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诏书召入了雒阳,麾下四万精锐士卒皆归了董公统御。
可现在经贾诩一点破,他才发现历史不能那般想当然。至少,在事情未成定局之前,他便不能将皇甫嵩这一重大隐患视而不见。这个时候,何咸看向贾诩的目光已然凝肃了许多,之前的一丝骄矜之心早已随风而去。可贾诩却似乎不想止步于此,最后一手又竟指向了雒阳,断言道:“前两处隐忧还不过疥癣之疾,然此处却乃真正致命
隐患所在!”此言一出,何咸立时大为不解,甚至都以为贾诩喝高了:“师父,雒阳一带乃古都之所,俯瞰天下。此地东有成皋险隘,西有崤山为屏障,北靠黄河天堑,南有伊水和洛水围绕。且当年黄巾之乱时,先父又
在雒阳设置八关拱卫,如此四面皆有地势护体,可谓固若金汤。师父又怎能说,此地乃董公最大隐患?”
贾诩淡然地摆了摆手,忧叹了一句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贾诩这句话很是颇含深意,且他至此也就说了这一句便不再多言。帐下武将如许凉、吴匡、无名甚至包括徐晃、柳媚儿,一时都不知贾诩何意。然而,何咸却身形微微一震,随即对贾诩露出了无以复加的
敬佩眼神。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季氏将伐颛臾’一篇,说的是鲁大夫季孙要攻打鲁国的附庸颛臾,而孔子指出季孙的优患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的勾心斗尾。
以古事喻现实,这是时人最喜欢的说话方式。此时贾诩抬出这番典故,隐喻董卓乃季孙,而关东群雄不过颛臾,那一切就很明了——贾诩的意思,是说董卓真正的忧患,就在雒阳之内的那些士人身上!自董卓掌权之后,在李儒的谋划下,他是想着通过和士人的积极合作,稳固自己的统治基础。然后再依靠士人的支持逐步削平地方势力,一统天下。毕竟,董卓也知他能马上取江山,却不可能马上治江山
,真正掌握着王朝命脉的,还是牢不可摧的士人集团。
因此,董卓在掌权后的四个月里对士人非常信任。甚至可以说是慌不迭的用一张热乎乎的胖脸,贴向了士人的冷屁股。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信任换来的,却是士人起兵讨伐他的阴谋顺利实施!
这时候,要派兵讨伐士人的叛乱吗?
对于以袁绍为首的士人武装,董卓应该是有自信有取胜把握的。毕竟那些士人都没有带兵经验,只会高谈阔论,所带之兵也都没有经过大战锻炼,不是他那虎狼之师的对手。
但若要出兵讨伐,派兵少不够用;派兵多了,朝中那些士人怎么办?
董卓虽然靠武力控制了朝廷,但他作为外来的武人,在朝中没有根基,相反倒是士人的势力在雒阳盘根错节。若大军外出,朝中士人趁机发动叛乱,那他董卓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可以说,关外的群雄一盘散沙,难以聚集成一股真正的势力。可董卓这里更是内忧外患,朝不保夕。
听贾诩这么一分析后,何咸不由动容懊恼:他知道历史上董卓打败了关东诸侯,便以为这一切很容易。可没想到董卓当前处境竟如此凶险,一步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早知道如此,自己在河东的时候,就应该反了他娘的!果然,这没文化还真不行啊.
而这时候,何咸又止不住想起了那个至今还要无音讯、令他蛋疼的第三位武将,更加懊恼不已:早知道如此,就该先将姚广孝召唤出来的。说不定有姚广孝的贴身指导,自己现在都已经造反成功了。现在,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