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爪动作利索地收起助他攀登的飞爪,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摇头叹道:“鱼叉哥刚才让了我。唉,真不知道你是什么做的,水里斗不过你,山上竟然也……老天爷为何对你这么好呢?”
鱼叉懒洋洋地坐在石上,一脸灿烂的笑容。“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你还不到十八岁,比起许多同龄人,不知强了多少倍。一个人要目标远大,你若是总把目标定在我身上,怎么能担起振兴我们村子的希望。”
虎爪盘腿坐下,双手撑在膝上,望着眼前的大海神色有些沮丧。“鱼叉哥真的准备守护村子一辈子么?要知道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追随着你,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你,我什么事也做不成哩。”
鱼叉没有回答,眼神中泛起一丝淡淡的忧伤。
在琼州府境内,提起鱼叉,绝对算是个妇孺皆知且交口称赞的人物。
二十四年前,陵水县牛白村的渔民出海打鱼,在一小岛躲避突如其来的风暴时,发现了尚在襁褓中的他。
当时他躺在一艘破烂的小帆船的舱中,身边除了他现在背负在身上的那柄鱼叉外,别无他物。淳朴的村民们收养了他,并以唯一可能与他身份有关的物品给他取名。
鱼叉从小便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三岁会泳,五岁便能潜入海底采珠,到十二岁已是远近闻名的出色渔夫了。牛白村因为鱼叉的存在,日渐繁荣富足。
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鱼叉独自出海的时候,一群流窜的海盗袭击了牛白村。村民奋起反抗,但实力悬殊太大,结果村中十岁以上男子皆被海盗残忍屠杀,妇女全被掠走,连村子也化为灰烬。
鱼叉当时不过十四岁,他收拢安置好幸存的老幼之后,独自一人踏上了复仇营救之路。
两年之后,终于让他寻上海盗的贼窝。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单只凭着手上那柄鱼叉,他尽杀海盗七十二人,没留一个活口。归来之后,当时被誉为琼州第一高手的冯轩朗曾有意收他为唯一不是冯氏族人的入门弟子,但一见之后立即打消了念头。
事后他颇有感慨地对族人说:“此子以大海为师,成就将不可限量,与之相比我不过沧海一粟,岂能误他。凡我冯氏族人切记,善待牛白村任何一人,当是我族之福。”
从此,鱼叉一个人承担起了牛白村四十五口老弱妇孺的守护之责。
府、县数度表彰,并举他为孝廉,连布政使衙门也有意举荐他为官,但他却不为所动,始终守护着抚养他长大的牛白村。虽然不论官府还是民间都有照抚之意,但他从不倚仗外人,竭尽全力地满足一村之所需。
虎爪便是那次灾难幸存的几个遗孤之一。
灾难发生时他仅七岁,正与另一名小孩虾仔在村外的山上玩耍,因此逃过一劫。灾难完全改变了天性活泼的他,平时他几乎完全保持沉默,只有在面对鱼叉时才有说有笑。
与村里其他幸存的小孩不同,十岁过后他再没有下海打渔,转而学习打猎。由于其坚韧刻苦,十六岁时竟成为小有名气的猎手,即使是黎母大山中的生黎,也无人敢小瞧他。
当然,长在渔村,他水里的本事也没落下,比起一般的渔民也是毫不逊色。
这几年随着当初幸存的小孩子长大成人,牛白村总算恢复了些元气,去年更是打破了因无成年男子而人口逐年下降的情况,诞生了灾难后的第一个婴孩。
月前,琼州知府再度派人表达了荐举之意,这一次鱼叉并没有一口回绝,而是委婉地表达了希望知府大人荐举虎爪的意愿。他对来使说:“叔伯们将村子托付给我,若他们的后人不能有所成就,那我将有何面目面对他们的抚育之恩。连一个村子都照顾不好,又有何德何才令知府大人荐举呢?”
明朝除了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之外,荐举也是重要一途,特别是开国之初更是盛极一时。
通过荐举,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曾有一年,吏部上奏荐举当除(意思是授予)官者,多达三千七百余人。当朝宣宗即位之后,亲自写下《猗兰操》和《招隐诗》赐给一众大臣,鼓励荐贤举能。
在虎爪看来,鱼叉心里并不是没有丝毫动摇。
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知道,每年信风吹起之时,鱼叉必会登上独猪山静默远眺——三宝太监每次下西洋的时候,都要经过这里。
建功立业谁能不想。
鱼叉的志向当然不在一个小小的牛白村,但他却始终无法抛弃这个收养自己的村子,特别是她无法保护自己的时候。若不是那场灾难,恐怕他早已踏上实现自己志向的路途。
看着鱼叉远眺的身影,虎爪只觉嘴着有着无尽的苦涩。
或许是受鱼叉的影响,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率领大明强大无匹的水师巡视四海,完成超越三宝太监伟业的壮举。可是让他离开这个从小亦兄亦父的人,他自问自己实在难以做到。
“都六天了,照说应该已经到了呀。”强振起精神,虎爪抱怨起来。
十年前船队从这里经过时,鱼叉正忙着寻找海盗救回村民,哪有闲心前来。之后的数年中,虽然一直没有船队再度下西洋的消息,但他总要在信风起时到这里呆上十天。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