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酒醒已见残红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那拉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的故事当成传奇那样津津乐道,皇上会毫不介意吗?皇上即便信任明珠,难道也会信任他的妻子云英吗?或者他不在意云英是个女流之辈,但对于云英一手教导长大的容若公子呢?先皇处死了云英的全家,容若公子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又岂会对这段血海深仇置若罔闻?顺治帝将云英赐与侍卫明珠为妻时,一定没想到在自己死后,

    康熙帝会对明珠如此重用。而康熙帝在让纳兰容若近身侍从之际,从没想过这个人的外祖父与舅舅是死在自己父皇之手吗?纳兰公子博学多才,却连任八年侍卫而不得另派,会不会与他的身世有关?康熙帝将公子一直留在身边,不许他治理一方,施展平生所学,究竟是因为太信任还是不信任?而这样的生涯中,公子曾在词中表白过的“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的抱负,又如何施展?

    纳兰邀集生平好友吟诗渌水亭后忽然病发,分明另有蹊跷。倘若公子明知要死却不敢求生,那个施以毒手的人会是谁?当今世上,明相一手遮天,又有什么人可以无视他的权威而左右纳兰公子的生死?

    一连数日,沈菀思来想去。这晚,沈菀正在初次见到公子的“茂兰轩”表演古琴,小丫头悄悄地跑来告诉她,顾先生往倚红姑娘房里去了。沈菀顾不得满堂贵客,掷了琴就走,拽着衣服一路小跑穿过院子,径往楼上倚红房里,门也不敲,推开便道:“顾先生来了,这一向可好?”

    倚红见她这样,早猜到她心思,倒也不同她计较,只笑道:“小蹄子,抢客人抢到姐姐房里来了,知道的说你仗着是我妹妹,没上没下;不知道的,还当你是顾先生家里的,跑到这里来找男人呢。”

    一席话,说得顾贞观眉开眼笑,一手扯着一个坐下道:“我老顾哪有这样艳福,劳两位花魁为我争风吃醋。说吧,找我什么事?”

    沈菀未及开口,已经红了眼圈道:“公子的头七,先生可去了么?”

    顾贞观收了笑容,点头叹道:“我自然去了。那天渌水亭诗会的朋友,个个都去了。倚红同我说你也想去,你有这份心,也算难得,可惜相府里规矩太多,宫里又不时有人过来,戒备森严,老顾是爱莫能助啊。”说着,从桌上拿起一幅卷轴来递给沈菀“这是公子自绘的小像,我特地请画师为你拓的,好好收着吧。闲的时候,你自己在房里焚炷香,烧刀纸,念诵一番,也是一样的。”

    沈菀看他不等自己开口,早已把话拦在里头,知道求也无用,只得道:“并不敢劳烦先生逾礼带我拜会明珠府,只不过想打听几句灵堂摆设,葬礼排场,就当自己去过了一样。”说着,声音哽咽起来,遂掩饰地低头展开卷轴,正是纳兰画像,虽只寥寥几笔,却是衣履俨然,态度可亲。沈菀心头一热,纳头拜倒:“谢谢顾先生的厚礼。”

    顾贞观忙扶住了,劝道:“你也不要太伤心了。公子虽英年早逝,然而一生轰轰烈烈,岂不抵得过庸人百年?雅克萨大捷,皇上在塞外听说了,不及庆贺,倒先特地派个御使到明珠府来,在公子灵前焚香祭告,以慰公子在天之灵,也堪称是身后哀荣了。”说到这里,又不禁叹道“公子也真是无福,若等到军队凯旋,朝廷论功行赏,少不得要算上公子的一份功劳。公子一直希望能够被派个真正的差使,有所作为,眼看着这愿望就要达成了,却偏偏”说着不住长吁短叹。

    倚红道:“这倒奇了,难道做一等侍卫还不知足?皇上有个什么眉眼高低,他第一个知道,升官发财还不都是囊中物?倒非要山长水远地做个地方官儿才叫好?不过话说回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莫非纳兰公子也打着这个主意?”

    顾贞观板起脸来斥道:“别胡说,公子可不是那样的人。他平生仗义疏财,最恨的就是卖官鬻爵的不义之辈,又怎么会为了贪图实惠去做官儿?”

    倚红笑道:“他不喜欢,他爹可喜欢得很呢。我听人说,天下的官儿都让明相给卖完了。”

    顾贞观沉了脸道:“越说越不成话。这些朝廷大事,也是你说的?”

    倚红道:“得了吧,你又不是什么朝廷命官,装什么道貌岸然。我知道你们从来也没把什么明大人、索大人的放在眼里,你们几个狂狷平日里凑在一起非议朝政的话还少吗?说什么索额图要算天下第一赃官,明相就得排第二;天下乌鸦一般黑,明相赶走了索额图,结果比索额图更狠更贪,我听都听得耳朵起茧了。这会儿跟我装小心!你说的那些话呀,我传出去一句,都够你掉三个头的了。”

    顾贞观不气反笑道:“好一个伶牙俐齿的言官,我若是狂狷,你又是什么,侠女么?你可记着,这些话也只在我面前说说得了。在别的客人前,还是言语小心些好。”

    倚红将扇子在他肩上拍了一下道:“你也小心点儿,那些话也只在我面前说说得了,别高了兴,到哪儿都只管议论起来。从前要有个什么差错,还有纳兰公子帮你遮掩疏通,以后要再犯了事,看谁来保你。小心把你发配到宁古塔去,可没人管你。”

    倚红一句话,又勾起顾贞观的心事来。他有位朋友叫吴兆骞的,于顺治十五年因丁酉科场案被连累入刑,次年谪戍宁古塔,困病交加。纳兰容若知道后百般设计,四方奔走,到底于

    康熙二十年迎其还京,又拨了房子给他住,及前年吴兆骞病逝,也是纳兰公子出资殓葬,遂成当世文坛的一段佳话。顾贞观、朱彝尊这些对旗人贵族一直怀有戒心的汉人才子,从这件事开始,才和纳兰公子真正结为忘年之交的。

    说来也奇,纳兰喜欢结交的,都是些比他年纪大得多的人,比方顾贞观就比他大了整整十八岁,姜宸英、朱彝尊、梁佩兰、吴兆骞,还有严绳荪等都大他二十几岁。这也难怪,以他的学识见地,同龄人的确难以望其项背,自古英雄皆寂寞,纳兰一生,想必也是孤单的吧。难怪他的词作中,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临街的窗开着,不时有青绿色的小飞蛾扑进来,围着油灯打转儿,扑打扑打地拍着纱罩,倚红看得心里起腻,拿扇子去轰那飞蛾,轰了半晌轰不去,只得放下扇子去关纱窗,往外看了一看,自言自语道:“天气这么热,只怕不便停灵太久,倒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葬。”

    沈菀被她一言提醒了,忙问道:“求先生告诉我,公子的阴宅选在哪里,过后也好到坟前磕个头,上炷香。”

    顾贞观道:“自然是京西皂荚屯叶赫那拉家的祖茔,不过照规矩总要停灵一段日子才会破土下葬。至于停厝之处,我猜八成是双林禅院,那原是他家的家庙,从前卢夫人仙逝时,也是在那里停放了一年多才下葬。”

    卢夫人青春夭逝,这原是沈菀早已知道的,然而此时听见,却不由心里一动,忙问道:“可是城门外二里沟的双林禅院?难怪公子有多首悼亡词都提到那里。我原来还想着,他没事老去寺里做什么?又怎么一住在寺里,就会伤心起来?原来都是为了想念他夫人。”

    顾贞观道:“你的心真细,我倒没这么想过。”

    沈菀道:“有两首望江南,副题都作‘宿双林禅院有感’,一首说‘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另一首说‘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你怎么忘了?”

    顾贞观听了,点头道:“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想起来了,他的词里关于寺中悼亡的也就不少,我记得的还有一首寻芳草萧寺记梦。”因低低吟道: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倚窗吟和。

    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

    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

    一边说,一边从架子上扯过一条汗巾子来,在脸上囫囵抹着,也不知是擦泪还是擦汗。倚红听俩人唧唧歪歪地吟诗,满心里不耐烦,只是插不进嘴去,好容易等到两人停下来,又见顾贞观不住擦脸,只怕他这就要走,明知道这种日子他不会留下来过夜,然而多留一刻也是好的,遂没话找话地道:“说到底,那位卢夫人到底是怎么死的?”

    顾贞观道:“那时我刚认得纳兰公子半年多,还不像现在这么来往频密。记得是十六年丁巳仲夏,公子随皇上去霸州行围刚回来,卢夫人突然暴毙,依稀记得说是难产。”

    倚红撇嘴道:“老婆就要生孩子了,又是进门头一胎,他不在家守着,倒有心思去打猎,太不近人情,还说是情种呢。”

    顾贞观嗔道:“可又是胡说,公子身为侍卫,伴驾扈从是头等大事,皇上让他随行,难道他好说不去的?况且谁又能算出卢夫人会早产,且又是难产呢?”

    沈菀忽然抬头道:“先生可记得卢夫人的祭日是什么时候?”

    顾贞观抬头想了一想,猛一拍大腿道:“你不提我倒忘了,说来真是巧得不能再巧,竟和纳兰公子是同一天,也是五月三十日。”

    沈菀、倚红听了这句,都不由惊问:“真有这么巧?”顾贞观道:“说来奇了,真就有这么巧,五月三十日,绝不会错。七月里明大人擢为武英殿大学士,那日姜宸英约我往明珠府道喜,我本不肯,无奈姜宸英一再央告,只得陪他走一趟,去时看到许多家人还戴着孝。我们掐指算了一算,才想起卢夫人七七还没过。听管家说,是明大人嫌红白相冲不吉利,只在园中停过三七,就移灵了。所以我还记得日子。”

    沈菀听着,忽然无来由地觉得背脊一阵发凉,那卢夫锦衣玉食,鹣鲽情深,可谓万般皆如意,生命中了无遗憾,何以竟薄命如斯?而纳兰公子竟在八年后同月同日追随而去,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双林禅院守灵,到底在等待什么,又在寻找什么?会不会,当年的公子,就像今天的自己一样,为了至爱的死而心存不甘,苦苦地寻找着一个答案?

    “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他疑的,究竟是什么呢?

    仿佛有一扇看不见的门蓦然洞开,有阴风阵阵从那门隙间袭入,沈菀似明非明,若有所悟,却看见刚才倚红拿扇子扑撵的那只小青蛾,自己撞在灯罩上跌落了下来。

    注一:

    清史编年第一卷顺治八年辛卯十月十六日庚申载:“英亲王阿济格上月三十日于监所对监守者云:‘闻将吾一子给巽王,一子给承泽王为奴,诸妇女悉配夫,吾将拆毁厢房,积衣举火。’后即有拆房声。监者以告。下诸王议政大臣议,议论死。顺治帝令其自尽,其子劳亲王亦赐死。”另,清世祖实录、明清史料、清史列传亦有相关记载。

    注二:

    纳兰容若侦考索伦一事,其身后墓表悼文多有提及,此处举姜宸英纳兰君墓表为例,表中云:“二十一年八月,使觇唆龙羌,其地去京师重五、六十驿,间行或累日无水草,持干糒食之。取道松花江,人马行冰上竟日,危得渡,又抵其界应得其要领还报。”“及死数日,唆龙外羌款书至.上时出关,即遣它使就几筵哭而告之,以前奉使功也。”

    注三:

    关于纳兰容若望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两词,张秉戍纳兰词笺注说明中记“

    康熙二十二年之二月、九月,纳兰曾两次同皇帝、皇太后幸五台山”以为两词“大约作于九月的行途中”并在注释中指出双林禅院为“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七公里处双林寺内之禅院”

    而赵秀亭纳兰丛话中则有“性德有双调望江南二首,俱作于双林禅院”之语“盖卢氏卒康熙十六年五月,葬于十七年七月,其间一年有余,灵柩必暂厝于双林禅院也。性德不时入寺守灵,遂而有怀思诸作。”以为“望江南第一阕有‘暗飘金井叶’句,当为康熙十六年秋作;第二阕有‘忆年时’句,则必作于康熙十七年。”“据日下旧闻、天府广记等载,双林禅院在阜成门外二里沟,初建于万历四年。”

    两书于望江南词作的年代、双林禅院的地址均有极大歧义,作者西岭雪权衡之下,为小说主人公往返方便,遂取赵秀亭之说,以近郊处为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