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许部长造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原因。我知道1969年上海分配来的大学生,两个男的在湔县中学当老师,都任过副校长。一个男的在县广播电视局从事技术工作,一个女的在县计划委员会工作。后来这个女的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倒流回去,其余的三个都留在我们当地成家立业。应该说这三个都生活得不错,因此这篇文章是以他们的口气写的,题目叫《我们生活在湔江水边、清城山下》。可想而知这样的文章,达不到吴部长的要求,没有刊载出来也在情理之中。

    那些年机关工作人员,主要都在县委食堂排队买饭。然后围坐在桌子四周吃,连县委领导也不例外。吃饭的时候大家互相交流,时间长了我大致了解,上海大学生们反对过张春桥!0世纪80年代以反映上海“文革”的“疯狂三部曲”,《疯狂的节日》、《疯狂的上海》、《疯狂的末日》记载了其中一些事。说是因为张春桥在文化大革命中,大肆倒行逆施。上海的大学生红卫兵们奋起反对!他们以鲁迅先生当年写作《三月的租界》,批评张春桥化名荻克写的,《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为突破口。指出“获克——就是张春桥”,置张于非常难堪的境地……!上海红卫兵查“荻克”,批张春桥的这件事;被张春桥定性为,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

    据后来的报刊杂志文章,毛泽东主席知道这件事,但他不以为然说没有什么。张写《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文章的时候只0岁左右。毛认为小青年文章拿不稳,没有什么敢写就很不错!可惜毛泽东不知道,张国民党蓝衣社特务的身份。后来揭批“四人帮”下发的中央文件上,有直接掩护张春桥进陕甘宁边区,蓝衣社特务的供词。其中“我知张、张不知我”的话语让人印象很深。意思是该特务经上级指令,护送张春桥混入边区,但张不知道此人也是蓝衣社的?

    ……。

    这天吃饭喝茶的时候,许川部长也笑着讲了不少趣话。说他不止一次听到上海有关方面,感谢四川的熊猫!是熊猫帮助上海杂技团,红遍中国走向世界。因为我们县委宣传部领导不在,许部长建议我转告:他和吴部长都看到,清城山满山都是叫买声!过去人们说“青城天下幽”,现在一点也不幽象集市贸易一样,这样会把熊猫给吓跑。

    当年清城山上的地段一是道家管理,一是清城大队的生产队(后来清城村的村民组)管理。属生产队的面积上,有700多亩种玉米、蔬菜的山地,和几千亩山林。一个大队的个生产队,共好几百人在这山上。改革开放后大队、生产队,在自己的地段上,规划摊位多达上百处。由村民摆摊设点,向游客出售旅游纪念品,经营餐饮、小食、烟酒等。清城山游客旺季的时候,一天就要上山、下山万人以上,加之上百处摊点沿途卖东西。真的象集市贸易一样,成为许川同志形容的,“满山都是叫卖声”。我答应向县委宣传部领导、向县委领导转告汇报。

    后来我听说许川部长建议后,市上和清城山景区领导,对山上的摊点进行了整顿。沿途的摊贩们经营更有序一些,山上也没有那么繁杂。当然这件事直到上世纪90年代,清城山、湔江堰申报世界遗产,才最终得到解决。清城山上的村民都迁移到山下平坝区,在清城人家等地用宽敞的自建房,从事更有规模的旅游经营等。有关群众生产、生活、安居、乐业的大事,地方党委政府,历来都十分谨慎和重视。

    许部长又问上清宫山门上,蒋介石题写的“上清宫”是怎么回事?

    我按知道的回答那是1940年题写的。文史资料载:清城山知客师易心莹,在天师洞接待蒋介石,请蒋为刚竣工的上清宫山门题写匾额。蒋欣然应允提笔饱蘸墨汁,先写下“上清宫”三个正楷大字。接着又在《时贤文综》签名簿上,题写了“无极而生太极”六个正楷大字,落款“蒋中正,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但是据我们湔县县委宣传部字写得很好,已退休的王维熙老人说。“无极而生太极”几个字是蒋写的,“上清宫”三个字是蒋的秘书代写的。两件题词的风格大不一样,蒋的秘书字还要写得好一些。两件墨迹都在我们湔县文管所,现在为国家一级文物。

    许部长问王姓老人的字在那里有?我告诉说:“清城山”、“伏龙观”、“离堆”三处的字,还有《湔江堰快报》的报头,都是王维熙老人写的。公园门口“离堆公园”的牌匾落款为郭沫若,但实际上是王维熙老人家,从郭沫若的题词里临模下来的。许部长听了后也认为,王姓老人的字写的很好。他叫我找了份《湔江堰快报》,带回去欣赏报头上的字。接着他问文化大革命,蒋名字落款的字为什么没有毁坏掉?

    我也按自己知道的回答说,清城山的道家想了办法才保存下来的。他们把庙上原有题词都用石灰抹了,外面写上毛主席的语录。那时候谁敢破坏毛主席语录?“上清宫”三个字也是外面抹上石灰,请湔县副县长——书法家杨子长重新题写的。现在把石灰去掉,里面的原封原样显现出来。

    许川听了后说群众中,有很多聪明才智的人!他还讲北京1954年,修天安门广场时他听到的一件事。广场上现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有一处叫大清门的建筑。民国初(191年),人们打算将前清的“大清门”改为“中华门”,以此来庆祝辛亥革命胜利一周年。然而原装的“大清门”石匾巨大,重新备料费时、费钱、费力。所以又有人建议,把这个原装的“大清门”石匾翻过来。直接在背面刻上“中华门”三个字,重新刊上去就行?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好,采纳了这个建议。然而当大家兴冲冲地取下石匾,才发现背面竟然刻着“大明门”!原来当初清代匠人,早就在反背上刻了“大清门”。清初由于清军对汉族和各族人民野蛮屠杀,群众中有很深的“反清复明”倾向。这件事如果被清代的皇帝知道,工匠们都要掉脑袋!所以191年的时候,人们赶制了木头新匾“中华门”挂了上去……,听许部长讲话吴部长也笑了。

    两位领导还谈到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当时四川按上面布置,在省、市(地)两级组建了讲师团。但上海市委宣传部没有设立这一机构,许说上海不搞讲师团是一失误。现在四川各地(市)都有讲师团,省委宣传部下属的讲师团,就有60多个人、好几辆车。他依托讲师团办一所大学——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专门解决干部的学历问题。下一步如何办?省委、省政府正在规划。

    这时我们县宣传部领导、和县委领导一道进屋,他们都向许吴两位领导和客人问好。几个人握手后又畅叙一会儿,下午点过许部长等人才离开。送他们走的时候我看到,许的尼桑车是双色的,车顶酱色、车身深灰色。(文庙山居)(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