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正式宣战?
确实如此,中国政府确实没有向日本宣战,但对日不宣传不断交是有客观原因的。
37年7月,政府曾经召开会议,讨论对日宣战的问题。由于中国军需品不能自给自足,有相当大一部分需要外国输送,如果宣战,日本政府可以以交战国的身份,通过各国禁止一切军需物品和军需原料输入中国。第二,日本海军远远强大与中国海军,握有制海权,中国没有能力保护从海上输入的援华物资。第三,中国在日本的侨民极多,中日一旦断交,中国在日侨民就会被驱逐或拘捕,中国没有能力将侨民接回国内,侨民便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会议作出决定:对日不宣战,不断交。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曾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对中国宣战和断交等问题。他们权衡利害得失,觉得这个问题极端错综复杂,会议研究结果事先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伺机而行。日本占领南京后不久,便发表了“今后不以国民党政府为对手”的近卫声明,不承认委座的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之后,日本推出汪精卫傀儡政权,视作中国政府,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日本政府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后,向英、美宣战时,也没有对中国宣战。
对日宣战,意义无比重大。
现代很多中国人可能并不知道对日宣战的重大意义。
根据国际法规定,“战争使得交战国的条约失效”,所以,1895年中日间签订的《马关条约》从此时起废止,日本对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的占领立即失去法律依据。政府还郑重声明,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这对于中国在二战结束后,恢复民族独立国家主权有着法理依据。
12月8日这一天也极其重要,日军第38师团、第51师团总计屯兵3万余人,配以50架飞机,13艘舰艇,173门大炮,对香港发动进攻。香港虽然是中国领土,但却租借给了英国,日本攻击香港相当于与英国正式交战。
12月7、8日,日军在马来亚的哥打巴鲁和泰国的宋卡、北大年等地空降或登陆。10日,日本取得东南亚海域的海空控制权。此事件标志着,日军全面入侵东南亚。
鉴于当前形势,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以为中国战场极有可能会被边缘化,为扼制这种局面的出现,极有必须趁中国从第九战区抽调兵力增援香港方向之际,11军存在着立即发动对第九战区进行进攻的必要性。一是可以拖住第九战区军队不得南下,二是提升中国战场地位,不至于让中国战场被东条英机内阁忽略。
畑俊六再次给阿南惟几发报,强调立即发动军事行动的必要性。
日军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和畑俊六的想法相同,接到畑俊六的电报后,就立即主持召开各兵团作战参谋会议,会上阿南惟几作出如下训示:“由于南方作战的开始,人们心中弥漫着一种认为中国方面已经成为次要战场的想法,要特别以此为戒。在此之际,自始至终要采取积极手段,对重庆施加压力,至少不能松懈,整备进攻的态势,专心于加强部队的训练。”
12月14日,日军11军参谋长木下勇召集作战主任参谋等,传达了作战必要性和要领等有关想法之后,向11军司令官作了报告。15日,11军制定了会战指导方案,作战于12月22日开始,两周左右结束。
重庆统帅部命令各战区对当面日军发动攻击,以策应英军在香港的作战,并从第九战区抽调第四军和第七十四军南下增援。
11军集结大军试图发动进攻行动,自然逃不过中国方面侦察人员的眼睛,军统唐新部发现情况后,立即密报张昊。张昊把军统唐新的密报,报告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
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直辖情报部门,也获悉了日军动向。
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夸大日军集结规模,报告重庆说日军集结了十多万部队,随时都会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请示正调往南方的第4军和74军能火速调回,等这边战事结束后,再南下。
重庆同意,发布新命令:第73军由澧县至益阳、宁乡。第79军由衡阳调渌口、株洲。第4军由广东调回渌口。重迫击炮第2团及山炮两个连由广东调回长沙,统归第9战区指挥。
就在薛岳调兵遣将准备迎接日军进攻之时,一件让薛岳无比尴尬的事件发生,原本安排拱卫长沙的第10军,竟然没有军长。接到第10军军长委任状的钟彬在了解到第10军的现状以及同黄浦一期老同学的情况下,也借故推迟上任时间,这使得第10军一时间成为了一支没有军长的队伍。
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决定让仍住长沙的李玉堂复出,承担起指挥第10军的责任。李玉堂自从被撤职后,感到上级对他的不公,虽然第10军刚上战场就被日军突破阵地,但是最终还是在长沙外围挡住了日军的进攻。此次惨遭撤职,怎么也想不通,于是他在没有办理完交接手续的情况就回家闭门谢客了。薛岳亲自登门请他复出,他连面都不见。李玉堂也是有脾气的人物,他以为他没有错,薛岳就不应该撤他的职。老长官又怎么了?老长官也不能这样对待他。
薛岳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给重庆打电话,请委座帮忙劝说李玉堂。
委座叹气说:“伯陵啊!我也正要给你打电话呢。你的脾气得改一改了,很多事情没有弄清楚,怎么就能草率做出决定呢!廖龄奇师长据我调查和你说的情况不一样啊!他是请假得到你的同意才离开队伍回家结婚的。错杀良将,我们是有罪过的呀!”
薛岳大惊,没想到委座竟然对一个师长的生死如此关注,以为杀一儆百,可以震慑各位将领,现在想一想,薛岳也很后悔,感觉太冲动了,廖龄奇不该死。薛岳小声说:“事已至此,没法弥补了。”
委座说:“通报各部,恢复廖龄奇名誉,枪决廖龄奇的决定是我下的,你把责任推我身上。把廖龄奇遗体厚葬于南岳忠烈祠,统帅部将给廖龄奇家属颁发了“荣哀状”证书。有错就必须改正,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薛岳感动得流泪,小声说:“多谢委座,只是李玉堂怎么办?”
委座笑说:“我来给他打电话,我是他的校长,他敢不听我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