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唐长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这时的长安房价虚高不下,也算是换了不少的银钱。

    然后他天天睡到日上三竿,去西市喝上一碗滋味复杂的煎茶,吃了午饭后,便开始一天中最正经的大事。

    逛窑子!

    好不容易来了个后世纽约一样的大都市,不抓紧体会一下这里的文化娱乐生活岂不亏得慌。

    再说了,他经过缜密的分析,觉得自己无论是进了哪个世界,既然是以长安为背景的,那这电影中几乎必有红灯区的片段。

    说不准自己哪天喝酒听曲时,就能在隔壁桌撞上主角,触发一段狗血剧情呢。

    所以他天天雷打不动,坚持从下午开始就在唐朝最富盛名的红灯区平康坊晃悠,在坊东中曲、南曲的各家伎院轮流光顾过去。

    其间还会干些文抄公的妙事儿,也从平康坊往外传出了一个才子的名头。

    唯独可惜的是,这平康坊里的头牌姑娘往往发型时尚、衣着鲜艳、妆饰华美,可就是这个长相嘛……实在都只当得上一个“姿色平平”的评价。

    后来和其它才子们混熟后才知道,这会儿的唐人追捧名伎往往并不看重相貌,而是更重才艺。

    琴棋书画?唱歌跳舞?

    那都是基本功!

    用来评级的才艺最关键的是两项,一项是席纠,另一项是作诗。

    作诗自不必说,这席纠则指的是大家喝酒行酒令之时,这个酒令做得好不好,需不需要罚酒三杯,就得由一个裁判员来判断,这个裁判员就叫做席纠。

    诶,这就很有难度了,客人的一个酒令行得好不好,出错犯规了又错在何处,都得说得有理有据、巧妙风趣。

    在这种情况之下,齐子桓满心遗憾地每天与名伎们喝酒吟诗,倒还算是守身如玉。

    这样十数日过去,他的“诗作”都开始四处传播了,但还是一直没有碰到开着主角光环的人物。

    时间长了,他也有些懈怠,想着干脆不去平康坊报道,休假一天往西市去逛逛。

    长安城四方周正,一般来说东边住的都是些达官显贵,东市也是较为高端的商业聚集区,齐子桓常去的平康坊就在东市旁边。

    而都城西边居住的都是平民,西市也就更加亲民、热闹,除了各类摊铺还有许多杂耍玩意儿,甚至胡人与其它外国人也在此常见。

    齐子桓一路看着新鲜,到得西市一处桥头,突然发现人群聚集在一排扎成方格的竹架前方。

    “吃瓜喽!吃瓜喽!”竹架旁一个披头散发的男人正在吆喝,“一瓜解不了众渴,且看我来多种几棵。”

    说完,他右手平伸,向观众展示了手中的一把瓜籽,然后弯腰在事先铲好的一条浅浅土沟中依次洒下,再用脚将泥土稍稍填平。

    取一壶,将壶中水浇过土沟。

    “发芽啦!长大啦!”

    这人对着地上作着手势,口中如命令般呼喊。

    地上真的开始发芽,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出瓜藤,爬上竹架。

    “开花啦!结瓜啦!”

    花开,瓜熟。

    众人一片叫好,连齐子桓都凑着热闹跟着起哄鼓掌。

    唯独身旁一个和尚,对着一位穿着讲究的男人轻轻说道。

    “这是幻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