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南京政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川鄂平定后的短短数月内,共和革命的浪潮席卷了长江南北十几个省份。

    黄兴、宋教仁率先响应,在广州武装暴动,先是刺杀了广东提督龙济光,随后革命党人趁乱攻入总督府,夺取了政权。其后,同盟会员陈其美、丁怀瑾率敢死队攻破了上海制造局,驻泊吴淞的海军舰队继之宣布独立。接着云南的蔡锷、湖南的焦达峰等在南方各省相继起事,建立军政府,宣布独立。

    沪军都督陈其美命蒋中正率军攻入杭州城,浙江大定。随后合兵一处,组成沪浙联军,直扑南京。驻扎在南京城郊的新军第九镇仓促应战,溃败。清廷委任的江南提督张勋潜逃,南京光复。至此,长江以南全部落入革命党手中。

    1910年9月,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先生抵达南京,筹组临时国会。各省纷纷派出代表赶赴南京,共商国事。

    任安平、秦长风、罗选青三人率各界代表三十余人组成川鄂两省代表团,由水路赴会。

    各地代表相聚南京,临时国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了。

    同盟会中央原先就拟定了一个国号:中华民国。任安平是有备而来,当即抛出一个新方案:既然革命的宗旨是消灭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社会,那么这种理念也应在国号中得到体现,把共和精神植根到人民思想深处。所以国名应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此议一出,与会者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由于“中华民国”是同盟会酝酿已久的称号,一些代表从感情上很难接受这个改变。另有一些思想比较活跃的代表则深表赞同,双方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宋教仁则认为国名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参照一些西欧国家例,也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中华共和国。

    孙中山首先表示赞同宋教仁的这个折衷方案,认为不宜在国名问题上作过多的纠缠。孙中山在革命党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各地代表对他的意见极为尊重,同时认为他的话合情合理,便再无异议,一致通过了“中华共和国”的提案。

    国名既定,第二个议程就是选临时总统了。很自然,孙中山先生以无可争议的绝对多数当选中华共和国临时总统兼海陆大元帅。

    接着孙中山提名陆少阳为中华共和国副总统。理由有二:一是共和革命由武昌方面首先发动,当居头功;二是为了表示同盟会和**亲密合作、共建中华的诚意。这项提名获得了通过。

    进行到国旗议程时,同盟会提出了青天白日旗。**方面则指出青天白日旗只是同盟会的会旗,似乎不应用一党之旗来作一个国家的国旗,当场展示并讲解了早已预备好的一面五星红旗。

    孙中山深以为然,同时考虑到两党合作的大方针,当即附议。绝大多数代表压根就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自然拿不出更好的主张,也就随大流了。

    国歌的情况更是如此,当全体**代表肃然起立,高声吟唱出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时,会场上人人心神激荡、掌声雷动。

    黄兴抑制不住大喝道:“好,太好了!国歌非此曲莫属!”他哪里知道,这些细节都是**中央党组的精心安排。

    黄兴突发奇想,建议将1910年定为共和国元年,以后的年份以此类推,以示纪念。遭到了**代表的激烈反对,秦长风认为这种年号法则带有浓烈的封建意味,新生的共和国不宜采用,况且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此举容易造成年份混乱,对国家的行政外交都是有弊无利的。

    黄兴原是一时兴起,哪里想得到这么深远。对秦长风的话也颇觉有理,遂不再坚持。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这次会议**方面收获甚丰,绝大多数提案获得了通过。同时也展示了我党对建国的各项方针都有独到见解,对各个细节问题也都抱着极负责任的态度。在国会中确立了威信。

    二

    正当南方轰轰烈烈地开展共和革命时,中国的北方形势又已大变。

    由于中南各省相继爆发革命,共和党人夺取了政权。北上勤王的清军一下子成了孤军,后勤保障断绝、缺粮缺饷。军心士气一落千丈。

    北洋军原本遭清廷的南北夹击,已渐渐陷入颓势。袁世凯遇上这天赐良机,大喜过望,立即下令驻守河南的冯国璋、驻守山东的段琪瑞发动全面进攻,势如破竹地连续攻占了清军十几座城。

    袁世凯趁机施展出各种威逼利诱手段,收买劝降清军将领。这些身陷绝境的清军撤退无望,无奈之下只得归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