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亚麻的事儿安排好之后,石路就下山,到了百里村。这时他解散了探险队,让队员们各自归建。
百里村的建设变得更加完善,栅栏被土墙替代,房屋也增加了不少。加上现在成了山上各项工程的指挥中心,因此如今在这里集中了几千人。
由于西北方牧场建设和战斗的需要,这里的建设进度一直被打断,繁忙的时间,物资都被集中运到山上。本该六月就完工的桥,一直到八月份才完工。
不过完工后,从锡村到百里村就更加方便了。如今沿途又建起了更多的据点,这些据点除了作为中转站之外,就是作为新的开垦中心。
新完工的桥被称为百里桥。这种建筑方式,是华部落第一次采用,因此石路到来之后,吩咐巫来举行一个竣工仪式。
桥长也就十几米,宽三木,全部都是用木头搭建而成。底部也用上些石料,不过并不多,按照石路估计,这桥能用个十年也差不多了,到时候技术的进步,就能换成石桥。
桃如今还在忙碌北边建设的事儿,由于需要调度人员和物资,所以她经常在百里村指挥。参加完桥的竣工祭祀仪式后,她提出了新的造桥的要求。
“族长,中梅河上,也应该造一座桥。有部分伐木场就在河的东北边,没有桥不好运东西。”桃说。
石路一看,这还真是个问题。中梅河谷到鹿村的路,起始的阶段就在玉河与中梅河之间。河水的流量却有限,不同于下游的梅河,中梅河出口十多里范围,一年就六月到七月能航行。
“恩,现在有经验的人也多了,你挑几个人去看一下吧!还有,玉河和熊山之间,也挑选个地方造一座,未来北岸开发用得着。”石路对她说。
研究完桥的事儿,石路就带着云,在梅花山的果园和村子周围开辟出来的地方查看。他打算看一遍之后就回华村。
梅花山的果园和部分竹林一直由桃负责,如今已经采收了部分。如今山上种了些桃树,并且还修建了几条小路。面向东方的山坡,被圈了几百亩,伐木工正忙着除去杂树。
耕地也比以前多了些,百里桥的另一端,南梅河路的两边已经开垦出不少的坡地,再过一段时间,种植的粟和豆就能收割了。
东边沿着梅河南岸,村里也在四五里范围内,开垦了不少土地。工匠们还做了一些大水车,用来灌溉。百里村打算明年沿河再建设一些新的据点,争取同南梅盆地的耕地连在一起。
“这里的粮食未来也将增产,是该考虑建设磨坊了。三条支流的水那么急,不用也是浪费。”石路吩咐正要提前返回华村的巫,“让陆果争取在秋收前,完成这个事情。”
确定了要修建磨坊的事儿后,石路就开始寻找周围合适的地点。南梅河的水比较急,不过地形上不适合建设沟渠引水。中梅河水量比较大,但距离百里村近的地方,水流平缓。只有玉河的入河口附近,布满丘陵而且水量较急。
玉河还有一个大的优势,就是由于坡度大、水流急,冬天并不被冻住,一直到离着梅河一里多的地方,才出现封冻。如果建设磨坊,一年四季都能用,哪怕冬天水量减少一大半,也不会影响石磨转动。
选定了地点后,陆果就带着人到了。石路吩咐他马上施工。磨坊就建在玉河的东岸,属于熊山的西南山麓地带。离着百里村也不远,不到两里地。
挖引水渠的地方,要经过一个紧靠着山的丘陵。陆果运来了更多的铜质工具,还调来五百俘虏来施工。
挖了几天后,建筑队伍在那山丘上挖出了些红色的沙砾。石路过去检查进度的时候,仔细看了那些红色沙砾:“难道是附近有铁?”
带着这个疑问,他让人在四处深挖洞,把石头挖出来给他分辨。磨坊的周围,红色沙砾数量倒是挺多,不过没有发现能用的矿。
一直挖到丘陵背后的山脚的时候,施工队才找到石路要求找的红色的石头。这时石路也不敢肯定这是不是铁矿,只能在各处挖了些样品,然后运回华村。
找到疑似铁矿之后,石路就带着云,沿着河进入了梅河盆地。这是梅河盆地开垦后,石路第一次前往查看。新建成的梅河村,就坐落在神马谷和百里村中间的河边,这里作为盆地开垦的中心。
梅河盆地能开垦的土地更多,不过暂时只是在梅河村周围开出了几百亩。十里平原的土地实际上已经能养活两万人,加上鱼类和养殖,食物已经很丰盛。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