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而深受折磨。
直到如今,那柄尖刀仍旧不曾卷刃,还是插在心上,每动一下都是鲜血淋漓的疼,那些回忆更是历历在目:
她曾见过,贫弱的士兵或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脚不停蹄的奔赴前方,他们从不退缩、不畏死、不贪生,始终奋不顾身。然而,刀刃刺破他们的肉体就如同裁刀划过纸片,铁蹄过处,尸首堆集成山,热血积聚成海,白骨曝于山野。
她曾见过,年轻妇人为了幼子出卖自身,一路随众奔逃,最后却不得不忍痛把心爱的幼子弃在草间,纵是听着那剐心的哭声也不敢回头。
她曾见过,千里旱地,饿殍无数,生民如倒悬。家国已是危如累卵,那些被饥寒和苦难折磨得毫无希望的百姓,吃完了树皮草根,抱着最后一丝不忍,彼此交换儿女,烹人为食。
她也曾见过,中原沃土千里,却无鸡鸣,更无人声——那是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源远流长,也曾风流蕴藉,埋过多少英灵,百年来都未经过如此浩劫。
真正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太苦了,苦不堪言。
太惨了,惨不忍睹。
她至今都记得那一点点渗入泥土里的滚热鲜血,记得那掺着血肉腐烂腥臭味的山风,记得牺牲将死的士兵渐渐涣散开的眼瞳,记得孩童声嘶力竭的那一声“娘”,记得那个数日未曾饮水却还有眼泪的干瘦妇人,记得灶台锅炉里用浑浊雨水烧着的发白骨肉,记得用那干瘪的唇舌麻木的吞咽同胞血肉的饥民......
世间的刀兵金戈下总有太多无辜百姓的血泪,而凡人一切的悲欢离合总是那样的寻常且沉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一遍又一遍的轮回。
只“太平盛世”这四个字轻的如天光,重的如神佛,高悬于苍穹,让乱世苦海里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可望而不可即。
姬月白确实是有太多太多的遗憾,可是她马上就要死了,这些遗憾却全都是不能与人说的。她只能尽力睁大眼睛,用余下的一点力气看着站在床边的男人,玩笑般的开口道:“昔日,我在宫里曾听皇姐盛赞你‘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令她临镜必叹......而后,皇姐与南平郡主更是为你反目.......”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当年的永熹公主多少还是有些矜持,没有当着妹妹的面把后半句话说出来。但是,能够令那样一位美貌骄傲的公主亲口盛赞,甚至为此而自惭形秽,不顾身份体面的与南平郡主反目——可以想见,那是何等样的容色和人才。
姬月白的喉咙依旧干灼如火烧,她咽了一口口水,只觉得每一个字都是从石缝里面挤出来的甘露,但她还是竭力往下道:“再后来,听说你驱逐北蛮,收复失土,我亦心向往之,只恨这样的人物,我却从未有幸能一睹真颜......”
“实在是,有些遗憾啊......”
姬月白这样感叹着,在最后的清明里,她依稀可以看见那个男人因为她的话而微微睁大双眸,淡漠冷定的目光里第一次露出了讶色。然后,他抬起手,修长的手指覆在玉石面具上,似要在她的面前将那张面具揭开。
姬月白睁大了眼睛,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
然而,她终究还是没有看见那张脸——那张曾经令无数少女痴恋心碎,也曾经令无数敌寇望而生畏的脸。
她死了。
死在新朝将立的前夕,死在那位结束乱世的新帝目光下,死在那明媚的春光里。
她死的干干净净,可又满腹遗憾。
故而,姬月白回去后却也没有再折腾,反到是让人拿了佛经来,坐在桌前,安静的抄起了佛经。
她现下手掌还小,握着笔时多有些吃力,写出来的字也少了几分力道,不大好看。但姬月白也没练字的心情,只依着自己旧日里的笔迹,趁着一口气,工工整整的抄了几大张的佛经。
一直等到外头的天色全然暗了,眼前又有灯影晃动,姬月白才隐约回过神来,抬眼去看左右。
却见玉暖正躬身立在她身侧不远处,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银剪子,正低头去剪烛台上的灯芯。
银剪子咔嚓一声,那摇曳的烛光先是蓦得一亮,旋即又暗了一些,重又沉静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