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3章继续工作(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继续工作(上)

    (内容提要:迟书记59岁的时候,搞了处规模宏大的蜡像城,他亲自当面叫我去看一看。)

    单独办辅导站后,迟书记将一个乡下农村中学,0多岁的女教师调来辅导站工作。听机关上的同志说,1964年迟书记在乡下搞“四清”运动,曾经在这人家住过几个月。女同志在辅导站只能看守办公室,外面的事情还得我个人跑,感觉上自己有些象独行侠!什么事都独来独往。不过另一方面,有学员前来报考;有省院和分院的支持,有川师大和西南财大的老师来上课;我自己经过努力,能够把这行工作干好。

    应该是1991年的夏天,我因事去成都金牛宾馆。向在这里参加省上会议的,省干函院领导汇报工作。事情完毕已经接近中午,天气很热我在外面街上小食店吃了两碗面后,站在路边招呼站等公交车回湔江堰市。一辆蓝色尼桑突然停在前面,这街上来往的车很多,这突然停下的车并没有引起我注意。但车上笑眯眯地钻出迟书记,这叫我心中大吃一惊!迟叫上车我高兴地几步跑过去。车上是迟书记和她爱人——机关上我们都叫磊娘,驾驶员还是雷师傅。

    尼桑车里的空调让人感觉舒服!迟问一个人在这里干啥?我说刚才在金牛宾馆,向省干函院的领导汇报工作。迟没有说什么,磊娘平日里说话少,这时只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尼桑车空调效果好,坐地里面如同春天!雷师傅驾驶车向着湔江堰市飞快地行驶。这时我感慨的是迟书记,1977~1981共5个年头。在非洲的小国任中国农业专家组长,指导当地人种植水稻。磊娘一个女同志在家,带迟书记和她的4个孩子。那些年这夫妻俩都很是辛苦!

    我听迟书记说过,1949年底他18岁随军南下。从成都到湔县时乘坐的美国大道奇车,上面架着两挺轻机关枪。公路是泥土和碎石铺就的,汽车经过时尘土飞扬。成都到湔县的公路,1965年才铺成柏油即黑色路面。刚解放到改革开放前,穿衣、吃饭是两件关系群众的大事。迟先在县上的花纱布公司,后来改称县百货公司干。两年后调县共青团任副书记、书记。又过了几年县委成立农村工作部,他从副部长干起。很年青1959年8岁就当上县委常委,农村工作部长。1964年“四清”运动,他任副县长协助县长、县委书记工作。然后就是10年期间,出国援外5年,再干两届县委、市委书记10年。

    1991年市委迟书记工作努力,他又在城区边上建成一座蜡像城。既然叫城肯定具有相当的规模!首先占地90亩,面积和有离堆、伏龙观的景区公园差不多。199年迟书记任期到改任省政协常委后,我听市委秘书长赵武说,有80亩地是迟书记集资购买的。各种手续办完,平均.6万元人民币1亩。其经费主要是向成都的,省市单位化缘要的,不足部分湔江堰市的各单位凑了一些。另有10亩地是199年时,新任黄书记上台后赠送的。为什么呢?迟书记在任时原市委常委会议决定,规划给蜡像城的面积是00亩!分两期开发完成,所以第一期开发80亩;剩下的第二期,待经济积累起来后再开发。黄书记上任后认为面积太多,取消了10亩但为了安慰,赠送了10亩面积。

    这里是幸福9大队的队,原有170多亩田;蜡像城主要占用队,部分占用队的土地。我当知青时所在的生产队为4队有180亩田,前面章节中的亚细亚60多亩面积,占用的为4队和5队的土地。9大队共7个生产队,合计100多亩水田。另有部分旱地约占水田面积的10%,这样水田旱地加起来共约1500亩。川西坝子(也叫川西平原下同)由于林园屋基占地较宽。如果开发同一地区,另外尚有和田地差不多面积的林园屋基地。

    1969年迟书记任幸福公社书记的时候,9大队的人口加上知青共计1500多人,大致人均耕地面积1亩。分粮标准因为是生产队核算,各队原粮400~500斤。因为这时候农民的自留地只有0.0亩,田坎也是集体耕种。就那么几百斤粮食,还包括谷子、小麦、红暑、洋芋在内,人们的肚子应该说没有装饱。1975年9月15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所在县)开幕。小平同志代表中央、国家致祝词并作重要报告。小平同志指出:“……5年来在农业方面,我们由过去旧中国的半饥饿状态做到了粮食刚够吃。这件事情不可小视,这是一个伟大的成绩。”

    这时候我正在做打字员,小平讲话是上面以打字油印件发来。县委办公室领导签字,由我打印装订后再发下去的。这次会议上华国锋副总理作了长篇讲话:《全党动员,苦战五年,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该讲话于这年10月19日,以中发[1975]1号文件。主席已圈阅,(此件发至县,团级和农村党支部)的形式发到全国。一份铅印的红头子文件,一份普通的打印件,两个人的讲话形式差别很大。虽然这时候仍然是小平主持工作,但在对待上已经不同。同年1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梁效”(即两校,十年期间“王张江姚”操控的,清华、北大写作班子简称)的文章。公开批判小平的“三项指示为纲”,批邓反右在全国拉开序幕。

    早在197年时任地委书记、曾任湔县县委书记的张广钦,在我们县委机关礼堂讲话中,要求把田坎分给农民。湔县田坎主要种黄豆,张讲话中说过去田坎农民种,湔县每年要外调几百万斤黄豆。现在生产队集体种田坎,不但没有黄豆外调,每年还要从东北调几十万斤黄豆供应市场。作为打字员我打印县计划委员会统计资料时,知道这年全县0亩水田的田坎,平均亩产黄豆0斤,总产600百万斤!之前每亩每年只有8斤,总产40万斤。这样湔县又可以,每年调几百万斤黄豆出去。

    前面的章节曾经提到:1975年小平同志搞整顿,他在北京对广安县委书记提出要求。“只要你们人平分粮600斤,我就回来看你们。”1975年四川给每个农民划拨1分自留地,0.5分饲料地。省委领导在讲话中说,这些地在农民手中,稻麦两熟能够产粮食00斤。这样一来即使生产队集体颗粒无收,也不至于象1960年那样……!

    1980年湔县领导,在全县试点农业生产责任制。同年8月小平同志来湔县视察,在湔江堰的二王庙喝茶时。县委谢盛耀书记向小平汇报,全县人均有粮800斤。小平当面表示很高兴。他指示说:“人民群众不能光吃饱穿暖就完了,还要用钱,还要提高生活水平!下一步你们要注意抓经济,把经济搞上去。”后来谢书记多次讲话中提到,小平同志听了他的汇报高兴腾了!

    前些年报刊杂志网络等,曾经讨论小平同志,建国后为什么不回家乡广安?这方面众说纷纭。本小说也可提供三条理由供参考:一是刚解放时四川参加工作的人很多,小平同志的家人即弟、妹等都在成都或重庆参加工作。二是广安粮食生产长期不过关,人均只00~00斤,即小平同志说的连肚子也没有装饱。三是广安穷1998年建市前,人均只1000多元。如果说当年广安能够达到现在,通衢大道、高楼广厦、五A景区,人均收入1万多元的程度,小平同志没有理由不回去。1997年小平同志去世,1998年广安建市后飞速发展起来。解放后小平同志没有回过广安,应该说是历史的局限性。

    ……。

    014年9月0日,习总书记在65周年国庆招待会上讲: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68年的时候,由于长期不注意经济发展;加之十年期间的原因,社会上积累起来的问题太多。乃至于党的领袖要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形式。把大量城镇青年(包括部分城镇居民)送到农村,分食农民本来就不多的粮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在湔县,从1968年搞到198年。全国上山下乡1000多万人,湔县也有1万多人。党的十一届三全会后,小平曾经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由于小平同志讲话,198年后这件事在全国才逐渐作了结。

    不过1991年的时候,看到当年自己劳动过的田地被占用。被如此这般开发,心中仍然沉甸甸的。川西平原这片土地,由于湔江堰的自流灌溉,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据史料载:秦统一中国靠的是这片地上的粮食。其中决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