

    那天岚琪回永和宫时,儿子已经回府了。玄烨因为旅途疲惫,用了膳后就早早歇下了,两人并未多谈论这件事。倒是第二天皇帝离开要去上朝,都到门前时,玄烨才吩咐她:“昨天说好的事,就别等了。正好出了弘昐这样的事,你把毓溪叫进来,教教她该如何面对。这事情尴尬,别叫她让人算计了。”

    岚琪皱眉,玄烨却苦笑道:“你再把太医叫来问问清楚就好。”

    “皇上的意思?”

    玄烨不屑地说:“李氏一直请的大夫,要不要朕为你找来问问话?”

    “皇上怎么提起这个?”突然说起李氏,岚琪听不明白。可她知道,皇帝眼线遍布天下,只有他不想知道的事,没有他不能知道的事,儿子府里的动静,玄烨一向知道得比自己还清楚。

    “太医既然说这种病就算是民间的大夫也一看就能察觉,朕猜想李氏应该一早就知道弘昐从娘胎里带了病出来。若是如此,她瞒得那么久,现在才让人知道,不是很奇怪?”

    玄烨面上看似满不在意,却是谈笑间就将一切都掌控在手,更是道:“正如之前你问陈常在的事,朕想她们或许就是一样的,本没有什么恶意,可在隐瞒这些事的日子里,就意味着她们每一天都在算计。这样的人不好,朕更不喜欢。”

    岚琪心知事情轻重,面上则云淡风轻地嗔怪:“好或坏,都是皇上挑选的。”

    玄烨却笑道:“人之初,性本善。她们原来都是清清白白的姑娘家,可人心是会变的,怨不得朕。毓溪是胤禛的妻子,咱们若能好好引导,别让那孩子误入歧途,不是好事一桩?李氏好坏朕不在乎,毓溪若不能好好扶持胤禛,那就是你我该烦恼的事了。”

    皇帝说得不错,人心善变,谁能保证一辈子始终如一?就是岚琪自己,也变化太多。可是善恶分两端,有些人自以为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中立,却不知不觉已经往恶的那头一去不复返。皇帝就是防着这些人。比起天生的恶人,他们更会用诸多理由来修饰自己的罪恶,甚至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恶”,只有世道对他们的“不公”。

    玄烨要上朝去,不再多说这些事,最后提醒她:“之前讲的事,你也能和毓溪说说,瞧瞧她什么反应。朕还在犹豫着,这事是不是咱们俩拿主意?”几句话说得好似平常百姓家的夫妻,岚琪觉得有丈夫依靠,什么事都不算事,目送圣驾往乾清门去后,便派人传话,让四福晋进宫。

    宫外阿哥府里,胤禛一早去朝堂,毓溪照料了孩子,原打算今天去瞧瞧侧福晋和弘昐,可是一者放不下面子;二者怕自己的孩子康健,她跑去有炫耀之意。考虑得太多,不免做事不爽快。正犹豫不定,宫里来人说德妃娘娘让她入宫。

    宫里娘娘召见阿哥或儿媳妇,本没什么稀奇,可在四阿哥府的确是少有的事,更何况毓溪这一年来如何表现她自己心里也明白。成婚这么多年,极少有过婆婆召见她的事,都是自己殷勤地前去请安问候,若有什么事也在那些时候商议解决。婆婆突然大清早派人找她,想想近些日子的种种事,毓溪心虚不安,竟是磨蹭了半天才出门。而她绝不放心独自出门把孩子留在家中,于是把弘晖一道带进宫去了。

    岚琪见毓溪带着孩子来时,不会多想儿媳妇是不敢把孩子留在家中,满心欢喜地抱了小孙儿,一见孩子,心里头的不悦也淡了好多,以为只是儿媳妇想哄自己高兴。毓溪见婆婆如此,倒是松了口气。

    弘晖快一岁了,眼眉渐渐有了模样,像极了胤禛小时候。可是四阿哥自这么大之后,就一直在承乾宫,她难得见一回儿子,每一次见面都会变个样,不是长高了就是长胖了,以至于岚琪只记得孩子还在自己身边时的模样。弘晖再长大些,她可就没法儿把父子俩做比较了。

    毓溪在旁笑道:“真是难得,额娘抱着他竟然不哭。这孩子太黏人,除了乳母和儿臣,旁人一概碰不得的。四阿哥有时候想逗逗孩子,可是弘晖一哭,他就不敢抱了。”

    岚琪抱着孙儿爱不释手,一时把正经事也忘了,笑悠悠地说:“男人都是这样,顶天立地,铮铮汉子,却能叫奶娃娃几声啼哭就制伏。”

    毓溪的心情松了好些,果然祖母一见孙子就什么都好,陪着额娘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后来岚琪抱着胳膊也酸了,就让乳母带下去照顾。那边人走时,岚琪不经意地看到毓溪的目光锁在乳母身上,一直到她们身影消失还呆呆发怔,心中微微一叹,便开门见山地说:“弘昐不大好,你知道了吗?”

    “是,昨天……昨天知道了。”毓溪顿时紧张起来。

    “昨天才知道?”岚琪故意问。

    毓溪慌张地离了座,抿着唇不敢应话。婆媳俩对望了须臾,见岚琪面色凝肃,她才不敢继续缄默,垂首轻声应着:“儿臣知道弘昐总找大夫瞧,但每次派人去问,都说小打小闹没事。儿臣带过了念佟和弘晖,就想无非也是孩子常有的那些症状,就没在意。额娘,是我不好。”

    岚琪面带微笑望着她,可说的话却十足威严,短短一句吓得毓溪面色苍白,向来温和的婆婆竟是冷声说:“你的不好何止这一件?今天咱们开诚布公,好好说说。”

    永和宫里婆媳促膝长谈,直到午后四福晋才被放回家里去。回家后,毓溪一直坐着发呆,一坐就是一下午,连孩子啼哭吵闹她都没反应,反而把青莲几人吓着了,盼着四阿哥早些回来,一进门就围着四阿哥禀告今天的事。

    胤禛知道额娘今日召见了妻子,没想到她们说了那么久的话,见青莲她们那么紧张,心中虽觉烦躁,可还是舍不得不管毓溪。本以为少不得又要花费心思哄妻子,虽然他曾许诺会一辈子对毓溪好,可许诺和实际做起来时个中的差别和困难,让他深深明白了轻易许诺的代价。明明不高兴的时候,他会想对妻子发脾气,或指责她过分和不对的地方,偏偏为了那几句哄人的话,时常压抑自己的感情。如此一来,他们无形之中就互相扭曲了。

    胤禛一进门,毓溪正好站起来,他皱着眉要问怎么了,却见妻子朝自己福了福身子,甜甜含笑道:“妾身给贝勒爷请安了。”

    “你胡闹什么?”胤禛不明白,但这一下方才的不悦消散了。他乐意看到毓溪笑,只是这些日子时常看到的笑容,多了几分敷衍的味道。相比之下,宋格格那儿虽然叽叽喳喳的,可她很简单,喜怒哀乐,一眼望到底,很省心。可今天毓溪的笑容,好像又有了从前的真诚。

    毓溪见没有下人跟进来,便拉着丈夫在里头坐下,附耳说了额娘告诉她的好事,喜滋滋地说:“三月初就行册封礼,往后府里上下都能正经喊一声爷了。”

    胤禛尚未满二十岁,这就要册封贝勒,他自然掩不住心中的喜悦,但立刻又说:“可不许下人胡乱叫,这就把‘爷’喊起来了,是怕不够张扬?”

    “是,自然你说了算。”毓溪柔顺地答应着。可之后却静了不说话,倒是胤禛先问她:“额娘找你说什么了?”

    她怯然地抬眼看了看丈夫,眼圈儿一红,嗫嚅着:“这些日子,你心里讨厌我了是不是?”

    胤禛略尴尬,别过脸说:“我是有些不高兴,可不至于讨厌你,你又胡思乱想。”

    毓溪脸上涨得通红,憋着不让自己哭,可嗓音都变了,颤颤地说:“额娘今天训我了,这么多年,额娘一句重话都没对我说过,可是今天……”

    胤禛不免紧张,见毓溪要哭了,忙问:“真的骂你了?昨晚我就觉得额娘脸色不好,可我没想到她会把你叫进去训斥。”

    “这下你可满意了。”

    “满意?”

    毓溪眼中含泪,到底是有些忍不住,轻轻推了推胤禛的肩膀说:“我都被额娘那样训斥责骂,你就别讨厌我了,好不好?”

    “我几时讨厌你了?”胤禛板着脸皱着眉。要说拌嘴,他从来都讲不过毓溪,但他们从前在宫里住着时都偶尔会争吵,现在却越来越客气,好久都没有过争执,这会儿的气氛似曾相识,虽然谁也不愿吵架,可意外得叫人觉得亲切。

    毓溪在一旁坐下,终于掉了几滴眼泪,开始说:“额娘说我越大越不懂事,做妻子不像妻子,做母亲不像母亲,自以为把孩子保护周全了,无形中却让他被所有人瞩目。说我看不到你现在多辛苦多努力地为皇阿玛办差事。说我被惯坏了,一心一意只为自己想。胤禛,我真的变成这样了吗?”

    胤禛听得心里直打战,这话亏得是额娘说出口,若是哪天他忍不住了冲妻子发脾气,一股脑儿地全倒出来,他们夫妻之间的情分,是不是就要撕扯坏了?

    毓溪抹掉眼泪继续不甘心地说:“额娘很凶地责备我,说我拿孩子当借口,做的所有事其实都是为了自己。可我没有……我真的没有……”

    “你别……别哭。”胤禛不自觉就想伸出手安抚妻子,可还是有意识地放下了。

    这样的动作毓溪看在眼里,一想到胤禛都不愿安慰自己,这才悲从中来,一时收不住眼泪,把今天被婆婆训得发蒙的委屈都宣泄出来,伏在桌上号啕大哭,这才把她的丈夫吓着。胤禛搂着她的肩说:“你别这样哭,万一额娘明日还要找你,眼睛肿得核桃似的,怎么出门?”

    毓溪顺势伏在他的胸前,抽噎着说:“要是额娘再找我,你跟我一道去,我今天害怕极了,差点儿都透不过气了。胤禛,你被额娘训斥过吗?额娘简直是换了一个人。”

    胤禛笑道:“额娘教训我们兄弟姐妹一向不手软,十三、十四看到她,就跟耗子见了猫一样。”

    毓溪却没心思开玩笑,而是正经脸色说:“我不是为了自己,我只是太在乎孩子。我知道这些日子以来我对你不好,可你忙你的事,你喜欢上她们了,你对我又何尝好了?”

    “这样的话……”胤禛皱了眉头,“你也对额娘说了?”

    毓溪抿着嘴,颤颤地点头:“我忍不住,跟额娘顶嘴了。”

    胤禛有些紧张:“你都说什么了?”

    毓溪怯然:“差不多这些话。”

    夫妻俩静了须臾,毓溪收敛了泪容问丈夫:“我冒犯了额娘,是吗?可额娘却让我说个痛快,我在宫里把什么话都说了。我说我讨厌你去她们的房里;我讨厌你一看到孩子就束手无策,好像谁欠了你的样子;我讨厌你假正经,忙得日理万机似的,把家里大小都撂下;我还讨厌三福晋,讨厌皇亲里那些嘴碎的婆娘……”

    她越说越激动,但也慢慢平静,情绪大起大落,将胸前压抑的郁闷都吐了出来,浑身虽轻松,却散了架似的无力,最终舒口气道:“额娘说三岁定终生。她当年看到我的时候,我是个活泼调皮的小丫头,所以也许我骨子里就不是爱稳重端庄的人,但这两年我连装也装不像了。”

    胤禛神情舒缓下来,似安了心,将妻子的手握在掌心,彼此温暖着,温和地说:“我也是,装得像个大人,想面面俱到,做到最好,可已经装也装不像了。”

    毓溪探过脑袋看丈夫,自己脸上还有泪痕,却道:“你可别哭啊。”

    胤禛没好气地瞪她,口中却道:“那日大皇兄带兵回城,我让他在城门前卸甲进城,大皇兄看我的眼神,是我这辈子从未见过的。那一刻我心里很慌,可不知为什么又觉得很得意,那种感觉真奇怪,哪怕从前念书骑射赢过他们,也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是不是你偶尔想和我说说,我眼里却只有弘晖?”毓溪愧疚地说,“额娘就这样说我,她

    说我没见得把弘晖照顾得如何好,却把你丢了。额娘说,端庄稳重是做给外人看的,对着你还装什么装?装过头了什么都不像,妻子做不好,母亲也做不好,还要埋怨是你的错。”

    “额娘训我的话也不少,她不是针对你,是我们虽然为人父母,却还是从前小孩子的脾气。”胤禛冷静地说,“直到那天大皇兄看我的眼神,才让我明白,一切都不一样了。”

    毓溪点头,再要开口时,外头响起丫鬟的声音:“宋格格身体不适,请四阿哥过去看看,让给找个大夫呢。”

    胤禛不耐烦地说:“等一下。”

    毓溪脸上也不好看,别过脸说:“她们如今都敢挑衅我了。莫说我不心疼弘昐,弘昐身体一直不好,他额娘却偏偏在昨天找你,本来我满腔热情要好好照顾你,结果你头也不回地跑了。现在宋格格又来拉你了,四阿哥,您倒是去呀。”

    胤禛虎着脸:“刚才不是还好好的?”

    毓溪却道:“一家之中,妻为主妾为奴,奴才敢挑衅主子,谁给的胆儿?”说着转来霸气地瞪着丈夫说,“我之前那样打她,也未必长了主母的气势,你看她还是敢来硌硬我。说到底,她们能不能敬我,看你怎么做喽!”

    “我怎么做?”明明都板着脸,可胤禛心里却一点儿不憋着。毓溪本该是这样的人,反而之前总是搬出大道理要他如何如何时,才让他无所适从,此刻不禁笑道:“自然你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毓溪见他说得认真,便起身道:“她不舒服,我该去瞧瞧,可用不着你出面。一整天累了,好好歇着才是,我去去就回。”

    胤禛点头,毓溪又说:“但她们毕竟是为你生儿育女的人,我不会拦着你对她们好,可我们之间,她们不可以插进来。今天我也对额娘说了,我从来就没放开怀抱看待她们,从前是,将来也是。我知道,你将来还会再纳侧福晋、收侍妾,我是没法儿真心对她们好的。”

    毓溪说着这些话,只见丈夫不正经地只管点头,她不免娇嗔:“实在讨厌。”

    这样的字眼儿,这两年早就从他们的生活里消失了,两人过的生活像挂名夫妻一般,每天说不上几句话,还都是客客气气的。今天被婆婆责备她装过头时,毓溪还觉得委屈,可想了一下午,自己的确不知不觉地把对付外人的嘴脸也用来对待丈夫。心里越讨厌他对妾室好,就越想装出贤惠端庄的模样,想着自己不能和妾室一样,硬是要在丈夫心里留下最美好的模样,却忘了胤禛当初认识且喜欢上的乌拉那拉毓溪不是那样的。

    那之后几天,夫妻俩的关系得以缓和。毓溪一直很努力想要做好,可不知不觉努力错了方向,反而和丈夫渐行渐远,她的心是正的,路却走歪了,而那一天除了被婆婆劈头盖脸地责备外,最震撼她的话,她并没有对胤禛说。

    婆媳俩关起门来,说了绝不能让外人听见的话。婆婆问她心里的抱负是什么,问她肩上背负了孝懿皇后怎样的期许,虽然没有明言那些话,可婆婆却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她身体孱弱,本不能生养,上天既然把弘晖赐给她,她只要怀着感恩的心享受天伦之乐就好,不要把想要实现理想的包袱压在孩子的身上。她若想陪着丈夫走到那一步,子嗣虽然重要,却绝不是关键所在。若是像赫舍里皇后那样留下子嗣,自身却香消玉殒,不能陪心爱的人走到最后,还谈什么理想抱负?

    毓溪回来想了一下午:到底是孩子重要还是丈夫重要?她难以取舍,可是她不知不觉却为了孩子,把丈夫丢下了。而明明丢下了,却又指望弘晖能作为她陪伴丈夫一辈子,并陪他将来走到那一步的资本。正如婆婆所说,她看似一心一意对孩子好,说到底,是怕孩子有闪失,不能圆了自己未来的梦想。

    从走错的路折回来,必然要多花费一番工夫。岚琪对毓溪说,只要能走回正道,再辛苦也值得了,就怕半途而废又跑回错路上去,再走错一次,可未必有勇气能面对现实再折回来。

    有了母亲开导扶持,四阿哥府里渐渐云开雾散,小两口找回了昔日的甜蜜。岚琪在宫中听得一二,满心安慰之余,明白将来还有风浪波折等待他们,他们若能一起面对,才能相伴到最后。

    转眼入了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皇帝下旨册封诸位皇子,大阿哥与三阿哥分别册封为直郡王和诚郡王。大阿哥年纪轻轻,屡立战功,得郡王之位无可厚非,倒是三阿哥引来一番争议。但救驾的功劳给了他很大的助益,皇帝更是屡屡在朝臣亲贵面前感慨三阿哥救了他的事。皇帝如此态度,给了个郡王似乎也合情合理。余下诸位成年离宫的阿哥,都册封为贝勒。

    太子之外,六位皇子中两位封了郡王,四位封了贝勒。九阿哥以下,恐怕要等这一批兄长再次晋封,或是底下弟弟长大一道再封。之后的日子里,就算九阿哥、十阿哥成了亲,也只是普通的皇子。好在皇子的身份已十分贵重,没有爵位,只不过是对朝堂上的前程有些影响。

    然而三月册封皇子的热闹才过不久,甫入四月,皇帝在宁寿宫请安时,道太后如今腿脚灵便、精神尚好,愿侍奉太后东巡省亲,只要太后点头答应,这就布置下去,等过了酷暑,八月初秋就动身。

    这事儿在宫里宫外都很新鲜,可到了岚琪面前,皇帝却又把更新鲜的事告诉她。眼下还没说明,但预备来年开春要继续带太后南巡,这一次东巡,太后若是能经得住车马劳顿,南巡也不在话下。

    玄烨说,他从前的遗憾,是没能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侍奉皇祖母回一趟故里。年幼时无能为力,等他有足够魄力时,皇祖母已老。当年南巡未能带着皇祖母同游也是遗憾。如今太后身体尚可,实在想带她南北走一走。

    岚琪原本想皇帝这样连着出远门,且带着太后必然要带妃嫔和孩子们,不知要花费多大的人力财力,可一听玄烨这话,就觉得值得了。犹记得从前太后与她忆往昔时的眼泪,先帝是愧对太后的,他不爱太后没有错,可他为了别的女人屡次三番地欺侮太后是不争的事实。玄烨如今孝敬太后,多少弥补了太后昔日的痛苦,也不枉费皇祖母的托付。

    “你好好养着身子,别临出门了头疼脑热不能跟着。”玄烨一本正经地说,“反正下半年都不在宫里,你别操心那些有的没的了。”

    岚琪却笑道:“皇上真是霸气,臣妾可没想好是否随驾,您怎么就要带人家走了?”

    玄烨幽幽地往她面前凑:“朕有的是法子带你去,只要你不嫌丢脸。”

    待圣旨正式颁布,四月之后的日子,皇帝与大臣们根据是年气候变化拟定东巡的路线,预计今夏酷热散得早,提前了起程的日子。初拟七月末动身,八月驻跸喀喇沁端静公主府邸,之后将奉太后往发库山祭奠其双亲,圣驾将前往太皇太后之父的灵前祭奠。

    这些既定下的途中大事,早早就知晓了六宫。听说圣驾要驻跸端静公主府,原本懒得出远门的布贵人兴冲冲地跑来永和宫。从来没正经求过岚琪什么事,这一回却拜托她,怎么也要让皇帝带自己出门。女儿出嫁六年,这一次若不能见,可能往后再没有机会。

    岚琪则笑道:“怎么会不带姐姐去?皇上就是看到沿途经过额驸的部落,才决定在那儿停留,端静是皇上自己的闺女,皇上就不想看看哪?而且叮嘱我要请姐姐一道随驾,说姐姐稳重,放在太后身边伺候他就安心了。”

    但布贵人并不在乎皇帝夸赞她什么,能出门一趟看望女儿,她就知足了。

    路线大方向定下,随扈的皇子名单也早早有了结果。毫无悬念,大阿哥依旧领皇家亲兵随行,此外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并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都将随行,看着热热闹闹,可是不去的那几个,也挺奇怪。四阿哥、八阿哥都不随扈,带了十三阿哥却不带十四阿哥。

    胤祯十一岁了,正在最自以为是的年纪,那日圣旨传到书房,九阿哥他们都随驾,十二阿哥今年咳喘一直未好,书房也不大来,不出门很正常,可他好端端的,怎么就不带上了?到时候兄长们都走了,书房就剩下他一人,就十四阿哥那上天入地的顽皮性子,早晚会被闷死的。

    那日和胤祥一道自书房散了,小家伙回到永和宫就闷在自己屋子里不出来,连请安也一并免了。他是聪明的孩子,知道这事在额娘面前是求不来的,若是求得来,早把他带上了。

    胤祥性子好,又心疼弟弟,反而与额娘说:“若是人太多带不了,把儿臣留下吧。胤祯天天盼着出宫去见见世面,这次大家都去,怎么就不带他呢?”

    岚琪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不过她一双亲生儿子都没去,一定不简单。胤禛那儿好像没什么反应,小儿子什么都挂在脸上,她早料到胤祯会不高兴,这会儿听胤祥这样说,一面安抚他没事的,一面则道:“不如你替额娘去劝劝你额娘,额娘想她出门散散心呢,可是她不想走动。如今敦恪大了不难照顾,带着妹妹一起去看看端静姐姐多好?你这会儿去趟延禧宫,替额娘劝劝她。”

    胤祥极听话,立时便往延禧宫去。岚琪这边则只身往小儿子屋里来。小家伙在屋子里打拳发脾气,一拳一式虎虎生风,乍见母亲在门前,收住了招式,别过脸说:“额娘,我也想去。”

    眼下正值暑天,稍稍一动就浑身烦躁,岚琪拿了自己的帕子,上前为儿子擦拭额头上的汗,温和地说着:“大热天的,你别中暑气,练功夫不急在这一会儿,屋子里又闷。”

    胤祯却仰着脑袋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我可不能偷懒。”更急于表白,“额娘,我骑射比十三哥好,我念书也不差,为什么我不能随驾东巡去?”

    岚琪没有回答,摸到儿子衣领都湿透了,便唤宫女去拿十四阿哥的衣裳,可小家伙却往边上一坐,耷拉着脑袋说:“额娘,我想去东巡,我知道您不会替我去求皇阿玛的,我自己去求好吗?可您不能动气。”

    儿子聪明,对自己的脾气摸得很透,岚琪自觉不必多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