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年10月3号。
上午8时20分左右,围困镇海港的法军快速舰队终于与第二分舰队会师。
至此,法军已经在镇海港外集结5艘铁甲舰,11艘巡洋舰和12艘炮舰的庞大兵力。
不过,一直暗搓搓给他们提供情报的东瀛人此时又出现了,这一次是900吨的“清辉”号,这艘船向法国人通报,大明的北洋水师已经就在不远处,估计下午就会抵达镇海附近海域。
这个情报对法弥斯人来说十分重要,按照利士比的计划,今天本来应该出动更多水兵,携带甲板炮,在舰队的掩护下再次尝试攻击炮台。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法军就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陆地方面,而有可能被北洋水师直接突袭。
现在就好很多了,利士比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舰队状态。
利士比并未选择退让,他毕竟已经干掉了南洋水师一半的舰船,现在即使面对南北两洋,法军也拥有很大的兵力优势。
因此,利士比决定把舰队一分为二,以装甲舰“胜利”号为旗舰,一等巡洋舰“都威尔”号以及全部12艘炮舰,总计14舰继续封锁镇海港,避免南洋水师出港与北洋会师。
他自己率领铁甲舰“巴雅”、“凯旋”、“拉加利桑尼亚”、“阿塔朗特”,以及巡洋舰“拉佩鲁斯”、“德勒丹”、“尼埃利”、“普利莫盖”、“香伯兰”、“黎峨”、“雷诺堡”、“杜莎佛”、“罗兰”、“侦查”,同样14舰,准备迎击北洋水师。
如此分兵,主要是考虑到炮舰队航速缓慢,前往海战主战场容易拖累主力,留在这里封锁南洋水师倒是合用。
只是南洋水师还有6艘个头不小的巡洋舰,之前的战斗证明,火力也相当不错(开济级是杜居士路因级仿制型,因为安装大量新式克虏伯舰炮,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算得上主力巡洋舰),不留下“胜利”和“都威尔”,又担心南洋水师强冲出来,炮舰队挡不住。
有这两艘庞然大物存在,应该足以确保南洋水师无法出港与北洋会师,参加接下来的大规模海战。
这样,一场相对公平的对决,就会在北洋9舰与法军14舰之前展开。
当然,北洋水师合计总吨位不过25900吨,而法军有47850吨,实际吨位几乎是北洋水师的两倍,这个所谓的公平,也就是说说而已。
……
法军的情报由自带干粮的东瀛人提供,而明军可以得到来自岸上的情报支持,因此在距离镇海港不到20海里外的地方,丁汝昌就已经得知法军的动向了。
于是,舰队拉响战斗警报,按照出发前就已经制定好的战术,各舰归位,准备战斗。
北洋选择的战术是这个时代受到各列强海军重视的横队战术,以核心的“定远”、“镇远”为第一小队靠前居中,防护巡洋舰“济远”、“沧远”以及炮舰“康济”三舰为第二小队在右侧略略靠后的位置,舰队左侧则是“超勇”、“扬威”、“威远”、“泰安”四舰组成的第三小队。
所有九艘战舰一律船艏对敌,像一支庞大的箭头,直接对法军发动冲锋,争取以近战解决对手。
其实,丁汝昌和北洋的主要舰长们选择这个战术,不仅仅是受到利萨海战的影响(当然也不是说利萨海战没影响),而是考虑到北洋水师各舰,特别是作为支柱的定镇两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