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就连他那个高傲偏激的二哥,不也借着南征的机会,亲自领兵东渡东瀛。这难道不是向他的父皇低头了?很明显,是低头了,可那又怎么样呢。皇家,历来如此的。
宁平心思很快,有些理不清头绪。过了会,想不出头绪,宁平就不在费力去想,他自己清楚,太子把机会给了他们,自然也能有把这机会收回去的权利,用不着怨天尤人。
太子仁厚,而且仁厚的过分,所以,若非了不得的大事,绝不会召他们回京。
宁平刚回到自己的帐篷坐下,四弟宁启就紧随其后追了上来,一屁股坐在宁平的床上,抓起茶杯,猛灌了几口茶。
胡乱的擦了擦嘴,宁启开口问道:“三哥,圣旨的事,你怎么看?”
宁平憋了一眼他这个四弟,有些恨铁不成钢,颇有些无奈。
良久,才开口回道:“老四,你是学文学傻了?怎么跟老六一样,毛毛躁躁的,还怎么看?太子大哥,说好听点对人仁善,说不好听的,就是有些优柔寡断…”
说罢,似乎觉得自己有些失言,赶紧停下,喝了口水,才再次开口。
“大哥他既给了我们兄弟三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有权利收回去。但你没发现?这是圣旨,而非太子教令,这其中的道理,你不明白?”
宁启听了宁平的话,眉头微皱,问道:“三哥的意思是说,父皇…”
宁平忍不住挠头,心中暗道,他这个四弟,还真是学文学傻了,书中那么多道理,就没教会他多做思考?
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再次低喊道:“蠢货,大哥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若父皇不同意,又何必让我们出京,跟随定国公南征。”
“父皇召命我们回京,绝不是要断送我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必是朝中出了大事,这大事也肯定和我们有关系,但关系又不会太大,否则,绝不是父皇一道旨意召我们回京。”
“我猜,这京中的大事,不是和二哥有关系,影响了我们,就是我们那位好七弟做了什么事,才影响了父皇,急召我们回京。蠢货,明白了吗?”
宁启听了宁平的话,有些若有所思,但他清楚,他这位三哥尤善布局,所以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但他还是有些担心,沉默了片刻。
又开口问道:“那按照三哥的意思,如果真是咱们那位好七弟的原因,咱们倒是也不用怕,毕竟父皇早就不喜他们母子。可,若京中大事,要是和二哥有关系,那我们…”
宁平明白宁启的意思,见他总算是有些上道了,所以也就并没有多做解释,更没多做思考。
幽幽的回道:“若是和二哥有关系,那就不用怕。什么也不要想,依着二哥的性子,就算有什么事,也绝对用不着你我说什么,静观其变就好。”
“只要不是要命的事,二哥做什么,随他去,只要我们兄弟听从圣旨和太子教令,二哥做什么,也影响不到我们。”
宁启听了这话,才算把心放到了肚子里,于是转身就想走,只是刚到帐门口,就被宁平叫住。
宁平压低声音,吩咐道:“你去找下老六,告诉他,少说话,少睁眼。”
宁启听完,有些不满,问道:“三哥,管他做什么?他又不是…”
宁平眼一立,脸色顿时变了,有些急切的骂道:“闭嘴,除七弟外,我等兄弟一体,这是我们的原则,你胡闹什么。嘴上有点把门的。”
宁启被骂了一通,也不在意,只是随意的点点头,转身离去,自去找他那位好六弟说教。
宁启一走,宁平再次陷入沉思,他嘴上虽不在意,那是因为他很清楚,他们几个回京,不管京城发生什么,都有太子大哥给他们撑腰。
不管京中的事,是跟他的好七弟母子有关,还是和他的傲娇的二哥有关,有他的那位大哥在,一切,就绝不会有多少雨滴落在他们兄弟身上,所以,没什么好怕的。
东海,正在航行的水师旗舰上。
宁武也已经从陈和继的提醒中,回了神。也不在多做思考,只是写了两封信,着快船送往了金陵,这是他三个弟弟回京的必经之路。
信至金陵时,想必正好能碰上他那几位弟弟,只要信中的事,能做好,或者说几位皇弟都有自己的心思,信中的事做不好,也多半可以让他们和自己齐心。
有了几位皇弟的支持,自己在说服太子,这番朝堂之争,封王之争,自己就能和几位弟弟,立在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