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塌孔中回填混凝土重新开挖成孔。这是目前我个人认为最适合的处理措施。”杨培浩在培训上学到了很多桥梁知识,又有胡镇平这位桥梁专业人士的指点,杨培浩进步很快。
就这个回答,胡镇平对杨培浩眨眼点赞。
“胡部长,你认为杨培浩的方法是可行的么?”何起志又问胡镇平。
“报告何总,杨培浩的方法与我心中想的一模一样,我认为是可以的。”胡镇平毫不犹豫的支持杨培浩。
“看来项目部送你俩去参加培训是对的,学到了不少啊。”何起志心中对两人的回答很是赞誉。
从现场回到项目部后,何起志要求杨培浩,胡镇平就塌孔写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及处理方案,对处理的费用做分析。可以作为以后的索赔依据。
“老杨,你今天的表现太好了,我就怕你说得不对。”胡镇平对杨培浩今天的表现大为赞赏。
“老胡,感谢你平时耐心的教我不会的地方,我现在对桥梁才算入门了。”杨培浩这并不是谦虚,毕竟胡镇平是学桥梁专业的。很多理论知识杨培浩就不如胡镇平。
“老杨,你测量算出回填混凝土需要多少方?”老胡要掌握数据。
“今天我用皮尺测了,预计需要35方左右,这还不考虑有缝隙。”杨培浩早就料到是用混凝土回填,所以在没有人安排的情况下,自己测量了方量。
“那就按照40方报,回填混凝土强度不用太高,c20标号的就可以了。”胡镇平对桥梁施工是比较熟悉的,马上想到了细节。
“我看可以,就是起回填稳定地质作用,c20完全够用了。”
“老杨,报告你来写,你文笔好。写完了交给何总审阅。我来做经济分析。”
“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写报告是我的强项。”
工程部晚上又亮灯到很晚,杨培浩与胡镇平分工合作,谭子文cAd制图不错,就把桩基纵断面地质图包了,项目部铁三角通过一晚上的努力,把何起志安排的工作圆满的完成。
何起志对铁三角做的报告几乎没有修改就让胡镇平按照处理措施给桥工队老李下发个技术交底。就按照回填混凝土方案施工。
塌孔对于杨培浩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理论要联系实际。华夏国桥梁施工技术在世界上都处于先进水平。
胡镇平的强项是桥梁,杨培浩在与其处理过程中对胡镇平严谨求实的作风也很是认同。
受限于高铁技术限制,桥梁与隧道代替路基是大势所趋。特别是桥梁对于高铁调整线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培浩有写总结的习惯,把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写个经验总结于笔记本上,对于以后的施工是有巨大的帮助。
多年以后,杨培浩看着写满了好几本笔记本的施工总结,自己都笑了,年轻时候自己的求知欲是如此的强烈,那时候是奋发图强。成就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