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颜三卫为朵颜卫兀良哈部、泰宁卫翁牛特部、福余卫乌齐叶特部等三部,居住在辽西,及大兴安岭西侧的长城沿线一带,西到宣府、北靠呼伦x贝尔草原,明初由明太祖设定后一直与明若即若离。
三部经过与蒙古部落间的联姻及历史变迁,朵颜部众分为:朵颜兀良哈部、喀喇沁一部、土默特部一部,还有一些则和翁牛特部、乌齐叶特部并入察哈尔各部中了;到明朝末年,朵颜三卫名称已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林丹汗的突然西征,自己有成吉思汗般统一蒙古草原雄心,面对那面与通商口岸的隔离,加上躲避后金的军事压力;才打击占据了与明通商口岸朵颜兀良哈部、喀喇沁一部、土默特部各部,他没想过他的军事打击彻底将这些部落推向后金,更加强了后金的军事潜力。
他的这次行动,由于明朝救援及时,朵颜兀良哈部、喀喇沁、土默特部虽败退,与原历史相比保存了更多势力;躲过了林丹汗的兵锋后,几个部落在友好的察哈尔各小部落庇护下又回到故地附近疗伤。
这些辽西部落也害怕林丹汗的再次进攻,开始寻求新的盟友;有些部落不可避免向后金求助,这也给了后金一次整合辽西的机会。
大明使者这次来辽东各蒙古部落,除了谈了新的通商条件,也谈了一条不通商前提是不能完全倒向后金;同时也说在后金与林丹汗攻打时,大明会给予救援;至于这些部落相信多少,也只是尽人事,看天意,谁让自己的军力不够强大。
大明方面九边的剿匪到十二月底终于结束了,各部相继回营备战。
这次剿匪基本扫清直隶、山西境内的各部山贼、土匪,治安环境大好,作恶人员被送入各地矿山,浮财奖励给有功人员,粮食则分给了当地百姓。
回营总结后禁军从山海关抽调杨国柱部再次整编成:两个骑兵镇,每镇一万人;六个步兵镇,每镇一万二千人,全军为九万二千人。
编成后步兵全部装备天启六式火枪,原装备调给各边镇,但火炮缺口很大,新式火炮厂还在建设,只有优先保障两个镇,其余平分剩下火炮,直到一年后禁军才慢慢淘汰老式火炮。(详细编制看备注)
禁军主官:梁世勋为总督、朱由检为荣誉总督;卢象升、孙应元为提督;李邦国为总督查;
步兵各镇总兵:一镇卢象升、二镇孙祖寿、三镇曹文昭、四镇马世龙、五镇杨国柱、六镇杜文焕。
步兵六镇分驻:城外丰台、东小口、五里桥三处;城内龙潭、积水潭两处;步兵六镇平时驻城外,执勤住城内;每年在小汤山演练场会操。
骑一镇总兵:孙应元、骑二镇总兵:周遇吉;驻地海淀。
禁军护卫京师,以青龙为守护神;两青龙呈太极、中为金日,蓝白波纹半环绕为徽章,寓意守护京师安危;服装以绛红色为制服颜色,配双龙戏珠,蓝白波纹装饰,人称“红裳军”或“双龙军”。
禁军军旗为“双龙戏珠”,国旗稍作改动:蓝色星星行图案中,两青龙呈太极,中为金日,朱红为底;镇军旗:军旗左侧
白底隶书写明各镇番号。
九边三大总督区也开始整编,编制与禁军不同,采用现装备按前军制整编,待火枪产量上来后,再进行装备整编。
蓟辽总督区:原二十一万编制,实际额度十三万,招三万兵,新编出十五万;其中步军八万,车营两万,骑兵三万;辽东镇九万、蓟镇三万、山海镇三万(东江镇没接受整编)。
宣大总督区:二十一万编制,实际额度十一万,先后补充进五万屯田兵,整编成十五万;其中步军十万,车营两万,骑兵三万;宣府镇五万、大同镇三万、昌平镇两万五千、太原镇两万、保定镇(真保)两万五千。
三边总督区:原十七万编制,实际额度八万,招了五万,整编成十四万;其中步军八万,车营两万,骑兵四万,榆林镇四万、宁夏镇三万、固原镇两万、甘肃镇三万、西安镇两万
三大总督区,蓟辽与宣大在天启七年地就逐步完成了,三边总督区因地域大、灾情重直到崇祯一年四月才完成整编。
整军特点:整顿客军、家丁,统一军饷、统一供给;开荒土改,开垦荒地、卫所改革;整合部落,打散民众,精壮入伍;严惩变乱,重罪砍头、轻罪劳教;整编余下兵全部改编成辎重营修路去了。
九边共整出四十四万大军,三十四万是军饷减半的皇庄田兵,十万募兵。
军费目前都是由内库出,由当地皇家商号代发军饷和处理军需,银作监依据上报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