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儿上搭灶台吗?闹呢。
只能先这样对付着了,谁让她现在没本钱呢!
五更天儿刚过,莫山就推着一个小板车过来了,跟莫大叔老李三个人把馅儿饼都搬上车。第一天开张,青筝也得去张罗着。留下老李两口子在家看家,青筝跟莫家老两口都去了酒楼。
这专业的人做事儿,就是不一样。真能把活儿干到你心里去。
这时候的人,也确实是能干,不管什么时间,有工钱就行。
莫山说,昨儿个四五个工匠足足忙活了一宿。
把酒楼门面原来最边儿上的一扇活页的雕花门打开,里面放上个半人高的桌子,这就是柜台了。后面留出来能有十平米大小的空间,有一个小灶,烟囱是盘到外墙去了,也不影响什么。小铺子跟酒楼相对独立,中间都是新修的墙隔出来的。
相当于是酒楼原来靠门最角落的桌子损失了一部分采光而已,别的酒楼也没耽误什么。原本,正常的客人谁也不愿意坐门边儿上的,那地方本来就空着,都没放桌子。
小灶虽然小,一次只能烙四五张饼,对青筝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这样的话,完全不用再出去租铺面了。
钱掌柜这人,办事儿,是真能办到人心里去。
昨儿个钱掌柜走之前,也问过青筝,这好歹也是个独立的铺面了,得有个招牌,问青筝叫什么名子。青筝一时里也没有什么好点子,想起来在现代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后身儿小吃街有一家巧娘煎饼,是她的最爱。随口就跟钱掌柜的说了,就叫巧娘饼店吧。
如今再看,古香古色的巧娘饼店的小招牌都已经挂在墙上了。
早上,街上最早的行人,不是夜里守城的官兵就是巡街的捕快,或者是一大早上赶着上工出来吃早饭的各色人等。
鸿运楼这个点儿还没开门呢,人家是大酒楼,可不卖早点。
巧娘饼店开了呀!
鸿运楼在长乐坊最中心的位置上,绝对的黄金铺面。这么好的地方,开了一家小饼店,不说买不买的,光是好奇,就吸引了不少人了。
其中,就有前两天买过馅儿饼的。
“哎呀,婶子,原来您在这儿开上店啦,我还寻思着今儿个能不能碰上你呢!太好了,给我来五个素馅儿的。”一个小吏样子的年轻人认出了莫婶子,熟练了掏出了十文钱,买馅饼儿。
“小伙子,早啊。今儿个新开张,主家说了,买五送一,给你六个饼,你是第一个买饼的,婶子做回主,给你个肉馅儿的。”莫婶子的嘴多会说呀,一边儿麻利的给那小伙子包馅儿饼,一边儿把买五送一的活动就给宣传了一遍。
青筝正好刚从酒楼柜台那里借了笔墨和一张红纸,写了公告出来,看莫婶子的这个架式,她就放心了,不用自己站街边儿上卖馅儿饼了,说实在的,她还真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