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休整,龙城大军得到了充分的调整。
由赵云领军的第二军被正式命名为龙城第一骑兵师,并获得了一面由周云飞亲自设计的军旗。此军旗与第一军、第三军的战旗不同,由两把交叉的锋利战刀构成,简洁而又寓意深远,透露出一股冷冽的杀气!
第一骑兵师是一支超出常规师级编制的部队,在第二次龙城军事改革之后,增设了师一级编制,同时取消了军团级编制。
原本的第五十二军至第六十一军全部进行整编,合并成为十个师级军队,组建成了两个新的军级编制。
而原先的第一军改编为了龙城陆军第一军,出征的第三军接到了命令,将远征军中的先锋军部分整合,组建成一支人数超过六万人的大军,替代原有的第二军建制,成为了龙城陆军整编第二军。
第五十军和第五十一军保持原有编制不变,仅更改了名称。
这一轮陆军整编工作由周云飞亲自操刀,不仅涉及大军团级别的调整,还包括下属营、连、班等各级编制的变动。
新型军事改革规定,军一级编制需达到三万人规模,特殊情况下的特种部队除外。师一级编制定为一万人左右,但如第一骑兵师这样拥有两万人超大编制的情况亦属合理。
按照后世的标准实行“三三制”配置,即一个军下辖三个师,一个师包括三个团,一个团再下辖三个营直至连排班。
经过这次正规化整编之后,龙城的军事体系变得清晰明了。
神历三年初夏时节,龙城对外的军队编制如下:
共有六个军级集团军。其中,陆军第一集团军,人数五万,指挥官徐盛,少将军衔。
陆军第二集团军,人数六万,指挥官张辽,少将军衔......
第十五段:
陆军第五十集团军,拥兵五万人,由将领吕蒙担任准将军衔。
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同样拥有五万士兵,由将领太史慈担任准将军衔。
陆军第五十二集团军,人数同样是五万,将领为吕文志,同样为准将军衔。
陆军第五十三集团军,兵力五万,将领是苏亚雷斯·比特力,也是准将军衔。
陆军第一骑兵师,共有两万名士兵,由将领赵云出任准将军衔的师长,副师长为马超,上校军衔。
海军第一舰队,人员规模一万,配备有三百多艘舰船,舰队司令由秦明担任,职级为少将。
总计军队总兵力达到二十八万人。其中,少将三人,未有名称为准将的军官,校官级别军官总共七十四人。
在这次改革中,除了主力军种部队外,还对参谋部进行了细分调整。
原总参谋部被划分为:总参谋部,其主要职责是在总参谋长的领导下,执行最高统帅和国防部长的命令与指示,收集和提供情报,制定和实施战略战役计划与动员计划,并指挥协调各个军种、战备区以及各类武装组织的作战行动。首任总参谋长由庞统担任,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总装备部和总后勤部则独立划设,全力保障军队后勤支持。
国防部长一职也经历了重大变革,周云飞首次将部分战时指挥权转移给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部,规定发动战争必须得到这两方的同时批准。同时,内政事务将从军队指挥体系中剔除,这意味着以内政大臣诸葛亮为首的内政官员将不再参与军事行动的决策层。
自此,龙城的军事与行政两大系统彻底分离。
内阁六部的部长们都交出了自己的军衔,专心致志地管理好国内政务即可。
首任国防部长由郭嘉担任,同样获授中将军衔。平时,国防部长主要负责军队建设与协调内阁与军队之间的矛盾,并且承担起未来国家防御制定和指导的工作。同时,设置了海陆两军总司令部,归总参谋部下属指挥。
海军司令部设在位于龙港西部的海军军事学院附近,而陆军司令部则设立于北方五大要塞之一的柯尔要塞中,距离极北要塞并不远。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龙城军队的实力在无形中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正规化的编制和完善的指挥体系使得军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不得不说的是,周云飞依据前世经验提出的这套现代化军队标准,在众人眼中无疑是主公高瞻远瞩的体现。即便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也许这就是所谓\"山寨\"的力量吧。
按照周云飞制定的规划,未来几年内,龙城将会再次进行大规模扩军建设。然而,这份被国防部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