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计算机的性能是根本骗不了这些专家的,那些测评员和专家几乎都要怀疑龙翔是否作弊了。他们一再测试,并且还换用了其他不同的测试程序,得出来的结果都差不多,这才让他们勉强相信自己不是在做梦。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龙翔送来的样品开始了“满”负荷运转,当然,实际上以这台笔记本的性能,这还远远没有真正的将笔记本的所有性能发挥出来。同时,那些专家们还弄来了一台浮点运算值为五十亿每秒的曙光巨型机运行相同的任务进行对照。而这台被命名为“龙腾”的计算机也不负众望。仅仅只有一颗cpu芯片的龙腾的性能居然毫不逊色于由大量cpu阵列组成的曙光巨型机。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龙腾的表现开始超过了曙光巨型机。
这次测试已经惊动了中科院的高层,甚至,更惊动了居住在中南海的某些人,在他们的关注下,测试得到了全面的支持。而测试中得到的数据也让这些关注者感到物有所值。
如此高的性能,让那些专家们也诧异不已。要知道,按照摩尔定律(摩尔定律:英特尔公司的创始者戈登-摩尔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根据“摩尔定律”半导体产品的性能每隔18个月就会翻一番,也就是说在相同体积上能够继承的晶体管数量将翻一番。)增长的计算机技术,很快就会在物理上遇到瓶颈,达到材料能够达到的极限,这也使得芯片的性能拥有一个极限。而龙腾笔记本内部的芯片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极限时刻能达到的性能,难道龙翔已经研究出了超越材料极限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必将带来从材料科学到计算机技术的巨大革命,这技术本身比先进的cpu更加重要,更加有价值!
众所周知,为了在芯片中集成更多的晶体管,连接晶体管的连线也越来越细,这种非常细的连线已经影响到它们处理信号的能力。在最先进的集成电路中,晶体管每秒钟的开关速度高达10亿次,它们之间的连线几乎已经跟不上这种节奏。导线越细,沿着它传输信号就需要越长的时间,每推出一代新芯片,这种情况就变得越糟糕。
自戈登-摩尔在1996年提出摩尔定律后,晶体管的尺寸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小,目前已经减小到约100纳米左右,而且一直符合“摩尔定律”未来晶体管尺寸进一步减少的趋势使得专家们感到不安,他们预言,当晶体管的尺寸减少到40纳米左右时“热”噪音将引起“摩尔定律”失效。如果“摩尔定律”成立,这一极限将在未来的6-10年中达到。
热噪音的大小与电容呈相反趋势。随着晶体管的不断减小,电容也会随之减小,因此热噪音会增大,热噪音的增大将直接导致“位错误”的增加,大量的位错误会最终毁掉芯片。
芯片承受热噪音的能力,也被称作“噪音极限”是指其电源的功能。性能的提高需要更多的电能,会使更多的电能被浪费。微处理器厂商试图通过降低芯片的电压来解决这一问题,并控制被浪费的能源数量。减小电源容量,就会降低“噪音极限”当“噪音极限”足够小时,就会引起大量的位错误。
因此,要想达到龙腾笔记本的芯片性能,就必须在材料上取得突破。换句话说,只要达到了这样高的性能,那么毋庸置疑,材料上肯定取得了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