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
皇帝对于历史上留名的重臣都是采取三不原则。
不完全重用、不完全信赖、不完全舍弃。
在维持历史大体走向里,根据这些重臣的秉性品德,分别把控。
像张廷玉可以亲近之流,皇帝选择栽培型管理,事事委以重任又处处分权控制。
是为明确细分职务边界,权力四散难以集中。
像隆科多需要防范之辈,皇帝选择迷惑型管理,事事毫不过问又处处监视画圈。
是为聚众而捧多力而杀,众星捧月请君入瓮。
隆科多到了如今这样看不透现实,还以为早就把控朝堂的假象,都归功于皇帝。
其实这样的手段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并不陌生。
但能做到皇帝这样,让隆科多手边得用的官员都陪着演戏的,属实不多。
其实就先前情况而言,皇帝自认为他不是真正的胤禛,大清的发展在他手里也更加稳健强劲。
他远比历史上雍正帝手握的君权更加稳固,对太后身上的绯闻也并不关心或是膈应,隆科多于他而言与普通朝臣无异。
故而隆科多只要能识趣点,看在从龙之功的份上,他也不介意让其安享晚年。
可恶心就恶心在。
他不在意隆科多跟太后的那点奸情。
却不代表能容忍这俩人仗着他不在乎。
就误以为他毫不知情,恨不得肆无忌惮得在他面前就书信来往。
若是飞鸽传书也就罢了。
两人为了稳妥,竟在宫里塞了个死士专门听从替他们书信往来的命令。
敢在宫里投放死士。
皇帝每每想起,都觉得荒唐至极,更恨太后跟隆科多胆大包天。
死士的结局是死得彻底。
再由皇帝身边的暗卫,易容成原本的死士模样继续探取情报。
或许两人对死士的信任足够高。
也或许是皇帝一直隐忍不发让两人更加膨胀。
一封封信件里,除却对彼此的挂怀外,更多的就是对他这个皇帝的怨念。
每次太后在皇帝跟前碰壁,便会想起无数十四的好,更是在信里直言后悔当初没有下定决心让来十四争权,以至于自己被亲儿子压着,憋屈不已。
而隆科多的回信同样很妙,他没有直言对皇帝的不满,则是进一步夸赞十四的聪慧贤明,赞许十四对太后的孝顺对他们这些老臣子的仁义,并在每封信的最后委婉表示,即便现在想要让十四爷登基也为时不晚。
在皇帝刻意的放纵下,这两位老情人一直觉得大权在握,嘲笑讥讽皇帝到底年轻,看似稳坐高位实则是被他们玩于股掌之间。
原本皇帝还存着大发无聊时间吃瓜的心思留他们一命,可随着信里翻来覆去就那些东西后,感到无聊的皇帝也被恶心够了。
眼瞅着太后对他愈发不满,隆科多也多有扶持十四谋反之意。
皇帝便懒得再看这两只秋后蚂蚱继续蹦跶。
正值太后要拿甄家开刀。
他便借力打力,欲一举扫清太后一脉的势力,顺便给这些臣子紧紧皮。
在吩咐完那些假意听从隆科多,以及与其结盟之人全力配合隆科多后。
便自然而然地借太后之手拉甄远道入局。
还是那句话,制衡便是各方势力的拉扯。
甄家作为扶摇直上的新贵有两位宠妃和龙嗣反哺,甄远道这个家主还太嫩了,还需借此事好好敲打敲打。
这也就是甄远道能这么快成为当局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九洲清晏大殿中央。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