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真的是腥味儿太浓了。
然后,继续操控起重设备,将牢笼从货轮的一侧下放进河流里。
接着,科学家回归了船舱。
留守在甲板上的詹妮弗看着那随着货轮前行不断破水的吊绳,揣测着那牢笼在水下的工作原理。
和她想象的差不太多。
货舱内,负责这次安保任务的雇佣兵队长,真实身份则是米利坚原特种部队的一名中校,布鲁斯威利。
布鲁斯威利看着科学家调整着仪器设备,有些好奇,问:“靠那个笼子,你们就能打捞到想要的鱼类么?”
这次科考团的使命之一,是捕捞一种红腹食人鱼,在亚马逊河流域最多。
布鲁斯威利中校并不了解怎么捕鱼,他在特种兵部队时有过野外培训,用自制鱼叉捕捉过溪流或者海边的鱼,可那和大规模定向捕鱼是两码事。
牢笼里的肉块是为了吸引掠食性鱼类他知道,可是怎么保证被吸引过来的,就是食人鱼呢?
难道那种肉块只对食人鱼起效?
科学家笑着解释:“还没有只对某种鱼类起作用的肉块诱饵呢,其实能不能捕捉到食人鱼,要看笼子里的摄像头。”
“摄像头会实时拍摄水下画面,将数据传输回船上,电脑里,电脑则匹配鱼类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判断被吸引来的是什么鱼类品种。”
“如果确定是红腹食人鱼,我再遥控牢笼打开,让牢笼的机械门打开,将食人鱼引诱进去。”
原来是这样。
布鲁斯威利中校明白了,有些佩服这些科学家的手段。
此刻,仪器组里的一个显示屏幕上,已经在显示水下牢笼外的画面了。
可以见到不少附近的鱼类受到了诱饵的吸引,过来想取食,却被金属的牢笼网栅阻止,在外头寻求破网而入却不可得。
看得出来那诱饵效果颇大,鱼类们撞不进来,就用牙齿啃咬格栅,可那格栅很显然材质独特,鱼类们努力半天无效。
而每一头鱼临近,都会被摄像头采撷到身体形态,形成三维的图像,以及完整的突破,传输回仪器组的电脑里,电脑自动配套数据库,来确定鱼的种类。
科学家随着解释:“很多鱼类的外观非常相似,很难一眼判定具体物种而不出错,电脑的差错率会低一些,另外水下浑浊,可视性降低,肉眼识别也比较困难,电脑3d建模功能就很适合。”
随着一次次数据传输,电脑上一次次从数据库匹配出鱼的种类。
不是,不是,不是,
一个个叉号出现。
随着货轮前行,牢笼外已经出现很多鱼类了。
终于,摄像头捕捉到了前方有一大群相似度很高的鱼群,正朝着牢笼而来。
科学家在对方临近后仅仅扫瞄了一眼,就欣喜地说:“啊,有了——”
果不其然,电脑这次匹配的时候,出现了正确结果,一个绿色的√。
科学家操控电子设备,牢笼的门被打开了。
画面里,那些本次任务的第一对象,红腹食人鱼像狂蜂一样鱼贯进入牢笼,对着那诱饵肉块疯狂啃咬起来。
(pS:还没砍文,不过没任何存稿了,老规矩,大家先存着吧,后头一段剧情很难构思,我卡到了,所以进入主体剧情会比较慢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