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的补贴。
按照这样分配比例,北洋将获得159万两捐款,差不多刚好够买一艘装甲舰。
南洋79万5千两,船政26万5千两。
这样的分配让各方面都感到满意。
所以,到战争正式结束的时候,大明三大水师的舰船情况是这样的:
北洋水师8舰:
定远级:“定远”、“镇远”
7350吨,14.5节,305炮2×2+150炮1×2
济远级:“济远”、“沧远”
2300吨,15节,210炮2×1+150炮1×1
超武级:“康济”、“泰安”
1300吨,12节,120炮1×10
湄云级:“湄云”
540吨,10节,160磅炮1×2
艺新级:“操江”
640吨,10节,160磅炮1×2
……
船政水师5舰:
福靖级:“福靖”、“福宁”
1350吨,15节,150炮1×3+120炮1×4
伏波级:“伏波”、“琛航”
1250吨,10节,120炮1×8
精灵级:“精灵”(未改名直接服役)
650吨,12节,140炮1×2+100炮1×2
……
南洋水师11舰:
巴雅级:“大捷”(巴雅改名)
6900吨,14节,240炮1×4+190炮1×2+140炮1×6
开济级:“开济”、“寰泰”、“南瑞”、“南琛”、“境明”、“保民”
2200吨,15节,210炮1×2+120炮1×7
超武级:“登瀛洲”、“海境”
1300吨,12节,120炮1×10
湄云级:“镇涛”
540吨,10节,160磅炮1×2
艺新级:“测海”
640吨,10节,160磅炮1×2
……
战争中大明损失了很多舰船,但也算优胜劣汰了,损失的大部分舰船都是老舰,这反而让剩下的舰队显得更加精干。
而且战争锻炼了人员,让大明有了一大批经历过严酷实战考验的海军官兵,这是更加宝贵的财富。
作为甲申战争的余波,大明战前准备的战争经费(包括已经到手的贷款)实际上是3600万两,去掉战争中已经花去的部分,实际还剩下750万两。
朝廷没有把这笔钱挪做他用的意思,直接当做军费投入到海陆两军之中。
其中陆军拿走400万两,以此编制两个新的改良师——一个师以冯子才萃军为基础改编,回国后驻扎广西,光兴皇帝御笔赐名“镇南”师。
另一个师以刘永福的黑旗军为主改编,名号保留,“黑旗”师,驻扎地在新成立的安南行省。
海军得到了350万两,这笔钱光兴皇帝做主,没有分给三个舰队,而是直接拿出去购买英德新舰——按照私下里的协议,大明应该拿出3345万两从英德两国进行官方采购。
这笔钱就当是第一笔采购费用了。
这350万两,正好够从英德两国各购买两艘新式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