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团市委门前的马路,有一条不宽的小街。街右边是一家印刷厂的高大的院墙。墙内长着宽厚叶子的广玉兰。每当初夏时,树上便开满了大朵大朵的花瓣如玉脂的广玉兰花。可这时,每棵广玉兰树上却积着厚厚的尘埃,灰蒙蒙的,做出一付愁眉苦脸的样子。
靠院墙的这边,常年是修自行车的、缝纫的、补鞋的、卖杂货的地盘,杂乱而显出条理。街的左边,则是几家小餐馆,锅啊、案板啊,还有炉子,占去了街面的三分之一。盘中摆放的猪腰花、心头以及塑料筐中的时令蔬菜,都在扬起的灰尘中。厨子不停地在锅内翻炒着,呛人的油烟直往人的脸上扑,往人的眼、鼻、口里灌。
再过去一家,是回收废旧品的,隔着一家理发店,又是两家收废旧品的。其中有一家大概兼收废旧金属制品,每天都是锤呀、敲的,有时还用氧割枪去割那些废旧品。这里可以说是废旧品的天下。不需要说这里的环境是如何地恶撮了。
这条街再往里走,就会看到街两边的私房为了挤占更多的地盘,使这条街变得十分逼窄,街变更了一条被扭曲的小巷。巷内,有一家极原始的制酒作坊。那集贸市场的楼上,是民办的可怜兮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可就是这条小巷,却一直通向繁华的有着浓重的现代气息的武汉金融一条街——建设大道,那儿有香格里拉大酒店,真可谓又是一番天地。
现在,再回过头来讲那理发店。理发店的门面不大,宽度大概只有3米的样子。门面是由4扇玻璃门组成的,左右两边的玻璃门是固定的。中间两扇是可以梭动的门。两扇固定的门分别写着“内设空调”、“欢迎光临”各4个字。从门口铁丝上挂着的圆形衣架上的一条条深咖啡色的毛巾,便知道这是一家理发店,所以不需要在门面上有什么招牌和一般理发店所特有的标识——旋转的彩灯。理发店的门外靠左手处是一个小的煤炭炉子,那是理发师用来做饭和烧洗发用热水的。进门后,右边挤挤佧佧摆着2张理发椅。玻璃镜子前面固定在墙上的理发柜,里面尽是理发用品。里墙右边上方是一个挂式空调。房左角靠门一边是一个洗脸瓷盆,上端是一个小铁桶,用来装热水用的。房左里角是一个的像摩托车手帽子一样的烘烤头发架。理发店净深大概也只有3米的样子,这样算来,这间房子的面积不会超过10平米。
这间理发室的主人——理发师m,是一位刚刚出头的不知是大悟还中别地方的外乡女子。脸庞虽说有点宽,却有着一些动人之处。眉可入鬓,一双眼睛也是细长的,眼睑十二分地清晰;还有那小巧端正的鼻梁和鼻翼。嘴却应了古典美人的那一种——樱桃小嘴,但嘴唇的薄又给人以现代感。再加上不伴不瘦,不高不矮的身材。手又灵巧,为人又随和,所以生意十分兴旺。
理发店所处的这条街,基本上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农转非人口。这周围的地盘曾是他们几代人赖以生存的田地和湖塘,现在他们被挤压在这逼仄的小街小巷内,田地和湖塘都变成了高楼大厦,这条街也被城市所包围,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保留着某些传统的那一部分。但他们却改不掉那带有黄陂口音的铁路外的话。这理发店则是四街八邻的一个歇角处。家长里短的要在这儿聊上几句。所聊的话无非是婆媳姑嫂妯娌之间的纠葛,男情女义子孝孙贤的佳话。还有的婆娘,一起床,就穿着皱巴巴的睡衣,留着眼屎往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