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地点和风景

    我于一八三年十二月十日去过蒂沃利。在那个时候,我曾在一篇当时出版的记叙文1中这样讲过:

    1那篇文章的题目是:蒂沃利和阿德拉那别墅(“tivolietlavillaadriaha.”)。

    那是一个适宜于沉思默想的好地方,我回忆过去的经历,感受到了现在的重要,我试图猜想我未来的生活二十年后我会在什么地方?我会干什么?

    二十年呀!这对我来说,就像一个世纪。我想,在这个世纪过完之前,我一走已经长眠于我的墓中了。那时,从这个世界消逝的不仅是我,还有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和他的帝国本身!

    几乎所有古代的和现代的旅人在罗马乡下都只看到了一些他们称之为恐怖和光秃秃的地方。蒙田对那些不乏想象力的人说过:“在我的左面,远远地看去是亚平宁山。看到这个不怎么可爱的地方的全景,千沟万壑,光秃秃的土地上,连一棵树也没有,真是个贫瘠的地方。”

    新教徒密尔顿以同他的信仰一样枯燥冷漠的目光看待罗马乡村,而拉朗德和布罗斯地方的主席也和他一样对其视而不见。

    德邦斯特当2先生于一八四年(也就是我写信给德封塔纳先生、一八三年底刊登在信使报上的那封信发表一年之后)在日内瓦出版的埃内德游记新十篇中,我们几乎找不出对那种惊人的孤独的真实感情,而且里面还掺杂了一些愤怒的指责。在埃内的天空下,可以说是面对荷马诸神阅读维吉尔的诗歌,那是多么惬意啊!邦斯特当说:“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只看得见大海,一些毁坏了的树林,田野和大片的牧场,而看不到一个居民。这里多么荒凉!在这辽阔的土地上,只看到一所房子,而这所房子就在我身旁的小山顶上。我走了过去,房子没有门。我登上楼梯,走进了一间卧室,只见一只猛禽在那里筑了一个巢。我在这所已被弃置的房子的窗边待了一会,看着我脚下的这片海滨。在普利那1时代,这一带多么繁荣富饶,而现在这里竟一个农夫也找不到。

    2德邦斯特当(debonsteten,一七四五—一八三二),瑞士作家。

    1普利那(pline),公元一世纪拉丁诗人。

    自从我对罗马农村作过描写以后,人们对此也由诋毁转向热情,英国和法国的旅人步我的后尘,他们的足迹从斯托尔塔2到罗马,一路上心旷神怡。德图尔农3先生在他的统计学研究中,走进了我有幸发现的、值得钦佩的古罗马大道。“罗马乡村,”他说“每走一步,都更加清晰地层现它那无边的线条、众多的景致及山脉的美丽轮廓的壮丽美。它那独具的庄严使人震动,让人心驰神往。”

    2斯托尔塔(storta),往佛罗伦萨去的路上,距罗马十二公里的一个驿站。

    3德图尔农(detournon,一四八九—一五六二),帝国时期的罗马省长,后任波尔多和里昂省长。

    我差点没提到西蒙4先生了。对他来说,旅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以看到乱七八糟的罗马为乐事。他骤然逝世时,我正在日内瓦。他是个农庄主,那时他刚割完他的草料、高兴地收获了第一批谷物,再回去收集割倒的草和庄稼。

    4西蒙(si摸n),瑞士旅行家。

    我们有几位著名风景画家的信,普森和克洛德洛兰虽然对罗马未发一言,但是,如果说他们的羽笔沉默的话,他们的画笔却洋洋万言:l'agroromano1是一个神秘的美景之源,他们从中汲取素材,以天才的吝啬将之隐藏,像是生怕庸俗会将其辱没一样。奇怪的是,正是法国人的眼睛很快地看到了意大利的光芒。

    1罗马乡村。

    我又读了一遍二十五年前我写给德封塔纳先生关于罗马的信,我承认,在我看来这封信是如此的真实,表达恰到好处。那年冬天(一八二九年)有家外国公司来提出开垦这片罗马的乡间土地。啊,先生们,你们别在雅尼居尔2的那种英式花园吧!为了那些花园,几个世纪以来长满了青草的土地上,森森纳杜斯3的犁铧都被砸碎了。而如果将来有一天,它们使得这片土地更加丑陋的话,我将逃离罗马,永不复足。去别处使用你们的改进过的犁铧吧!在这片土地上,只能挖掘坟墓。有几个家伙跑上跑下地算计着毁掉图斯居兰4的废墟可建筑多少贵族式的城堡,红衣主教们对此充耳不闻。他们只怕是要用石灰和大理石来为保罗埃米尔做石棺了,就像他们曾用排水管和铅来为我们的祖辈做棺材一样。红衣主教怀念过去;此外当他证实罗马乡村提供给土地所有者百分之五的土地作牧场,而却能生产出一点五倍的小麦时,他把经济学家们给弄糊涂了。这不是懈怠的结果,而是实得的利润。平原种植者获得了的先权,罗马农村一亩地的收入,几乎比得上法国最好的土地上相同面积的收入。要让人信服的话,只需读一读尼科拉伊1先生的著作。

    2雅尼居尔,指台伯河右岸的丘陵地带。

    3森森纳杜斯名人物,以生活简朴著称。公元前四六年是罗马执政官,后又两次当上罗马独裁官,最后回乡重操犁铧。

    4意大利古代城名。

    1尼科拉伊(一七三三—一八一一),德国评论家、出版商。

    给维勒曼先生的信

    我跟您说过,在我第二次罗马之行开始的时候,我正感到困扰和烦恼,最终重新踏上了那片废墟,回到了阳光下:我还处于初步印象的影响之下,一八二八年十一月三日我给维勒曼先生2回信:

    2维勒曼(villemain),当时巴黎大学的教授。

    先生:

    我在罗马孤独寂寞的时候,正好收到了您的来信。它驱散了我对这个地方强烈的厌恶情绪,这种厌恶情绪与以前那些剥夺我的双眼以致不能像起初那样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是不同的。我记忆中的点点滴滴远远不够和现在的罗马联系起来,从而使自己得到慰藉。当我在数个世纪的遗址中散步的时候,这些只为我提供了一个推测年代的尺度。我追忆过去,看到了我曾失去的一切和我以后将拥有的短暂时光的尽头。我努力去追忆那些可以使我停留的乐事,却找不出一件来。我尽力去欣赏那些曾令我为之叹服的东西,却也再没有仰慕之情了。我回到家里体验着那些被acirocco3压坏或被来自地中海的北风刺透的荣誉。这就是我全部的生活。我离坟墓不远,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造访这个坟墓4。人们照看着许多摇摇欲坠的纪念物,把它们支撑住,砍掉缠在上面的花花草草。我离开时还年轻的女人们已变得苍老了,而那些废墟却又重焕青春。在这种地方,人们能干什么呢?

    3地中海干燥的风。

    4波利娜德博蒙(paulinedebeau摸nt)的故墓。

    我还肯定地告诉您,先生,我只想回到地狱街去永远不再出来。我履行了对国家、对朋友的所有诺言。当您和贝尔坦德沃先生进入国会时,我将别无它求,因为凭你们的才干,你们很快就能得到高升。我希望,我的退出,对于停息那些可怕的反对意见多少起些作用。公民自由在法国受到永远的承认。我的牺牲伴随我的职务现在应该结束了。我只要重回我的“诊所”我只对这个地方感到满意,因为我曾在那里受到过最好的招待。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宽容的政府,除了意大利的事以外,它对各种事情也很在行。但什么也比不上从世界舞台上完全消失这一念头更令我开怀:在别人发现之前就先进入了清静的坟墓,这确实是件欣慰的事。

    谢谢您乐意与我谈及您的工作。您将会做一件与您的身份相符,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您的知名度的事。在这里,如果您还有些研究要叫人做的话,尽管吩咐好了。在梵蒂冈作一次挖掘将会给您提供许多宝物。唉!我对可怜的蒂埃里先生看得太重了!我敢肯定对他的追忆使我困惑。他那么年轻1对工作满怀热忱,却这样匆忙地走了!就像有真才实学的人一样,他的思想一直在不断完善,在他身上,理智取代了执拗。我仍期待着会有一个奇迹,我为他写作呼吁,可人们甚至不予理睬。我曾为您感到更为高兴,而德马蒂尼亚克先生的一封信最终使我期望您将受到公正的对待,尽管这一公正姗姗来迟,而且还很不完全。先生,我只为我的朋友们而活着,请您允许我把您也列入我那些剩下的朋友之中。先生,怀着真诚和仰慕之情,我仍然是您的最忠实的仆人。2

    夏多布里昂

    1蒂埃里当时三十三岁。

    2感谢上帝,蒂埃里先生又活过来了,并以新的力量重焕青春,又开始了他的重要工作。但他几乎失明,像蛹中的虫子一样在黑暗中工作a:

    a.他几乎成了瞎子(原版本的注释)。

    仙女乐意把自己

    紧闭在金和丝的坟墓里,

    谁使她

    躲过了众人的眼睛,

    致雷卡米耶夫人的两封信

    “德拉费隆内先生告诉我瓦尔纳1,投降一事,这我已经知道了。我想起您以前也曾说过,整个问题对我来说,就像这个广场上的瀑布一样。还有,土耳其皇帝只有在俄国人做出一些在以往的战争中从未做过的举动时,才会想到“和平”二宇。近来,我们的报纸也一度可怜巴巴地土耳其化。他们怎么会一度忘记希腊崇高的利益转而欣赏那些在伟人的国度和欧洲最美丽的国家推行奴隶制、传播鼠疫的野蛮人呢?这就跟我们一样:我们这些法国人,个人的一点点不快就使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原则和最通常的情感。战败的土耳其人引起了我的一点同情,打赢了的土耳其人使我感到厌恶。

    1俄国人对土耳其的胜利。

    现在,我的朋友德拉费隆内仍在当政2。我庆幸自己,我作出跟随他的决定将会使他职位的那些竞争对手远他而去。但最终我还是得离开这儿。我只想远离政治生涯,回归孤独,我渴望在有生之年能独立自主。新的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了,他们将会拥有我曾为之努力奋斗的公众自由。他们会拥有,但不能滥用我的遗产,我要在您的身旁宁静地死去。

    2德拉费隆内(delaferronnays)(一七七七—一八四二),一八二八年一月后任马蒂尼亚克内阁外交大臣,身体状况欠佳,一八二九年元月四日,在国王的办公室里差点昏厥,由“前所未有的最不幸的人”波塔利斯(详见第二卷五百九十九页)代其职务,并于三月十五日正式担任此职。

    前天,我独自去庞菲利别墅散步,多美的享受!

    一八二八年十一月八日星期六于罗马

    在托尔路尼亚1家的举行了首场舞会。我在那里见到了地球上所有的英国人,我仍自以为是驻伦敦的大使。英国人像充当着既定的配角,准备整个冬天在巴黎米兰、罗马、那不勒斯跳舞过冬。春天一到,他们的任期届满,要回到伦敦去。在卡皮托制遗址上的蹦蹦跳跳和上流社会到处推行的一致风俗真是千奇百怪,但愿我还有办法可以逃到罗马的荒漠里去!

    1托尔路尼亚(torlonia),富有的罗马银行家。

    在这里有真正不幸的东西,那些与当地自然界不协调的东西,就是那些充斥在这里的俗不可耐的东西:英国女人和那些无聊的花花公子就像蝙蝠被缚住了翅膀一样,把他们的怪模怪样,他们心中的愤懑和他们的妄自尊大送到你的节日盛会上来,在你家里一住不走,就像永久地住在客栈里一般。这些流浪的、扭着腰走路的大不列颠人,在盛大的节日里跳到你的位于上,要与你比试拳击,把你赶下去。他们每天贪婪地吞噬着,好的坏的来者不拒。他们给你带来了许多“荣誉”却吞吃了你晚会上所有的蛋糕和冰淇淋。我真弄不懂,一个大使怎么能忍受得了这样一些粗俗的客人,而不将他们赶出门外。

    十一月十五日星期六于罗马

    关于将要与读者见面的回忆录的几点说明

    我在维也纳大会上,曾谈到过我的关于东方的回忆录已经存在。当我在一八二八年从罗马寄了一本给当时的外交部长德拉费隆内公爵时,世界还不是这个样子:在法国,正统王权还存在;在俄国,波兰也还未消失;西班牙仍处于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英国还无保护我们的荣誉。因此,这本回忆录中的许多事都是老掉牙的了。今天,在几个方面,我的对外政策也不再相同了。十二年时间改变了外交关系,但真理的本质仍保留着。我把回忆录全文刊登出来,以再次为人们不顾事实真相而顽固地对法国王朝复辟时期谬加指责而鸣不平。复辟王朝一旦在其朋友中选拔了各部部长之后,就不停地为法国的独立自主与法兰西的荣誉而操劳。它站起来反对维也纳条约,它要求收回用于防御的国界线,这并不是为了将疆域扩充到莱茵河河畔为荣,而是为了寻求安全的保障。当人们对它谈到欧洲平衡时,它笑了,尽管这一平衡对它是那样的不公平。既然它在北方乐意裁军,那么它当然希望首先向南方扩展。在纳瓦兰1,它重新组建了一支海军,并让希腊获得了自由,东方的问题并未再次使它措手不及。

    1纳瓦兰(navarin),希腊港口。

    自从我写回忆录以来,我对东方问题曾持过三种观点:

    一、如果欧洲的土耳其将要被瓜分的话,出于扩展国土和在阿尔奇佩尔拥有几个军事基地的需要,我们也应有自己的一份。拿分割土耳其与瓜分波兰相比是极不明智的。

    二、把土耳其看作处于弗朗索瓦一世的统治下,作为一项有利于我们强国的政策,这就等于在人类历史上删去了三个世纪。

    三、借口使土耳其文明化,给它一些汽船,为它修建铁路,训练它的军队,教会他们驾驶军舰,这不是把文明扩展到东方,而是将野蛮引进西方。将来的易布拉欣可以使未来恢复到查理——马泰尔时期或维也纳被围的时代,波兰英勇地拯救了欧洲,而国王们的忘恩负义却给波兰施加压力。

    我应指出的是,我和邦雅曼贡斯当是唯一指出基督教政府缺乏主见的人,一个民族,其社会秩序建立在奴隶制和多配偶制上,这个民族,真应该送回到蒙古大草原上去。

    最后的结果是,根据安基亚尔——斯克莱西条约1成为俄国附庸的欧洲土耳其已不复存在了。如果问题得马上解决,我所怀疑的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帝国最好把政府设在君士坦丁堡,把希腊形成一个整体。这可不可能呢?我不知道。至于穆罕默德阿里2这个冷酷的农场主和海关关员,为法国利益考虑,埃及由他看管当然比交给英国人要好。

    1一八三三年七月八日,俄国和土耳其签订的条约(traited'unkiar-ske-lessi)。

    2穆罕默德阿里(mehemetali,一七六九—一八四九)埃及副王,一八一一年他在开罗屠杀了玛木路克人,后又征服苏丹。在法国的支持下,致力重过素丹的统治。

    但我努力要显现法国复辟王朝的荣誉,啊,谁会为它所做的一切操心呢?尤其是几年之后谁还会为之操心呢?第尔和埃克巴塔尔的利益也同样使我激动,过去的世界不再、也不会再存在了。在亚历山大之后,罗马人开始当政;在凯撒大帝之后,基督教改变了世界;查理曼大帝之后,黑暗的封建社会里孕育着一个新社会;拿破仑之后则是虚无;人们既看不到帝国、宗教,也看不到野蛮人,文明达到了最高峰。但这是一种庸俗的贫瘠的文明,毫无建树。因为人们只有通过道德才会产生生命,只有通过天国之路才能激发创作灵感,铁路只不过是更快地把我们引向深渊。

    以上就是我认为理解回忆录随后的正文所必要的前言。这个回忆录在外交事务中也会有它的地位。

    致德拉弗隆内伯爵先生的信

    我尊敬的朋友:

    在您十二月十日的私人信件中,您对我说:“我对目前的政治局势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您一定在回信中乐意把您的想法告诉我。在这方面,您的意见最好不过了。”

    尊敬的伯爵,您对我的友情使您对我大宽容了,我丝毫不认为附上的回忆录能给您以任何的启迪,只是遵照您的吩咐做而已。

    一八二八年十一月三十日于罗马

    附:回忆录

    第一部分

    由于我寓事件发生的地点太远,我对谈判的情况差不多是一无所知,因此我几乎不能进行恰当的评论。然而,由于我对法国的对内政策有着一种不可动摇的执着,可以说,我是第一个要求解放希腊。尊敬的伯爵,我乐意将我的想法呈献给您。

    当我出版关于希腊的笔记一书时,七月六日条约1并不成问题。这个笔记包含有这条约的起因:我建议欧洲五大国给迪范2发个共同电报,紧急地要求他停止在素丹政府和希腊人之间的一切敌对行为。一旦遭到拒绝,五大国将立即宣布它们承认希腊政府的独立,并将接待该政府的外交使节。

    1一八二七年,根据英国这项条约,法国、俄国也加人进去以保卫希腊,对抗土耳其。

    2迪范:土耳其政府。

    政府各部门都阅读了我这本笔记。由于我曾担任过外交部长,这一身份使我的观点显得有些重要性。奇怪的是,梅泰尼王子对我书中的思想表现的反对情绪还没有坎宁先生强烈。

    我同坎宁先生曾有过密切的交往。他的口才极好,胜过大政治家,真是才能卓越,不亚于政府要人。但他对成就,尤其是对法国的成就一直有着某种妒忌心,当国会中的反对派损害或刺激了他的自尊心时,他便急于进行报复,或是冷嘲热讽,或是口出狂言。就是因为这样,在西班牙战争后,他以调整海外事务为由,拒绝了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从马德里政府内阁争得的参加诉讼申请。其实际的原因是:这个要求不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他不愿意看到,在他的方案里(如果他有方案的话),再次出席全体大会的英国不受大会契约的任何约束,一直自由地单独行动。也是他,坎宁先生,还让军队开拔到葡萄牙,这并不是为了捍卫他第一个站起来嘲弄的宪章,而是由于反对派因我们的士兵在西班牙而指责他。他想告诉国会,英军占领里斯本正如法军占领卡迪斯一样。就这样,他最终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违背了国家的意志和希腊人民的利益,签订了七月六日条约。他之所以同意这个条约,是因为他怕看到我们和俄国带头发难,独揽解决问题的殊荣。总之,这位后来声名鹊起的部长,也相信可以通过这项条约来限制俄国的行动。然而,很明显,条约正文并没有钳制尼古拉大帝的行为,也没有强迫他放弃与土耳其之间的特种战争。

    七月六日条约是一个不完全的文件,粗糙而有诸多纰漏,文件没有任何预见性,往往自相矛盾。

    在我的关于希腊的笔记中,我猜测到与大国都会参加。奥地利和普鲁士却联合中立。这一中立立场使它们可以随时根据情况,极为自由地宣布支持或反对交战的某一方。

    回忆过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抓住现在。各国政府必须要做的一切就是最好地利用已有的现实情况。所以,让我们看一看目前的局势吧。

    我们占领了莫雷1,这个半岛的一切要塞都在我们的手里,这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

    1在梅松将军一八二八年八月登陆之后。英雷是今天法国卢瓦尔—歇尔省的首府。

    瓦尔纳被攻陷,成了一个距君士坦丁堡只有七十小时步程的前哨。达达尼尔海峡被封锁了。俄国人在冬天夺取了西里斯特里和其他几处要塞,去了许多新兵。到春天,为一场决定性战役的一切准备已开始进行。在亚洲,帕斯凯韦兹将军侵占了三个帕夏管辖区,他控制了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资源,威胁到埃尔译鲁的交通。这也与我们有关。

    尼古拉皇帝是不是最好在欧洲进行战争呢?如果可能,我想是这样。走过君士坦丁堡,他就能快刀斩乱麻地摆脱一切外交困境;人们总是站在胜利者一边;寻求盟国的办法就是取胜。

    至于土耳其这方面,据我看,如果俄国人在瓦尔纳失败,那他的早对我们宣战了。他们是不是会明智地开始和英、法谈判协商以求两者之中至少能摆脱一个呢?奥地利自然会建议它选择后者。谁将成为这批不具有欧洲思想的人们主人,还很难预料。他们狡猾如奴隶,狂傲似暴君,只有在恐惧时,他们暴戾的脾气才会有所收敛。根据几份资料,苏丹马穆二世看来比近几任苏丹都要好些,政治上尤其有胆识;但他是否具有征服自我的勇气呢?他满足于在国都郊区搞一些检查,任那些要人显贵苦苦哀求他不要去安德里诺普莱,君士坦丁堡的百姓们受胜利的影响之深远甚于国王的控制。

    不过,我们还是得承认迪范同意以七月六日条约为基础进行谈判。谈判过程将非常艰难。如果只有希腊的边界线归他管辖,那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边界线将在大陆的什么位置呢?有多少岛屿获得自由呢?曾那样英勇地捍卫自由的萨莫斯1,会不会被抛弃?再远一点,想想那些既定的协商会,会谈会不会使尼古拉的大军陷入完全停顿状态呢?

    1萨莫斯(sa摸s),爱琴海上,希腊岛屿。

    当土耳其的三个大国联盟全权代表在阿尔奇佩尔谈判时,军队每入侵布尔加里一步,都会改变问题的性质。如果俄国人被击退,土耳其就会解散议会。但如果俄国人打到君士坦丁堡了,那莫雷的独立就至关重要了,希腊人再也不需要保护者和谈判者了。

    因此,让迪范来负责七月六日条约,这只是推迟困难,而不能解决困难。在我看来,希腊的解放和土、俄和约的签订同时进行,是使欧洲各国内阁走出困境的必要条件。

    尼古拉皇帝对和平中提出了什么条件呢?

    圣彼德堡内阁想要调整阿克尔芒——伊阿西条约,会提出了如下的要求吗?1.两个公国完全独立;2.黑海对俄国实行与其他国家同等的商贸自由;3。赔偿最近一次战争中的费用。

    要达到以此为基础的和平,有着数不清的困难。

    如果俄国想替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挑选国王的话,那奥地利将会把这两国看作是俄国的两个省份,它会反对这桩政治交易。

    两个公国会独立于任何大国统治之外,还是会成为同时受数个君主控制的保护国?

    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更喜欢由马穆任命的两国大公,因为这两国一直属于土耳其,在俄军铁蹄之下,是不堪一击的。

    黑海贸易自由和海域向欧洲、美洲各国的船舶的全面开放,将动摇素丹政府的统治基础。允许战船在君士坦丁堡下面通过,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地理位置来说,这无异于允许外国军队有权随时沿巴黎城墙穿越法国。

    最后,土耳其从哪里去弄钱来支付战争费用呢?所谓的素丹宝库不过是个古老的传说罢了。除高加索外,被征服的省确实可以用来作所需款项的抵押。两支俄国军队,在欧洲的这一支,似乎是事关尼古拉的荣誉所在,在亚洲的那支负责得到财物的实惠。但是,如果尼古拉自从为不受他的宣言束缚的话,英国会不会用无所谓的眼光来看待向印度前进的莫斯科士兵呢?当俄军一八二七年在波斯帝国逾越了一步时,英国不就惊慌失措了吗?

    如果此项条约的实施以及土、俄之间和平条件的合理解决带来了双重困难,如果这一双重困难使试图克服困难的努力白费,如果到春天又展开一场新的战役,欧洲大国会在这场战争中表态吗?法国又将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就是我在笔记第二章中将要审视的问题。

    第二部分

    奥地利和英国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所以,在对外政策上它们自然而然地联合在一起。不论其政府组成形式多么的不同,对内政策如何相悖,两者都同样敌视和嫉妒俄国;两者都希望扼制这一强国的壮大。它们也许会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联合起来,它们会感到,如果俄国不屈服,它可以对抗比实际上更强硬的这种联盟。

    臭地利无求于英国,而英国只有在为奥地利提供金钱的时候才有用处。不过英国自身为债务所累,已无力借钱给任何人了。囿于自己的财源,奥地利在现时的财政状况下无法调动大量的军队,不得不防备意大利,和同波兰与普鲁士的边界上处于警备状态。俄国军队现在的位置,进入维也纳要比进入君士坦丁堡快得多。

    英国又能对俄国做些什么呢?关闭波罗的海,不再从北部市场购买大麻和木材,摧毁埃当1上将在地中海的舰队,或是派几个工程师和士兵去君士坦丁堡,向其他提供一些食物和弹药,进入黑海,封锁克里米亚所有的港口,还是抢走俄军后备部队的商船和军舰?

    1埃当(heyden),俄军舰队司令。

    就算这一切都做到了(首先要知道不花一大笔钱是无法做到的,而这笔钱既不可能有赔偿,也不会有担保),尼古拉庞大的陆军依然存在。

    奥地利和英国攻打十字军,这有利于土耳其,将增加俄国在一场民族和宗教战争中威望。这种性质的战争没有钱就可以打,由于舆论的力量,它可以便一些国家去反对另一些国家。让那些神甫们去圣彼德堡开始传教吧,就像伊斯兰学者在君士坦丁堡传道一样。他们会发现很多很多的士兵,对于战绩机会的向往远远胜过对方对人们的热情和信仰的呼唤。这股潮流从北到南势不可挡,这比起从南到北慢慢爬登的那股潮水自然要迅猛得多,因为人流毕竟更倾向于去气候好的地方。

    如果奥地利和英国声明站在土耳其一边,普鲁士还会对这场大战袖手旁观吗?没有理由可以相信这一点。

    在柏林的内阁中,可能存在一个仇视和害怕圣彼德堡内阁的政党。但这个政党已开始衰败,并且认为反奥地利党,尤其认为那种家族亲情是一大障碍。

    在君主之间,家庭观念通常很淡薄。但在普鲁士,这种联系却很紧密。菲特勒纪尧姆三世就深深地爱着他的女儿、现今的俄国皇后。他一想到他的孙子将来能登上彼德大帝的宝座便格外开心。王子们呢,菲特勒王子,纪尧姆王子,查理王子,亨利阿尔贝子也都非常依恋其姐姐亚历山大娜。储君最近毫不掩饰地在罗马宣称他是吃土耳其的饭长大的。

    权衡一番利弊后,我们发现法国处在一个受人羡慕的政治地位上,它可以成为这场争斗的评判员,它可以根据时间和情况的变化随心所欲地保持中立或声明支持某一方,如果它不得不走到极端的话,如果它的建议得不到采纳,如果它高贵而温和的态度不能使它获得它想为自己为别人所争取的和平,在它认为有必要动武的时候,利益会驱使它站到俄国一边。

    奥地利和英国如结成反俄同盟,假如法国也加入进去,会有什么好处呢?

    英国会借军舰给法国吗?

    法国在欧洲是仅次于英国的海军强国,它的战舰比在必要的情况下摧毁俄军海上力量所需的数量还要多。

    英国会给我们提供贷款吗?英国目前已经囊空如洗,法国甚至比它还富有。所以法国人根本没有必要受雇于大不列颠议会。

    英国会为我们提供军士或武器装备吗?法国什么也不缺,更不缺士兵。

    英国能保证我们的岛屿和陆地面积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