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二十四,这一年是蜀汉王朝休养生息的一年,虽说没有大的战争,但是南中的孟获想要自立为王的野心越来越大,东吴有意想要占领牂柯郡,但是又恐得罪蜀汉,所以胶州的步鷲迟迟没有动手,诸葛亮也早有南征之意,但是他没想到年仅十七岁的刘禅会提出来,诸葛亮看到群臣反对,自然没有再提。
时间转眼即逝,已经到了建新一年九月,彩儿的临盆之期将近,孟凡自然高兴,但是南中的事始终是他心里的一块心病,如果不解决,北伐不易,于是孟凡马上差人去将诸葛亮、李严请进宫来,这两位毕竟是托孤大臣,请进宫来商议,征求之下他们的意见。
李严和诸葛亮一同到了宫门,远远看见,李严上前道:“拜见丞相”
“正方啊,陛下传招我两进宫,你可知道何事?”
“陛下所思,臣下又如何知道”
诸葛亮笑道:“正方欺我也,只恐正方心里早就知道,只是不想说罢了。”
“丞相严重了,下官怎敢欺瞒丞相”
“好了,正方别和我卖关子了,走去见陛下”说着两人便向太和殿走来。
来到太和殿,两人行礼完毕后,孟凡说道:“朕把两位叫来,主要是讨论一下南征的事情”
李严心道'难道陛下马上就要南征',于是上前说到:“陛下,现在马上就是秋收季节,只怕不合适动兵”
“尚书多虑了,朕不是马上就要南征,朕是想初春开始南征,不知可否?”
诸葛亮说道:“不知陛下的理由是什么?”
“现在,我们已经休养生息一年,兵精粮足,是时候南征了,再说前些日子我听南中探马来报,东吴有意南侵,在这朕还是哪句话,南中一日不平,北伐就不能实行,大业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啊!”
听了孟凡的话,诸葛亮说道:“陛下说的是,臣附议”
“臣李严附议,之前对陛下多有得罪,请陛下恕罪”
“那里,李尚书直柬当是众大臣之表率,何罪制有”
“谢陛下”
“好,既然相父和李尚书都同意了,那就开春之时,朕要亲自挥军南下”
诸葛亮和李严听到孟凡要亲自南征,吓一跳忙跪地说道:“陛下乃天子,怎能轻易离开国都,南征之事,还是由臣代劳吧!”
“是啊!陛下南征之事由丞相去就行了,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不行,朕必须亲自带军南征,就算群臣反对,朕也要南征。”
诸葛亮说道:“陛下领兵外出,那国都及国中之事该当如何。”
“这些事情就拜托相父和李尚书了”
“陛下,自古以来,帝王御驾亲征只是鼓励将士,以振军心,请陛下三思”
“好了,李尚书不必在说了,先帝不是亲自带兵才打下如今的基业吗?朕为何不可。”
“但是,陛下…………”诸葛亮还没说完,孟凡已经甩着袖子不在理会二人向后堂走去了,留下两人无奈的摇头叹气。
在出宫门的路上,李严说道:“陛下看来还是有些年轻,血气方刚,丞相你能不能在劝劝陛下才是啊!”
“正方啊,陛下下定的主意是不会变的,但是我觉着陛下决断杀伐,当断即断,这反倒是一件好事”。
“下官有些不明白丞相的话”
“正方,依你看,魏蜀吴三方的君主如何?”
“魏国曹丕多有乃父曹*之风,所以不为是一个治国之君,但是此人素忌讳臣子有异心,所以此人只算是一位有才之主,不是贤德的明主,至于东吴孙权算是一位贤德的明主,至于我主,经过之前的这些事,可以说是兼备了曹丕、孙权的才能,而且胸襟宽广,清心寡欲,爱护臣民,也许三国的乱世将由陛下来结束”
“想不到正方还有这般见解,亮佩服”
“丞相过奖了”
“正如正方所说的那样,陛下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年轻的君主,而且有兼具天下之意,所以咱们作为臣子的,要好好辅佐陛下,已成大业,不孤独先帝托孤之恩。”
“丞相说的是”两人说着已经来到了宫门口了。
“正方,既然陛下要南征,那粮草方面就让你费心了”
“丞相放心”
“好吧!正方就此别过,告辞!”
“丞相慢走”随后李严也上了车打道回府了。
孟凡也开始回忆后世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