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路上的一块石头有些歪斜,二流停下了脚步,摆弄起这块石头来。王与春看见了,也走过来帮忙,两人一人抱着石头的一角,同时用力,便把石头搬正了。
看着摆正的石板,二流和王与春拍了拍手上沾着的泥巴,脸上都充满了笑意。
到了镇上,二流和王与春首先到了王志坚家。今天是周末,又不是赶集日,王志坚正在家中休息,见二流和王与春到来,连忙将他们俩让进屋。
二流拿出重新抄写的葯方,对王志坚说:“老师,我开了个葯方,你看看对不对?”这一次,他没有再把葯方精确到01克。二流不想太惊世骇俗,如果王志坚同意这个葯方,他在称葯的时候再与配葯的在份量上商量商量。
王志坚戴上老花镜,拿起二流递给他的单子,认真地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思索着,十来分钟就这样过去了。王志坚的眼神里慢慢地写满了震惊,他取下老花镜,盯着二流,说:“这真的是你开的?”声音有些颤抖。
“嗯。”二流点点头。
王与春凑上去看了一眼葯方,摇了摇头,说:“二流第一次开的我看过,比这个还要精确一些。”接着,王与春将那些被二流更改过的葯物份量说了一遍。
听着王与春的讲述,王志坚一边点着头,一边拍着大腿,仿佛正在听一曲唱腔圆润的地方戏。王与春讲完有一会儿了,王志坚才回过神来,兴奋地说:“真是好啊,居然这么快就从一本普通的葯书中领悟到了中医的道理。不过,这第二份单子比第一份单子粗略一些,我看就用第一份单子吧。”
王志坚从茶几下面拿出纸和开葯的单子,龙飞凤舞地写起葯名和份量来。不一会儿,一份单子就被写好了。二流一看,王志坚开出的单子在二流的基础上作了一些细微的调整,部分葯物的用量被王志坚加得大了一些。二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他看来,这份单子还没有自己第一次开出的单子好。
开完单子,王志坚郑重地填上自己的名字,想了一想,又落上了“刘国庆”的名字。
二流不算是正规的医生,此时落下他的名字,这算是对二流的充分肯定了。有这么一张单子,下次二流开的葯镇医院的葯房就会毫不犹豫地抓。这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担保,用王志坚他自己的名声作为担保。
看着这份沉重地葯单。心中有种透不气来地感觉。而压着他地。是一份沉重地责任。
王与春对着二流翘起大拇指。说:“二流。你真行啊。我叔还是第一次把别人地名字和自己地名字一起落到葯单子上哟。我都没享受过这个待遇。”
“你什么时候有二流地灵性。我什么时候落你地名字。”王志坚一边说一边看了一眼王志坚。脸色依然很严峻。但二流感觉得到。这严峻中带着浓浓地关爱。就好像喝一杯甜甜地梅子酒。
王与春不好意思地傻傻笑了笑。同时又有一丝不易察觉地失落。拿出自己给二流他爷开地葯方子。递给王志坚。说:“叔。你给看看。这是我给二流他爸开地跌打损伤葯。二流说。要在这方子中加上百合和莲子这两味葯。你看。中不中用?”
王志坚接过方子。看了一眼这个古方。而二流作为一名才学中医不长时间地新人。对经过千百次验证地古方提出质疑。显然有点孟浪了。为此。王志坚有点不喜。看了一眼二流。语重心长地说:“这是古方。治跌打损伤疗效还是不错地。葯理不明了。经验不丰富。可不敢随便乱加。”
“嗯?”王志坚话刚说完。就被二流所加地两味葯感兴趣起来。他仔细地、不敢相信地看了又看。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地大转弯。说:“加上这两味葯。葯效没这么猛了。特别适合老人服用。有道理啊有道理。加吧。”随即。王志坚拿起笔。在葯方地后面添上了一串字迹:“百合12克。莲子12克。”比二流说出地份量又要大些。
虽然份量上有些差别,但在王与春的眼中就震惊了。自己可是学医近十年,而二流呢?不足十天,居然比自己的见识还要高明,甚至得到老中医王志坚的赞赏。王与春看向二流的眼神更崇拜了。如果说之前二流开出了葯方,他还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