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正因为是他救了潘金莲,所以他绝不愿接受潘金莲,就像鲁智深不愿意接受金翠莲、赵匡胤不愿意接受京娘一样!
至于,他在内心里一直把潘金莲当成大嫂,则只是另外一个潜意识上的原因。
诚然,作为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社会主义青年,武松的思想比此时的鲁智深可能要更洒脱开放,对男女之防也嗤之以鼻,但骨子里,他却和鲁智深一样,都是自己内心有道德准则的人,都是不愿意违背内心准则的人。
所以,这一路上,虽然和潘金莲朝夕相处,武松却始终只能对潘金莲的表露装聋作哑。
武松回到自己的房间,也是心潮起伏,思虑不定。好在酒意上来,连功也来不及练,就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醒来,才从店小二那里知道,鲁智深已经先离开了,说是房钱酒钱都算在武松的头上,还让店小二转告武松,到东京后,再去大相国寺找他。
武松微微一笑,知道鲁智深先行离去的用意。
鲁智深不能容忍自己对金翠莲心生爱意,却也不希望武松会重蹈自己的覆辙。
武松没有立即去追鲁智深,他还要打探哥哥武大郎的行踪。然而,到街上一探问,有说好像见过武大郎的,有说没有见过的,也没有个确信。无奈之下,武松和潘金莲自然只好继续向东京方向进发。
这一日,终于远远地已经可以望见东京。临近都城,自然繁华起来,路上的行人也多了。武松便不再与潘金莲共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步行,让潘金莲骑马。
午间时分,阳光猛烈,行人们都在路边一座凉亭里歇息。
武松和潘金莲进了凉亭,只见亭子内已经坐了数人,其中一对老年父女,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一个几岁的男孩,像是一家人。
武松和潘金莲刚刚坐下,便听得亭子外,有一个身穿麻织蓑衣的农民在叫卖:“卖黄瓜呢!自家种的黄瓜,个个又长又大,又嫩又甜哪!”
这时,那个青年少妇对自己的丈夫道:“走了这么远的路,爹娘怕也是饿了,你去买几根黄瓜来,也解解渴罢!”
那青年对妻子显然十分溺爱,闻言立即起身,过去买黄瓜。
武松正想也去买几根黄瓜给自己和潘金莲解渴,却突然听到老妇人一声尖叫:“啊呀,蛇!毒蛇!”
原来,那个小男孩一人在亭子边玩耍,走到一处草丛边,却见草丛里蹿出一条大花蛇来。
此时,小男孩的父亲在卖黄瓜的那边,赶不过来;老年夫妇行动不便;青年少妇慌张了,既想过去救孩子,又怕反而惊动了毒蛇,一时拿不定主意。
潘金莲霍然起身,武松却已经先她一步,飞跨过去,一把抱住那男孩。
然而,此时毒蛇已经猛然掠起,张口扑来。武松虽然神勇,反应敏捷,为防毒蛇伤了孩子,只能转身把孩子抛在一边,却忍着让自己的小腿之上,被毒蛇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