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胡为不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传递眼色道:“陛下要静养,你们先回去吧。只是劳动太子了,和我同守一夜吧。”定权听了皇帝一番话,方有些松动的心底又是一片冰凉,勉强回答道:“这本是臣分内的事情,臣愚钝,不能分君父之忧,已是天大的罪过。皇后殿下这么说,臣便再无可立足之地了。”皇后笑道:“这是我的话说得不周到。”定棠退到殿门口,听见这话,朝定楷撇了撇嘴。定楷看见,也不说话,微微一笑便出去了。

    皇帝的呼吸之声渐趋平和,定权见御医送上煎好的汤药,问道:“用的什么方子?”御医答道:“法半夏、紫苏子各三钱,茯苓、白芥子、苍术、厚朴各二钱,陈皮钱八,甘草钱半。”这不过是化痰降气的寻常药方,定权点头,忖度着皇帝的病情确实应无大碍。从御医手中接过药碗,端起来尝了两口,这才亲自送到皇帝帐前,令宫人搀扶皇帝起身,依榻半跪着一匙一匙服侍皇帝吃药。他鲜少与皇帝如此接近,此刻只觉得浑身无一处自然自在,端着药盏的手也止不住微微发抖。见皇帝唇下髭须已现斑白之色,大概是药味苦楚,嘴角微微下垂,鼻翼嘴角上便扯出了两道深深的腾蛇纹。他年未五旬,正是春秋鼎盛之时,素日养尊处优,面容竟显如此沧桑之态,却是定权无法理解的。榻上这个半老之人于他而言,究竟是君是父,他也是一向想不明白的。还有母亲,她病的时候自己年纪还小,并没有亲自侍奉过她一次汤药,这是他身为人子最大的遗憾,而且永远都无法弥补了。

    皇帝一直望着太子,此刻才微微笑道:“太子的手怎么了?连个药盏都端不稳,朕今日果真不祥,如何放心你来端国家的法器?”定权思念先母,心中本来难过,此刻懒得遮掩,索性顺水推舟哭了出来,道:“臣不孝,臣死罪,日日定省,竟连陛下抱恙都未觉察。天幸御体康和,否则臣万死不足以谢天下。”皇帝轻轻一笑道:“太子近来爱哭得很。”皇后在一旁笑道:“太子纯孝,所以如此。”皇帝点头道:“正是。”既吃完了药,又漱过口,这才重新躺下。

    皇后见皇帝睡了,吩咐御医退守外殿,又教宫人放下帷幄,熄灭了几盏宫灯,殿内顿时昏暗了下来,没有月亮,宫墙上幢幢跳动的只有烛火的影子。定权此时才于御榻边静心坐下,细细思想近日的前后事体。前方的战况皇帝怕早已起疑,却又自觉无法约束。前几日的病情想是他下了严旨,一定要瞒住了自己,自己在宫中虽有耳目,却竟然不闻半点情报。今日将自己扣留宫内,却急匆匆放了齐赵二王出去,原来心底已经将自己当作乱臣贼子来防备了。幸而皇帝无事,若出了一星半点差池,今夜自己进得宫来,怕就是再出不去了。思及此愈发后怕,孟夏时分,竟觉一股寒流从顶门直下,直沁心底,连四肢百骸皆成冰凉。抬眼望着皇帝卧榻,嘴角的抽搐颤抖尽数化作冷笑,慢慢攥紧了拳头,再松开时,整个人都已经乏透了。

    皇帝的病情于夜间又小小反复了两次,按着皇帝的意思,他既然还没有痊愈,见不得臣子,只好留皇太子于宫中暂时处理事务。虽说有临危让皇太子监国的意味,亦不乏就近管辖的存心。定权自然也深知此意,二话不说便又住回了东宫,除了就寝,镇日都守在皇帝身边服侍汤药,偶有事件,便无论巨细皆请示皇帝的旨意。如是两日,暂无风波,皇帝的病情亦渐趋平稳,朝中上下人等也渐渐松弛。

    定权于午后回到东宫,因此有暇想起一桩小事,嘱咐身旁内臣道:“圣躬仍未大安,本宫怕是要在这里多留几日。接见臣子着装实在失仪,你叫人到西苑我阁中去将我的公服取来。”内臣答应后,又闻定权道:“我的衣物皆是一个姓顾的内人掌管,你只管问她去要。再叫她送几件替换的常服过来,找朱色紫色的,不要青色白色,同簪缨鞋袜一并带过来。”特意又嘱咐了一句,“还有前几日在暖阁书房内叫她收起的那只青色箱笼,其中最古旧的几件,让她寻最短的,本宫用着方便。”

    内臣一一答应离去,于皇帝寝宫外找到陈谨,一五一十向他汇报。太子重仪表,素来于衣饰上格外在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或者说,他忍着两日没有更衣已经是异事。陈谨想想道:“你去说不妨,只是东西送进来,先给我看过了再说。”

    定权在宫内侍君之事,也一早便由王慎告知了周循,周循又告知了西苑诸人。此时他既为公事前往太子田庄,并不在西苑内,御使便由一个执事内官接待,传了皇太子令旨说要衣服,并且点了阿宝的名字,阿宝便不免大感诧异。太子的衣物并不归她管理是一桩,她虽寻找出公服等衣物,却如何都找不见那所谓的“青色箱笼”。询问众人,也都皆说不知,箱笼虽有,非朱即墨,何曾有过青色?如是一来,更生疑心。待取了衣物拿回自己屋内整理,无意间瞥见太子送给自己的那本磁青面字帖,忽然心念一动,急忙取过翻看。这本是太子年少时所抄写的诗文,有前人的,亦有他自己作的,按照他的说法,是卢世瑜挑选出的佳作,订作了这一本。她这几日无事时,临摹的也皆是此帖内诗文。按照太子的意思,帖中所录最古早的莫过于《毛诗》,也有风雅颂各几篇,最短的一篇便是《式微》,只有两节: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阿宝放下了帖册,双手已经止不住微微颤抖,呆立半晌,强自镇静将衣物收好,交付御使手中。眼看他离去,又折回自己的房中,闭目细细思索前因后事。良久终是叹了口气,起身束发易服,打开妆匣,拿出几吊钱揣在怀中,悄悄掩门而去。

    内臣将衣物交至定权手中,定权随意一翻检,遂点头道:“收起来吧。”看着他捧衣而去,待走远了,方展开手来,他手中携的正是送给阿宝的那只花形符袋,五色丝束,一面题着“风烟”二字。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这不是很好吗?日已沉,夜将临,定权舒了口气,唇边慢慢浮现了一抹冷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