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媒体走在消亡的边缘的时代,记者这个职业也逐渐发生特殊的变化。
于静曾经是华国中央电视台《直击调查》的主持记者。以其冷静犀利的语言风格,毫不留情揭露本质的个性,为许多观众所喜爱。
但她刚强不愿妥协的性格,曾经多次和上级发生激烈的冲突。常常为了一篇报道,她在负责人的办公室里,从沟通到吵架,耗费数个小时时间。
终于,身心俱疲的于静,在三年前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成为一名自由记者。
自由记者这个词,字面上看,好似披着一层璀璨的光辉,其实却举步维艰。
刚刚离开电视台的时候,她几乎找不到任何收入来源。
只能依靠微博上每日具有个人风格的时事分析,维持下滑的人气,以及说话的影响力。
直到去年,自媒体的兴起,于静才能在自己的公众号上,相对自由地发表许多直击真相的报道。
而关于雾霾的话题,于静算是最早关注的新闻人。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她就曾制作过相关的节目。可惜,新闻的影响力,深远却无力,尽管她心急如焚,尽管她声嘶力竭,环境恶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这座城市,以及更多城市生活的人。这种影响无分贵贱,除非你逃离这座城市。
于静刚刚接到朋友发送的图片时,对这种头上罩着气泡的新奇事物,并没有报有很大的期待。
随着她在网络上查询资料,发现这个透明头罩气泡,几乎是一夜之间,凭空冒出,她甚至猜测,这是不是又是几十年前类似“水变油”的欺诈案例。
努力收集相关的资料,于静很难从简单的照片和只言片语中获得真实的数据。
一向具有刨根究底精神的她,决定直接找到透明头罩的根源。她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抽丝剥茧,真相总会呈现在众人面前。
从给她发送照片的朋友,一路往上联系,于静终于找到事件的发生地——京城市海明区华明小学。
她做事风格雷厉风行,行动力强,获得消息,便立即动身,前往华明小学。
她脑中已经构思好今晚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
可能之一,揭露透明头罩的骗局。
可能之二,分析透明头罩的使用效果。
不外乎这两种情况。
十多年记者生涯经营的人脉,是她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经过一位教育局朋友的介绍,于静找到了华明小学的校长车国立。
这位看起来壮硕如熊的中年校长,戴着一副充满违和感的金丝边眼镜,他笑起来有些憨厚的傻气,但于静却不敢轻忽。
能够管理这种国家级重点小学,并在他任内成绩荣誉丰盛的校长,绝对是一个能力出众者。
车国立在校长办公室热情地接待了于静,三言两语间,明白她来访的目的。
“关于这个气泡,只能算是一个私人的事情,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情况,我可以询问一下那位来我们学校交流的老师,是否愿意接受你的访问。”车国立笑呵呵地将事情大致情况告诉于静,然后帮她和方堂平联系。
方堂平是交流小队的队长,也是主要联系人。
车国立和方堂平谈完之后,等了五分钟,在于静的注视下,接听了方堂平的回复电话。
“好的,在学校教师阅览室,来自清河市的江老师,会在第二个讨论间等你。”车国立将对方的话转达给于静。
于静谢过车国立,询问教师阅览室的位置后,直奔目标。
华明小学教师阅览室,是一个不大的房间。环境布置静雅,摆放着许多教学类的期刊报纸。于静放轻脚步,走进阅览室,在一位负责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