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温馨片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俺是没文化的小农。开始信以为真,以为随风真的是新农村农民,现在农民上网也不算什么稀奇。后来才知道他有自己的公司,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到海蓝不久,我特意打开随风发的自我照片,说实话,有些丑甚至有些邪恶的模样。从此,对他有些“怕而远之”他看到我发的自家老屋那些照片,感到很温馨,竟然想来住几天,吓得我都不知怎么回答他。因为他那模样实在让我有做噩梦的感觉。幸好,我很快发现了海蓝团圆那些照片,这才知道随风发的照片不是他本人,估计是从网上下载的。心情这才好起来。

    慢慢的,对随风的印象越来越佳。一是他随和好接触,二是他对我非常尊重。我也曾开玩笑让他管我叫姑姑,可能他有些不习惯,最后我们商量好,只叫大姐。说实话,我这个做大姐的没怎么关心过这个兄弟,倒是他这个做兄弟的非常关心我这个做姐姐的。

    每当发现我情绪不好,随风就会安慰我,在窝里给我送来鲜花什么的。或者给我发来慰问:大姐,别生气大姐,祝你快乐。

    从此,我心中更加器重这个兄弟。他没有一般商人的奸诈之陋习,为人质朴、善良,阳光。

    虽然,他自称有108个村姑,可我分明感到他正派传统甚至有些保守。从网数年,我对网上君子和网络轻薄之徒一眼可识别,轻浮之人是带相的。

    一次,心情有些郁闷,随风给我发来慰问短信,把自己手机电话告诉了我。我毫不犹豫地给随风打去电话。因为发自内心的想表示一下感谢。电话那边传来的是地道的山东话,一股淳朴气息扑面而来。我笑着问:随风,看你照片真年轻,应该管我叫姑姑啊。随风憨厚笑道:大姐,我快40了。啊——这话着实惊了我。怎么会?看家园张家楼聚会那些照片,随风分明是20多岁小伙子模样啊。

    论坛上,随风积极热心的回朋友们的帖子,可调侃、灌水时多,偶尔也做点顺口溜之类的回帖,可在我的潜意识里仍然觉得随风不会写什么文章,但绝对不是没文化,他的厚重为人且有涵养,幽默还善良,充分证明他有文化底蕴而且颇有教养。

    几天前,我在小说版发现了小说接龙海蓝家园网上擒魔记。我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冰心写了开篇,接着是桃花源中人老师写续,越写越离奇,把个家园侦探小说写的活灵活现,蓦地,我发现了随风也参与了写作,实在令我刮目相看,我自然要认真拜读了。一边读一边笑。精彩,实在精彩,故事虽然有些老套,但教育意义还是有滴,尤其那些特色语言,深深吸引眼球。好个随风,原来潜伏如此之深,哪里是没文化的老农,整个一个李有才板话啊,赵树理再世啊。呵呵,自然是网络似的。

    不由得对随风兄弟更加看重。

    随风,我的好兄弟,老姐等待你来京看我呢。到时,我会和私心一片去接你。带你参观一下北京新城乡,看看现代化养鸡场什么的。顺便,叫几个村姑为你讲解,当导游。

    五、温馨片段之梅骨松风  

    来海蓝好长一段时间不识梅骨松风何许人也。但看他那签名非常有气魄:走天下,仗琴心剑胆;绝世俗,凭梅骨松风。签名如此豪迈,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既有梅之傲骨,又有松之风采

    于是,有意无意地寻觅他在论坛发表的对联、诗词接龙等文学作品。说实话,那些诗词古典深奥,对仗工整,看来文学造诣非同一般,以为他是一位老学究。

    那天,看到海蓝家园聚会照片,才发觉梅骨松风原来是一位青年才俊,不仅饱读诗书,而且书法精湛,更是一位人类灵魂工程师,不由得肃然起敬。但心中有丝丝胆怯,不敢贸然接触。

    前不久,梅骨松风来北京参加教育研讨会。那时,我刚从浙江出差回来,身心很疲惫,想休息好后,再问冰心他的行程以及电话号码。

    第三天周末,中午吃完饭,我没事在论坛回帖,突然手机响了,我打开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只见上面写道:“梅姐淡泊君如晤:愚弟梅骨松风今在京与会环渤海社区教育协作研讨会,特向姐姐报到请安,顺代家园诸友致以诚挚问候。祝姐姐冬安。因会务紧张,恐难面谒。致信请恕。期日后再得机会时赐晤。”

    原来是梅骨松风!心中一喜。立即把电话拨了过去。电话通了,可没人接。无奈,只好放下电话。正思忖时,电话响起来。我赶紧拿起一看,是梅骨松风打来的。

    无须客套,我们很自然地聊起来。梅骨松风声音充满磁力,普通话说的着实不错,看来不愧是老师哦。

    他告诉我,受冰心委托,代表家园朋友向我问好。本来想拜访我,但考虑到我从不单独见异性网友的习惯,只好发短信问候了。听完,我很感动,不加思索地说:我请你吃饭吧。梅骨松风婉言谢绝,说会议行程安排很紧张,等以后有时间再聚。

    过了两天,我忙完手头事情,给梅骨松风发去短信:“梅骨君好。还在北京吗?姐从浙江回来就没怎么轻松。这次没能招待你,很不安。等我们真正熟悉后,你就不要在见外了。事在人为,因人而异。期盼。”

    梅骨松风接到我的短信,即刻给我回了一篇感人肺腑的短信,洋洋洒洒不亚于一篇读后感:“姐安好。弟下午从承德返京。现刚刚从图书大厦看书回到宾馆,明天上午八点半乘d57次动车返青。驻京几日,时时思忖如何跟姐姐相晤与道别。刚刚返回宾馆,途中亦反复思量此题,然终究不敢贸然。一则此前直接交流过少,纵心仪其久,仰慕其深,弗敢轻易相扰;二则怕致令不便;三则所携书梅也淡泊四字因意外已不可相赠。某求完美事事,姐重事事完美。是以跑过荣宝斋旁边几家作坊,没有找到现场作书之案后,无奈放弃,日后再寄来。眼下收到来信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所未约而同者,欣喜异常,缘其未会其远,弟自知自惜。怀揣姐致祝回乡弟知足。于姐,弟不知者众,然每每点读品咀文字,总觉其恬淡从容,雅致岫雍间,有一股抑郁黯伤欲掩而露,深为牵念。愿吾姐顺利如意,快乐幸福。青岛见。”

    一边读,一边感慨万般。在这寒冷的北方,有朋自远方来,虽不是特意为我而来,却一样的牵念,一样的挂怀。想我不过区区一个平常稀松之人,却得到仁义之君、儒雅之士的赞赏与怜惜,为我千里挥毫;为我跑遍京城最大的文化古董街,以完成未了的心愿。这火一般的真诚,就是一块坚冰也要被融化,何况我不是冰,有着与梅骨一样豪放而温柔的性情。心中除了感动不知说什么好。

    来到海蓝,时常被感动包围着,以冰心为首的家园兄弟姐妹给了我莫大的爱抚与关怀。思前想后,怎不泪水涟涟?经常出差在外的人最明白,寂寞的旅途中最渴望的是交流,要么电话,要么短信,与朋友相聚,不至成为一个人的孤旅,温暖的问候是旅途中最惬意之事。可我却因为自己的所谓疲惫和习惯,没能招待梅骨君,让他一个人牵念,一个人期盼,咫尺距离被人为的变成了天涯。一方面自责,一方面愈加珍惜这珍贵的友情。

    有一个事实无庸置疑,那就是出差回来后,手头活堆积如山,每天忙得团团转,无暇顾及其他。梅骨就要返回青岛了,心里惟有祝福他一路平安。

    第二天早晨,大雪从天而降,同事在班车上问我:你听到昨夜打雷了吗?我说没有,因为头天晚上睡得很死。刚一上班,就收到梅骨松风的短信:“三道闪电,两声响雷,一场大雪,已丑九月九初冬的北京,以极其特殊的形式分别双梅,姐,再见。”这几句话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住。

    忙完手头事,赶紧给他回信:“梅骨君,抱歉。刚抽出时间给你回信。大雪为梅君送行,真是梅雪不分啊。谢谢兄弟的真情。待到山花烂漫时,双梅笑洒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祝弟前程似锦。”

    从此,与梅骨松风不再陌生。

    从此,心中多了一份载不动、放不下、沉甸甸的友情。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