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只好梦中遥望海上的灯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几分钟后有了感觉,这儿完全是欧洲情调,虽然不到晚上,却是人进人出,很热闹。凭着一张西方脸,互相不用介绍就是熟人了。

    陪他来的德国人见他初来乍到,就说,青岛的繁荣兴旺全靠西方国家。这里的码头、铁路马路、医院、工厂,都是西方人建的。中国人不识好歹,早就欧战机会收了德、俄等国租界,好几年前革命冲昏头时,又发动工人武装冲击,收回了好些租界管理权,弄得共产党现在只能托庇上海的西方租界做基地。

    “没咱们,青岛就是穷光蛋,青岛人都会失业。”

    裘利安没说话,他的工作是中国人给的。

    酒吧里挂着窗帘,厚重的紫红色绒布窗帘挡住白昼阳光。各种语言的喧哗,加上酒气,使空气浑浊。

    “近来收集了多少勋章?”凑上来一个大肚壮壮的家伙,像希腊一带的混血人。

    “数丢了。”一个老板模样的人,说了一口自引以为骄傲的约克郡中部土腔。但在这问题上却谦虚了一下“酒厂里中国人太多。”

    裘利安明白他们在谈中国女工。他要了一杯又一杯,酒精在血液中增加,脑子却很清醒。他们越说越起劲,然后各自讲个做过的事。那个酒厂老板吹牛自己一夜睡了五个中国处女,引起一片不知赞扬还是嘲讽的大笑。裘利安没想到遇见如此一群极端无耻的殖民主义者。

    一个老板娘似的俄国女人看出裘利安的表情,走过来,凑着裘利安的耳朵说:“不要理这些混蛋。过来,让我给你介绍安娜。”他身子往边上一让,看到老板娘背部几乎全部暴露的装束,脖颈绕了三圈珍珠项链,化妆过了分,但只有这样,才能掩盖韶华已逝。

    她身后跟着的姑娘,大概二十多岁,不难看,只是神情有点忧郁。

    “安娜是瓦西利耶夫伯爵的小姐。”老板娘又说“咱们市南区的探戈舞后,人人都想找她学呢。”

    裘利安吻吻老板娘和安娜的手指尖,说今天忙,改日来请教。他在酒杯下压了纸币,就走出帝国红房子。

    外面阳光亮得刺眼,他只得闭上眼睛,慢慢睁开,习惯了白日光线之后,街和房子却依然模糊,歪斜,人也扭扭弯弯,不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没一会,他就吃惊地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游行队伍中,年轻的男人、女人,哦,是学生们举着标语拉着横幅在示威,有人带头,在喊口号。

    裘利安举起拳头,也跟着喊。他只看到标语上写的有“日本”两字,听不清整齐呼喊的是什么话。不懂没关系,他完全会同意这些口号。

    队伍突然乱了。

    前排停住了脚步,人们往回退,或朝街两边躲。也有好些学生不退不躲,但是街中间人少了,于是他看见了对面几百个穿黑制服头戴黑盘帽挥舞警棍的警察

    一得命令,警察就凶狠地呼喊着压过来。

    连不退不躲的中坚分子都开始往后跑。裘利安来不及想,他还是站着不动。警察冲到他面前时,他只是举起一只手,嘴里重复着他也不知是什么的话,他的头猛猛地挨了一木棍,他眼一花,倒在地上。

    裘利安躺在床上。他头部被木棍打破,不重,当即送进医院,未伤骨头,缝了三针。没跑得了的学生,不管是否受伤,全被先抓到警察局。

    两个仆人好像明白该是显身手的时候,早饭是豆浆牛奶,小笼蒸包,加上一个荷包蛋米酒;中饭有两菜一汤;下午也做清炖冰糖莲子、虾饺之类的小吃;晚饭则分量大些,牛肉米粉,鱼是最新鲜的,刚从海里捕来。

    为了不让好意的仆人失望,每餐勉强吃些,然后让仆人把饭菜拿走,他没胃口。不仅如此,没有他吩咐,他们不得随便上楼来,他需要清静休息。有事他会摇铃。

    对他敢参加游行,并与警察对打,巫师和田鼠流露出很帖服的神色。

    在市中心买的两个花瓶,还有桌椅,店里都派人送了过来。他任花瓶搁在客厅地上,在什么位置,他也不愿去关心。桌椅让人抬上来,放在卧室。

    他知道他英雄行为的真相:他自己首先不关心自己,然后世界就不用关心他。因为游行受伤,他的忧郁症有了充分的理由。

    可能挥木棍的警察,认出棍下是个外国人,来不及收臂,打中了,却打得不重。他想,如果伤口得缝十针,而且像其他受伤学生一样,先满头淌血地受审问,然后再让去医院,这才是平等对待他。现在他头上的绷带也像是假货,装样的!

    轻悄悄的脚步声,有节奏地上楼梯。

    巫师和田鼠没这胆子。裘利安侧耳听着,脚步停了,像是犹豫。只隔了一会,敲房门声。

    他没有立即应门,他的心猛烈地跳动起来。门外站着的只可能是那个人,他以为忘却,正在忘却的,却一下子证明并没有被忘却。他知道马上就会很想见到她,她就来了。

    门开了。

    他先看见她的袖子,有一个翡翠手镯,手指纤细又鲜嫩,放在门把上,脚上蓝平绒面的鞋子,跟不高也不低,没绣花。裤口开得大,上衣很短紧身。很好,现在他看到她全身,似乎是有意打扮好来的,好像画册里清朝宫廷女子的装束。她的头发梳了条辫子,他没想到闵竟这么有意打扮给他看,而他真的看着了迷。如果拂去她额前的一排刘海,她的额头一定高。他喜欢额头高的女人,母亲是,阿姨是。一个新的闵,浑身上下是淡蓝与翠蓝。

    她走进房来,站在裘利安床头,没说话。裘利安心里咯嗒一声响,像什么东西卡住胸口,突然落下去,觉得呼吸畅快了。

    她走过去把窗帘拉上一半,不让阳光照在裘利安床上。

    裘利安习惯性露出嘲讽性的笑容。闵走近,她也有这样的笑容,一学就会,不错不错,他心里咕哝。有她在,他即刻感觉自己的忧郁症变得没有理由了。

    她在床边坐了下来,打量着裘利安。没戴眼镜,裘利安注意到,眼镜在她手里捏着。他看她时,她却突然站起来去看他的船形桌子,他觉得她眼睛湿湿的。

    他有个感觉,闵不像坐一会就要走的样子,她会呆得很长。他的受伤成了个好理由,她是来照顾他的。

    闵抚摸裘利安的额头,绕过纱布下面的小伤口,轻声道:“怎么好像还有点儿发烧?”

    裘利安想说什么,可是闵把手指放在他嘴上,又把手指放在她自己噘起的嘴唇上,很像母亲以前上楼叫他睡觉的样子。她让仆人把鸡炖红枣汤端上来,安静地坐在一边,看着他一口口吃。

    闵在身边真好,他要的其实很简单,这刻要的就更简单:安宁和温暖。吃饱了,他有点神思模糊。几天来精神和肉体的紧张松弛下来,疲倦和哀伤转换成惬意的睡眠,他合上眼睛,感到自己在往下沉,潜入深深的睡眠中,平静地呼吸,睡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突然闵的声音使他醒了过来,她站在窗前,满脸怒气。

    裘利安怀疑自己在做梦。他定了定神,睡意全消,看清了,闵是在生气,手里拿着几页写满字的纸。他想起来,那是出事前,他给母亲的信。写完就摊在桌上,没收起来。

    闵声音发抖地问:“q是谁?”

    裘利安从床上挣扎着靠床头坐起,这样说话使他喉咙舒畅一些。“这是私人信件,请不要看,”

    他停了一下,看见闵对他的郑重抗议没有反应“好吧,告诉你,q只是一个顺序号码。”

    闵依然拿着信,没有放回桌上的打算。望着裘利安,她立即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你的十一号?又是谁呢?”

    裘利安想赶快解决这误会,说:“q不是别人,是你。”

    闵的表情更吃惊了。

    她又看了一遍信,非常快,因为她只看那一行,她把信往桌子上一搁,愤怒得声音都在发抖:“我,你的第十一个情人,而且已经跟你有私情了。”她的英文不够好,这时一下就显露出来,激动的时候,不成句子。“太荒唐!莫名其妙!谎言!”

    裘利安能感觉出她的情绪反应之强烈,他这才知道这句话“我跟q已经有私情”每个词都深深地得罪了闵。这句在他眼里简单的话,每个字对这个中国女人都是刀子的利刃。她是第十一个!他已经有那么多女人,才二十七岁,已经引诱了十个女人!

    这么年轻,这么无耻。

    “私情”这词让她受不了,最严重的词还是“已经”

    她的脸色发白:“我和你‘已经有私情’?”

    裘利安承认他在写信时夸张了一点,急了一点,他想让母亲知道他在中国一切正常而顺心。当时他认为几天之间必然成为事实,至少信到达英国之时,肯定是“已经”

    但对闵来说,这不只是假的,而是他居心不良的证明。

    “你上床来,不就马上‘已经’了吗?”裘利安对付生气的女人,一向用厚颜的办法,他让出床的一部分来。

    “你这人毫无廉耻!”她吼了起来。

    裘利安只好硬着头皮说:“相信我,我从来不如此,只有想起你时,只好不顾廉耻。”

    闵从桌上拿走眼镜,还是捏在手里,脸朝着他,一句话不说。

    她的沉默,没能停止裘利安,他脸上浮起了浅浅的笑意:“第十一个,最后一个总是最好的一个,我会向你证明,我是世界上最好最了不起的情人。”

    闵满是委屈和受耻辱的感觉,突然低下头,戴上眼镜,侧着身子,从他房间里消失了。瞬息之中。他一片茫然,甚至都未注意到她下楼,关上房子大门。

    大雾笼罩,他走在其中。他是在海湾边,渡船停了,两岸都是穿蓝衣的中国人,似乎在等他。

    等他做什么呢?

    他们的脸上都有神秘的笑容。脸背着海上的灯塔。

    他回头发现身后是闵,他转身向闵走去,闵却消失在雾幔之中。谁在那孤独的灯塔里?他看着那灯塔,泪水突然流了一脸。

    他醒来,发现眼睛还是湿湿的。

    他是想像力丰富的人,尤其是梦里。他的才华来源他的情感,而情感总在某一阶段和某个女人联系在一起。母亲是惟一持续在这情感里的。他来到东方,不是为了寻找像母亲这样的一个女人。比如闵,不能给他快乐,相反,这关系还折磨着他。

    这么一生气,这么一折腾,他的烧退了。

    夜晚到了,裘利安望着窗发呆,试着把胡乱的想法整理出一个头绪,没料到闵又来看他,不过和她丈夫一起。她还是那身打扮,但披了件白绒线衣,又变成公众场所的系主任夫人。

    郑教授问裘利安好些没有?听说伤得不重,这是幸运。他说他们带来一些补品,让仆人在楼下蒸。“要什么请尽管说,你不要担心,伤好再上课。反正学生正在罢课抗议镇压游行。”

    郑很清楚分寸,不偏不倚,不卷入争论,言谈中,没有一点轻微的责备,他也没有指责裘利安不应该到市南区街上跟学生一起游行,只是说不应当直接和警察发生冲突。

    既然如此,裘利安觉得没有必要为自己作任何解释。

    “我们得对你的安全负责。请以后千万小心,”郑说“市南区英国领事馆派人来打听你的情况,说是慰问。”

    “领事馆!”裘利安呻吟了一声。他努力离领事馆远,越远越好,从来不让他们知道有他这个人。他一向不信任任何政府机构。而他今后想做的事,不会让任何官员高兴。

    仆人给客人端来椅子。郑坐着,闵只坐了一下,就站到椅子背后。她看上去心里极乱,神不守舍,一定是丈夫要她一起过来,而她没有理由拒绝。不过,闵的眼睛一直未离开他,虽然隔一会儿,她总会朝旁边看。他很难判断她心里在想什么,她始终没有看裘利安的眼睛。

    郑不分明的态度使裘利安心里不快。他不得不承认,中国知识分子,从西方学来的自由主义,只是高谈阔论不准备实践的自由主义。他们缺少的就是把信念付诸于行动,甚至政治行动的能力。恐怕这正是他在此真正能教的课,才对得起这九百镑中国人民的钱。

    郑面对侵略的“冷静”闵面对爱情的“体面”就是明证:中国还没有成熟的自由主义。

    明显的,闵现在在与他有意保持距离。但是一天看不到闵,裘利安的心就会隐隐作痛。爱一个中国女人就得娶她,不用谁提醒,他懂得这点。他相信,如果母亲亲眼见闵,她肯定会很喜欢,闵会成为母亲的好媳妇的。

    想到这儿,裘利安忽然记起了一个早就在明摆着的数字:闵已经三十五,比自己大八岁。

    真奇怪,他想,在西方人眼里,闵看上去才二十出头的样子,无论是面貌还是身材。比起西方女人,她是小巧了点,没有她们青春时代那样夸张的性感。但是西方女人好年华易逝,他努力回想认识的三十多岁的西方女人模样,的确个个眼角、嘴唇都起了皱纹,脖颈起了褶子,如果胖些,皱纹要少些,可腹部臀部变肥,连凯恩斯的芭蕾舞女妻子,双腿也加了份量。那些和他年龄相仿的西方女人,像他的大姐。假若一个中国女人外表比他年轻,那么,她就是年轻“真实年龄”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形式才具有实际意义。

    闵是一个有夫之妇,这对裘利安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对闵才是一个问题。这问题应让闵自己解决,他只能接受她的决定。他并不认为与一个有夫之妇发生关系,是他的道德有毛病。相反,如果她决定爱他,而他因为她有丈夫,就顾虑,就拒绝,这才是缺乏道德勇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