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节:观音盛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天的含蕴城热闹非凡,人山人海,你推我拥,街道两边旌旗蔽日,呼声震天,只因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观音日”

    诏国百姓多信奉佛教,因此观音便成了他们心中不可亵渎的神灵。

    “来了----来了----”不知谁高呼了一声,原本疯魔了似的众人,不再拼命朝前涌,纷纷下地落跪,合掌念佛,岂看,巾幡之后,一面锦绣上,彩线精绣着“南无南海观音神士菩萨”的字样,冉冉而升,飘飘而至,幡下的观音却是真人所扮:云鬓高耸,长眉入鬓,顶着雪白的佛巾,佛巾下两缕青丝似在不经意间垂落下来,圆眼半睁,含笑瞩目众生,朱唇微启,似在向众人倾诉佛语,粉腮娇艳,脸上的胭脂在阳光打照下,艳而不俗,细观整个面部,最瞩眉间那一点佛痣最夺目了,红似天边的朝霞,又像未干的血泪,“观音”一手托净瓶,一手持杨柳,一动不动,风鼓起“他”身上的白衫,飘飘乎似羽化而登仙,活脱脱是“净瓶观音像”的人间在现。

    两边百姓,喝彩是如潮,跟这仪仗之后,一步一揖,三步一叩首的往东岳庙而去,他们的虔诚与恭敬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亲人的平安!

    “好一个南海水月观音“一个身着紫红色常服的中年男子鼓掌微叹道:”此观音扮着虽然面容算不上极致,但胜在神韵上,近二十年来最神似的一位,宝相庄严!犹如青莲化出,狮驯象伏,令人尘心顿洗,不知他是谁,我们含蕴城什么时候出现了这样的人物?“

    “是“身旁有位近花甲者微躬附和道:”他不是含蕴人,是来投亲路过的,原本是个出家的俗弟子,所以我就自作主张同意了,是萧真人亲自挑选的“

    “好----“中年男子的叫好声也被一波又一波的欢呼声掩盖过去,”我们去东岳庙吧!为来年的风调雨顺、国富民安祈福吧!“

    路边稍远处有一小地摊,摊上有用各种麦草、箔纸编制的玩物。有写着“富贵有余”字样的红鱼,有手捧大元宝笑嘻嘻的“招财进宝”童子,有盛满银锭、金光闪闪的“聚宝盆”,有象征福寿双全的“福禄寿星”等等,在含蕴城人眼中,买个聚宝盆叫做“求财如意”,买个红鱼叫作“年年有余”,每只绒蝙蝠叫做“戴福还家”,这都是平常百姓所祈求的吉言吉语呀!这个小地摊虽小,可这寓意真够深奥的呀!此摊的旁边,卿天羽正静静的坐在那,目不转睛的盯着“观音”,那种拍手称快的叫好声也在他心中叫喧着,但他未有丝毫感情流露。

    此时,“观音神士菩萨”的扮演者----幽玥,心中乐翻了天,从小到大都未见过这等热闹的场面,虽说夕城每年也有灯会,可幽玥也只是去戏耍,像这样有模有样,被万人瞩目也还是第一次,那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幽玥暗自回想那日竞选“观音菩萨”扮者就有点兴奋,原本无心,不想却中,这真应了那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凑热闹的人却被热闹凑。

    一位白须白眉的过古稀之年的老者问:‘观音菩萨’乃神也,为民之母也,‘观音者’命同日月,寿比南山,但我等皆凡夫俗子,对生死何说?“

    幽玥答道:“无忧亦无怖,无怖亦无恐,无积聚故诸行亦无,无明灭故诸行亦灭,瀚澜沧桑,尘世过万,万物皆有其法,法不可为空,从有而有生,从生而有死,从老死有悲伤

    苦恼种种众患,亲疏子离,黑白相送,但有大苦阳集,是故知凡夫无智,起此生死知诸行之根本,因无忧无怖亦无恐”

    长者抚须问道:“活着即苦,红尘俗事,纷扰不断,何可苦中取乐,悲中寻喜”

    幽玥答道:“世中之苦,皆为苦中之苦,亦可为自寻其苦,诸苦之因,贪欲为本,人心不足,求财爱富,为名逐利,穷兵黩武……若无其苦,必灭贪欲,无所依止,可为适可而止,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离诸若缚,名得解脱,放天下事者,才可安天下心”。

    “好!”老者赞道:“红尘中人,作茧自缚,坠入苦海,莫不因得与失之故,何解?”

    幽玥答道:“得之为有,失之为空,直照空有,行空不证,涉有不著,故为因由,万事万物皆有姻缘,强求不可得,真空洽有两面,无不是万物之本来性相,只要洞察诸法空和诸法有,便能居五尘而不染,傍浊水而不浑,处众秽而常净,出世入世皆为心之所向,入生死之门而无所徘徊,看破为空亦非空,得其为有亦非有,活者已平常荣辱之心,可做到无忧无喜”。

    “哈----哈----”老者仰天开怀大笑:“没想到小施主年纪轻轻可参透如此深奥的佛意,身处乱世可避世,拥有凡心而参心,真乃佛中智者也”。

    这番赞美听入幽玥耳中,可谓是根根如针,戳心扎肺呀!她只不过把平日里师父对师兄们参讲的禅意复述一遍罢了,自己可是半天禅意都没参过,平日里也很少看佛经,喜欢看兵家谋略,师父明知也不追究,今天这番佛语,不知算不算自己与佛有缘呢。

    “大师谬赞了,上述之言均乃师父所授,弟子无半分佛缘,只是一平常出家俗弟子,平日里,师父的教诲铭记于心,所以才有了今日之言,若论佛中智者,应是师父”幽玥不好意思,含蓄的推脱道。

    “不知小施主师父现寄居何高寺,为何方高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