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0章 夏竦的脸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

    徐积住的地方他早就知道了,第一次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站在自己眼前的这个少年,陈元忽然感觉自己真的有些老了。

    “请问,您找谁?”

    陈元没有穿官服,倒不是他刻意为之,只是陈元从来不喜欢穿官服。徐积也没有见过他。

    这个年轻人给陈元第一印象不错,人看起来很精神,房间里也收拾的利索的很。

    陈元笑了一下:“你叫徐积?这一次来准备参加科考的?”

    徐积点头:“是,请问您是哪位?能否告知学生尊姓大名?”

    徐积的话音有些异样,这很正常,他已经很多年听不清楚别人说话了。

    陈元看看他屋子,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我是陈春妹的父亲,我叫陈世美。”

    他说这话的时候看着徐积,注意着徐积面部的变化。

    徐积很是惊讶,然后长长一鞠:“见过伯父大人,晚生正想上门求见,只是春妹说伯父一直很忙,所以耽误到今天,失礼之处,还请伯父见谅才是。”

    陈元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哦?你想见我?是为了向春妹提亲么?”

    徐积摇头:“不是,我想请伯父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能一展所学,不负一身才华。”

    他说的很直接,正因为他很直接所以陈元对他的印象非常好。他摆明说出了他想要的是什么,他有年轻人的自信和真诚,或许他过于自大了,但是这不要紧。

    陈元笑了:“你能帮我做什么?来,坐下慢慢说。”

    徐积坐下说道:“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伯父大人,我觉得您在辽国的问题上做的有些欠缺。伯父大人的想法是用一种比较稳妥的方式彻底解决辽国的问题,可是请恕晚辈直言,辽国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民族的问题。不光是宋朝,历朝历代我们汉族都面临着异族的入侵,就算你解决了辽国,还有其他的民族。”

    陈元看看他:“很有道理,继续说下去。”|

    徐积受到鼓励,更是放胆直言:“晚辈认为,在以前的朝代之中,处理番邦关系处理的最好的是唐朝,其主要原因其一在于武力的威慑,其二在于那些番邦认同了唐朝的文化,各个番邦每年都派遣使臣前往大宋,这些使臣并非如现在驻在汴京那些番邦使者那样,只是联络双方关系,他们学习唐朝的文化,学习唐朝的制度。其中东瀛派遣遣唐使少则数百人,多达上千。吐蕃更是规定,继位的藩王必须是在唐朝学习过的王子,这一点我们大宋没有做到。”

    陈元的眼睛忽然亮了,文化入侵,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一招呢?这一招不光非常有效,而且能让那些士大夫有事情可做,不用整天闲在哪里想着武将是不是要威胁他们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徐积,徐积继续说道:“晚辈以为,取得认同才是我们和番邦和睦相处的关键所在,以党项之战为例。若是那党项人认同大宋,李元昊又岂能造反?他根本没有机会裂土为王的。还有现在的辽国,晚辈认为可以通过民间的适当渠道,让辽国人认同我们大宋,这样不光是对战争还是战后的统治,都非常有利的。”

    陈元听到这里觉得没有再听他说下去的必要了,因为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他也不再去考虑这个人是不是在骗陈春妹了,因为这个人的才能用不着靠骗陈春妹来得到体现。

    他站了起来:“不要再说了,你准备一下跟我回汴京,我带你面见圣上。晚上,就去我府上吃顿饭吧。”

    幸福来的如此突然,徐积根本没有想到陈元现在就要带他去见仁宗,一切显得是这样的仓促,不过没关系,因为他随时都在准备把握机会,任何机会。

    跟陈元回汴京的路上他始终在计划着说辞。不光对辽国的问题,对于新政,徐积也有自己的观念。

    他的这些观念或许还不成熟,但是足以为仁宗和陈元打开一条思路。必如现在争论最激烈的就是荫子的问题,范仲淹要坚决的取消,但是朝堂上其他的大臣都反对。

    仁宗知道取消的对的,可是他不能支持范仲淹。

    在这个问题上,徐积的观念是,那些官宦的子弟虽然有很多是好逸恶劳之辈,可也不见得所有人都没用。比如司马光,比如范纯佑,这些人加以培养,将来都是朝堂的重臣。

    他给仁宗的建议是,就像科考一样,专门设立一个荫科,荫子照样可以,但是给你什么官,就要看你考的怎么样了。这也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即把现在的情况给改观了,还比范仲淹一刀砍下去让其他人容易接受一些。

    第616章文化入侵

    陈元和徐积在皇宫里呆了整整两个时辰,徐积的才华让仁宗同样很是是欣赏,仁宗让他回去之后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等到合适的时机和大臣们讨论。

    这让徐积有些紧张了。要一个方案的出台和一个建议完全是两码事情,建议你可以想到就说,只要对方能听明白就行了,但是方案不同,方案必须有论,有据,有条理,必须考虑到所有你这个方案要接触的每一方面。

    这对于一个仅仅是对现在的时政有些看法的年轻人来说,有点挑战了。若是让他拿出一个方案来在那一次辩论会上和学子们商讨,徐积一点不怕,可是这次,是拿到朝堂,给那些大人物们看的。他尽管一直在为机会的到来做着准备,可是徐积没有想到陈元会把他带上直升机。

    仁宗没有答应给他官做,不过这不要紧,只要仁宗肯听自己的意见,只要自己的方案能让在朝堂上通过,徐积这个名字迟早会在朝廷大员的名单里的。

    两个人坐在马车上的时候,陈元面带微笑的看着徐积:“是不是有些紧张?”

    徐积点头:“是,我怕我写出来的方案会被那些大臣们质疑。”

    陈元慢慢说道:“这么有什么好担心的,连范大人写的奏折都经常被否了,更何况是你?我告诉你,你把方案写的再好,都会有人反对的,而且他们绝对能找出来合适的理由。所以不要去考虑这些,你要相信自己自己说的是对的,这就够了。”

    徐积的目光坚定了一些:“多谢伯父大人。”

    “这样吧,回头我把柳永也喊来,他那里现在有很多关于辽国的观念,有些虽然没有登载出来,但写的确实不错,你回去参考一下,对时局多一些把握。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这些日子我会专门安排一个地方给你住。”

    徐积对陈元很是感激:“是,有劳伯父操心了,伯父,能不能停一下马车,我下去一下,等一会我自己去府上就是了。”

    陈元问道:“下去做什么?等我们回去应该就是吃饭的时间了,如果事情不是很着急的话,还是回头再办吧。”

    徐积挠挠头:“我,我想买些礼物。我知道伯父不在乎这个,只是我就这样空着双手去,恐怕别人会说我不懂礼数的。”

    陈元笑了:“韩琪,停一下。”

    回到驸马府的时候,还没进大门呢,忽然一根棍子就朝陈元飞了过来,好在他的反应还算快,往旁边一闪身躲开了,拿眼往里面一看,之间宁哥儿和陈冬哥二人正扭打在一起,那棍子想来就是他们两个中间谁扔过来的。

    陈冬哥现在等于是庞喜的徒弟,柴阳和清原有时间也来教教他,而且这小子对于学武很有悟性。可是即便如此在宁哥儿那里讨不到半点便宜。

    宁哥儿和他老子一样,变态的。尽管陈元一直避免让宁哥儿学武,但是不管陈冬哥用什么招数,他总是自己能慢慢的找到破解的办法,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破解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庞喜告诉陈元,如果找一个人稍微指点一下宁哥儿,那这小子将来绝对是第二个李元昊。

    两个人看见陈元的身影一出现,马上把手放开了。陈元手指外面的棍子:“谁扔的?”

    陈冬哥打架往往占不到宁哥儿的便宜,但是处理这样的事情反应却是要比宁哥儿快上一些,陈元的话音刚落,他的手就指向宁哥儿:“爹,是他”

    宁哥儿这时候才想起来辩白:“明明是你的棍子,为什么无赖我?”

    陈冬哥振振有词:“你若是不抢,这棍子怎么会飞出去?”

    这两个孩子都已经十三四岁了,平日在一个学堂里面念书,打架是没少打,不过两个人的关系却是很不错。

    陈元走过来照着那两个脑袋一人一巴掌:“滚,回去看书去,你们看看人家念陈,还没你们大呢,人家论语诗经都会背了,你们这么大的个头天天也好意思。”

    陈冬哥一晃脑袋:“念书有什么好的?前几日我和宁哥儿在学堂打架,我们两个打人家七个,把他们全打趴下了。”

    陈元也不和他罗嗦,巴掌一抬,陈冬哥不敢再多说一句,抬腿就跑了,那宁哥儿跟在他的身后也跑了。

    看着宁哥儿的背影,陈元忽然有些担心了。这个孩子已经长大了,再过三四年,他就算是一个大人了,甚至可以参军上战场。自己到底该怎么对他合适呢?

    让他上战场,陈元怕他真的成为第二个李元昊。把他当做一个太平王爷软禁在京城里面,陈元又觉得这样对一个孩子太过残忍了。犯错的是他爹,没有必要让他这一辈子他父亲的作为承担后果。

    赵懿从屋里走了出来:“相公,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陈元这才收起对宁哥儿的忧虑:“哦,今天回来有些事情,让伙房烧几个好菜,晚上有客人要来。”

    赵懿笑了一下:“来的人多么?正好姐姐他们晚上也来,如果人不多的话,就一桌吧。”

    “长公主他们也来?有什么事情么?”

    自从长公主和李玮和好之后,长公主懂得了迁就李玮一些,而李玮也明白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不能靠驸马这个头衔活一辈子,他们的感情比之从前好了许多。

    可是这两个人都不太地道,和好之后就把陈元抛在脑后了,这些年出了过节的时候双方礼貌性的探望一下,他们很少主动上门。

    赵懿说道:“听说父皇往北面调集军队,这一次李玮的部队也要出征了,我是邀请姐姐来的,算是给李玮送行吧。”

    陈元点头:“也好,很长时间没见了,再说这一次让长公主帮忙看看人。我给春妹找了一个后生,今天晚上让那后生来吃饭。”

    赵懿一愣:“咦?那家后生能有这么大的面子?让你亲自请他来吃饭?”

    陈元笑笑,搂住赵懿的肩膀亲了她的额头:“不要多问,去让伙房准备一下,一会你就知道了。”

    柳永是第一个来的,然后是徐积,最后是长公主和李玮夫妇。

    宋朝的礼仪是很严格的,若只是徐积一个人来,陈元打算把酒席搞的随便一点,就当做家宴就可以了。但是李玮和柳永也来了,那么女人就不能在桌子上吃饭。

    但是男人可以,哪怕是庞喜那个身份,都能坐下来的。

    两三个人说话的时候,徐积还可以看对方的口型来确定对方在说什么,但是人稍微多上一些,他应付起来显然有些吃力了。

    陈元倒是体谅他这一点,把谈话速度控制的很慢。

    “李玮,皇上这次让你去什么地方?”

    “河间府,就是白玉堂他们那里了,我这次跟着任富将军一起去,我们这些兵都是没打过仗的,我这心里当真没有底气。”李玮的眉头皱在一起。

    陈元笑道:“你以前不是很勇猛的吗,怎么现在怕了?”

    李玮看看他:“以前不是每心思活下去么。”

    他上次跟陈元去党项那么拼命,是因为那时候他在生活当中受到了挫折,感觉活着还不如死呢。但是现在不同了,日子过的滋润的很,这要是万一在战场上把命给丢了,舍不得的东西实在太多。

    “世美,跟你打听个事,我们这次去河间府,到底是不是去了辽国打仗的?”

    李玮的眼睛看着陈元,脸上的神情很是期盼。

    陈元拿起酒杯来,和他碰了一下:“我告诉你,咱们老丈人是个好老丈人,就算你不想活了,他还怕公主守寡呢。和你说实话吧,这个主意是我出的。现在辽国边关局势不稳,多派些人过去在城池里面看着就是了。首先是防止敌人来打我们,还有呢,就是让辽国也要派一些部队出来才是。”

    陈元的意思就是军备竞赛了,大宋在边关放一百万大军,什么都不做,辽国人最少要放八十万人看着。这军队的开销是个天文数字,宋朝撑的住,但是辽国就不行了。特别是辽兴宗留下的那点铜钱迅速贬值的时候,辽国人会顶的很难过的。

    军备竞赛李玮不是太懂,不过没关系,听到自己只需要待在城池里面,他就放心多了,神色间舒缓了不少:“哦,那就好。我还以为皇上真的让我去和辽国人干仗呢。”

    陈元说道:“你看住你的部队,别犯什么错就可以了,还有,千万不要告诉公主你这一次只是在城池里呆着,知道么?”

    李玮愣了一下:“我正准备说呢,我想着她听了会很开心的,你不知道这几天她为我担心成什么样子了。”

    陈元嘴巴一咧:“你傻呀你?我问你,她为你担心的感觉好不好?”

    李玮回答的非常干脆:“好”

    “那就成了,什么都不要说,知道么?回来要是有战功你就说战功,要是没有战功她问你战场上的事情你就说不要让她担心不告诉她就是。”

    陈元说完之后顺口问了一句:“这一次你的监军是谁呀?好相处么?不行我给你安排一个熟识的人去。”

    李玮脸色一阵异样:“这个,人是很熟,不过你能给我换一个最好,是梁怀吉呀。”

    陈元听的呆了,接着骂道:“这是哪个王八蛋安排的?”

    “我们抓阄抓的,几十个监军,几十个将军,还偏偏我和他抓在一起了。”

    陈元无语了,这没办法了,既然任富用这个抓阄的办法,说明他是在安排不好监军了,大家听天由命,抓谁是谁,自己真的不方便去说什么。既然你们哥俩抓在一起,说明梁怀吉和李玮有缘分。

    陈元不再说这个话题,转头看看一直坐在边上仔细观察他们嘴型的徐积:“徐积,关于大宋和番邦的关系你说的非常好,今天万岁也说了,他会挑合适的机会来促进藩属国和我们大宋之间的交流,但是辽国就不行了。”

    徐积马上用那种有些异样的声音说道:“我明白,辽国现在和我们正处在敌对之间,双方都会限制对方活动的,这个时候由朝廷出面,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陈元说道:“我打算在辽国成立一个货行,名义上为了双方的民间交易,为了帮助辽国人商人和宋朝商人之间牵线搭桥,实际上是宣扬我们大宋的文化观念,改变辽国人对我们态度。怎么样,你去做好不好?”

    徐积摇头:“伯父,我不太明白。”

    陈元知道自己说的可能太笼统了,颜色**他本来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玩的,反正慢慢探索就是了。就算在辽国做的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可以为日后其他的问题积累一些经验。

    “这么说吧,设立一个货行,专门收购那些辽国商人的货物,在收货物的同时呢,你可以对他们的产品提出技术上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你要建设专门的学堂,教出一些有技术的辽国手艺人来。当然这只是幌子,他们会不会手艺是其次,主要的是,他们通过学习之后,能向往大宋的生活。”

    徐积这才点头:“我明白了,我愿意去,只是生意上的事情我不太懂,还请伯父派人过去帮忙才是。”

    第617章万国来朝

    陈元一摆手:“这个你放心,生意上我会让人去做,你这一次去建立货行,就用你的名义,不要挂上大宋商业协会。你不知道,我的名声在辽国臭的很。”

    上一次陈元办货行卷走了辽国十几万,这间接的损失是更多,辽国商人对此记忆犹新,甚至现在大宋商业协会和辽国做买卖之后,有些当初被骗的人还带话过来,希望陈元能把那钱还给他们。

    可是到嘴里的那有吐出来的道理?除了耶律缕伶的那一份陈元规规矩矩的算了份子给她,其他的到现在还没有往外吐的。如果新开一个货行还是以陈元的名义,或者说和陈元有着什么瓜葛的话,那生意必然惨淡。生意还是其次,主要的是,自己说什么他们都不会信的。

    陈元他们吃饭的时候,几个老婆一个接一个轮流往里面来,一会倒倒茶水,一会问要不要热一下饭菜,这些都只是一个借口,她们是来看徐积的。这一点陈元清楚,想来徐积也应该知道。

    秦香莲的人品好,所以陈春妹的终生大事所有人都表现的非常热心。其实若是在别的人家里,女人一般不会出来管这些事情。

    在大宋其他男人的家里,女人都是一件附属品,一切都听那男人的,但是陈元希望自己的每一个老婆都能做她们自己,而不是他陈元一件附属品。最少在家里面是这样,他给了自己几个老婆在家事上面充分的自主权和发言权。

    赵懿不用说了,菱花的客栈现在在大宋开了许多分号;呼延瑞珠两年海盗当的腰包鼓鼓的,已经开始跑正经的远洋生意了;耶律缕伶由于投钱给陈元投的最早,当陈元和她算份子的时候,尽管占了她许多便宜,可现在依然每个月要给耶律缕伶一笔庞大的数目。

    她们每一个人都能离开陈元独自生活,都有自己的地位,不属于任何人。

    只有秦香莲一个人闲着没事,秦香莲实在做不好买卖,因为她人太实在了,陈元曾经想过让她去经营一个米铺,结果她只要看人家买米的人可怜,马上就不卖了,直接送。

    没到半年的时候米铺亏损严重,只能关门了。驸马爷家大业大是不错,但是米铺不是义庄,不能那么来的。

    也正是因为秦香莲憨厚,所以人际关系相处的很好。从赵懿等人脸色上可以看出,她们对这个徐积也是比较满意的。至于她们出去之后和陈春妹说些什么,陈元就不管那么多了。

    陈元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用文化去侵略对方,这一点在二十一世纪老美经常用的,为什么被自己忘的这么干净?归根结底一个原因,陈元他不是一个文化人。

    徐积现在说出来了,陈元觉得可行,最少没有什么坏处。那就执行吧,为了让徐积的方案更完备一些,陈元让柳永为徐积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理论上的,还有实际上造势。

    “柳永,你这几天帮徐积看看一些辽国的资料,还有关于现在范大人说的荫子的事情,皇上让徐积在这几天写一个方案出来,这种事情他还年轻,没有什么经验,你帮帮他就是。”

    柳永现在等于是大宋的新闻主编,他的手里有许多被压下来的稿件,这些稿件并不是写的不好,有的是因为言辞太激烈,有的则是如当初王安石一样,看的太透了。

    柳永冲陈元下了保证:“驸马爷放心,有我在什么都没有问题。”

    陈元忽然想到了什么:“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把终身大事给办了?你都四十多岁的人了。”

    柳永被这个突如其来的话题问的一愣:“这个,我还没有想过。”

    陈元用手指点点他:“我可提醒你一句,陈师师现在已经不在山庄做事了,她手里有些银子,人家可以回家去过富足的生活,但是她在汴京租个小宅子,等谁呢咱们心里都清楚。”

    柳永面色很是尴尬,说真的,他也觉得自己亏欠陈师师许多。当初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是陈师师接济自己度日,这一点柳永没有忘记过。

    可是关键的问题是,当初接济柳永的不止陈师师一个,现在依然在等柳永的也不是陈师师一个。柳永是个多情的种子,这些女子他都喜欢,正室只能有一个,选择陈师师就对不起那姓谢的和姓王。让陈师师来做小,柳永又觉得自己太不地道了。

    他至今没有娶妻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不是他没有合适的对象,是合适的对象太多了,他不知道该娶谁,当真让他很是苦恼。

    所以他一直耗着,希望能耗到有几个女子耗不下去了另谋他路,那自己就好办多了。

    陈元没有多说什么:“你自己看着办吧,如果你想娶她进门,我可以帮你去说媒,如果你想让她离开汴京,那你自己去就是了。”

    柳永被陈元说的低下头来,闭上自己的嘴巴,闷头喝酒。

    李玮的酒也喝的差不多了,脸上那道刀疤显得红红的,灯光下有些让人害怕,他放下酒杯:“不能再喝了,再喝我就回不去了。”

    陈元也没有攀他喝酒:“随你,不喝就算了。这一次多加小心,其他的话不说了,少出城,安全第一。”

    李玮点头:“我知道,说真的世美,其实我一直不太明白,咱两都是驸马,为什么皇上对你这么好?却好像有些不待见我呢?”

    陈元一听这话就知道他已经喝高了,脑子不太灵光,一时把真话给说出来了。当下笑道:“莫要胡说,皇上什么时候不待见你了?”

    李玮眼睛睁的很大:“我说真的这些年还好些,以前,我给他请安,他从来不拿正眼看我。”

    陈元心中暗道,那是你以前做驸马做的太窝囊,你自己把自己做窝囊了,就不要怪别人不待见你。不过这话他没有说出口,毕竟李玮已经改了,没有必要去揭他以前的短处。

    陈元也没多想,呵呵笑道:“我告诉你,有的时候老丈人也是要哄骗的,多说两句好话没什么关系。”

    李玮把脑袋凑了过来:“是兄弟,你教教我。”

    陈元点头,正待面授机宜的时候,忽然发现徐积的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嘴巴,心下顿时一惊,糟糕忘记自己未来的女婿也在这里了,这其中的奥妙万不能让他知道,万一日后他用这个办法如自己糊弄仁宗那样糊弄自己,岂不是冤枉?

    当下一拍李玮肩膀:“跟你说着玩呢,谁敢哄骗皇上呀?哈哈。”

    笑声虽然好像很开心,可是陈元知道酒不能再喝了,因为自己也高了。

    徐积在柳永的帮助下,没有几天就把那资料搜集的非常齐全,他把方案交给仁宗之后,仁宗马上拿到大殿上来讨论,为那些大臣的官员们的孩子举行特殊的科考。

    考试的制度徐积也说的非常详细,举行一次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后,就要为那些官员的子弟举行一次考试。

    相比科考来说,他们的考试要容易许多。全国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都可以参加这样的考试,考的好的马上外放做官,或者留在京师,考的一般的给一个闲职,当冗官去吧,日后有机会就让你来补,没有机会你就一直在那里冗着。

    大宋现在的冗官不好当了,朝廷整天有人要裁撤冗官,这让他们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

    那些考的实在太差的,冗官都没的当,下次再考。

    按照比例来说,就是十个人中间,一个留在京城,两个外放,四个候补,三个回家。

    这个方案很快被那些大臣们接受了。它不光是折中了范仲淹那一刀砍下去的做法,还把整个反对这项政策的队伍分化成为两级。那些官职小的官员,比如五品以下的,他们对这项制度是举手赞成。

    因为如果按照以前的规矩来办,那他们的孩子注定要成为冗官那一行列的人,留在京师和外放做官的都是那些朝廷大员和边疆大吏的孩子。

    但是现在所有的孩子在一起考试,以成绩的好坏来决定自己的位置,这让他们看到了更好的机会。

    反对派的阵营被瓦解之后,那攻守同盟马上破裂,仁宗非常顺利的颁布了法令,大宋实行了一百多年的荫子的制度,虽然没有完全被废除,却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宋朝产生冗官的最大的一个途径被卡住了。

    货币的改革在全国推广的也是相当顺利,又是一年春节快到了,汴京比之去年还要热闹了许多。

    由于道路越来越好走,马车越来越多,不光是有些外地人来看望自己在汴京的亲戚,还有些人跑很远的路程过来,带着一些各方的杂货,希望能趁着这个热闹的节日赚上一笔。

    从这方面看来,从铜钱本位向银本位的转变,并没有很严重的影响大宋百姓的生活。

    因该说今年的百姓是很有福气的,因为今年他们的大宋不光有花灯可以看,还有一项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世景象,正好被他们赶上了。

    宋朝虽然自称天朝,藩属国也有很多,可是这些藩属国以前看上的不过是宋朝的财富而已,低一下头,就能要到钱来,这样的买卖谁都愿意做。所以从某个程度上来说,宋朝的天朝,是用钱买来的。

    这种情况从赵匡胤的时代一直持续到仁宗时代。如果陈元不来的话,还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但是今年不同了,随着南洋贸易的开展,宋朝已经和南洋,阿拉伯,甚至非洲一带的许多的国家进行贸易。

    本来这些国家还把宋朝人仅仅当做一个交易伙伴来看待,但是张匡正这次远洋真的起到很好效果。

    宋军的那庞大的船队就是最好的宣传工作,张匡正这一次沿途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邀请,而这些国家看到宋军的威仪之后,不管是出于敬畏也好,还是出于敬仰也罢了,几十个国家的使者同时选择了宋朝人最在意的春节这个季节来到大宋,带上他们国家的礼品,求见宋朝皇帝。

    第618章细兰国的请求

    大宋开国一百年了,真的从来没有几十个国家一起来朝拜的事情发生,特别是这中间还有许多国家的使者是漂洋过海不远千里而来的。光是南洋,就来了以三佛齐,爪哇两个大势力为主的近三十个国家。

    这当真让仁宗觉得很有面子,那样文官们也是一脸欣喜。就连汴京的那些普通居民都觉得腰杆子直了许多。这么多肤色不一样的人一起出现在汴京的街头,也算是一道异样的风景在显示大宋的富强了。

    为了把声势造的更大一些,仁宗决定,在赏灯之夜对这些番邦使者来个集体的接见,也让这些使者看看大宋最繁华的一面,以便彰显国威。

    这几天的时间范仲淹和夏竦一直在忙着这件事情,包拯也在紧张的布置着保卫工作,对于大臣们来说,这个事情上他们和仁宗是高度的统一,面子,一定要挣到面子才可以

    “世美,算过没有,这一次有多少国家前来?”仁宗问陈元这话的时候,那笑容无法抹灭,作为一个皇上,作为一个想成为千古一帝的皇上,仁宗现在的感觉非常好。

    他正和陈元走在后宫的回廊上面,陈元就跟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听了之后说道:“回万岁,一共五十八个番邦,从泉州传来消息,还有一些番邦因为路远,无法在春节前赶到了。”

    这个数字已经有很多人和仁宗说过很多遍,仁宗自己也在私下经常把那些翻过的国书拿过来数一数,念一念上面的名字。可以说他现在闭上也能说出那些番邦的名字,但是他总是喜欢别人再和他说一遍。

    每说一遍,他的脸上都又挂起一丝笑容来。

    陈元知道仁宗此刻非常激动,想来灯会那天五十多个番邦,加上大宋的那些藩属国,一起端着他们的贡品走过宋朝大街的时候,仁宗一定更有满足感。

    不过陈元并不满足,现在来的一些人还都是亚洲范围内的,大宋的脚步应该继续往前。更何况就算是亚洲,也还有一个可以挑战大宋的庞大的巨人还没有被打倒。

    “万岁,现在张匡正只跑了半年的时间,臣相信,等到明年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家漂洋过海前来的。”

    仁宗的眼神放出一丝光芒,憧憬了一下:“朕没有想到,远洋居然有这样的效果,先给那张匡正记上一功,等他回来,朕会好好的褒奖他一番。世美,夏相国说,这一次我们对番邦的赏赐也不能显得小气了,朕打算按照他们供奉的物品价格,多倍返还,你以为如何?”

    陈元当然不会反对,大宋对这些藩属国很大度,这没有什么不对,只要没有大方到清朝的那个地步,只要财力允许可以这样大度就行。

    还有,仁宗对外大度,但是他自己确是一个很节俭的皇帝。

    他一生都没有吃过满汉全席,只有犒赏大臣或者军队的时候仁宗才奢侈一点,平日里他和妃子吃饭一般不超过四个菜,而且两荤两素。留大臣吃饭的时候也是看人数而定。

    和清朝的皇帝即使国力已经不行了还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修建什么避暑山庄颐和园相比,仁宗从自己身上省点钱放在国家的脸面上,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陈元说道:“万岁英明,这样能彰显我大宋的气度。只是臣以为,除此之外,还当向他们在展示我大宋的军力和国力。”

    仁宗呵呵一笑:“看样子你是接受那个徐积的观念了,一面展示力量,一面怀柔,这办法确实不错,好吧,明天朕让宋广文彦博带他们去军营看看。”

    大宋的禁军有许多都已经开往边疆了,不过汴京的驻军始终保持在五万人的规模。这个规模在宋朝的战争中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那些小国来说,震慑的作用应该是能起到的。

    其实这些人已经被张匡正那个庞大的船队震慑了,若非如此,他们不会来的。

    “还有一件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有个叫做细兰的王国,这一次是他们的公主来的。”

    陈元一听是公主亲自来的,马上来了精神:“公主?”

    仁宗点头:“朕一开始也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他们这个国家在三佛齐的北面,距离朱罗国比较近。最近三佛齐和朱罗国时有摩擦发生,那细兰总共时有两万人口,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他们觉得自己的安全无法保障,请求做我们宋朝的藩属国。”

    陈元的地理学的不是太好,他知道三佛齐就是现在的印尼,而朱罗国就是阿三了,至于这细兰在哪里,陈元的脑海中没有什么影响,回去问问呼延瑞珠,她应该知道才是。

    仁宗接着说道:“本来答应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是在这几年,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即做了三佛齐的藩属,又年年向朱罗国朝贡,欧阳修说,这样小国反复无常,不过是看到我们宋军的船队之后认为跟在我们后面能保证他们的安全,想狐假虎威而已。”

    他说道这里停了一下:“但是,那公主说的倒是很可怜,朕觉得,左右逢源是小国的生存之道,不可用反复无常来做定论。”

    陈元觉得仁宗说道那个细兰公主的时候,语气中仿佛有些异样的暧昧,当下轻声说道:“万岁所言甚是。其实事情很简单,现在三佛齐和朱罗国的使者都已经到了汴京,万岁可以叫他们三方都来,当面调解一下。也不用正式下文,毕竟朱罗国第一次来大宋,给不给我们面子还是两说。”

    仁宗点头:“嗯,朕也是这么想的,三佛齐对我大宋一向尊重,他们那里还为先皇修建了神庙,我们的话他们会听的,就是这朱罗国,朕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态度。”

    三佛齐和大宋是友好的国家,其国家中的许多大臣都是为了躲避战乱而过去的汉人,也是南洋现在势力最大的国家。

    他们虽然路途遥远,中间还隔着一个大洋,但是来宋朝朝贡的次数比之占城,交趾这些宋朝的藩属国还要多。

    直到后来宋朝被元朝灭了,三佛齐断绝了元朝的一切交往。说起这事情还有一个笑话。忽必烈当时对于三佛齐不买他的帐很是恼怒,当即联系了三佛齐的死对头,也就是现在印尼国家的前身,爪哇,一起来对付三佛齐。

    两万大军坐着上千艘大船浩浩汤汤的来了,三佛齐被忽必烈的部队打的很惨,惨倒几乎爪哇人认为自己可以独享胜利的果实之后,爪哇人从背后向元朝的部队发起攻击,两万大军,一个没回来。

    再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赶走了蒙古人,三佛齐马上恢复和明朝的邦交。可是那个时候三佛齐已经衰弱,洪武三十年被爪哇给灭了。

    历史上都吧爪哇当做是印尼的前身,而不是三佛齐,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事情,因为爪哇灭了三佛齐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肆屠杀居住在那里的汉人。

    这算是历史上印尼第一次排华。

    不过那个时候印尼人很不幸,因为他们碰到了朱元璋这位连自己兄弟都能杀的狠角色。

    当时汉人都被赶到三佛齐北方的一些小岛上面,眼看面临着灭顶之灾,这个时候他们的祖国并没有忘记他们,朱元璋一声令下,十余年间大明几万士兵渡过那片大海赶去为自己的同胞助拳,即便是他的儿子和孙子争夺帝位的时候,依然没有中断对那里汉人的支援,再次打败爪哇人之后,三佛齐就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

    话题扯远了,总之三佛齐和宋朝的关系,就像是现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一样,一脉相连,血浓于水。

    这一次就算是没有细兰这档子事情,仁宗也打算看看能不能调解朱罗国和三佛齐的争端。

    唯一的麻烦就是大宋是个君子之邦,这一点周围的国家都是公认的,虽然陈元屠杀东瀛人给这个称号抹上了一点不光彩的形象,但是前一段时间宋朝帮助大理摆脱危机,现在又正在和吐蕃回鹘谈判,已经把东瀛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点了。

    那朱罗国第一次来大宋,还是来朝贺的,作为一个君子,在这个时候总是要客气一些才行,不能用那种下发最后通牒的语气。

    仁宗看看陈元,本来他想让陈元去接触一下的,但是想想现在陈元正在处理吐蕃和回鹘的事情,这事情在仁宗心中地位比细兰要重要多了,毕竟细兰太小,太远,他根本不知道在哪里。

    “朕觉得,还司马光去接触一下吧,世美你就全心做好吐蕃和回鹘的事情就可以了,他们现在答应我们的条件了么?”

    陈元一阵苦笑:“万岁,若是我们现在逼迫让他们用银子来买盐,买茶,他们马上就会答应的。可是您又说不能太过分,这样他们挺的住的。他们不是大理,不断了他们的盐和茶砖,很难让他们屈服。”

    仁宗的眉头皱了一下:“我不是让你去欺负人,我是让你去和他们商谈,不要总想着用一些威胁人的手段来。你让他们派兵去贺兰山,人家也不是不答应,只是多要一些军费而已,你们慢慢谈着就是,反正辽国的事情还有时间。”

    陈元低头:“是,微臣遵旨。”

    第619章火枪队

    陈元对于回鹘和吐蕃提出了让他们出兵帮助宋朝对付辽国的条件,回鹘和吐蕃也想着在辽国的战斗中能分上一杯羹,他们早先已经和仁宗说过,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愿意出兵相助。

    可是在出兵的形式上面,吐蕃和回鹘却和大宋产生了分歧。

    按照他们的意思,也使现在通用的一个观念,他们的军队打下来的地方都应该是他们的,就算交给大宋,大宋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来补偿他们。

    陈元当然不想付出这个代价了,辽国是已经下锅的青蛙,煮熟是用多少火候的问题,如果让吐蕃和回鹘人介入,大宋要付出的可能比他预计的要多。

    陈元的意思是让吐蕃,回鹘,大理,交趾,占城,这些大宋的藩属国全部出兵,让辽国人知道,这次来打他们不光是大宋,而是“联合**”,让辽国人知道周围所有的国家都来打他们了。

    他没有打算让这些人真的介入战争,拉个架子让来吓唬耶律洪基这个自己曾经的小兄弟就行了。

    这些藩属国的部队到来之后宋军会管他们吃住,还包回程车票,剩下的就没有了。

    这在陈元看来很公平,我帮你解决银子的危机,你派些人过来帮我架势。人也不要太多,能把战旗扛着就行了。大理,交趾,占城这些藩属国答应的非常痛快。

    大理出兵五百,交趾出兵出兵一千,占城也出兵一千。这些藩属国距离大宋很远,他们对于辽国的战争没有兴趣,出兵也就是像陈元说的那样,捧个人场而已。

    这就够了,陈元只需要他们捧个人场。但是吐蕃和回鹘明显不想只捧一个人场,他们想介入战争,直接从战争中得到好处。当陈元拒绝了他们之后,吐蕃人提出出兵也可以,但是要宋朝按照人数来雇佣他们的士兵,一个人多少钱,宋朝给多少钱,他们就出多少人。

    回鹘人比吐蕃强一些,他们说不给钱也行,一样会派人来帮场子的,就和大理一样吧,也派五百人过来。

    五百人对于大理来说够了,但是回鹘那么大的国家如果也使只派五百人来,跟没来一样。

    意见不统一,谈判。

    谈判并不麻烦,麻烦的是仁宗不让陈元使用那些能逼迫对方屈服的手段。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仁宗变了很多,有自信了,有主张了,可是他还是那样的君子,不愿意落下口实。

    仁宗接着看看陈元,忽然声音放的很低:“世美,那个细兰国的公主毕竟是个女子,让她于那些使者一起住在馆驿里面多有不便,你去安排一下,给她寻一个好的住处就是。”

    听仁宗这样说,陈元知道皇上八成是看那细兰国公主顺眼了。让她继续住在馆驿不是公主不方便,是仁宗不方便。以他的身份如果出入驿站,那些其他国家的使者肯定会都过来参拜的,就算不来,这传出去也对大宋皇帝的声誉不好。

    陈元向仁宗投去一个会意的眼神:“万岁放心,微臣会安排妥当的。”

    仁宗点头:“好,你去办吧。”

    老丈人要泡妞,让陈元去安排合适的地点,这是大事,万万不能耽误的。

    陈元出了皇宫之后就先去找宅子,不用太好,毕竟这个公主住不了多少时间。把仁宗伺候开心了她很快就能进宫当嫔妃,如果她嫌弃仁宗年纪大了一些的话,也是要回细兰的。

    房子找好,在去驿站找那细兰国的公主。

    这一次来到馆驿的时候,馆驿那些官员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了。大宋开国这么多年,他们这个地方从来没有像这一阵子这般热闹过。

    前些日子说那裁撤冗官的问题的时候,还有大臣提出馆驿的官员是应该第一个被裁撤的,偌大的一个空客栈里面养着十几个的闲人,成天除了送送信件之外就没事了,不裁撤他们裁撤谁?这曾经一度让他们对自己的饭碗能不能保住有些紧张。

    可是现在不用发愁了,几十个国家的使者,一共三百多人,从大的方面来说他们要考虑对方的风俗,习惯。小的方面来说这几百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靠这十几个人操持着,哪个衙门比自己忙?

    那馆驿的驿丞抱着一抱草料,看见陈元之后马上把草料放下:“驸马爷您来了?要找哪国的使者?下官这就去给你安排。”

    陈元看看他那有些臃肿的身体,那官服上面还有一些草料碎末。

    “怎么,喂马的事情也要亲自去做么?”

    那驿丞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这不是忙不过来么,前几天还好一些,吐蕃和回鹘那些人没来,其他的那些坐船而来的人没有马匹要照料,而且他们看我们一身官服,也不好意思使唤我们,这吐蕃人一来了就不一样了。皇上说了,这些都是我们大爷,都要伺候好了才行,这人要伺候,马也要伺候,当真累的慌。”

    陈元看着他那诉苦的样子,说道:“要不,给你换个清闲一点的差事?”

    那驿丞大为惊慌:“别呀,这忙点好,忙点,说明我们不是冗官。驸马爷您找哪位您跟我说,这再忙也要把您给事情给先忙了不是么。”

    陈元笑了,驿丞的态度已经说明,大宋的官员现在已经不是以冗为荣了,最少在这些基层官员的心中“冗”意味着他们的饭碗可能会丢掉。等到这种氛围在全国都弥漫开来,冗官将会成为官员中一种被其他的人看不起的官吏。

    “那细兰国的使者在什么地方?”陈元的眼睛四下看着。

    当陈元看到那个细兰国公主的时候,终于明白仁宗为什么会一眼就相中这个女人了。她没有宋朝女子那样白皙的肌肤,那淡淡的古铜色却透露异样的性感。

    圆润的臂膀有半截漏在外面,那腰身也完全袒露,肚脐眼上面居然还挂了一个铁环,显示着她那腰身的柔美。那身材,四个字,魔鬼身材。整张脸庞充满了异域风情,鼻子上也挂着一个小铁环,当真性感诱人。

    从民族的装饰来看,这个细兰应该就是日后斯里兰卡的前身。陈元进门之后很客气的行礼,那公主也还了一礼。她们的礼节很特殊,女人行礼的时候腰身几乎下蹲一半,这让陈元无意间从她那领口中看到两团跳动的丰满,心中不由赞叹一声,自己的老丈人当真好眼光。

    而且陈元更清楚,以后苏晓悠不用再担心自己后宫寂寞无对手了。这样一个具有异域风情的女子如果被仁宗接入宫中,绝对是苏晓悠争宠的强敌。

    她们一样的年轻,而且比起苏晓悠来说,她可能缺少一些手段,可是她身份上的优势却是苏晓悠永远无法比拟的。细兰国再小,人家也是公主。

    事情的开头非常顺利,这公主答应搬到陈元为她专门准备的地方去居住。至于以后仁宗能不能上手,那就看这个公主的态度,还有仁宗的泡妞手段如何了。

    陈元只能帮仁宗制造泡妞的机会,亲自操刀是绝对不行的。

    第二天,文彦博收到仁宗的命令,带着所有的使臣来参观大宋的军营。

    军营中的士兵也收到了指令,早早的把该准备的事情准备好,那些新式的武器都被搬了出来,为远方的来宾一遍又一遍的展示。

    曾公亮现在已经搬到了东瀛的那个小岛上面,比起在汴京的时候,他们的手脚施展的更是顺利了。一些在汴京不敢做的实验,在哪里可以放心的去做。不用害怕出了事故之后殃及附近的居民,也不用害怕会被其他人窥见机密。

    他们的研究和宋朝的战争密切相关,每一次士兵战斗过后,都会把战争时期的武器使用情况作一个汇总,然后让曾公亮改进。在这次东瀛的战斗结束之后,宋军的喷火筒,还有步枪已经基本成型。

    特别是步枪,那一次丁度无意间打出一个铁块之后,曾公亮他们马上研究出了那种用钢管来做枪管,后堂点火发射的类似于火绳枪的枪支。

    可是在战场上的反应却不是很好,几十把投入战场做实验的火绳枪经过士兵使用之后,普遍都说,这东西虽然射程稍微远了一些,威力也大了一些,但是无论设计的速度还是准头,都无法和弩箭相比。遇到潮湿之后整个就是一个废品,根本没有弩箭好用。

    还有,有的时候战局紧张了,你根本无法知道枪膛里面的铁砂是不是射击出去了。听的一声响,一股硝烟从枪屁股后面冒出来,其实铁砂根本没打出去,然后你上第二个铁砂的时候,一样打不出去。

    总之,这枪的毛病很多,士兵们宁愿使用自己原来的弓弩。

    陈元也知道,在科技没有到达那一步的时候,火枪不可能取代弩箭,不过他还是很固执的组成了一支火枪队,一共五百士兵。

    对于这支队伍的建立基本上没人看好,他们第一次显示自己的威力就是在这些远方的客人面前。

    五百士兵排成五排,长官一声令下,一燃火绳,不过片刻的功夫就是一阵并不整齐的巨响。那些士兵眼前几十步远的土墙上面出现了一个个铁砂镶嵌的痕迹。

    不管打仗行不行吧,最少硝烟弥漫,感官的效果非常好,还带响的,听着也热闹。

    这就是陈元第一火枪队的第一次战绩,那些胆小的使臣被吓了一跳,然后伸出大拇指夸赞了一句:“厉害”

    仅此而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