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刘备得张松,法正相助,成功将刘璋抓获,而后逼迫刘璋令益州各郡县长官降服,虽然五千人马却是一路疾进,连行三百多里,一直进入到巴郡县。沿途收服将士两万余人。诸葛亮颇有手段,劝刘峰重用法正,张松两人。得这两人相助,这两万余人马尽数为刘备所用。
昔日刘璋虽然暗弱,但却安民如子,在益州府内着实有些死忠派,但经的张松舌颤生花的口才一说,加上重金收买一些内应,刘备在诸葛亮精心策划下的造势,刘备入主益州勉强被这些人接纳了下来。
而后刘备一番慷慨言辞,极力拉拢蜀中士大族。原本刘备有些想要学习刘峰,实行刘峰的新纳粮制度,极力拉拢百姓,现今他兵力加上关羽,张飞引领的军马不过五万,在各路诸侯中,实力最弱,但诸葛亮却是极力反对。
一者,实行那新的纳粮制度,确实对百姓们有利,但在记住主公的同时却也将刘峰记住,一些有才学者不免认为主公拾人牙慧。
二者,现今蜀中各种势力众多,刘璋虽然名义上是益州的主人,但实则益州境内刘璋只能算是其中个最大的势力。名义上以其为主,但是一旦有什么事宜,须得各方势力商议决策。也因为益州纵然天府之国,但一直以来只能凭借其地利固守,从未向外拓展过。
现今益州势力最大的是大族,而天地等物都掌握在大族的手中,现今实施那新纳粮制度岂不是在和这些势力对着干?进入益州本就势力不稳固,安能得罪这些人,是以暂时不但不能实行新的纳粮制度,而且要以维护这些大族的利益为主。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暗暗点头,倒是自己有些想当然了。自以为刘峰那新纳粮制度极好,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现今看来再好的制度却也需要合适的环境,并不是好东西就可以随意的使用,施行。也难怪曹操那般精明,打着仁义的名头,却一直不曾使用刘峰的新纳粮制度,而进行着其他的纳粮制度讨好百姓,虽然不及,却也不曾使用刘峰的纳粮制度,却原来是这样一个道理。
对此,法正,张松十分赞同。刘峰的理论固然得天下民心,却也需要看环境,看成效。暂时在这士大族,阀门势力充斥的益州,取悦于民实乃不智之举。刘备见三人同时反对,自是不再提及。
法正,张松见流弊这般谦虚,虚怀若谷,心中暗喜之余却也微微担心,前刘璋亦是如此,不免有些太过妇人之仁。
“军师,现今已经数日过去,去不见我两位兄弟,不知他二人?”刘备问道,脸上甚是担心。
诸葛亮脸上含笑:“两位将军乃是当时猛将,兼且福禄极厚,主公无需担心。但是那孙策兵马沿途追击,现今我军已经深入益州腹内,正是赚取孙策兵马的好时机。”见刘备还是不放心,诸葛亮笑了笑:“主公且宽心,翼德将军虽然有些鲁莽,但云长将军智勇双全,定然不会与孙策硬碰硬,以吾观来,现今云长,翼德两位将军只怕落在了孙策大军的后方,两位将军打算从后方进行偷袭,两位将军被孙策大军隔断消息,是以不曾有任何消息传来。”
“若是两位将军和孙策正面交战,纵然孙策十万军马,却也未必能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