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股票,是股票认购证!”
“那这个股票认购证是个什么东西呀?”
“这个股票认购证就是国家要卖股票,但是买的人太多了,股票没那么多,就发了个认购证,有了这个认购证才能买股票!”
“你这么一说,这个啥认购证还真能买!买的人多、股票没那么多,应该能赚钱!”李父听完后沉吟了好一阵后说。
“二哥,你说的也有理,要不咱们去上海买一些。”
“三叔、伯,我觉得咱们不是买一些,而是有多少钱买多少钱的!”
李父一下子愣住了,他没想到儿子会这么说,但是他知道儿子想法多,总是有一大堆的道理:“为什么要有多少钱买多少钱的?说说是个什么道理!”
“伯,你想呀,去年国家成立了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但是一年过去了,动静并不大,现在突然搞出来这么大的动静,这说明什么?国家要有大动作。”李去病越说越严肃,突然又想到美国股市,这个时代国外的月亮十分圆,美国的月亮更是圆:“美国股市所有股票加起来有几万亿美元,合人民币几十万亿!香港股市所有股票加起来有上万亿人民币!咱们华夏处处学美国、学香港,国家这么大力搞,肯定能赚钱!”
李父沉吟了良久:“照你这么说,是有搞头儿!老三,你觉得呢?”
三叔迟疑地道:“我觉得也可以搞,但是咱们啥都不懂,风险太高了!”
李母接嘴说:“是呀,咱们都不懂这个!”
李去病急忙接话说:“妈、三叔,你们不懂,这说明其他人也大多不懂,但是我懂呀,我这半年每周都往县文化馆跑,文化馆关于股票的书我都看了,还有报纸上关于股票的新闻我也都看了——你们可以去问问宝民叔,我这半年多天天去找他找报纸看。而且,绝大多数人不懂,只有少数人懂,这不正是赚钱的好机会么?要是人人都懂,哪里还有机会!”
“要是人人都懂,哪里还有机会!”李去病这句话说出来,一下子就把几个大人打动了!
李去病看大人们已经意动,就接着说:“一年半前,咱家是啥情况?就是因为咱家做了这个砖窑,咱家咱没这么穷。然后又做了这个楼板厂,如果咱们只做砖窑,没这个楼板厂,今年咱们能赚到这么多钱?不可能吧。”
说到这里李去病停了很久,然后继续道:“最重要的,这是国家政策,而且这些年国家搞的事情,有几个没搞成?不都搞成了么。”
一直没说话的三婶突然之间接话说:“二哥、二嫂、小安,听去病说了这么久,说的都很有道理,你看以前做楼板厂、刷墙广告,不都是去病想出来的么?都成了。这次我觉得也能成。”
李父放下手里的碗筷,又沉吟了好一阵子,一拍大腿:“干!”
李去病一看父亲决定干了,就问道:“伯、三叔,咱们现在能拿出来多少钱干呀?”
父亲想了一阵说:“咱们窑上能拿出来4万块,原来每家分了1万块的盖房子钱,咱家还没用,最多能拿出来5万块。”
“5万块,有点少呀。”
“这还少呀,你去村里问问,谁家能一下子拿出来5万块?别说乡里的,就是城里那些市民也没几个能拿出来这么多钱的。”
在这个“万元户”是大款的年代,5万块对普通人来说的确是巨款。
“那这样吧,我看呀,这4万块算是咱们三家的,然后咱们那一万块算咱自己的,然后想买多的就去借钱,谁借到的算谁的。到时候赚钱了安出的钱多少来分。伯、三叔,你们看怎么样?”
三叔直接说:“行,我没问题。”
“伯、三叔,我还有个想法,咱们来刚开始搞砖窑的时候不是付定钱砖便宜么?我看咱们还可以把这个弄在楼板上,直接说,1月15号之前付定钱的统统便宜,这样咱们还能再收一笔钱。”
李父抽点燃一根烟,抽了一口:“老三,你觉得呢?”
“我觉得行,不过呀,这个钱不能用完,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说的是,那就这样吧,今晚我在这里看窑,你回去了给老四说说这个事。”
“二哥,放心吧,晚上回去我就说。”
在三叔、三婶回家后,李去病和父母说:“伯、妈,这次肯定能赚大钱的,你们一定要去四姨家说说,多借一点钱。”
“行,明天我就和你妈一起去。对了,刚才你为什么说要在1月15号之前呀?”
“认购证是在1月19号销售,咱们16号出发,17号到,18号四处打听一下,19号就能买了。”
“嗯,那13号去许昌买火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