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袁术军主将名叫袁昊,同样是袁术族人,其人稍有才华,才会担此重任。
之前袁术军与李典军大战一场,算是小胜一场,此刻近万袁术军将士依河扎寨,码头渡口皆有战船,可谓是据守有寨,追击有船,同样可以做到左右驰援进退自如。
此刻曹军大将皆列与阵内,众将皆放眼望去,已观敌军阵营。
良久,曹纯开口问道:“妙才,先生可言,子孝引军来援否?”曹纯与于禁在南山诈败后便火速赶至渭城,这也是郭嘉之前下的命令,所以曹纯并没有与郭嘉谋面,自然不知郭嘉的计划如何。
“先生曾言,已传令给子孝,命他引军出城,随机应变,但先生又言,已子孝之谋,会出兵,但未必会相助。”夏侯渊答道。
“先生也太相信我等了。”曹纯笑道,他清楚郭嘉所言的意思是说,曹仁一定会引葛城之兵奔渭河而来,但曹仁很有可能会在半路伏击袁术军,若是如此,渭河敌军只能凭借夏侯渊这万余将士强攻了。
何况已曹纯对曹仁的了解,他断定,曹仁一定不会引兵相助,而是会半路用计伏击袁术军。
夏侯渊大笑道:“我等皆在,敌军宵小,弹指可灭。”
“然。”众将相视一笑。
夏侯渊又道:“诸君已见敌营全貌,有何破敌良策。”此战曹军虽要速胜,却也不能盲目进攻,自然要谋划一番,谋划虽然是浪费了少许时间,但却可以节省不少兵力,若是找到良策,更可以迅速的攻破敌军。
李典立刻拱手道:“末将曾引军已敌军大战一场,小败一场,某以为,末将可以在引将士佯攻敌军营寨,诈败而走,敌军必会追击,那时,便是我军胜机。”
众将对视一眼,皆沉默不语,夏侯渊面色如常,又道:“各出一谋,在做决断。”夏侯渊并没有武断的决定李典计谋的好坏。
曹纯朗声一笑,道:“某观之,敌营分为三处,扼守渭河主要的三个码头,我军可先攻其下游营寨,引敌军来援,此乃调虎离山也,待敌军来援,我军主力猛攻敌军中游大营,便为声东击西之计,敌军必将混乱胆寒且首尾不能相顾,不过此两处皆是虚招,待两处战起,我军主力精锐可偷袭敌军上游营寨,此乃暗度陈仓之计,若如此,必破敌军!”
曹纯不愧是文武双全之辈,哪怕是攻坚战,也要谋略诡计数条,仅凭此点,其能力便在李典之上。
众将又对视一眼,依旧沉默不语,毕竟谁也不愿意过多评价,因为他们都负担不起这个责任。
如果附和说好,要是败了,肯定要跟着承担责任,若是说此计不好,那不是得罪人嘛,人皆有私心。
这也是此刻曹军的一个弊端,诸将不合!
诸将不合,不是指明争暗斗,争权夺势,而是指此刻的曹军将领皆不熟悉,有言未必敢直谏,又谋未必敢擅出,其中更无出类拔萃者可以服众。
或许此刻的曹军,只有曹操和郭嘉才能真正的指挥好麾下的众将。
比如说夏侯渊和曹纯,虽有亲属关系,但在其内心深处,肯定不能心服对方。
当然了,若是换成夏侯渊和夏侯惇,或者是曹纯和曹仁就不同了,那是亲兄弟,自然不会出现如此情况。
见众人沉默,乐进拱手道:“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小将愿引本部兵马,直取敌军中阵,必可杀入敌寨,敌军惊慌胆寒,必会来援,如此,敌军已乱,我军胜矣。”
于禁见众将皆已出谋,他也拱手说道:“末将以为,我军兵力本就稀少,若与敌军力战亦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当智取。”于禁为人谨慎,无论是用兵,或是出谋。
见众将士皆已出谋划策,夏侯渊轻咳一声,道:“兵贵神速,我军此次奇袭,首要便是速战速决,迟则生变,恐怕此刻袁术已发兵来援,诸位以为如何?”
五位大将,五个想法,场面一时显得有些尴尬。
于禁脸色犹豫,不由面向夏侯渊拱手道:“将军,先生可有谋略?”
众将脸色不由一喜,皆侧目看向夏侯渊。
“未……未曾。”夏侯渊无奈一叹。
众将面色如常,虽未有人开口抱怨,不过其眼神之中皆闪过一丝失落,仿佛在一瞬间,这万余将士便失去了主心骨一般。
“报!渭水关探马来报,大帅军令至!”突一小将闯至众将面前,立刻拱手道。
PS:谢谢多次打赏,惭愧万分,天气转寒,大病一场,数日未愈,吃药如吃糖豆一般,每日头痛欲裂,难受万分,待病有好转,一定补上爆发。
打赏,书评,甚至是推荐票,我都会用心去看的,废话不多说了,这段剧情本来设计的还是比较满意,但是写很渣渣,无奈病了,有心无力,抱歉。
天气冷了,多穿些衣服,你也一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