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余过后,右北平迎来秋收。
徐无、无终、俊靡三县相继传来喜报,均是收获了上万石粮食,尤其是刘备所赠送的一百斤谷物种子,播种之后极具高产。
相比之下,刘备所在的郡治土垠仅仅只收获了七万石粮食,远不如当初在安喜时的收成。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大哥点数告罄,这里耕种的只是去年谷物的自留种,这也印证了从系统兑换的种子在第一次耕种以后,即便是从中提取的种子,也达不到高产效果。
按照最初制定的计划,等到谷物秋收以后,就开始播种小麦。
然则看着信息界面里的点数,刘备深感惆怅。
想种小麦,看来只有再等来年了……
事后刘备也认真反思过,除了种子不是系统出品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本土劳动力严重不足。整个右北平郡连带老弱病残加在一起,也不到三万人。
而中原的不少地区,光是一个县就不止三万人口。
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在农耕社会。
然则这个时代信息技术落后,消息交通闭塞,许多人窝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本地的县乡。
所以哪怕你在本郡喊得热闹,外地人也根本无从所知。
刘备脑中闪过无数种念头,却始终没能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于是骑上快马,去了涿郡州牧府,找老叔刘虞解惑。
听完刘备请教,刘虞安抚起侄儿,语重心长的开导,积极发展右北平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必如此急功心切,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口增长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便自己身为州牧,也不能强令其他郡地的百姓进行迁徙。
所以这件事情,刘虞也是爱莫能助。
眼下的世道,其实并不缺乏流离失所的百姓,中原地区近几年因地方官吏压榨以及黄巾暴乱,使得流民无数,他们同样想要寻觅庇佑之所,却不知道右北平正好稀缺人口。
同时也由于彼此相距甚远,以刘备目前的地位和能力,根本做不到派人去进行大规模的迁徙。
且不论其他州郡会不会有意为难,单是期间的粮食吃穿,就不知从何而来。
或许只能像刘虞说的,慢慢等吧。
不管怎样,右北平现在稳定了,总会一年好过一年。
…………
十月底,鲜卑人送来马匹一万。
按照双方协议的价钱,刘备也兑换了同等的盐铁物资过去。
这么多的物资,刘备小小一处郡地肯定拿不出来,于是找来刘虞三七分账。事后,刘备留下三千匹组建骑兵,刘虞带走六千匹,剩下一千匹则是以六至八万钱的价格售于来右北平贸易的马商,由他们输送至南方进行贩卖。
有了马匹,接下来自然而然的就是着手于组建骑兵。
经过几番商榷,骑兵数量最终定为一千二百人,每人配两匹坐骑,通过筛选出合格士卒后,将这支骑兵命名为风字营。
训练他们的教官,则是刘备手下的两百乌桓轻骑。
起初,汉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