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章 真理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己的无为思想在实践中出了那么大的篓子,导致汉儿尽剃发,这对老子的打击不言而喻。

    “并没有,”小影的话把老子从迷茫中拉出来:“后世依然在实践你的理念。比如到了二十一世纪,不仅没有人头税和徭役,连田税都没了。”

    啥,田税没了?怎么可能?国家财赋从哪儿来?怎么行政,如何养兵?不会又经历一次外族入主的糟心事吧?

    看着大家震惊的眼神,欲言又止的小动作,影仙子俏皮笑道:“想知道没了田税,国家如何运转吗?不告诉你们!”

    额,几位大佬一脸黑线。不带这么吊人胃口的,这是要把俺们急死啊。

    “不过你们放心,这田税没了,国家岁入却几乎不受影响。至于北疆蛮族,在二十一世纪,早就构不成威胁了。”小影补充道。

    这么一说,几人心里更痒痒了。无田赋而国用足、消除数千年游牧民族之边患,这两件大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你倒是仔细谈谈啊。

    不管好学生们如何腹诽,小影接着面向老子:“无为当然没错,减少政府干预,解除束缚民众的枷锁,让百姓自己寻求发展,这对国家和个人都是好事。”

    “明清的问题在于,给予了民众相对无为的待遇,却没有腾出有为的空间。国家需要无为维持稳定,同样需要有为注入活力。”

    “两者并不冲突。无为是基本保障,有为是个体发展。百姓为了更好的生活选择折腾。这是有为,但却没有违背施政无为的原则。”

    “那如何才能在无为的基础上,使百姓有为呢?”李耳问道。

    “这个问题就需要你自己思考喽,我总不能什么都包圆了吧!”影仙子一摊手微笑道。

    李耳默然一礼,端坐蒲团,提笔写下“无为”、“有为”四个大字,又抬首向前,继续聆听。

    第二位发问的是孔子:“高堂之上,为政以德,此吾毕生所求。然纵观两千年之变迁,蝇营狗苟之事充斥史书,能以德治国者寥寥,其缘由为何?”

    小影看着这位飘零半生未逢明主的高大猛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夫子认为什么是德,为什么要讲德?”

    孔丘答道:“德为个人之品行,施政之方略。若人无德行,则秩序崩坏,天下大乱。”

    “道德是人类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小影总结道:“对于一个群体而言,所有人遵循道德约束,能够提供优越的社会秩序,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是,”小影话风一转:“人类的道德水准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社会环境同样会产生深刻影响。”

    “衣食富足的时候,人们会表现的彬彬有礼。缺衣少食的时候,人们会放下面子,争抢有限的粮食衣物;快要饿死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摒弃人世间一切道德与法律,哪怕杀人越货也在所不惜。”

    “国泰民安的时候,道德水平会大幅提升。后世学堂课本上有这么一句话,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既然如此,方针政策必然倾向于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可以在貌似公平的社会环境中享受更加宽松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约束。噢,这是后来的事情了,眼下还是帝王将相的时代,统治阶级可以明目张胆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践踏道德甚至是法律,导致社会发展走向失衡。”

    “这种事情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个人有高尚和自私之分,但是群体不会。占据主导地位的阶级一定不会背叛自己的阶级属性。”

    “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食利阶层膨胀到一定程度,被统治者无法负担之后,一切重新启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