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雷锋纪念馆(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1971年我0岁由县属氮肥厂,调当时的县革委当交通员。记得领导是这样说的:要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刚参加工作是到一个乡上当交通员,你到县上当交通员两者差不多。接下来我也却实象雷锋那样,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骑自行车送信,跑县内每次100多里;最远跑温江地委,来去00里都能完成任务。当时的湔县还有泰安、两河,两个不通公路的山区公社。我们交通员翻山越岭,按时把文件送达。

    每次送信下乡有0.40元的补助,为了节约真的象雷锋那样,从伙食团买几个馒头中午将就过。也是经常穿补疤补袜子,而不觉得有什么不好。那年代县委机关一般干部,工资0~40元;收入每月比工厂低10来元。粮食定量干部每月7斤(交通员1斤),比普通工人的5斤或40斤少了许多。做打字员后连补助也没有,粮食定量也从1斤减为干部的7斤。在我之后有个人自工厂来机关,做烧锅炉、电工、甚至办公室工作的同志,都要求回去了而我坚持下来。

    十年期间干部们更是艰难!居领导岗位的是走资派,一般干部也是保皇派、小爬虫。1966年至1968年,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之前,他们都被打、被斗、被批判。毛《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中有一段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十年初期召开批判大会,造反派们只要背诵这段语录,就意味着要动手打人。台上、台下挨批斗的干部们,许多年后还说过这样的话。他们站着只要一听到这段语录,立即背皮子发麻!马上就有拳头或棍棒打在身上。

    1971年整党建党后,一般干部也被歧视。如干部下乡补助,自新中国起一直是每天两粮、两角钱。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有人以反对特殊化为由,减少为每天1两粮、1角钱!1976年粉碎“王张江姚”,1977年才又恢复为两粮、角钱。机关干部住房1980年之前,都是全家一间屋子,仅15平方米左右。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向上,住几十平方米的宿舍。000年以后国家干部,现在叫作公务员的工资千到千元,这才回归到比较正常的程度。

    1966年开始,1971年整党建党,到1976年10年间。社会上群众对干部的看法,好象这些人都是苦行僧。不但工资收入少、粮食定量差、待遇低,头上还顶着运动要进行多次,七、八年又来一次的压力。谁都知道十年期间,被打骂批斗最厉害的都是干部。

    干部中的普通男青年找对象被边缘化!他们成三等公民。机关男女青年,从196~198二十年间,从来没有互相恋爱的。机关女青年全部嫁排长以上的军人,因为他们只要一提干就是5.50元,收入方面这部分人为一等。工厂女工也要嫁工人,因为比干部平均每月,多8斤以上的粮食定量、多大约10元钱的劳保补助,这类人应该为二等。干部只有干巴巴的工资,其余什么也没有。在农业生产责任制粮票作废之前,干部粮食定量只有7斤。再联想到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干部定量只有18斤。县委书记每月也多5斤煮稀饭的碎米子!中共党内的极左思潮,把自己的干部逼迫到什么境界?说干部是三等公民一点也不过分。

    我工作的县委机关,即幸福路衙门口大院。其两边一边是井福街、一边为瑞莲街,其中县武装部在瑞莲街上。两边街上都有些居民住户,有好几个认识姑娘,还是我小学或中学时的同学。但她们从来不理会县委上班的人,只愿意和武装部的人说话谈天。一位姓徐的姑娘人长得很漂亮,小学时低我两个年级,这时在衙门口幸福路的小食店上班。我曾和她搭讪,但她回敬说你年龄好大啊!后来这位美女嫁了工人。

    那时候流传姑娘们找对象的标准:一官半职,二十多岁;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四肢发达;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十多元(指月工资),八面灵珑;酒烟不沾,十分可爱。除第六条之外,此标准也没有什么不对。当年只有部队连级干部能够达到,排级干部相差不远。地方干部和教师根本就不沾边,没有在姑娘们的视线之内。退一步说找不到连排级军官,姑娘们也宁愿嫁工厂的工人。

    笔者年轻时在县委机关做打字员8年,刚好是改革开放前的1971年到1978年。1971年到机关后我当过半年交通员,即改行做打字员晚上肯定要加班,常常是通宵达旦加班打字。这时候的补助只有两粮票,和人民币0.15元钱,只能吃碗面条或两个小馒头。据说这是国家政策!那些年我常常想,这国家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后来在书上看到,泽东等中央领导,军队负责人开会,晚上加餐也只能一碗两的面条。这标准是毛亲自定的,他还说不能让这些人吃饱了!

    耀邦同志任总书记的时候,曾在讲话中说过:解放后主席的神经越来越紧张,神经紧张的人决策肯定要出问题。《黄在诚回忆录》中也讲:“主席为人民的事业是紧张操心了一辈子的,大革命失败以后,他就苦心焦虑、经常昼夜不眠地考虑问题。五八年我同他接触时就感到他虽然只有六十多岁,但脑子已经紧张过度了。脑子紧张过度了,就要出乱子,我现在也有这个体会,脑子一紧张,说话就没有分寸了。老人家如果及早引退,那就是世界是完美的大革命家。”

    那么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他阶层的日子又怎么样呢?下面选主要列举如下:

    首先关于部队:湔江堰市有位名叫钟正良同志,曾在中南海为主席站岗。听钟讲主席居家的菊香书屋,还有附近相关范围,由一中队负责警卫。主席身边还有李银桥为卫士长的卫士班,菊香书屋宅院内的保卫由他们负责。主席家突击性的卫生,也由一中队负责打扫。下面的文字是摘录于网络作品《见闻拾录1都江堰市的在领袖身边工作过的人》。

    “我于1961年6月~196年5月,曾在中央警卫团中南海干部大队一中队,从事警卫工作——为主席站岗。我在中南海工作期间正是国家的困难时期,我们一中队也像连队一样有个食堂。队员人均定量40斤但大米很少,一般是玉米、小米、麦面、红苕片等,由于油晕(肉类)少应该说不大吃得饱。我们队员是干部待遇一个月几十元钱,自己掏钱买饭票凭票进餐,每月都要计划好不能吃来吊起。北京人凭号票购香烟,我们也月供两包烟。

    “主席的生活和我们差不多,也是清汤寡水的。给主席做饭送饭的人姓崔大家都叫他小崔,我常常在哨位上看到,小崔送饭从我面前经过。所以主席吃些什么我也知道,经常是一些玉米面窝窝头,玉米面和大米混蒸的“金裹银”,小麦面馒头、小米稀饭等。菜也只是些炒蔬菜、煮萝卜、煎辣椒一类的。那一段时间主席有大半年、好几个月没吃肉不见油晕。有卫士回忆录讲主席也得过肿病,外事活动的时候脚穿不进皮鞋,总之和全国人民一道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另外工人、农民、干部的生活,可以用当年社会流行的俗语慨括。工人“只供自己一个人”,农民“黄皮刮瘦好社员”,干部“干白水萝卜”。总之在占世界1%经济总量之内,占世界1/4或1/5的中国人,没有那个阶层能够过好!是雷锋精神鼓励全体人民,度过那些年的困难时期。

    当年不时有专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粮食的卡里路含量多少,人的身体一天需要量多少。专家们的结论:每天几两粮食即能满足需求。现在回过头看这些所谓专家,很难说没有敌对势力的背景。革命老前辈李富春同志,在革命战争中长期主管后勤。据他的回忆录部队指战员,要每天斤粮食才能作战!1975年小平同志要求家乡广安,人均分粮600斤就回去看他们。应该说这600斤的数据,也是长期革命战争中得来。一年65天,如果说每天两斤,全年大概应该600斤。

    时间进入000年后,人们好象把公务员和贪污腐化联系在一起。实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工作人员,都是靠工资和奖金养家糊口,过自己的小生活。0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笔者亲眼所见,一般干部贪不到污,县级中、上层干部也少有机会。湔县一位姓马的县长,在群众中很威信,但他的大儿女没有工作。同级领导评论他性质硬,相关局不给他女儿安工作,他就是不去找人求情。我曾听马县长说过,下面有请吃他常常不敢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吃了不一定能够给别人解决问题。住机关宿舍的时候,和笔者同院落居家的,有一位中层领导。他当县委办副主任的时候,春节并无人登门拜访。后来当上正而把经的常委、部长,春节期间才有人上门送礼。(文庙山居)(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