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离地焰光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百花图卷第七卷第五章离地焰光旗战甲

    从来,有大成就的修行者都是寂寞的,甚至是痛苦的。

    因为他们的生命中,从来都只有自己,无人可依靠,无人可指点,只有自己,一个人于黑暗中摸索前行,无所凭依,所以连佛陀都有恐惧。

    圣人所法,本来就是无为法,最适合自己的,永远只有一种,那些磕药升天的,裙带飞升的,遵循前人模式飞升的,终究不过是二流甚至是不入流人物,再要前进一步,几近不可能。

    庄周从一个尘世间的凡夫俗子一步步走来,已经到了返虚关口,功法来源也是相当复杂,但主要是三部分组成。

    他一身修为的根基,便是当日地下种入体内的一颗种子,只是越到后来,越觉其中神妙,庄周所掌握,也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点皮毛而已,否则,将人提升到先天境界,便是现在的庄周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又何必如此艰难。

    太古神人的传承,又哪是这么简单的,只是当时之人,崇尚的却是大道,质朴无比,根本不像仙道一般,还可以用语言传承,数十万年甚至是几百万年的巨大时间代沟,处在万法末世的庄周,理解起来自然困难重重。

    其次则是仙道,仙道正统既是鸿钧所传先天紫府大道,后来传于老子、原始、通天。

    老子立人道,又借广成子传于轩辕氏,轩辕氏就是三皇五帝中的黄帝姬轩辕,洪荒时代最后一位天帝,也是洪荒时代的终结者,因为轩辕氏辟鸿蒙、开草昧,兴立人文教化,功德无量,所以自轩辕氏后,人道便为人间正统。只是三皇立于道,五帝成于德,太清一脉不但传承衰微,而且没有什么道行高深的弟子。

    原始立阐教,有十二大弟子,是为阐教十二真仙,玉虚昆仑所传上清道脉,后来成为玄门正统。通天有教无类,门下弟子多为妖类,其中法力高强者,如多宝道人、金灵圣母、赵公明、乌云仙等人,实力远在阐教十二真仙之上,截教修炼之术,并不逊于阐教。

    于此三教之外,又有九十六种外道,两千六百种旁门,其实都是三教之外修士所悟,也是仙道一脉,这些修士虽然没有像三清一般证得混元大罗金仙,成就万劫不磨之体,但其中一些修士,像号称地仙之祖的镇元子,袖里乾坤,自成世界,实力之强,几乎直追三清,远胜于阐截二教的大部分二代弟子。

    庄周所得仙道法门,又分成三份,丹鼎、古卷、拾遗,分别是三位地仙所留,其中又以丹鼎的第一位主人最为厉害,像烟霞丹鼎这种自成世界的法宝,虽然以庄周现在的眼光,还分辨不出这个世界是否足够完美,但也知道,这种等级的法宝,传说中也就只有女娲的山河社稷图,这丹鼎虽然没什么名气,但制造这件法宝的仙人,法力之强,只怕至少也是镇元子一流,只是大千世界,隐居修炼的牛人实在太多,而洪荒时代陨落的牛人也同样是太多,以至这件法宝的来历都无法考究,最后竟然落到了走大运的烟霞散人手里,被这厮当成了享乐用的行宫使用,真是暴殄天物。

    除此之外,在搜刮西欧的时候,庄周无意间得到了暗黑理事会保留的巫门手札,虽然只是部分,残缺不全,但只是这些,也足以让庄周明了巫门和道门截然不同的修炼方式,其中一些直接针对元神魂魄的法术,让庄周简直叹为观止。

    有此三者,庄周已经远胜于绝大多数的修行者。

    只要机缘到来,自然就能成就返虚之道,从此长生不老,进可以渡劫飞升天界,上窥大道,退可以逍遥人间,也不失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地仙。

    但可惜的是,庄周现在还不是。

    向下而言,修为最接近庄周的,如颜倾城等人,不过是金丹水准,还没有修出元婴,连化神期都没踏入,元婴不成,不知修行之妙,如果说庄周此刻的水平,已经是一代宗师水准,那颜倾城等人,只能算是初入门的小学徒水准。

    向上而言,天道莫测,生死之间,再无别事。返虚虽然可证,却不是仓促可就,如果机缘不到,即便是耗费几百上千年苦功,也仍然是化神期,历史上就有成就元婴之后无法再进一步在绝望中老死的。

    所以庄周只好寄托于他物,一方面是在漫长的修行生涯中找点事情做,排遣自己的心绪,否则几百几千年的打坐,想想就让人觉得可怕,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借生活中的新事,对自己有所刺激,得以突破。

    当日搜刮的东西实在太多,尤其是湛卢等人一定要自己整理,庄周催了几次,看看无效也就算了,钟毓秀还在地球,得了烟霞古卷护体,她倒是大大的发威了一把,惜惜刚开始学武的时候还需要庄周督促,不过现在有了一定实力后,开始体会到其中的妙处,整天在山庄屋顶窜来窜去,又有梁雪这个新认的大姐姐做榜样,一时竟然没有庄周什么事了。

    幸好,大考终于开始了,庄周和许靖、吴则两人一样,提着考篮,排着队检查后规规矩矩的进了考场。

    严格说来,这是庄周的第一次考试,至于庄周为什么能参加考试,自然有他的办法,其中的奥妙,不足为外人道,大家只要知道,就算是现代,也经常爆出某个当官当了几十年的人,原来履历竟然是伪造的事情来,就知道在梁国这样律法不完善的地方,庄周要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实在是很容易的。

    梁国的秋闱,共分三场,连考三天,期间不能出考场,食宿都在考场中的小考间里解决,进场前有人专门检查,防止夹带,进场后将考间在外面锁住,而且有人来回巡视,防止传抄,考完后还有人将考生的试卷重新抄一遍,防止有人通过辨认字迹作弊,可以说相当严格。

    这三场,第一场是墨经,也就是从各种书中随便选一页出来,把字蒙上,让人填写,相当于现代的填空题,考的是基础知识,第二场是诗词歌赋,第三场是策论。

    由于大多数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身体极差,而且其中不少人,都已经五六十岁了,身体更是极差,加之心情激动紧张,三天考试中晕倒的不在少数。

    庄周却是随意的很,墨经这种题目,考的是知识面是否宽广扎实,对他这种修道有成的人来说,过目不忘实在是小事,轻松完成,第三场的策论也很简单,毕竟无论是见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原始人可比的,一篇上好的策论不过几十分钟就已经写完,其中还颇有一些各位专家学者对昆仑仙墟的开发建议,一时间庄周竟然有欺负古人的感觉。

    难度最大的倒是诗词歌赋,虽然手中极品不少,但是大多已经传出,其他的不是用典有问题,就是背景不合适,幸好庄周还知道,历史上有位王安石王相公,开创了一种半山体,就是专门搞对古人文化作品的再加工艺术的。耗时半天,终于把规定的两首诗词给做了出来。

    待到全部做完,庄周用神识一扫,竟然还有不少考生在骤着眉头冥思苦想,吭哧吭哧的做墨经题的,愕然之余,却也失笑,浑然不反省一下自己是如何变态。

    考完了之后却无聊起来,要说这古代的考场就是死板,竟然不到时间不许交卷,晕倒了还有人专门看护,就是不许出场,考生就待在一间五六平米的小房间里,埋头考试,除了每天吃饭时间考官会来敲一下门,确定人没挂掉,就是晕倒在里面都没人知道。

    庄周坐了一会便开始无聊起来,又检查了一会考卷,发现没有错误,无聊,想聊天,找不到人,还是无聊,平时打坐几个小时是每天的功课,可在这种场合,也觉得无聊。

    他倒头便睡,过了一会儿却想起来,自己是睡不着的,还是无聊啊,脑子里不由天马行空的乱想起来,这考场安保工作还真是严密啊,除非买通考官,否则无论如何也是做不了弊的,那些科场舞弊案,主考官都倒了大霉,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么严密的安保工作,都快赶上皇宫了吧,皇宫,庄周忽然坐了起来,想起来自己还没去过皇宫呢,在地球上的时候虽然参观过类似的场所,不过没有皇帝的皇宫,还叫皇宫么,感觉上差太远了,这里可是原版原汁原味的皇宫的,不去见识下,实在可惜了。

    轻而易举的,庄周就从考场遛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