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游走曲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去曲埠出差了,几个同事都说像我这样喜欢读书的人,一定要到三孔去看看。早就听说过三孔的名气,有这样的机会我肯定不会错过。

    走出汽车站,前行了不远的一段路,远远地就看到一道城门,心莫名的激动起来。穿过城门,就来到了孔庙的南门。看着那高大的牌坊、参天的古木,激动的心情在不断的膨胀,欣喜之情也油然而生。可惜尚有工作未完,不能尽兴游之。

    找了一处旅馆住下,本想向老板租辆自行车,进行定位数据的测量。老板却很大方,不肯收我的钱。我问了几个地方的行走路线,老板一一说与我,然后又对我说:“你到了那附近,随便找个人问问,都会告诉你的。”话语中充満了自信。事实确如他所说,我问路时遇到的每一个人,都热情的告诉我,他们都把给人指路当成一件愉快而骄傲的事来做,其中一位老大爷更是不厌其烦的给我讲了十多分钟,让我感动不已。我问旅馆的老板,这是不是受了孔子文化的熏染。他含笑点头。

    骑着自行车走在石块铺筑的路上,两旁是古香古色的城墙,前行中时不时的遇到几块石坊。虽然是初次来这里,却并不感到陌生与距离感,好像我和这座城市早就相识。开始喜欢她了,喜欢这里纯朴热情的民风和厚重悠远的文化。曾经对自己说,最喜欢的居住城市是济南。现在若有人再问起这个问题,我也许会说是这里。这种感觉在北京时没有,那个城市虽然是首善之都,却有着太多的喧嚣与排外。还去过威海,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清爽的海风、整齐干净的街道,更有着烟波浩渺的大海。这些都曾让我心驰神往,但当我设想在那里居住时,却从心里发出一个反对的声音――这里并不属于我;也许更确且的说,我不属于她。

    忙完了工作,我终于可以心无所羁的游玩这儒家的圣地了。手拿着一把折扇,附庸风雅的摇着就去了孔府。两旁依然是古木参天,时时听到鹭鸟的鸣叫。所有的一切都体现着“传统”两个字。孔府里最多的是石碑,历朝历代皇帝撰写的碑文。没有请导游,我是个天马行空的人,不想受人限制。况且想听关于名胜的介绍,我可以随便站在某个旅游团的旁边,做个旁听生。而且我可以游走于各个旅游团之间。别人游孔府是一个导游陪同,而我却拥有诸多的导游。

    折身返回时,远远的看见一个女孩和一只鹭鸟相持而立。心中有些好奇,不知这女孩和那鸟有何渊源。又怕冒然上去,会惊花扰月。只等那女孩走了,我才奔那只鸟儿而去――我真正关心的是鸟。它呆呆的站立在那儿,我看到了它的眼睛,居然是白色的眼珠,没有丝毫的光彩。我在几米开外不知所措的看着它。这种场景有些鲜见,不一会儿就引来了几个围观的人。我和他们一同在猜测小鸟的遭遇。我靠近它,试探着去抚摸它的羽毛,它只在我的作用力下动了一下,并没有太大的反映。过了一会儿,它开始走动,竟然伸着长长的喙直奔我而来。让我有些“花容失色”连忙后退。旁边游人大笑,还不时的开着我的玩笑。一个中年人,带着他的两个女儿也在围观之列。两个孩子心生怜悯,唏嘘不已。他的父亲试着抱起小鸟,抛到空中。那鸟儿似乎失去了飞的能力,挣扎着落下来。两个女儿看到这里,已是大喊大叫,责怪父亲的鲁莽。父亲倒像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连声安慰她们没事的。然后拉着她们走了,其中一个孩子边走边回头看,还不停的念着:“它怎么办?我们把它留在这儿吗?”看到此情景,我微笑着在一旁安慰着她:“没有人会伤害它的。”来这里玩的人,大多是奔景致来的,多半都不会对这只鸟有什么想法。顶多只是围观而已。

    我依然边走边摇着折扇,想像着自己是一个儒士。倒也吸引来些许的目光,一个小男孩也建议他的爷爷买把折扇,引得我暗自偷笑。好多名胜古迹传扬在外,可是真正一睹芳姿时,却有着或多或少的失望。广告毕竟是广告,与真实总是相差一段距离。孔庙也给了我些许的失望,有点不过如此的感觉。是我把它想像的太好了,才会造成落差。其实,它之所以出名,自然有它的出众与夺目之处。首先,它的历史价值自不必说。其次,各朝的皇帝、历代的名士留传下来的碑文匾额,是难得的书法珍品啊。还有,那巧夺天工的龙柱,精妙绝伦的“勾心斗角”都是建筑雕刻史上的浓重手笔啊。说到“勾心斗角”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