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修崇佛教,扶醉待宾贤。取信通商舶,遗风事可传。
婆罗国参事张竹修第一次踏上落羽国国土,就迷恋上这里的风土人情。张竹修从小跟随着父亲做官的足迹,在不同的城市生活,这也养成了他喜爱大好河山,留恋风土人情的烟火气息。
落羽国地域人情风物繁华热闹,上至皇族显士,下至贩夫走卒皆护持佛法、崇尚佛教。张竹修坐在车辇上放眼望去,处处皆是风景,心中暗想:有时间了,定要泛步此地纵情游赏一番。
待到光阴西斜,张竹修在昭华殿料理完参议事项,褪下官服,换上一身轻巧的便服十分悠闲地走在踏青赏景的巷道上,在不远处人声鼎沸,仿佛有热闹之事,张竹修移步前去。
这是一处茶坊酒间,在门廊前设置了管弦乐事小间,各类丝竹乐器竞相奏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小间内坐着一位蒙纱红衣女子,两旁各有一女子相伴左右,三人各持管乐,中间坐着的女子怀抱一只琵琶,拨动琴弦泠泠悦耳如梦如幻,周围之人听得如痴如醉。
张竹修站在人群内也听得如痴如醉,忽然他与她红衣女子的眸光相交,竟有种奇异的电流感从自己的四肢百骸穿过,耳边竟有耳语:“黄泉路上,莫与相合,奈何桥畔,莫与相离......”随之声音愈来愈小,渐渐不可闻见。
他再一回神注视那女子,红衣女子竟冲他点了点头。
一片悦耳声乐中,红衣女子的侍婢停下奏乐,微微纳福,伸手将小间的竹门关合。张竹修吃惊之下,赶忙排开众人向前寻去。
众人见无人奏乐便怏怏散去,只剩下张竹修一人呆立于小竹间门外,时值午后,灼灼日光铺陈里间,四处不见一丝风入,张竹修已经汗流浃背了,和刚才沁心风雅之感大相径庭,四周又呈一片繁琐灰蒙的闹市氛围。
忽然小间内传来一声婉转的女子声音:“公子,莫在外面沾染纷乱,请进来吧。”话毕,只见门开处一只修长皓腕露于门前,张竹修还没回味此话的含义,就被一把拉了进去。
红衣女子将面纱褪去,一张美颜绝伦的脸庞生动地展现在张竹修的面前,他咽了一口口水,嗫嚅道:“姑娘,你这是什么意思?”
那女子弯腰福了福,道:“请公子海涵在下的冒昧之请,只因家中遭遇难事,扑卦求佛,得一解法,公子请坐,你能听我向你细细讲来吗?”
张竹修本来就是信步游赏,心中巴不得遇一奇闻妙事来打发整日的枯乏,赶忙客气道:“姑娘不必介怀,小生也是信步到此,并无急事代办,姑娘有何难事尽可相告,能否有一二事可尽绵薄之力的吗?”
“公子,小女名叫秦晚,家居南禺城,只因父亲被太常寺迫害,身陷牢狱,小女子一行三人来到京都是为父亲申冤而来的。”说完,她呜呜咽咽哭了起来,张竹修见这梨花带雨的美娇娘,心下着实不忍。
张竹修言道:“姑娘,切莫伤心,在下是从婆罗国而来的参事,来到贵国是为两国交好,互通有无。既然姑娘相信在下,那不妨将实情详细讲于在下,我定当尽力周旋。”
秦晚千恩万谢,并将暂居之所告之,两人商定于夜晚戌时三刻在离此地二十里外的都亭驿相见,秦晚将置于居所的所有证物交到张竹修手中。
是夜,张竹修骑着一匹枣红马一路驰骋来到都亭驿,他翻身下马,将马栓于树干上,夜风吹起他淡青色宽大长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